浅谈企业危机传播管理论文

2017-03-09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信息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信息的传播量变大,传播速度也不断加快,这种信息化的发展虽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也为企业危机传播管理带来了新的、巨大的挑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企业危机传播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企业危机传播管理论文篇一

《 浅议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意义 》

【摘 要】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主体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例如政策危机、金融危机、质量危机、环境危机等等,理论研究的学者和企业的经理们都在试图构建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的新模式。本文拟从传播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探讨公关危机传播在企业危机管理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

一、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概述

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Crisis dissemination)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指企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旨在减少危机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在媒体多元化和信息时代,在公关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引起公众关注的同时,怎样处理危机传播成为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真正使舆论始终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引导,使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就必须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找到各个层面及各个环节的保护点,做好危机管理,为公关传播当好保镖,保驾护航。

21世纪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危机无处不在,有可预见的也有偶发性的。正如Steven Fink所说:“危机像死亡和纳税一样不可避免”。根据零点公司的调查记录,如果将面临1-2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一般危机的企业,将正面临3-4种危机的企业界定为中度危机状态企业,将面临5种以上危机的企业界定为高度危机状态,那么目前有超过半数的被访企业处于中高度危机状态之中(其中40.4%出于中度危机状态,14.4出于高度危机状态),仅有45.2%的企业出于一般危机状态。既然企业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而这些危机一经发生就会影响到企业与相关利益公众的关系,这些危机不仅给组织造成人财物的损失,而且会严重损坏组织形象,使组织陷入困境。因此组织处理突发事件,危机传播的速度和效率直接左右着处理危机的能力高低,是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的大事。

二、我国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意义

我国的公关危机传播管理起步比较晚,理论构建还不是非常成熟,已有的危机公关管理理论,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它们从各个方面对危机成因和危机管理进行了全面研究。西方学术界、政府、非政府组织及企业等各类组织对危机管理相当重视,并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对各类历史危机事件进行总结,从不同角度对危机进行深入分析.为完善危机管理体系提供理论指导。我国学者对于公关危机的研究主要着重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研究:台湾学者吴宜蓁通过对发生在台湾的肠病毒风暴、兴票案、台北废娼事件等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危机公关”和“危机语艺”的研究视角。在“危机公关”研究中,提出“双向对等沟通模式”,强调在危机沟通中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在“危机语艺”研究中,提出了“形象修复理论”和“辩解策略”,与班尼特的“形象改变理论”相似,国内也有许多学者根据比较分析提出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概念、方式和原则;另一方面是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实证研究:在新媒体时代,每一个企业经营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危害企业公关形象的危机,很多学者就从这些企业处理危机过程中传播管理的实证出发,分析危机传播管理的实践意义和程序化管理的经验。但是这些理论的构建大多重方法而轻结构,公关危机传播管理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更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机制,每一个企业在构建公关传播管理机制的时候既有组织机制,又有制度机制和实体机制等等,故而怎样在新经济时代,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模型,从企业组织、制度、文化、程序等多个层面提供理论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我国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实践意义

在公关危机的处理过程中,企业传播管理贯穿于危机管理的始终,企业传播管理水平高低决定了企业能否成功的渡过难关,将危机转化为时机,借媒体传播的东风,重塑企业的良好形象。首先我们来看一个案例看看传播管理到底在企业公关危机中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2012年11月19日,21世纪网发表《致命危机:酒鬼酒塑化剂超标高达260%》一文后,迅速激起舆论反应。同时,一篇来源不明的稿件《酒业协会回应:全国白酒产品基本都含塑化剂成分》也开始被各大媒体转载,加速舆情升温。经新华网“舆情在线”监测,19日以“酒鬼酒塑化剂”为主题的新闻报道高达837篇,新浪微博近8万条。 “塑化剂风波”爆发之后,酒鬼酒从否认到道歉而不认错,再到二次道歉和提出整改方案,每一次回应非但无法平息舆论,反而激起新一波的舆论高潮。酒鬼酒的回应多被媒体认为是“诡辩”“无诚意”。由此可见,在企业爆发公关危机的时候,能否第一时间告知公众事实的真相变得至关重要,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企业能否通过有效沟通管理掌控媒体传播的风向标,称为危机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故此公关危机传播管理贯穿危机处理过程的始终,在前期危机预防、中期危机处理和事后危机经验总结中都占据一席之地。

其次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真实诚恳的态度,积极主动的与企业相关的公众建立密切的信息沟通网络。这样的原则在全员公关的大背景下能够为企业积攒正能量,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企业的管理不善、同行竞争甚至遭遇恶意破坏或者是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给企业或品牌带来危机,企业针对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自救行动,包括消除影响、恢复形象,就是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属于危机管理系统的危机处理部分。在处理危机公关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采取鸵鸟政策推卸责任,隐瞒事实,最后让企业面临灭顶之灾,遭受巨大损失,例如家乐福被指价格欺诈、康芝深陷致命儿童退烧药危机、双汇瘦肉精危机、蓝月亮荧光增白剂事件等等。这样的案例都在告诉我们针对公关危机管理在传播的过程中,真实的信息发布是企业的生命线,真诚合作的态度才能让企业在传播沟通的过程转危机为时机,被公众重新接受,让企业转危为安。从企业文化构建来看,真诚合作的态度能够让企业员工在与各类公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本着诚实信用的态度,将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相结合,构建诚信的企业文化。同时诚信的企业文化也会引导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将诚信内化到企业生产、销售、售后、物流等方方面面。 再次,从公关危机处理的流程来看,合适的传播方式选择显得至关重要。合理的传播方式的选用能有效的解决危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在重塑公关形象的过程中,合理的传播方式又像细水长流一般让良好的公关形象深入人心。随着网络化、信息化的兴起,公关的传播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从内容上来看有口头的、书面的、图片的等等,从途径上来看有面对面、电话、报纸、广播、杂志、网络等等。在传播的过程中,多种传播方式的交叉运用能让公众从多个角度接触到事实的报道,及时了解事情的发展动态,同时也能让公众觉得企业确实在做着相关的补救措施,力图让危机事件影响面能更小。同时在形象重塑过程中,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信息传播都需要仔细斟酌选择传播的途径,让公众能直观的的了解企业新形象的构建。

企业公关危机处理的过程中,传播管理应从建立对媒体的预警系统开始。真实合理对外发布各种与企业危机相关的信息是传播管理的关键部分,但是企业的传播管理并不是危机发生了才开始的,而是应该纳入企业的日常管理事宜中。企业公共关系部门的基本职责第一条就是搜集信息,监测环境。针对传播媒体的良好关系的经营管理,随时关注媒体动向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这样,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在处理信息传播、发布和媒体的选择时,才不会自乱阵脚,故而企业公关危机处理中传播管理的预警系统研究任重道远。

综上所述,无论从公关危机传播的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上来讲,我国对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研究势在必行,又任重道远。在市场竞争变成全球市场竞争的今天,我们既要学习西方在危机传播管理的经验,又要看到我们国家企业的本土特色,以及我国公众与国外受众在传播管理上的不同,着力构建适合我国企业和公众的公关危机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宜蓁著,《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艺观点的理论与实证》,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胡百精著,《危机传播管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

[3]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美】史蒂文・芬克著,韩应宁译,《危机管理》,台湾经济与生活出版公司,1987年版

[5]赵刚, 包昌火, 刘筱雯. 企业危机公关与竞争情报[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4(5).

[6]游昌乔. 危机应对的5S原则[J]. 中国中小企业, 2004(8)

[7]赵士林著,《突发事件与媒体报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

[8]史安斌著,《危机传播与新闻发布》,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年版

[9]李萍等著,<特殊传播一防范与化解危机的使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浅谈企业危机传播管理论文篇二

《 危机管理与危机传播控制初探 》

【摘要】本文分析兰州石化的七次危机事件中的政府、媒介、公众的作为,探析其不足之处,以此为突发事件管理和传播控制提供建议。

【关键词】兰州石化 危机管理 危机传播

一、事件背景

兰州石化过去40余年鲜有重大事故发生,但近年来却事故频发。自2002年以来,兰州石化就发生了七次危机事件,包括储罐爆炸、火灾、有毒气体泄露等等,造成多起人员伤亡,导致了巨大的财产损失。此外由于兰州石化地处黄河上游,危机发生后即使没有造成水体污染,谣言也不胫而走,造成了兰州市居民的恐慌,常常出现市民抢购矿泉水、方便面的疯狂举动,给社会带来了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由此市民对兰州石化为代表的中国石油公司的意见很大,造成了中国石油整体形象不佳。尽管危机事件发生后甘肃省人民政府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公众通报了水质监测、大气监测、事故处理等情况,消除了公众的疑惑和恐慌情绪,但事故本身对公众心里造成了影响却没有消除,反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二、事故案例分析

危机传播中的必要成员是指政府、媒体、公众,危机事件的处理与信息传播控制就是这三者利益相互博弈的过程。笔者以2010年1月7日的兰州石化303厂重大爆炸事件为例具体分析,从这三个要素探讨此次危机事件的管理与传播的利与弊,得与失。

1、政府力求维稳

事故发生后,兰州军区总医院派出30人组成救援队伍,六辆救护车在现场等待救援;甘肃省环保部门人员和检测车辆也在现场,对大气和黄河水质进行取样监测检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过手机向百万用户发送信息,通告爆炸情况,以稳定民心;召开政府新闻发布会,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在事发5小时后于事故厂区举办新闻发布会。

2、媒介报道大同小异

据笔者的资料收集,对此次事件报道最迅速(除手机报)的是腾讯新闻网、中新网、网易,其时间分别为1月7日晚上21时57分和58分,报道的内容简短明了,但是由于信息是从居民口中所得,信息缺乏确定性,只是描述性的报道,并且关系到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报道也只有“经初步了解,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这样的一句话而已。在甘肃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之后,各大媒介的报道也大致相同,主要是针对新闻发布会的通报情况作了报道。但是由于爆炸后引起大火仍未扑灭,具体的伤亡情况以及污染情况都不甚详细。

3、公众的态度

事故发生后,公众的态度可总结为三点:第一,在兰州石化附近的受到爆炸影响的居民,他们希望企业和政府能够给他们以合理解释,并使受到爆炸影响的人得到安置。第二,对于事故以及相关责任关心的市民,无从获取准确信息,因此公众转向如担心大气以及饮用水遭到污染之类的事情上。第三,对兰州石化以及中国石油的不满,因为公众猜想到的爆炸可能会引起油价上涨和股票的下跌。

三、危机传播控制分析

虽然兰州市政府这次事件中采取了相关措施对于流言的散布起到抑制作用,对于稳定民心有一定效果,但是经过笔者对此次事件的分析,发现此次危机处理中的不当之处。

第一、据笔者的了解,甘肃省内的记者没有能够第一时间发出自己的声音,因此,即使新闻发布会召开也会造成了信息来源的单一性,这些都不利于公众知情权的行使,公众对事关自己生命财产安全的相关新闻很关心,但简单的现场临时性的发布会是无法满足公众的大量的信息需求的,只有当其获得确凿的权威信息时,才会避免流言的散布,也会减少公众的恐慌感。现在由于新媒体的介入,记者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博客或者在论坛上发帖来进行报道。所以,政府应该早于流言传播权威公正的信息,以稳定民心,

第二、据笔者了解,在现场的记者可以闻到明显的刺鼻气味,且爆炸引起的粉尘颗粒是平时的8倍,所以对于远离化工厂的居民,他们最关心的除了这一点,就是爆炸导致的废气废水是否会对其生活产生影响,在这方面,官方的“没有有毒气体”没有说服力,并且在采取哪些措施降低爆炸引发的后期危险方面,没有通过媒体向公众作出通告。

第三、由于兰州石化近年来事故频频发生。所以公众会形成一种怀疑,那就是兰州石化就好像一个大的定时炸弹一样,潜伏在公众的生活中,这也是危机对公众心理产生的不良影响。所以对于兰州石化而言,在处理完相关事情之后,要严加管理,防微杜渐,以免产生更大的危机事件。

第四、在事故发生后,很多网友的负面情绪随着事件产生了,如有网友抱怨说,爆炸后油价肯定要涨,有一些持有中国石化股票的人说中国石化的股票要下跌,还有人直接发表自己的怨气,说“炸得好”等等,表达了网友的气愤,这些都给中国石化的企业形象带来了损害。有报道显示由于此次事故以及2009年的中石油成品油管道渭南支线在投产过程中发生柴油泄漏进入赤水河和渭河事件,使得中石化陷入了“安全门”事件,这都影响了中国石化的整体形象。

四、危机处理与危机传播控制

在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对于公共危机的信息需求是多元的,他们希望了解发生了什么?情况如何?等基本的动态信息,更希望了解为什么会发生?该如何解决?责任由谁来承担?”等危机背后更深层次的信息。但是政府为了维护安全与稳定,对信息的公开与透露要具有选择性,因为公众的情绪易于被煽动,公众的情绪一旦被挑起,就容易蔓延成一种对政府的抵抗性,即使政府这时的措施是好的,也可能会遭到公众的不满与抵制。而媒介不仅要遵守政府的相关指令,也要肩负报道事实,通报信息的作用,所以对于政府与媒介来说,要对公共危机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反思,综合运用各种方式帮助公众达成对于危机事件的正确理解和认识。

1、政府方面。政府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接受外部媒体的调查采访,澄清事实,弄明问题,给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此外,危机的后期处理也很关键,包括关于人事的或管理方面,一定要说话得体,不然会招致更多的责问,引发新的危机。政府部门要建立问责机制,在危机沟通中,政府需要重视和遵循“3C”法则,即concern(关注),control(控制)和communication(承诺)。危机一旦爆发必定会给公众带来巨大的震动和伤害,如果政府违背了3C法则,给公众一种麻木、冷漠和不诚实的印象,就会激发公众的愤怒和抵制倾向,不利于事态发展。3C法则是政府向媒体和公众表明态度的基本方式,能够给公众和媒体注入感情、勇气与力量,是危机处理和危机沟通的基石。

2、媒体方面。媒体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报道,给公众更全面的信息,媒体也不能依赖政府的新闻发布会。根据中国人民网舆情检测室分析师提出的突发事件的“黄金4小时媒体”概念,通过微博、QQ群、人气高的BBS论坛等,克服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时间上的制约,为公众提供了解信息的渠道。

3、公众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公众往往处于后知后觉的状态,所以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公众更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危机传播中的“时滞”理论认为政府与媒介的议程设置与公众议程之间相关性最强的阶段为4到6周,一旦错过时机就会导致危机传播的失败以及公众的反感和不信任,所以当公众无法从正常渠道获得信息,就会导致流言的生产和传播。

在准确权威信息公布之前,公众接受到的只有流言和猜测。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曾提出一个传播学公式: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面对危机事件和政府丑闻的时候,如果政府采取回避态度,而公众毫不知情,此时媒体的捕风捉影就会引起公众的恐慌,不利于社会稳定,所以公众对待危机的态度也是危机事件处理的重要环节。当然公众也要提高自己的批判意识和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根据科学知识做出正确判断,不能盲目跟风,从自己做起提高防范危机事件不良后果的能力。

参考文献

①《兰州石化爆炸后的隐忧》[N]. 《中国经济时报》2010-01-18

②赵路平:《公众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介、公众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浅谈企业危机传播管理论文篇三

《 我国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摘 要】新经济时代,我国企业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日益发现传播管理的重要性,在与各类公众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也开始意识到信息传播方式和方法选择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企业在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起步比较晚,与西方国家比存在较大差距,在引进西方的先进理论是又存在一些先天水土不服情况,因此在公关危机处理过程中,对传播管理的运作存在种种问题,本文试图从我国实际情况和一些典型案例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关危机;传播管理;对策

一、我国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概况

在公共关系中,危机传播(Crisis dissemination)被认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指企业、组织或政府面对危机事件所采取的旨在减少危机损坏程度的沟通信息、树立形象的公关策略。在媒体多元化和信息时代,在公关危机发生的时候,企业引起公众关注的同时,怎样处理危机传播成为关键。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真正使舆论始终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引导,使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就必须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找到各个层面及各个环节的保护点,做好危机管理,为公关传播当好保镖,保驾护航。

我国的公关危机传播管理起步比较晚,从理论上看,大多还是引进西方的传播学的一些成果,对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研究,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于危机传播管理的理论建构美国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斯格(Sccger)在总结了美国危机传播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危机传播研究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成为非常流行的广阔领域,但是这方面的研究还是零散的,尚缺乏框架的建构和理论的综合。而关于传播管理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功能方面。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美国传播学先驱拉斯韦尔提出5个W理论,其后由社会学家赖特补充的大众传播的四种主要功能一一即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以及娱乐功能;从实践上看,我国危机公关从改革开放后开始起步从1978年至2003年为有限开放时期,危机传播表现为非自觉的间或传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方面是由于理念的转变,一方面是由于传播技术的进步,我国媒体开始涉足公共危机报道的“禁区”、“雷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步,以及新闻改革的发展,媒体对各类公共危机事件报道的数量和质量也有所提高,正如媒体人孙玉胜所说的那样,“除了群体事件、外交事件仍需要慎重处置以外,对其他突发事件,近十年来新闻媒介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介入,经历了由不发消息到发消息,再到如何发消息,甚至如何早发消息的过程”。正是由于理论上的匮乏和实践上的发展迟缓,我国的公关危机传播管理还是处于摸索阶段,在前行过程中存在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我国企业公关危机传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忽视新闻媒体在危机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企业危机的类型很多,常见的有:产品危机、管理危机、素质危机、关系危机等等。企业危机不仅具有突发性,严重危害性,同时还具有快速扩散性。企业一旦发生危机常常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它更是新闻媒体报道的最佳“新闻素材”,有时甚至牵动整个社会各界公众的“神经”。“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个负面消息的传播足以抵销千百万篇正面的报道和千百万次广告。正是由于企业危机易扩散的特征,受舆论关注的特性,作为企业在整个危机处理的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媒体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事实上很多企业并不太重视媒体,也不会与媒体真诚的沟通,这样就会使企业困在危机的围城里无法脱身,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例如美国惠氏奶粉被限令召回、雀巢食品含有不明基因、富士胶卷涉嫌走私、罗氏制药“蓄意制造谣言以促销其药品”的事件、中电通信CECT手机“中国狗”事件,等等案例。这些企业面对危机,要么茫然不知所措,要么被动应付,在媒体大规模渲染事件之后让公司形象大打折扣。

2、在危机传播内容上,习惯通过隐瞒事实真相来粉饰太平,欺骗公众。大多数的企业在遇到危机事件时,想到的不是第一时间告诉公众事实的真相,反而是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欺骗公众,不让公众发现事实,这固然涉及到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问题,但在处理危机事件过程中,这样的传播方式只会丧失民心,毁掉企业多年建立的信誉,甚至危及到整个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例如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不光光毁掉了三鹿,还让国内大部分公众对国内产的牛奶丧失信心,欧典地板涉嫌欺诈宣传危及整个地板产业等等案例都充分说明在危机传播的内容上造假、欺骗都是不可取的。

3、在危机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上过于单一,不能满足多种公众的信息需求。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新媒体时代到来,信息传播呈现出和传统传播模式不一样的态势。所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所带来的技术革新改变了先前的媒体环境,也使企业危机传播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危机传播的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大、影响的规模更广。同样的媒体是手段也是对象,企业在发生危机时,若能多元化的运用新媒体,也能如虎添翼澄清事实,重塑形象。但从现状来看,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停留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不会扬长避短的利用新媒体为企业进行相应的危机信息传播,这样就会导致公众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不对等,企业信息传播的没有公众、媒体信息传播的快,让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尤其企业面临的公众是年轻公众的时候,不会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将会毫无疑问处于被动的地位。

三、有效实施公关危机传播管理的对策

1、重视新闻媒体在危机传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媒体公众纳入日常公关管理的范畴。在处理危机过程中,新闻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不仅能制造舆论,还能引导舆论,因此如何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掌握舆论的主导权,就成为公关处理的重要一环。企业在如何处理与新闻媒体的关系时应该看到媒体身份的两重性,新闻媒体既是公关的手段,又是公关的对象,所以并不是发生了公关危机才想到要利用媒体传播对企业有利的消息,而是在日常的公关工作中,就要随时与媒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随时配合新闻媒体采访报道需要提供相应的素材,这样在发生危机时才能第一时间利用媒体把舆论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引导。 2、从上到下贯彻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原则是真实、诚信。 危机发生初期,由于种种原因,传播的信息量会比较多而杂。为防止公众的猜测、误解和谣传,企业应及时准确地传递真实信息。面对公关危机,组织应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和对待这一问题。事实证明,无论是采取对危机不闻不问、视而不见的“鸵鸟”政策,还是任由事态发展的“等着瞧”政策,或是掩盖真相、欺骗公众,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危机过后,企业仍需要运用信息传播处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修复危机给组织形象造成的破坏。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传播创造的机会宣传组织的正面形象,以求与公众重建互相信任的关系。在危机处理的全过程中,企业随时都在发布不同的信息,在传递企业即使发生危机依然真诚的态度,希望获得公众的谅解和继续支持,故而真实的信息、诚信的态度是危机传播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若是违背这一原则,无论什么样的言辞都是狡辩。

3、根据危机传播的不同的阶段,巧妙的运用多种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信息传播的网络式平台,满足多种受众的需要。在危机传播的初期,公众迫切的需要知道危机事件的发生进展情况,在传播途径和方式上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企业可以选择传播速度较快的一些方式,例如电视、网络等让公众第一时间知道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影响;危机传播的中期,大多数公众可能就开始探究危机发生的原因和事件处理的程序,企业在选择媒体时就要着重注重信息的保存和进一步分析的可能性,因此选择报纸、杂志这种文字性强、利于保存的方式会比较合适;危机传播的后期,企业的重心更多的就是怎样重塑形象的问题,那么就应根据不同的公众的特点来选择传播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与新闻媒体沟通交流;通过华丽广告、报纸杂志后续报道吸引大众消费者的眼球、通过网络、微信、微博等电子媒体快速发布企业最新信息,转移公众视线。

参考文献:

[1]杨波,寇荣.如何进行公关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苏伟伦.百分百零距离公关[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3]胡海燕.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公关策略[J].新闻世界,2012(4).

[4]杜国清,邵华冬,卢燕:新媒体环境下的企业危机传播管理[J].现代传播(双月刊),2009,

3(总第158期).

[5]赵俊峰.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新闻现象初探[D].西北大学,2007.

[6]张艳美.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角色[J].中小企业科技,2007(5).

[7]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有关浅谈企业危机传播管理论文推荐:

1.浅谈企业公关危机论文

2.浅谈企业危机公关论文

3.企业公关危机管理论文

4.有关企业危机处理论文

5.浅谈公共危机管理论文

6.浅谈企业危机管理体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