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励志的青春故事_青春励志的小故事精选

2017-06-17

有很多短小励志的青春故事都是很值得我们找来看看的,那么短小励志的青春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短小励志的青春故事:熬的境界

莫言说,回老家与侄子们交谈,他们竟然不明白“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含义,因为他们从没有弯腰割过麦子。刘震云说,他姥姥割麦比别人快,诀窍就是弯下腰不直起来,直腰次数越多腰越疼。正是“干活原本无技巧,能忍自然效率高。人生态度千万种,一个熬字万事销”。

这个“熬”字很传神。人生马拉松,很多要靠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工作多是重复,熬才能出头;后浪催前浪,人生进进退退,熬住有作为,对于自己的事情不轻易放弃,不随便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在那里一步一步地努力,熬得住,才有柳暗花明。心灵励志作家黄桐在《人生总要慢慢熬》中告诉年轻人:“当好事降临,不用得意忘形;当坏事来袭,不必惊慌失措。”人生中的“幸”与“不幸”其实没有一定。没事,慢慢来,熬过去,是你的,总会有的。

粥多熬黏稠,汤多熬有味。有准备地熬,是看透时势的熬,犹如石上磨刀,越磨越锋利。“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熬得住,才有真功夫;“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熬得起,方有大境界。作家池莉写过一本书叫《熬至滴水成珠》,她写道:“懂事需要经历,经历需要时间,用漫长的时间去经历,这就是熬了。这个‘熬’的意思相当于中草药制作汤药的那个‘熬’:煎熬。于是,可以说,意象是熬出来的,苏醒是熬出来的,人生的春是熬出来的。”评书名家单田芳,总结人生就一个字:熬。身处逆境,苦熬能挺住;陷入危机,苦熬撑得起;适逢险阻,苦熬能过关。人生不怕熬,要熬出智慧,熬出功力,熬出精粹,熬出境界。

冯仑在《伟大是熬出来的》一书中说:“什么是熬?熬是一种直面问题,不逃避的精神。”有心志地熬,不少是自找的。旁人看似熬,自觉是遨游、畅游其中,自得其乐。你喜在熙熙攘攘中穿行,他好在冷冷清清中持正;你求“花月正春风”,他好“冷落车马稀”,枯燥生滋味,苦涩有甘甜。陈景润破解歌德巴赫猜想,屈居于6平方米的小屋,借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伏在床板上,用一支笔,耗去了几麻袋的草稿纸,熬出了成就。经受了生活的风风雨雨,走过了道路的曲曲折折,摆脱了人事的恩恩怨怨,超越了思想的高高低低,熬创造着价值,涵养了性情,升华了境界和人格。

天地悠悠,世事茫茫,眼前事,孰能料?身后事,孰看透?熬着走,有亲历,有明白。天公不遂人意,无可奈何地熬,挺住,切莫灰心丧气;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气吞声地熬,守住,切莫眼里看得过,肚里忍不过。熬过疾风暴雨,懂得什么是坚强;熬过痛苦,懂得收获的珍贵;熬过失败,才会更好地把握成功的时机。熬的经历丰富,人生绚丽多彩。人生经得几番熬,不枉世间走一遭。

熬,是一种坚持,一种历练,一种毅力。饱经风霜,饱览沧桑,饱通世事,阅历中有品味,挣扎中有感悟。所以,倪萍写的《姥姥语录》中有一句话说:“人命不是撂下,是咬着牙挺着,挺到天亮。”不泯希望,熬中的酸甜苦辣有滋有味;不坠志气,熬中的跌宕曲折有情有致。冠军是熬出来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才有拼搏的硬功夫;名角是熬出来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日积月累地重复,才有德艺双馨的风采。

毛泽东说过:“往往有这种情形,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人生难测,世事难料,熬,不是逆来顺受,不是心如死灰,骨子里是坚持。熬中有思索,有窥望,有碰撞,有突破,便是充满活力的努力,充满希冀的奋斗,便是有益的人生。

短小励志的青春故事:承认自己是别人眼里的富翁

1960年秋日的一个晚上,正在家中休息的他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应了一声,赶紧起床,开门一看,一位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站在门口,彬彬有礼地对他说:“对不起,先生,这么晚了还来打扰您!我是基麦克默朗银行的经理皮拉马·沙里。”沙里进屋后继续说,“现在我们遇到了难题,资金无法周转。”

他想:“银行经理这么晚了找上门来,需要的资金绝不是一个小数目。”果然,沙里又说,“按眼下的情况,要不了一星期我们的银行就会倒闭的。我代表银行向您提出请求,您能给我们20万美元的投资吗?”虽说他有心理准备,但经理的话还是让他心中一咯噔!

他的祖籍是中国福建的莆田,1929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玛琅镇。1947年因印尼动荡他返归故土,考入南京的中央大学哲学系。50年代初,大学毕业的他又回到印度尼西亚,定居雅加达。这时的他正做着一份船务代理的工作。

听了沙里的话,他很想说:“经理先生是不是弄错了!”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嗫嚅着说道:“我……我……我考虑一下吧!给我一天的时间。”沙里一听,连忙感激地说:“让我们度过这一难关,您的情义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其实那时,他只有2000美元,当时印尼的独立革命刚结束,雅加达百业萧条,钱比任何时候都珍贵。因而,他的这2000美元,对于大多在贫困中挣扎的印尼人来说,已经算得很有钱了。而越是一个国家贫困时期,作为稀缺资源的钱越是具有放大效应,有人说他有2万美元,不久,就会变成20万美元了。沙里甚至对他说,“我知道对您来说,20万美元算不了什么!”

听到沙里这样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被别人认为富翁的感觉真是好!至少在别人眼中自己是一个有能耐的人,也是别人对自己投来的一份信任!

说来也巧,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当银行家的梦想,他想:“沙里此来,不正是帮助自己来实现儿时梦想的吗!”如此一想,还真的让他增添了更大的自信,也增强了不能辜负银行经理的责任感。

自信心能让人产生智慧,而责任感让他有了具体的思路。很快他就想到了与他交往密切的福建同乡们,这些同乡在雅加达自行车制造与修理业中很有作为,差不多占据着行业垄断地位。老乡们不说每人有2000美元,但千儿八百的一定不会少。

第二天,他起了一个大早,一家一家去拜访,凭着平时待人真诚热情等积攒起来的人脉,加之老乡们相信他的能耐,只一天时间就筹集到18万美元。当他带着钱去基麦克默朗银行时,沙里先生感动得几乎掉下泪来,并当场让他认购这家银行20%的股权,还让他在银行担任了职务

虽说银行业务对他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但他不懂就问,虚心向人学习,不出半年,他便令人信服地进入基麦克默朗银行的董事会。之后,凭着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他成了银行经理。

广阔的平台,让他大展身手,经过30多年的奋斗,他创建印尼力宝集团并担任主席,企业遍及东南亚和美国等地。据《福布斯》杂志估算,他的个人资产超过25亿美元。著名的《亚洲金融》杂志曾评选他为“奇迹的创造者”。

他就是被人们称为“印尼钱王”的李文正。

承认自己是别人眼中的富翁,这是一种智慧,一种勇气,一种担当,智慧、勇气和担当不仅让他挽救了一家濒临倒闭的银行,更是让他有了实现梦想施展手脚的舞台,最终成为奇迹的创造者。

短小励志的青春故事:时光背后的蜗牛

我是父亲托关系才走进初中校园里读书的。由于我天资愚笨,各科基本功缺失,一学期没有读完,班主任将我逐出校园,那年我十九岁。

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冲击,别人叫我“傻子”,我能默默忍受,但不能面对被众人遗弃的感觉。

父母也很忧心我这个呆头呆脑的孩子。母亲总是在人前说我开窍迟,是一朵没有绽放的花朵。我知道,有不少人在暗处嘲笑母亲的谎言。

父亲一次次热情宴请我的一位远房表哥到我家中做客。他在建筑工地上做技术活。盛情难却,才勉强答应父母把我带出去闯荡闯荡。我和表哥登上开往大城市里的客车,驶进打工漂泊的岁月里。

我在工地上做小工。那高高四面围拢的院墙,一栋楼房就是我每天攀爬的高度。工友们嘲弄着无辜的我,我像一只荡来荡去的秋千,夜里吮吸那种墨黑的羞辱。

我千里迢迢从故乡而来,在城市里依然有一口让人毛骨悚然的井,让我跳下去。就在那种惨淡的时光里,我爱上了读书、读报。其实,那时候并不能去读懂书本与报刊里的内容,而是为了欲盖弥彰的虚荣心。由此再次成为工友讪笑的素材:“连傻子都能看书读报,真是天大的笑话!”

工友的戏谑话语竟然成了我突破窘境的契机:我一定要能读懂文章,一定写出属于我生命文字的文章!于是,我偷偷买来字典和词典,一有空,就钻进书报天地里。

蛹能脱困于茧,自有一番天地供它翩跹。机会终于垂青了我。工地不远处有一家大型公司的藏书馆招收一名看门人,每月仅600元。对我而言,那家图书馆对我诱惑太大,那些图书是我需要如饥似渴涉猎的营养佳品。

于是我做出大胆决定,义无反顾到那家图书馆去打工。我提着简单的行李坚定地离开工地。我一直被别人定义为懦夫和丑角,拒绝扮演却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进入图书馆后,每天上班时间就是收发报纸、杂志,整理图书,登记前来借书与还书的事宜,很轻松,时间也很宽裕。图书馆里有大量的文学藏书,我贪婪地吮吸着精神甘泉。

微弱的工资根本供应不上在城市里的生活开销,我就对自己狠狠心,节衣缩食。我离开工地的时候,表哥扬言:你去得快,滚回来也快,那几个钱根本供应不了你的生活开支。表哥的扬言被我咬紧的牙关粉碎了。

我在图书馆打工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70多本日记。

由于患了脑炎后遗症,看书或写字写久了,头疼像小鸡啄米般难受,耳朵里像盘旋的轰炸机般鸣响,手脚控制不住地颤抖。这些日记上每个字都是我心血浇灌的常青树,都是我一次次痛苦洗礼后盛开的花朵。

我持之以恒坚持写作中,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上苍,我的一篇文章终于变成了铅字。

寒来暑往,花开花落。我像不知道疲倦的蜗牛爬行着,坚持着。我写的文字虽然没有像“超女”“快男”那样一夜走红,但连续不断在报刊上露面。

正如美国盲人作家包希尔·戴尔所说:“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存在一种害怕面对黑暗的恐惧,为了克服它,我就是用愉快的心情去过我的生活。”有心的人,会在平淡琐碎的时光里根植梦想,抓紧时光充实自己,像攀爬金字塔顶端的蜗牛一样,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种越挫越战不言败的精神来创造机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