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届五中全会二胎政策相关消息

2017-03-17

相关话题

二胎政策是中国实行的一种和计划生育政策相对应的生育政策,指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允许生育“二胎”。今天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18届五中全会二胎政策的相关消息,欢迎阅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十大看点:二胎政策或将讨论

人口老龄化

1、市场关注的方向:①二胎政策。②养老设施建设。③养老服务企业。④养老家政服务。

2、相关市场主题:①二胎政策(二胎政策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51.50%);②养老产业(养老产业指数年初至9月14日上涨19.92%)。

二胎政策发展进程:

2014年10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称,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中国可能向所有夫妻全面开放二胎政策,虽然开放二胎也许不能显著地提高生育率,但有关生育政策的调整还是能够给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好处。不过,17日当晚,国家卫计委发表回应,表明国家目前还暂时没有全面开放二胎生育的具体时间计划。

2014年11月5日,在国家卫计委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监督局监察专员赵延配在谈到有关计生法治建设和执法监督的情况时,也表示国家对于全面开放二胎暂时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而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法》的修订过程中,会不会涉及到全面开放二胎方面的内容,赵燕配也回应道的确还没有详实的时间计划。

今年1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安群就2016年是否会全面放开二胎表示,要坚持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一致,坚决稳定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开放“单独二孩”政策,不断地完善和调整生育政策,从而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今年3月3日,国家卫计委科技所所长马旭在全国两会北京团代表报到时也表示,国家对于全面开放二胎暂时没有计划。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广东的人大代表提倡“奖一、放二、限三”,即奖励一胎生育,开放二胎生育,限制三胎生育。同时还表示,可以在全国试点开放该政策,广东省愿意做试点地区。

前不久,7月12日,国家卫计委对于“全面开放二胎政策”首次作出了正式的回复,表示“国家目前正在抓紧制定相关规定。”与此同时,卫计委对我国的人口情况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作了简要的汇报。目前,我国人口总人数仍然处于不断增长的阶段,截止2014年末,已经达到了13.68亿人。自“单独二孩”正常实施以来,进展平稳有序。据国家卫计委展开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初,有39.6%受访人群表示有再生育的计划。在去年的7、8月份,全国每个月就有约前万对夫妇申请再生育,目前,每月申请量基本稳定在8-9万对。到今年的5月底,全国已经有145万对夫妇提出了再生育申请,其中约139万对办理了相关的法律手续。

2016年是否会开放全面二胎政策?

对于2016年是否会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小编目前也不能给大家一个具体的答案。随着我国人口状况的不断变化,我国的人口政策也需要不断调整,但究竟应该怎么调整、应该在何时调整,各个学界、专家给出的意见都不尽相同。对于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国家卫计委曾一度表示,由于我国目前总人口数还处在不断增长的状态,如果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话,还是可能引起生育反弹等风险。

2016年是否开放全面二胎政策我们拭目以待,但是开放完全二胎政策是迟早的事情,打算生二胎的夫妇们应该为迎接家庭里的第二个孩子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胎政策

中国二胎政策有望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放开 :经济影响及投资机遇

人口困境

(一)人口红利消失

两次“婴儿潮”的叠加效应及“计划生育”催生了80年代起为期30年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某一时期内一国劳动人口(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高、抚养率((老龄人口+未成年人口)/劳动力人口)低,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较高的储蓄水平。我国自1980年代起,享受了为期30年的人口红利,主要得益于“婴儿潮”的叠加效应以及“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增长的控制。建国以来,两批“婴儿潮”带来的劳动人口增加从80年代起大规模显现。从80年代起,第一批(1949-1959)新生儿基本全部进入劳动年龄,第二批(1965-1970)新生儿开始迈入劳动年龄。“计划生育”1962年提出以来,新增人口数量逐步放缓。劳动人口的快速增长、新生人口的低速增长、老龄人口尚未大幅增长(建国来首批“婴儿潮”新生人口在80年代尚处于壮年)以及总人口的缓慢增长,带动劳动人口占比升高、抚养率降低,人口红利自80年代显现。

低出生率及人口老龄化令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支撑人口红利的两大要素,高劳动人口占比、低抚养率分别在2010年、2011年出现拐点,即劳动人口占比降低、抚养率提高。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主要受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影响,低生育率主要由“计划生育”倡导的“少生”、“优生”政策以及育儿成本的提高造成,人口老龄化主要由首次“婴儿潮”新生儿开始迈入老龄人口(65岁以上)造成。低生育率令未来可转化为劳动力人数的数量持续保持低位增长,而老龄化不仅减少了劳动力人口,而且增加了老龄人口数量,劳动力的补充不足以及老龄人口的增加令劳动人口占比降低、抚养率上升。如果人口政策没有调整,未来劳动人口占比预计将持续走低,而抚养率也将持续升高,用工荒、用工难现象将继续蔓延。

(二)老龄化加速

我国2000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比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传统及新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7%,该地区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口占比10.2%,65岁以上人口占比6.96%,按照联合国的新老标准,我国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首批“婴儿潮”人口进入老龄人口以及晚婚、晚育令老龄化加速。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第十年,我国人口红利也出现了拐点,即劳动人口占比下降、抚养率提高,展望未来,依照现有人口政策,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主要受老龄人口增速升高以及新生人口数量或持续保持低位影响。老龄人口增速上升主要受“婴儿潮”人口进去老龄人口数量增加以及人均寿命延长影响,首批“婴儿潮”出生人口在2014年开始进入老龄人口,同时,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4.83,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新生人口数量或保持低位主要由两大因素造成,首先,生育率在没有政策提振的作用下或将持续保持低位;其次,我国目前晚婚、晚育趋势明显,这一现象带来的结果是控制人口增长。

人口困境对经济影响

(一)劳动人口短缺带来人工成本上升

老龄人口加速增长、新生人口低速增长造成劳动力供应紧张,人工成本上升。老龄人口增多及新生人口增长缓慢造成的最直接结果是适龄劳动人口的下降,劳动力供给趋紧,自2010年起,我国已出现劳动力供应不足现象即求职人数低于需求人数,并且有扩大的趋势。劳动力供应不足将推动人工成本的上升,这主要体现在近年来我国就业人口增长缓慢同时员工工资保持相对较高速增长。劳动力供应不足、人工成本上升都不利于我国经济增长,因为这将限制企业规模的增长、侵蚀企业利润,未来老龄化加速,这两种现象将更加凸出,从而进一步限制经济增长。

二)不利于经济结构转型,消费服务业及工业升级转型需要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

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消费服务业崛起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力。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期,未来经济的增长需要靠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和消费服务业的拉动:从政策上看,李克强总理在10月14日国务院会议上强调,互联网+双创+中国制造2025结合起来,将催生一场“新工业革命”;从经济增长拉动力看,消费支出在2014年首次超越资本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消费服务行业的逆周期特点及自身的蓬勃发展预计在未来经济探底过程中将继续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年长劳动力增加、年轻劳动力补充缓慢将限制产业结构升级及消费服务业发展所需劳动力供给。产业结构升级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消费服务业发展需要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力,但我国人口老龄化、新生人口的低速增长将限制年轻、高素质人才的供给。从人口老龄化看,由于我国终身的学习、培训制度尚未健全,年长的劳动者较难以学习、掌握新型技能,因此,随着年长劳动力的增加,具备新型劳动技能的劳动力供给将减少。从新生人口低速增长看,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超过40%,是三大产业中占比最大行业,这显示消费服务业劳动力需求大,而服务业通常需要年轻劳动者,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业、互联网行业发展更需要年轻、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劳动者,人口增速的放缓将限制消费服务业发展所需潜在劳动力供给。

二胎政策放开作用

全面放开二胎有必要且宜早不宜迟。在人口红利出现拐点、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依照现有人口政策,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将弊大于利,因此,我们认为目前有必要调整人口政策,即全面放开二胎。由于目前仍处于人口结构变化初期,若要调整生育政策,目前是较为适宜的时间点,因为如果政策调整时间推后,第三次“婴儿潮”(1981-1990)中最年轻妇女也将逐渐迈向30周岁,随着年龄增加,妇女生育意愿将减小,即使全面放开二胎,二孩生育率恐难以得到较大提升,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目前,社会对于全面放开二胎预期高涨,在“十三五”前期研究课题中就包括了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我们预计本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将是大概率事件,并且有望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放开。

(一)提高二孩生育率,叠加第二次“婴儿回声潮”效应,人口老龄化进程延缓

“单独二孩”政策提振效果不佳,提高二孩生育率需全面放开二胎。2013年底通过的“单独二孩”政策对人口增长提振作用不明显,若要提高二孩生育率,需要全面放开二胎。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司长杨文庄透露,截止2014年底,全国1100多万对单独夫妇中有106.9万对申请再育,申请率仅10%不到,距离全国单独且已育一孩家庭期望生育二孩的60%的比例,也有约50%差距。多家机构测算,单独二孩政策后,每年新增出生人数将在100万到200万的水平间波动,106.9万申请再育的夫妇数量也仅在期望值的下限。因此,综合多方面数据,“单独二孩”政策对于提振新生人口数量的效果并不理想。

晚育造成第三次“婴儿潮”本应带来的“婴儿回声潮”没能如期出现。第三次“婴儿潮”(1981-1990年)中最晚出生的90年初新生儿在2015也已到达25岁,迈入婚育年龄。如果按照女生24周岁的晚育年龄计算,第四次“婴儿潮”本应出现在2005年以后。但2005年以后新增人口没有上升反而下降,我们认为这主要与生育年龄的推后有关,自1990年代起,20-24岁妇女生育率显著持续下降,25-29岁生育率在2006年起成为妇女最集中生育的年龄,同时30-34岁生育率自2001起持续上涨,晚育是造成第四次“婴儿潮”没有出现的主要原因。晚育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生活成本上升、婚育观念的转变造成的晚婚和生育年龄的推后。

配合二胎全面放开,新生人口在今后几年有望出现大幅上升,进而延缓人口老龄化。如果本次“十三五”全面放开二胎,我们预计将很好地提振新生人口,因为第三次“婴儿潮”出生人口目前仍处于较佳的生育年龄(25岁-34岁),基于全面放开二胎将有效提振二孩生育率的判断,我们认为适龄生育妇女的数量大以及二孩生育率的提高,新生人口在未来几年有望大幅提升。新生人口的增多将有效补充未来劳动力,人口老龄化将得到有效延缓。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人口学后果分析》预测,如果20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假定妇女二胎生育意愿为60%,四年内年度出生人数将分别达到3209 万、4416 万、3612 万和3209 万;若维持生育政策不变,自2036 年起,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将降至8 亿以下,但立即全面放开二胎,劳动年龄人口在2048 年才降至8 亿人以下,劳动年龄人口下降推迟了12 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全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维持政策不变将分别低1%、1.6%、2.8%、4.6%。

(二)增加年轻、高素质新生劳动力,符合经济未来发展方向

大量的新生人口将增加未来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以及消费者数量,利于未来经济发展。从劳动力供给端看,大量新生人口在未来将增加劳动力供给,这将有助于解决劳动供应短缺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大量新生儿在未来将提供年轻、高素质的劳动力,这将更有利于未来经济的发展。因为我们预计未来经济增长将依赖产业升级转型及消费服务业大发展,产业升级及消费服务业发展需要年轻、高素质的劳动力供给,以计算机行业为例,近年来,就业人数持续增长,表明劳动力需求大。从消费者需求端看,大量新生人口未来将催生消费需求,有了源源不断的需求,消费业才能持续发展,以电影、游戏为例,随着群众消费意识增强,观影人次、游戏用户数近年来持续增长,未来行业发展需要不断补充的年轻消费者。

(三)伴随新生人口成长,大消费行业需求有望持续高涨

在新生儿成长的不同阶段,各消费行业将受到需求支撑。从消费角度看,新生儿的大幅增长将扩大居民消费,依据年龄增长,食品、衣着、教育文化娱乐、家庭设备用品、交通和通信、医疗保健等支出将陆续增加,相关行业需求将相继提振。据艾瑞咨询预测,在“单独二胎”政策下,2014至2018年,婴幼儿行业市场规模将由1.65万亿增长至3.02万亿,年均增长率约为16%,高于此前约12%的增速,因此二胎政策若全面放开,婴幼儿市场规模将进一步高速增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