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中国梦演讲稿3篇

2016-12-02

每个人都有梦想,残疾人也不例外,那么残疾人中国梦的演讲如何写?下面小编整理了残疾人中国梦演讲稿,供你阅读参考。

残疾人中国梦演讲稿篇1

当今的社会进入了多元化时代,残疾人群体也是多元化社会的一部分,而这个群体的本身也存在着多元化。在这个群体中由于经济和地域的差异,贫困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还是占绝大多数,只有很少一些人能直接参与社会的活动,在融入社会后才转变了对自身与社会的看法,知道了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

假如我们不是残疾人,就一定个个事业有成,家庭幸福美满吗?假如我们撇开现在的自身身体条件,就自己的能力与知识,能在这个社会中独立生存吗?如果这样考虑问题是不对的,那么社会依然还是有贫富差距、有三六九等,这只能说明一点,人还是要靠自身努力才能提高的。如果一个在社会上混的残疾人,他肯定知道自己的付出一定要比健全人多,做的也比健全人要好的多才能求得立足。因为残疾人与健全人相比,在起跑线上已经存在着天然的落差,只有自身的强大(包括心理与技能)才能对健全人有足够竞争力,才有自己的生存力和发展机遇,这是不容置疑的。

人是需要自我反省的。当我们觉得社会对我们的不公平时,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在索取的时候,我们又付出了多少,又做了些什么。人仅有善良是不够的,只有善意的付出,才能得到善意的回报。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种不平衡的平衡,往往付出了太多太多,收获的总是一点点甚至还没有,这难道不是事实吗?网友小雪人说的好:“我个人觉得平等不是别人有什么我们就有什么,而是日常的生活中,因为很多人总是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我们的)问题,所以我们感到我们(自己)没有自由没有权利,在这种心态下就觉得不平等了 ”。

人的内心本没有坚强与脆弱之分,其实人的承受力(或称为心理素质),才是生命的能量。人生是一个不断积聚能量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再造自我的过程。社会变革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个过程,弱势群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永远是个边缘化的角色,也是没有能力参与在其中的。因此,对于维权成了一种自发的内心需求,然而对于维权的含义,你能了解多少呢?天天在喊维权的,恐怕懂得的不会太多,充其量是在维护自己个人身上发生的,或者与个人利益相关联的所在群体的利益。所谓的维权,必须拥有足够的话语权。话语权上的弱势群体,往往也是现实中的弱势群体。他们既缺乏影响公共舆论的资源,又鲜有参与政府决策的渠道,甚至无法得到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信息,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非常有限和薄弱。总而言之如何维护和兑现社会公众的表达权,这才是维权的最根本的基础。

网友瑞红姐姐说:“作为心理咨询师,接触这方面工作以来,发现心理问题和社会福利制度缺失也有很大关系。残障人在以上问题基础上还有严重的对疾病恐惧、对养老问题的担忧……这是残障人面临的很实际的问题,这是社会实务范畴,不单单是心理问题。”在很多残疾人网络的论坛上,我们注意到,残疾人最关注的有两个问题:就业与维权。在帖子中情绪化的言论比较多,姑且不论是非曲折,关于残疾人的点滴小事,往往会迎来无数的情绪化的跟帖予以宣泄。当一个残疾人过度关注自身平等的每个细节问题时,无论有多么充足的理由,他的心理已经处在失衡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加剧了不平感的焦虑、恐惧、失望和愤怒,导致了对社会不公平感的直接认知,而这种认知在残疾人这个狭小的圈子里传播,进而成了一种共识,成了一种对社会的集体意识。

虽然在我们残疾人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事却不能不承受,有许多不该付出的却不得不付出,因为这就是命运,但在这种命运中也包含了自我的尊严。尊严是谁给予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虽然我们残疾,但要残疾得有志气,才会有、才能有尊严。

残疾人中国梦演讲稿篇2

一个幼小的生命,几剂过量的庆大霉素。透明的液体顺着长长的针管缓缓注入这个小女孩的体内,除了那一阵阵哭声,在别人眼里,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半年多过去了,小女孩的语言能力没有任何提高,对妈妈的呼唤再没有一点反应。妈妈很难过,总是喃喃地说,为什么我的宝贝不理睬我了呢。日子一久,家人们发现有些不对劲,于是抱着小女孩到省会几家大医院检查,检查结果都一样——因使用庆大霉素过量导致耳聋。从医院出来,爸爸连自行车都不会骑了,推着车子一步一步向前挪着脚步,妈妈抱着小女孩一路走一路哭,小女孩则懂事地用小手不断为妈妈擦眼泪。

这个小女孩就是我。那时距我用庆大霉素已经一年多了,也就是说,我早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

自此,我的噩梦开始了,全家人的噩梦开始了。生活,陷入了一片暗夜之中。

听不到周围的声音,终日在寂静无言中度过,没有童年的欢歌笑语,没有音乐儿歌相伴,不能和同龄孩子们交流,那个会眨眼睛的布娃娃成了我童年唯一的玩伴。虽然幼小的我对此没有什么太多的在意,但我的亲人却深有体会,他们和我共同承受巨大的痛苦。经过几年的四处奔波求医问药,打针、输液、针灸、按摩、气功、理疗、中药、西药,能用的治疗方法都用了,能去的医院都去了,最终也没有让我从无声世界中走出来,我那损失的听力也就永远无法挽回。

一次次求医问药的失败,就如同在暗夜中一次次摔倒,摔倒后又爬起,又摔倒,如此循环往复,暗夜中何时才是尽头呢?难道我就这么在无声世界中生活一辈子吗?漫漫人生,该如何度过呢?

二、月光下的探索

幸好天无绝人之路。一次在医院,一位医生看到我的痛苦和我父母的悲伤,又了解到我的病情,她对我的家人说,赶紧教孩子说话吧,趁着孩子还小,一定要在六岁之前教会孩子说话。一旦过了六岁,就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孩子就真成哑巴了。医生的这席话给陷入困境中的全家人带来了一线光明和希望。

从此,我的家人开始教我学说话。由于我是在学会说话之前就耳聋了,没有任何语言基础,所以教我说话就格外艰难。姥姥说,小时候的我很听话,学说话时让说几遍就说几遍,为了说好一个音节,而反复练习上千遍上万遍是经常的事,我从来没有怕过苦。那时候,我一边治疗耳聋,一边学着说话,在病房里,我输着液,姥姥凑在我的耳边大声教我念汉语拼音。我输液往往要一次输两三瓶,姥姥就在我输液时抓紧时间教我说话,这样做为的是赶在我六岁之前使我学会说话。病房里常常有人投去不解的目光,他们问姥姥,何必要这么费劲教一个聋孩子说话,让孩子学手语不行吗?姥姥没有理会周围人的不解,坚持教我说话。因为就算是“十聋九哑”,那也是有十分之一的希望啊!

就这样,我们全家人在茫茫黑夜中看到了一线月光——聋孩子是能够学说话的。虽然光芒很微弱,但是毕竟是困境中的一线光亮一线希望,犹如一根救命稻草,可以在暗夜探索的途中求得一丝安慰。这线月光虽然不能永远照耀我的人生路,却为我将来融入正常人的社会奠定了基矗

三、黎明时的追求

终于,在家人的耐心教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我学会了说话。后来我戴上了助听器,靠着助听器,我能够和正常人进行交流。六岁那年,我进入小学,和正常孩子一起上学读书。我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我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心血和汗水,也得到比别人更多的收获和回报。

我高考那年,国家教育部出台高考体检指导意见,放宽了高考的体检标准,并严格规定任何高校不得拒绝残疾学生,为残疾学生打开了一扇进入大学的门,我有幸成为这项规定的第一批受益者,顺利地进入大学校门,我的人生迎来了黎明。我虽然失去了听力,却远离了喧嚣,远离了嘈杂。我的心也因此变得更加平静。在大学里同样遇到许多困难,没有老师的照顾,没有固定的座位,也没有人可以在课后为你指导,但我坚信,正常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做到。

我深知,作为一个聋人,我是不幸的。但我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我生正逢时,这个国家这个时代为我提供了成长的机会,不论是童年的求医治病,还是少年、青年时代的求学读书,都得益于我的家庭拥有为我治病送我上学的条件,而我的家庭之所以能够带我四处治病,能够把我送进正常学校,正是由于国家和时代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背景,提供了让残疾孩子接受康复治疗的条件,提供了让残疾学生进入正常学校的机会。

现在我能做的,就是在残缺的人生中欣赏更多的云卷云舒,花开花落。“芦花香里风清,几度渔歌;杨柳影中月冷,数声短笛”,这样诗意的生活,我只能体会到“芦花香里风清”和“杨柳影中月冷”,而那“几度渔歌”和“数声短笛”则在我的世界之外,也许你会觉得这样世界真的很不完美。残缺的人生和残缺的世界带给我风雨和阳光共存的生活。不过世俗的偏见和歧视一直存在,我无法拥有和正常人完全一样的公正待遇,我知道,这并不是我能左右得了的,所以我一直默默地鼓励自己——也许结果不公正,但只要你做了,就能对得起自己!我学会在逆境中拼搏奋进,在坎坷中勇往直前。命运的不公,世俗的偏见,都无法阻挡我在风雨中前进的脚步。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大,更何况我这个残疾学生,但是,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希望。目前我已经报考了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希望自己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能有更好的发展。

就算我一直找不到工作,我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一个多元的时代,每个人面前都有多种多样的选择,我也不例外。或许我不能拥有正常人那样良好的工作机会和发展前途,但我相信,只要我不懈努力不断坚持,我的面前还是会有通向成功的道路的。我经常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勉励自己,我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继续克服困难,勇敢面对荆棘坎坷,向明天和未来迈进!

残疾人中国梦演讲稿篇3

一个硬币抛向美丽的天空,落下后我们记住了在运动中那个翻腾的银色瞬间,而躺下的硬币却只能让我们看到那静态的一面,那么另外一面呢?也许这个世界的认知,永远只是那硬币的一面,当我们翻过那枚硬币,才能真真看见另一面满负着生活的厚重。

凡是有人格魅力的人,都是有信仰的。而社会群体往往表现的是一种性格的自我分裂:既要求满足自我的实现,又不愿更多地面对现实。因为信仰总是在面对现实的基础上,去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而梦想的价值并不是私欲和金钱所能体现的,当今的社会最缺的是一种信仰的价值观。所以怀疑一切变成了社会共识。

平等是我们追求的理想,但平等也是一种认识。平等是相对的,不平等则是绝对的,这种不平等包含着文化教育、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等等,而追求平等往往是改变自身生活环境因素的需要。在历史长河的不同时期中,人们追求的平等都是与自己生存的条件密不可分的。

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残疾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就像一副太阳镜,既防止了紫外线,也让自己在有色的镜片中看到了世界。在现实中,许多生活的经验也许并不准确,只有让自己摘下有色眼镜,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当然也会受到一些伤害,但与收获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心灵需要宁静,需要自我回味和沉淀。即使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也同时存在着太多的尘嚣与繁杂。我们渴望外面的世界,但又不属于外面的世界。因为我们不知道,外面世界的规则是否适合我们,也不知道那些规则我们能否适应。理智与欲望就像身体与影子,永远相伴相随直到一生的终结。

大家整天都在为钱忙,谈的也是钱。钱能给我们带来快感,但绝不是快乐,钱最终是为生活所支配的,如果我们的生活被赚钱支配,是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的。生命是有限的,赚钱的欲望是无限的,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但绝不是为了赚钱,如果只是为了赚钱,那又何苦来人世走一遭呢?!

现在看来人的欲望才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新约全书说得太对了,这本书的另一个名字叫《圣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