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坚持创业的故事
人生一个乐事就是创业有成,但创业成功并非易事。看看那些残疾人创业的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学习他们,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那么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残疾人坚持创业的故事,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残疾人坚持创业的故事一:
周新成:残疾人开小吃店凭诚信当选“中国好人”
今年43岁的周新成,昔日因病致使双下肢残疾,他开的“信诚小吃”从1996年开张以来一直坚持顾客用餐自己投钱,自己找钱。他说,只要你足够相信别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同样的信任。在今年11月份的“陕西好人”评选中,周新成被评为诚实守信类好人。
打工两次受骗 让他下定决心做个守信的人
12月1日,华商记者见到周新成时,他正在店里忙活着炒菜。周新成说,这两天店里的厨师请假了,他就端起了炒锅做起了厨师。
周新成出生于洛南县四皓镇代塬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因为家里贫穷让他饱尝了生活的磨难。“小时候最大的爱好就是踢足球,可每次面对足球,却只能坐在那儿眼巴巴地看,因为害怕运动了后肚子会更饿,另外还心疼脚上那双已经破烂的解放鞋”。
1988年6月,年仅17岁的周新成前往渭南市打工,可是干了半年后,工头携款逃跑。第二年过完年,周新成又随乡亲到西安建筑工地挖管道,在一次施工中,周新成不慎造成左上肢压伤,无奈之下他回家养伤,但老板答应给他的工钱最终也没有兑现。
两次出门打工的遭遇,让涉世未深的周新成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也唤起他内心对公道公平、诚实诚信等道德行为的热切期盼。从那时起,周新成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个守信的人。
因病落下终身残疾 坚强毅力让他又站起来
1991年3月,在洛南县砖厂打工的周新成突患感冒,起初他并没有在意,可是后来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被确诊为:病毒性神经根炎。经过半年多时间治疗,周新成的命保住了,但双腿却无法像从前那样正常行走,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艰难行走。
周新成说,当时他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可面对年迈父母,关心自己的亲朋好友,他咬紧牙关努力的学习站立。他开始拖着病残的双腿,拄着一根拐杖,忍着疼痛开始下地活动了。他开始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像劈柴、喂猪、做饭这些活,他都抢着去干。
1年之后周新成“站”起来了,一般常人能干的活他都能干,种地、洗衣、做饭、砍柴、喂猪他都能干。
自主创业 顾客就餐后自己付钱找零
1996年,周新成在亲戚的帮助下学会了做豆腐脑技术,借了120元钱在洛南县城西门口繁华地段开一家“信诚小吃”豆腐脑小吃摊。
小店开张后,周新成给自己定下规矩:实行自动付款。他在店前木凳上摆放着一个用塑料泡沫壳作成的简易收款箱,顾客用餐自己投钱自己找钱。
2002年,周新成租了间门面,开起信城小吃店。2011年,他又筹资30多万元,将门店扩大,经营品种扩展到20多个。尽管店面一次又一次扩大,但让顾客自己放钱自己找零的方式从来不变。周新成说:“让顾客自己放钱自找零钱,是对顾客的信任和尊重。”
闫雪玲在该小吃店工作了9年时间,她说刚到店里时大家对老板让顾客自己找钱的方法很不理解,后来又都慢慢理解了。闫雪玲说,有一次一个顾客到店里买了袋豆浆,自己没投钱,还从钱盒里拿走了8元钱。但是老板让他们不要追究了,并告诉他们要相信每个人。
你足够相信别人 一定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周新成说,之所以想到让顾客自己放钱自找零钱,一是干净卫生,另外也是对顾客的信任和尊重。他说自己是从街边摆摊开始的,看到一些摊主收了钱没洗手又给顾客拿吃的很不卫生,就做了个钱盒让顾客自己找钱,后来就慢慢成了习惯。周新成说,餐饮本来就是个服务行业,只有相信顾客、尊重顾客才能换来顾客的认可。
采访中,周新成也坦言,偶尔会出现有人吃饭不给钱的情况,但他认为那毕竟是少数。也有人劝他取消顾客自己付钱找零,但是他认为只要你足够相信别人,也一定会得到别人同样的信任。
周新成“信诚小吃”店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以诚致信诚悦三千客,以信为本信立百年店”。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更多的人讲诚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诚实经营、诚信做人的正能量。
华商记者 田德政 实习记者 白鹏飞
相关新闻:洛南小吃店老板诚实守信 入选中国好人榜
2015年3月“中国好人榜”近日揭晓,陕西省洛南县诚信小吃店老板周新成入选“诚实守信好人”。据了解,全省共有3人当选3月“中国好人”。
周新成是洛南县四皓镇代塬村人,他20岁时因病致下肢残疾,无法独立行走,但他身残志坚,开办了信诚小吃店,18年来以诚信立业,坚持顾客吃饭自找零钱,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在食品经营过程中,周新成诚实守信,严把食品质量关,菜选水灵的、肉挑新鲜的,每天先品尝第一个包子,对不合格食品绝不出售。(本报曾对他的事迹进行过报道。)
同时,他照章纳税,乐善好施,奉献爱心,积极回报社会,对顾客遗失的大到一个钱包、小到一副眼镜、一把雨伞,都原物奉还。18年来,周新成先后退还顾客遗失现金2万多元,手机40多部,向社会爱心捐赠5万余元,解决了20余名下岗职工、待业青年的就业问题,帮助了3名残疾人就业。身残志坚的周新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崇文厚道自强包容的洛南精神,用诚信传递了人间真善,谱写了人生最美的精彩乐章,先后被评选和表彰为商洛市道德模范、洛南县诚信经营个体户、洛南县学雷锋标兵、洛南县首届劳动模范,2014年11月陕西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候选人。(华商记者 田德政)
残疾人坚持创业的故事二:
彭觉:残疾青年网络创业卖湘莲年售500万
长晚集团滚动新闻12月4日讯(记者 刘炬 通讯员 李新闻)他,高高瘦瘦,腿部残疾,扎在人群里可能并不起眼。但是,谈论起他关于湘莲的梦想,他立马就神采飞扬,精神焕发。“我的梦想是做湘莲网销大户,打响湘莲国际品牌,无论规模还是效益!”12月4日,这位来自湘潭县排头乡的26岁小伙一脸坚定地说,他从没把自己当残疾人,也不希望客户把他当成残疾人,他把每一次独自赴全国各地洽谈业务当成旅行。
高考失利,瞄上湘莲网络销售
彭觉7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残疾。
求学期间,虽然努力学习,但2006年高考失利,让他与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有些沮丧和失落!”彭觉也曾迷惘,不知未来路在何方。
“父母为我付出了很多,我一定要让他们过上幸福宽裕的生活!”靠着这个信念,此后两年间,他先后学过电器维修,模具加工,做过钳工,摆过地摊。
“身体原因和工作压力,让我感觉现实很‘骨感’,是工作选择我而不是我选工作!”2008年下半年,他辞职回家,寻找新的出路。
看到从事外贸工作的姐姐经常通过网络接到来自国外的订单,彭觉认为自己也能通过网络营销创造自己的价值。经过深思熟虑,他拿打工的积蓄又回到学校学习了一年的商贸营销知识。
2009年,因家乡盛产湘莲,而当时湘潭从事湘莲网销的公司和个人都很少,他开始在网络上销售湘莲,学以致用。
规模日益扩大,成为当地纳税大户
彭觉坦言,创业开头是艰难的。创业初,他只能勉强养活自己。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反思自己的生意经,“如何让客户相信我、选择我!”“农副产品最重要的是质量,一定要确保质量安全!”这都是他思索得最多的问题。
“第一次给别人发了500斤货,赚了2000元。”彭觉说,这是他网销湘莲赚到的第一桶金。“我很兴奋,这更加激发了我扩大规模的热情!”
为扩展市场,他几乎跑遍了除新疆、西藏、青海以外的中国所有省份。家人有时间的时候会陪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我不希望客户把我当成一个残疾人!”彭觉最高兴的事就是他所销售的湘莲得到客户的认可。
经过艰辛努力,2011年,他创办了一家贸易公司。目前,公司有员工30多名,除了销售湘莲外,还涉及到百合、花生等农副产品的销售。去年,公司营业额达到500多万元,上缴税款13.8万元,成为了当地湘莲行业的纳税大户。
“我认为做湘莲网销大户的梦想并不遥远,现在已经基本做到!”关于未来,他信心满满,目前,公司在向海外市场拓展,订单也不少,他希望打响湘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事业小成,感恩回馈社会
他的创业故事很励志,让大家感动的是,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在收获成功的喜悦时,还将关爱之手伸向了弱势群体和灾区群众。
“在我创业的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残联部门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我希望在收获成功时,可以回报社会!”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还在创业探索期的彭觉就以个人名义捐赠3000元,2010年玉树地震,他又以公司的名义捐赠1万元。
为了答谢乡亲们,他出资5000元修缮本村水泥路,并多次到敬老院探望老人,给他们送温暖,他还多次资助贫困学生。
为了带动残疾人自强不息,自力更生,他创办的公司优先安排残疾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