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眼睛最大的动物
大王乌贼它们的眼睛大得惊人,直径达35 厘米左右;吸盘的直径也在8 厘米以上。下面让下边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大王乌贼
通常栖息在深海地区,主要产于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身长估计约20米,是目前已知第二大型的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一。2013年1月初,日本NHK电视台和美国探索频道首次拍摄到了大王乌贼在深海中游动的景象。拍摄小组乘潜水器下潜到北太平洋630米的深海中,在那里拍摄到了这只长3米的大王乌贼。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深海拍摄到大王乌贼的动态影像。
形态特征
大王乌贼是世界上已知体型最大的无脊椎动物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乌贼(第一大是巨枪乌贼,也就是大王酸浆鱿,一般比大王乌贼大2-3米,多的则4-5米),身体18---20米之间。一般幼年的大王乌贼体长8---10米,成年的大王乌贼可长达20米,最大的大王乌贼能长到80米甚至更长,重达50吨。它们的眼睛大得惊人,直径达35 厘米左右;吸盘的直径也在8 厘米以上。大王乌贼生活在深海,白天在深海中休息,晚上游到浅海觅食,以鱼类为食,能在漆黑的海水中捕捉到猎物。它经常要和潜入深海觅食的抹香鲸进行殊死搏斗,抹香鲸经常被弄得伤痕累累,不过在抹香鲸的胃里曾发现过大王乌贼的残迹。人们还没有见到过呆在栖息地的大王乌贼。人们只能通过死亡或受伤后漂浮到海面或被海水冲到岸边的那些大王乌贼了解到这类动物的一些信息。身体圆锥形,后部陡然瘦狭,胴长约为胴宽的4倍,体表具大小相同的近圆形色素体。肉鳍短,鳍长约为胴长的1/3,两鳍后部相接略呈桃形,无前期垂,鳍与外套相连。口膜连接肌丝与第四对腕背缘相连。第1腕较短,其他3对腕较长,长度相近,腕式一般为3˃2˃4˃1;第2-4腕长约为胴长的4/5,腕吸盘两列,吸盘内角质环具齿;雄性第4对腕茎化,顶部吸盘特化为两行肉突。触腕十分延长,约为腕长的2.5-4倍;触腕穗细长,吸盘4列,可分成明显的腕骨部、掌部和指部;掌部中间两列吸盘扩大,吸盘具尖齿;腕骨部具密集的吸盘簇,吸盘6-7列,其间点缀半球形球突;触腕柄具成对交替排列的吸盘和球突,由近及远排列渐密。内壳披针叶形,叶轴粗,叶轴边肋细,内壳后端具中空的狭纵菱形尾椎。无发光器。最大胴长6m,总长多为6-12m,最长20m。最大体重1000kg。
生活习性
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体长约20米左右,重约2-3吨,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栖息水层广泛,不属于典型的深海种类,主要生活水层为200-400m,在200m以内的大陆架水域有一定范围的垂直移动。稚鱼和成体是抹香鲸的重要饵料,稚鱼亦是中层鱼类(如:黑等鳍叉尾带鱼和帆蜥鱼)的捕食对象。大王乌贼以其他头足类(如帆乌贼和柔鱼)以及小型鱼类为食。
大王乌贼是大洋性头足类中游泳能力较弱的种类之一,其漏斗锁简单平直,喷水能力弱,鳍小,划水能力不大。大王乌贼的头部、胴部和腕部肌肉中的氨离子浓度较高,氨离子比重略小于海水,因此能获得较大的浮力。大王乌贼体表,特别是背部的色素细胞很发达,甚至内脏表面也有暗红色的色素沉淀。体表色素细胞的膨胀和收缩,使体色迅速改变,成为大王乌贼的一种保护适应性。
种群分布
大王乌贼生活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深海水域。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其分布区域与大陆架和岛屿相关。在北大西洋(尤其是纽芬兰、挪威、北海、大不列颠群岛、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南大西洋南非水域。北太平洋日本周边水域,东南太平洋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周边水域,环南太平洋水域等都有分布。在热带和极地高纬度海域很少有分布。
发现历史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的渔夫和水手们中间就流传着可怕的海中巨怪的故事。在传说中,这些海怪往往体形巨大,形状怪异,甚至长着七个或九个头。其中最著名的当属1752年卑尔根主教庞毕丹在《挪威博物学》中描述的“挪威海怪”,只是挪威海怪描述的是巨型章鱼,不是乌贼。据说,“它背部,或者该说它身体的上部,周围看来大约有一哩半,好像小岛似的。……后来有几个发亮的尖端或角出现,伸出水面,越伸越高,有些像中型船只的桅杆那么高大,这些东西大概是怪物的臂,据说可以把最大的战舰拉下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