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类毕业论文

2016-11-06

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因简单、封闭、单一,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公共管理类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公共管理类毕业论文范文一:国外公共管理中的部门协同机制研究

摘要:

基于对公共管理领域中大量的实践考察和总结分析,国外学者对部门协同进行了可谓海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包括部门协同的概念、动因、类型、运行机制、开展流程、影响因素等诸多内容。其中,有关运行机制的研究为重中之重。对于该内容,学者们提出了非常多的、有见地的观点。这些成果对于人们认识和研究部门协同将起到重要作用。从总体上看,有关部门协同机制的研究仍处于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的阶段。

关键词:

公共管理;部门协同;运行机制

在国外,作为一种公共管理的新模式或类型,部门协同兴起于新公共管理运动(NewPublicManagementMovement)的中后期。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的提升,政府运行的成本也大大降低,但也带来了公共管理的空心化和碎片化、部门之间协调和合作的忽视等问题。部门协同不但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能进一步提升公共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因而成为了许多国家新一轮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方向。在实践中,开展部门协同的公共管理领域非常多,例如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交通安全治理、社区安全治理、犯罪预防和治理乃至城市发展建设、经济发展等。国外学者在深入考察这些领域中的实践的基础上对部门协同进行了可谓海量的研究。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主要包括部门协同的概念、动因、类型、运行机制、开展流程、影响因素等诸多内容。在这些内容中,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为重中之重。

一、部门协同机制研究的基本情况

一般认为,部门协同是指多个不同的公共管理部门为实现共同确定的目标而通过信息、资源和权力的共享、共同决策、联合行动等开展的较为正式的深度合作[1]。从实践情况来看,部门协同的成功开展绝非易事,不成功的案例也并不鲜见。为实现成功的部门协同,就必须建立顺畅的、完善的部门协同机制。相对于单个部门的运行机制而言,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要复杂得多。它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部门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以及应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共同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或处理跨部门边界的公共事务。对此,国外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研究思路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观点。

一些学者主要研究不同的部门共同开展部门协同工作需要遵循的原则,并以这些原则作为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例如,部门协同的开展需要遵循六个原则:(1)真正认识到开展部门协同的必要性;(2)深刻理解开展部门协同的意图及实现该意图的现实可行性;(3)积极主动地参与部门协同的工作;(4)建立并保持相互信任的关系;(5)进行内容明确且要求严格的工作安排;(6)推行过程管理和开展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learning)[2]。一些学者对部门协同运行涉及的要素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部门协同的开展对这些要素提出的要求,把这些要求作为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例如,部门协同涉及的要素分为权力、资金、工作习惯、技术或技能、思想或价值观五类,对于权力要素,要求参与部门及其人员对于部门协同要开展的具体工作都要有明确的职责,部门协同不是临时组织一批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去完成一件事情等等[3]。

一些学者以部门协同运行的过程分析为主线,把此过程分为若干阶段或部分,然后分别设计了各阶段或部分中的基本工作框架,以此作为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例如,部门协同的运行被分为信息交流、行动策划、项目和方案实施、实施中的协调和合作与协同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五个阶段,在信息交流阶段,基本工作包括部门间的相互学习、对各部门的现有工作和能开展的工作的了解、决策过程的公开、信息共享方法的确定等等[4]。一些学者主要参照单个部门的运行机制的构成情况,从组织结构、保障条件和行动开展三个方面建立了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其中,组织结构方面主要包括成立专门的项目团队、取得立法或政策上的正式支持、获取资金扶持、聘任协调人员、设计实现部门协同目标的方法、确定部门间的联络方式等,保障条件方面主要包括对部门协同人员进行专门培训、强化团队合作、采取措施鼓励本部门人员积极参与部门协同等,行动开展方面包括理解共同使命、明确工作目标、推行绩效管理、根据需要及时调整行动方案、实现团队成员的全过程参与等[5]。一些学者把部门协同视为一个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的开放系统,基于“输入—处理—输出”的模式建立了其运行机制。例如,部门协同系统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部分构成,输入部分包括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的获取,处理部分包括协同组织的建立与协同活动的开展两个小部分,其中,前者又包括领导体制的建立、部门角色的分配、协同规则和程序的制定、决策和问题解决程序的确定、沟通交流方式的选择、人员和资源的调配等,后者又包括行动方案的实施和内部管理活动的开展,输出部分为协同的绩效及其评价等[6]。还有一些学者基于先前学者们对部门协同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建立了一个包括初始条件、过程要素、组织管理、偶然因素和限制因素、绩效和问责五个部分的运行机制。

初始条件部分涉及影响部门协同的环境因素、部门失灵的存在及其可能性、直接驱动部门协同的因素等内容,过程要素部分涉及签订部门协同的协议、确定部门协同的领导体制、获取立法或政策上的支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处理部门间存在的各种冲突、制定协同活动的策略和方案等内容,组织管理部分涉及部门协同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等内容,偶然因素和限制因素部分涉及部门协同的类型、部门间存在的权力不平衡、部门间规则上的冲突等,绩效和问责部分涉及公共价值的创造、部门协同作用的多层次性的考虑、部门协同绩效的定期评价、基于绩效评价的调整、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等[7]。

二、对部门协同机制研究的简评

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具有明显的特殊性。对于跨部门的公共事务,在传统模式下其涉及的多个部门分别根据自己的职权范围按照自己的程序处理属于自己负责的部分,而在部门协同的模式下这些部门被联合起来按照“特事特办”的方式和方法对其共同处理。如何把这些部门联合起来,并确定这种“特事特办”的方式和方法是建立部门协同的运行机制的关键。上述介绍的研究成果,多是对这些关键问题的处理的观点。但是,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理论上,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关键问题的处理都尚无定例,仍处于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的阶段。

公共管理类毕业论文范文二: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具有必要性,能够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但在公共管理中,应维护公共利益,确保人人平等。就公共利益整体而言,具有社会分享性,是客观存在的,与国家发展和进步产生重要影响。在公共管理中,真正维护公共利益,能够体现“真善美”,对社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主要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公共管理中实现公共利益的问题进行系列思考。

关键词:

公共管理;公共利益;思考

维护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的核心目标,也是公共管理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分享性,一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均等的机会,二是为社会公众提供双重性的分享方式。通过有效的公共管理,能够实现公共利益,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影响。

一、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的内涵及特点

1.内涵。有人曾经说过,没有永恒的朋友和敌人,只有利益是永恒的。利益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必备的资源和条件。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为公共管理工作带来难度,在面对众多社会利益矛盾时,应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即公共利益。所谓的公共利益,是客观层面的公共利益,与主体需求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共利益包含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公共利益实际属于资源和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形式,可以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是客观世界中所真实存在的。其次,利益能够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包括生存需求、精神需求等。本文对公共管理中公共利益的研究,属于客观维度中的,因其并非绝对的公共利益,而是相对的公共性。

2.特点。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利益具有普遍性。人类在生存和发展中,都希望获取一定的资源与条件,以满足自身的利益需要。其次,公共利益具有客观性,其公共的利益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仅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忽略个体利益的差异性。再次,公共利益具有需求性,能够满足公共主体的实际需求。最后,公共利益具有社会分享性的特点,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中所需的资源条件,因而公共利益体系相对较为复杂。

一方面,公共利益涉及到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另一方面,公共利益包括自愿性的分享和强制性的分享两种形式。所谓的自愿性分享,是经济主体自愿对利益进行分享;所谓的强制性分享,是在法律法规约束影响下,公共群体的分享,符合法律规范标准,并且能实现公共利益,有助于推动公共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值得一提的是,公共利益中的社会分享性,可以从两方面加以论述。首先,社会公众的分享机会是均等的,无差异性。一方面,在社会资源和条件被界定为公共利益时,则社会公众均可对其资源或条件进行争取,无门槛设置,不分贫贱与富贵等。例如:城市社区中的健身设备设施,属于公共利益,是社区成员所共同拥有的资源与条件。所以,该公共设施,对社区内部成员与外部成员全部开放,不受任何条件的约束。另一方面,公共利益的社会分享性是相对的,并非绝对的,可能存在某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来看,社区内部健身设施,被社区内部成员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外部成员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由此可见,公共利益的社会分享性是客观的公共。其次,公共利益的分享方式具有双重性,包括自愿与强制性两种。例如:农村地区村长选举过程中,无论任何人当选,则只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并非全部人员的利益。此时,由于选举结果是经正规流程开展而形成,具有法律效应,拥护当选人的群众属于自愿分享;拥护他人的群众属于被迫分享结果。

二、公共管理中实现公共利益的思考

1.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在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相关人员应明确公共利益的判定标准,进而尽可能维护公共利益,为社会发展提供稳定性因素。公共利益,顾名思义是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但其利益是相对的,并非绝对,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可能忽略某些个人利益。由此可见,利益需求者总数并非判定公共利益的唯一标准。社会公共利益包括多数人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所以,在评定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应以社会分享性为标准,以有效解决公共利益矛盾问题。

2.公共利益是集体与个体的统一。公共利益从广义角度看,虽然是社会广大公众的基本利益,但并不仅仅代表集体利益或个体利益,而是二者的统一结合。传统公共利益,是国家和人民的最广大利益,忽略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矛盾。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共利益有新的界定,认为是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进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利益的公共性。例如:在国家公共利益中,既要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又要兼顾地方利益。二者在协调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性,需要公共管理工作人员加以有效处理。由此可见,不同层次公共利益之间存在博弈关系,其利益冲突矛盾相对较多。此外,我国长期发展中,对政治领域与其它领域之间存在的公共利益矛盾冲突加以否定,难以使公共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可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在公共管理中,应注重内外部利益的整合,以建构“国家与集体利益为主,兼顾地方与个体利益”的公共管理模式。

3.真善美表现在相对的公共利益维度中。公共利益是相对的,真善美不一定能够在公共利益中完全体现,因而真善美只表现在相对的公共利益维度中。公共利益包括抽象和具体的两种。首先,抽象公共利益是价值、规范、理念等层面的集中体现,以政府为主导;其次,具体公共利益适用于多种实物、事件等方面,是物质客观世界中的资源和条件。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理念,也是其必然产物。所以,在公共利益方面的研究中,绝大多数专家学者将公共利益与正义相联系,进而彰显真善美。但是,从具体公共利益层面看,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可能与价值目标发生偏离,进而产生消极影响。由此可见,真善美不一定能够在公共利益中完全体现,仅限于相对的公共利益维度中。

4.注重动机、过程、结果的结合。公共利益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因而公共管理中,要对各社会团体是否开展维护公共利益活动进行评定时,可以从行动动机、过程、结果三方面着手,尤其注重结果。例如:某组织利用权力,发布虚假信息以欺骗社会民众,虽然以法定程序维护公共利益,但可能造成多数社会公众属于被迫分享,其公共利益仍然未能得以充分实现。所以,开展公共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对结果的考虑,通过结果而评定人民是否赞成、是否拥护、是否高兴、是否答应,进而评定各社会团队开展活动是否有效维护着社会公共利益。

三、结语

公共管理工作中,应以公共利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以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首先,公共利益是公共管理的核心,高于个人利益,对公共管理工作发挥着积极的向导作用。其次,公共管理工作开展中,应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以实现个性发展。由此可见,公共利益只是客观中的公共,实质是公共与个体的结合,脱离个体的公共利益不能充分实现。所以,公共管理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对各种利益加以协调,进而维护公共利益。

参考文献:

[1]孙博.德国企业合并控制中的“公共利益”——对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工作的启示[J].中德法学论坛,2010,00:175-211.

[2]汪辉勇.也论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兼与陈庆云等人商榷[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1,02:1-4+15.

[3]朱广忠.三维视角下公共管理中的公共利益[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06:138-141.

[4]陈书全,张慧颖.海域资源征收中公共利益界定的立法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5:161-169.

[5]沈锦坤.当代西方公共行政理论中的公共利益观探讨——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12,01:20-23.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