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会计制度专科毕业论文

2017-03-06

会计制度是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会计制度的变迁具有反应性的特征,往往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后,由于经济制度结构内部不均衡从而引起会计制度的变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大会计制度专科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电大会计制度专科毕业论文篇一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资产管理分析

摘要:众所周知,资产管理是一个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一个单位或企业能有长远的发展,资产管理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成了各个企业单位竞相引进的一种先进制度,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制度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逐渐阻碍了资产管理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对于这种现象的发生,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一步进行了研究讨论,除此之外,还提出了一系列相对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资产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使得一些企业和单位的资产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都大幅度下降,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和一些企业单位的长远发展起了极大的限制作用。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本文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进行了一些研究并且针对一些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的措施,希望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企业资产的使用效率不高

大家都知道,目前,依靠国家政策拨款仍然是社会中各个企业单位的主要的资源来源。虽然,随着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不断改革,大多数企业已经对财政和非财政收入进行了详细地划分以及核算规范,但是那只是制度方面的完善,在现实的资产管理的过程中,仍然有许多未解决的问题,导致了财政收入与非财政收入仍然没能被明确地区分出来。这类问题主要突出在企业中固定资产的使用方向,很多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润,花钱引进了许多贵重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使用完后,就被放在那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是对自身企业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浪费。

2.企业单位对不用资产的处置不合理

不管是原来的会计制度还是新出台的会计制度,对于资产的处置都没有做出明文规定,大部分企业单位是在有人检查的时候做一下表面工作,根本都没当回事,而检查者也只是做一下面子工作,走一下规定的流程,也不去了解资产处置的实际情况。大部分企业在这方面是采用将设备搬离甚至直接丢弃的不合理的手法,使得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大多是到了仪器的规定使用期限后就进行报废或者变卖。

3.资产管理的制度方面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现在,我国有许多企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比如有的单位只关心设备的使用情况,但是对于设备的维护和安置工作却不尽合理,甚至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完成这些事,从而导致了许多工作根本不能开展。更有部分单位就没有企业资产的保险机制,内部审计工作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做做表面文章,同时,这些工位的形同虚设也间接导致了许多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流走,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人才损失。有的企业单位竟让将审计工作视为资料的准备,并不能居安思危,没有做好面对风险的安全防范意识,很多潜在危险不能及时解决,一旦爆发,后患无穷。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1.首先企业必须制定一系列会计制度,并且要要求相关人员严格执行企业单位所制定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此来确保企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当企业内部的资产发生变动时,相关的人员要能及时确定变动情况,设计的资金来源、去向等情况,对一些细小的事情进行详细掌握,如果有什么疏忽或者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让企业的审计工作真正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完善性。

2.企业要培养一些具有专业素质的市场人才。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的会计资产管理工作能有效进行,必须培养大批具有高素质的相关人才,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他们进行学习,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也能相应地提高人员的素质,要时刻明白,员工个人的工作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所能起到的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企业单位还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掌握能力,加快企业的转型,将之前的旧观念尽快抛弃,真正明白资产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

3.企业单位加强对预算的管理。会计人员要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详细了解。造成企业单位的资源巨大浪费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人员的预算工作做得不到位,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企业内部的预算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企业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中,企业高层要充分了解企业中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需要,通过对市场行情的有效判断,决定企业是否购置一些贵重的设备,对于怎样处置那些没用的但是没有报废的资产,以及对于那些已经到了规定年限的设备该怎样处理等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提高企业资产的利用率。

三、结束语

新的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实施已经有一年了,它在企业的资产管理的建设中起到了毋庸置疑的作用,对资产管理效率的提高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对企业内部资产管理的影响方面,对于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措施,希望能够为企业单位内部新制度下进行资产的高效管理提供一些具有实际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亦军.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影响与完善[J].财经界(学术派),2013,(20):155.

[2]王陆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3,(16):153-154.

电大会计制度专科毕业论文篇二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会计核算制度的内容概述,并进一步分析了旧制度中固定资产核算的弊端,在此基础之上,笔者又对新制度下固定资产核算内容的优势做出分析,并在最后,提出了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会计制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会计;核算制度;固定资产;新制度;应用策略

一、会计核算制度内容概述

我国所谓的“统一会计制度”仅指国务院财政部门颁发的有关制度,其他部门包括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规则等,均不属于“统一会计制度”的内容(但泛义的会计制度却可以将证监会的信息披露制度等纳入其中)。会计制度即泛义的会计制度,是与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准则、办法等所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在执行上,我国的会计界一直对其有效性进行探讨。虽然二者都属于会计规范形式,但是他们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在目标导向上,会计核算一般偏向税务主导型,强调为宏观经济管理服务。而会计准则偏向于资本主义导向性,强调为贷款人和投资者服务。会计核算制度通常对会计的科目设置、会计凭证和报表、编制等规则进行确定,对财务报表的要素确认较少。而会计准则通常是对财务报告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涉及会计记录内容较少。会计准则是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所产生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建设,不仅我国对其非常重视,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会计准则的建设和实施。加强对会计准则变革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才能让我国的会计准则更加的完善,才能让我国的企业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二、旧制度的固定资产核算弊端

在旧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核算固定资产情况变化,通常索取的对象是固定基金和专用基金,并且不需要折旧的固定资产信息。在增加资产单位时,还要增加固定净资产;在对固定资产的修购基金审核时,直接增加专用资金这一项目,使得事业单位在净资产核算上会有一定的重复性。固定资产在被利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些磨损性,使得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有一定的偏差,如果不折旧就会让总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不能有效地进行成本信息的核算。另一方面,会计信息的全面、准确、有用性在这些规定的基础之上都不能得到有效满足,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造成一定的困难,容易出现账实不符的情况,最终可能会影响到财政的无序支出、闲置浪费等等。

三、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改进优点

1.重新界定固定资产的标准、范围

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到达了1000元以上,就被纳入固定资产,个别特殊设备单位标准在1500元以上。固定资产的核算划分上有所更新,旧制度中的一般设备被改为通用设备,通用设备中包含公务车辆,同时也取消了对其固定资产的限定。在图书类别中增加了家具、用具、档案、动植物类别。新制度中对应用软件、固定硬件、设备租赁等都列入了固定资产的处理行列,并对其管理作出了说明。新制度是结合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的基础之上,体现了比旧制度更明确、细致的固定划分。

2.固定资产的折旧核算

在旧制度下的固定资产核算,是不对计提的资产给予折旧处理的。在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中,就明确提出了对部分固定资产除外的折旧计算方式,引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来对固定资产给予折旧计算,同时对非流动的资产基金加以冲减。作为固定资产项目中的低倍项目,累积折旧科目可谓是对核算业务的一大创新改革。需要注意的时,这与企业会计中所进行的折旧不同,在这里的折旧是对虚提进行的折旧,不列入支出的核算当中,这对于国内外的会计核算来说,都是一种创新方式。与旧的核算方式相比,新制度下的折旧计算不仅不会影响到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设定瓶颈,反而能更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随着时间而变化的价值走向。固定资产折旧以后所占的金额,反映的是固定差额。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虚增资产的问题,不仅可以确保固定资产与线下账实的相符性,也可以以固定资产来衡量事业单位的偿还能力,同时也满足了财务的管理和预算的双向需求。

四、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审核应用策略

结合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来加强对单位的管理研究,严格执行相关程序,从购置、到使用再到储存、报废,都需要一一明确在案。建立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登记各项资产的领用情况,将电算化的财务软件融入单位的会计核算制度之下,采用先进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从而使各个部门加入到互联网系统当中实现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为了核实和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性,还需要结合新会计制度下的固定资产审核内容,建立清查制度。根据规定,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在年终实行全面清查,以确保账实的相符性。在盘点相关内容时,资产无论入账与否,都要明确地报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经过盘点后核实和确认。在盘点工作结束后,对亏盈资产都要明确记录,并寻找原因,对报废的要填上报废单交由上级人员批准。

五、结语

随着会计制度的改革,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2013年正式投入实施。其中固定资产的核算内容受到了一定的修正和补充,在这样的趋势下,发现其中的细微变化对于本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固定资产核算工作中,我们需要进一步随着固定资产核算的内容变化,而计划详实的工作任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顺应政策,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夏旭.刍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核算[J].经济研究导刊,2015,08:202-203.

[2]盛光蕊.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5,04:45-46.

[3]陈旭.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绿色财会,2014,01:49-51

电大会计制度专科毕业论文篇三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核算漏洞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家陆续出台的许多财政制度,传统事业单位所会计制度已不适应现下会计环境和经济环境,甚至会影响企业单位财务核算,出现核算漏洞。因此必须要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行中的核算漏洞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漏洞

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在经济社会结构中都严格规范和约束事业单位的业务活动,以此避免不利于事业单位发展的因素出现。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也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得到全面改革,其存在的核算漏洞和实施难点也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必不可少的工作。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行中的核算漏洞

1.单位财务管理权与会计核算业务相脱节

事业单位实施会计核算后常见的矛盾为会计核算业务和单位财务管理权相脱离,会计核算中心的主要职能为统一核算和集中结算单位资金,起到强化会计监督的外部职能作用。在实施集中核算的条件下,预算单位和会计核算中心对各自掌握的财务管理权都不确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相互推诿和责任主体不清情况。所有事业单位在实施会计核算后每一笔业务资金都要按照规定要求实行统一核算和集中核算,财务管理权限发生了变化,逐渐丧失单位管理财务权限,多数固定思维认为只要将资金全部纳入核算中心中就不必花时间进行管理,然而单位依旧是会计责任主体及行使单位财务管理职能。

2.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和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

虽然部门预算在我国事业单位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也受到多方关注,但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还较为薄弱,特别是部门预算缺乏细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会计集中核算制度顺利实施的前提是以部门预算为主,只有不断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完整性才能使会计核算最大程度发挥其应有的监督职能。此外,预算单位实施预算后其单位资金使用权依旧由原来的负责人负责管理,而对于会计核算中心来说应全程严密监控单位资金的每笔往来业务。但我国财务制度没有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特别是部分地区和主管部门在经费开支方面自行设定且不随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相应变动,导致现行存在的经费开支和实际相脱离,增大执行难度。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实施难点

1.会计集中核算监督职能不到位

会计基本职能之一为会计监督,通常部分事业单位实施会计核算制度后,单位会计核算只有2个负责人,这两个人要负责多个单位的账套,巨大的工作量让其无时间参与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和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对业务合法性、真实性无法判断,只审核各单位报来的原始凭证和原始票据是否齐全及合法合规,无法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2.预算工作缺乏有效管理

当前项目资金预算不明细且不规范,只单纯按照总额列示项目支出经费预算,对资金使用用途没有严格限制,造成在实际执行中出现较大随意性,不能很好地发挥会计核算监督职能。要加强审核事业单位所申报的专项结余资金,如果申报范围超出预支,则需要减压事业单位所申报的下年度同类项目资金。然而现实情况则是只有少部分事业单位在申报结余资金预算时执行相关规定要求,由此一来,导致许多单位的下半年预算中编入了上半年结余,完全和预算监督相脱离。

三、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行下核算实施策略

1.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核算意识

预算单位要从大局出发,放下传统部门利益的狭隘思想和“权利思想”,以此推动事业单位顺利开展核算改革。首先加强宣传,转变单位领导思想认识。事业单位领导要认真参与单位组织的各项有关会计知识等内容培训,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认识会计核算是财政体制改革中重要措施,在坚持“三不变”的原则下按照会计核算方法抓好事业单位会计业务日常结报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自身起到模仿带头作用加强单位人员财务管理意识。其次定期在事业单位开展开展报账业务培训。事业单位人员要定期参与核算中心和会计财政部门组织的业务培训,例如财务管理知识,如何使用支付系统及部门预算执行重点等,以此提高事业单位人员业务水平,最重要是通过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爱岗敬业的工作责任心。

2.加强部门预算,强化单位预算管理

以部门预算为改革基础是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最大特点。现行的部门预算与改革在现实工作中没有一套完善合理的单位配备消耗标准、人员经费标准,一般正常经费随意性较大,核算中心不能有效管理各个事业单位支出,以致弱化对项目支出的监督,不能对预算单位支付申请进行有效监督。此外,在年初编制预算中无法全部概括所有支出事项,通常经过内部预算调整解决部分临时性开支,没有来源资金,甚至有时追加的预算很难避免挪用资金和挤占资金现象。对此应改革部门预算编制,提高资金分配的透明度和预算科学性及完整性,缩短预算批复时间。

3.加强监督职能,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核算中心可根据事业单位所建立的固定资产明细账详细记录和严密监控单位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定期盘点清查和监督,一旦发现账实不符查明原因后按照财务制度处理。为防止事业单位出现各类收入体外循环现象,可加大对单位收入的核算力度,防止私设小金库和收入体外循环等各项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事业核算单位收入合法性和完整性。对此,可检查事业单位资产是否及时纳入核算中心账户,查看其资产是否有转移和藏匿迹象,查看事业单位是否有乱收入行为,督促事业单位将单位所有资产全部纳入核算中心,以达到统一结算的目的。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力度是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事业单位管理层要意识到完善合理的内部管理制度让整个会计工作流程有据可依,同时还可督促工作人员日常行为规范。加强会计内部控制力度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单位内部人员沟通,及时反映日常工作中常见问题,提高工作流程效率。会计集中核算事业单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会计集中核算虽然在实施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和领导的关注,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有漏洞,如缺乏规范的预算管理基础和统一的经费开支标准,领导和财政部门思想意识过于陈旧及会计集中核算监督职能不到位等,导致实施过程较为艰难。对此,应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增强核算意识,同时完善内控制度,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国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后固定资产核算探析[J].中国经贸,2014,(13):245-245.

[2]黄冰.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核算管理[J].投资与合作,2012,(6):110.

[3]何云飞.浅谈事业单位的基建会计与事业会计的分与合[J].财经界(学术),2009,(7):88,90.

有关电大会计制度专科毕业论文推荐:

1.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2.电大会计学专科毕业论文

3.2016年电大会计专科毕业论文

4.电大会计毕业论文精选

5.电大会计毕业论文范文

6.电大会计毕业论文

7.电大会计毕业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