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2017-06-01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具有导向性和实践性交织、变动性和稳定性并存、规范性与灵活性互补三个基本特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篇一

《教育性别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摘要:从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以及教育结果两方面来看,高等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逐渐显现。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受西方女性主义教育思潮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更重要是教育现代性中性别差异关注的缺失和应试教育笼罩下的高考评价制度所造成的。男生性别弱势严重地影响到了教育公平和和谐社会的建构。因此,倡导和谐共进的新型性别关系,促进性别和谐;根据男女心理差异,因性施教;坚持公平、多元的原则,改革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来实现高等教育的性别公平,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高等教育;性别弱势;教育公平;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严月娟(1975-),女,甘肃酒泉人,江汉大学教育学院讲师。

自从人类进入父系社会以来,社会一直是男性的天下,男性居于社会的中心地位,女性则一直被视为弱势群体。在教育领域内也不例外。随着教育公平思潮的兴起,我国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从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着手,认为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女性所占的比例逐渐降低,从而认为女性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着不公平的现象。在人们纷纷为女性鸣不平的时候,却忽视了在我国这样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从入学开始,女生越来越优秀,而男生在各方面越来越落后于女生,男强女弱的态势已经发生逆转,男生成了“问题儿童”与“学习成绩落后者”的代名词。如果说几年前这种现象还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而如今这种现象则向上蔓延到了高等教育阶段。

一、高等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的表现

教育性别公平是人类平等理想的重要内容和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它指在教育的三个阶段都实现对两性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一是在教育起点上,使两性入学机会或进入其它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二是在教育过程中,向两性所提供的教育条件包括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教育资源等都基本相同;三是在教育结果方面,使两性获得的发展水平和资格认定相同。笔者就从这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现象加以分析。

(一)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男生的性别弱势逐渐显现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后半期。当时招收的人数极少。由于受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男性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享有绝对的特权。到了“五四”时期,由于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男女平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女性开始走出闺房,进入学校,学习近代科学文化知识。从1920年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开放女禁,到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正式明确了女性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从此,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开始发展,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逐步增加,男性在高等教育中享有的特权逐步被消除。

在我国,高考一直是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高考制度也是当前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最公正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所以男女高等教育入学率以及在校生人数比例应当能够客观地说明两性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公平状况。通过对1995-2008年间男女两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比较发现,1995年,男女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各占所在适龄人口(18-21岁)的5.16%和2.86%,而到了2008年,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已超过男性,达到24.28%,男性只占23.02%。从在校人数来看,1993年、2003年、2006年、201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女生分别达到85.22万、497.05万、835.72万、1135.09万,分别占全体大学生总数的33.61%、44.52%、48.06%、50.86%,2010年高等教育中女性人数已经超过男性。可见,从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方面,当今中国的女性并没有处于不平等地位,恰恰相反,男性的弱势则已经显露出来。

高考状元是通过严格公正的高考制度选拔出来的教育精英,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基础教育质量结果的最高水准。根据《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统计,中国高考女状元人数已经超过了男状元,女状元约占51.45%,男状元约占48.55%,女状元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已经从1999年的33.82%上升到2007年的62.79%,尤其是在文科状元中,女性已占到64.43%,可见,男性在教育中的优势已经开始丧失。

(二)在高等教育结果方面,男性大学生的弱势体现得更为突出

和封建社会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以及近代社会中女子教育内容的偏狭相比,在当今我国高等教育过程方面,无论从培养目标还是课程设置以及课堂教学方面,男女大学生并不存在教育过程方面的不平等。但从高等教育的结果看。男性的弱势则体现的尤为突出。据了解,在班里学习成绩前几名的学生中。女生也占多数。除了学习方面,在参与社团工作、文艺活动、学术俱乐部等方面,女生已经全面超越男生。取代男大学生的主体位置,成为活跃校园生活的主要力量。教育部官网上“2007-2008年度国家奖学金获奖者”中。女生也占了绝对的优势。以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为例,这7所典型的综合、师范、财经政法、艺术、医学、农业、体育院校里,女生获国家奖学金比例分别为55.6%、83.1%%、79.9%、66.7%、100%、70.8%、58.9%。在211院校里如此,而在一些地方性综合大学里,女性大学生获奖的人数大多在70%以上。另外,在“全国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全国三好学生标兵”,“全国优秀学生干部标兵”中,女生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二、高等教育中男生性别弱势的成因

(一)西方女性主义教育的影响和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男生性别弱势的社会背景

西方女性主义教育(Feminist Education)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它是服务于妇女解放运动的女性主义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它从女性的角度、立场、观点出发,揭露了在西方社会教育中妇女及其知识、经验被边缘化的状况,鞭挞教育中的男性霸权,认为在男性中心的价值体系的社会中,反映男性利益的教育成为再生性别不平等的重要渠道。其目的在于彻底动摇“父权制”或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定型论”,为女性寻求与男性在教育中获得同样公平的待遇而不懈努力。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女性主义教育者的不懈努力下,西方各国在反对性别歧视政策的制定上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在实现教育性别公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上世纪8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开始以文本的方式传人中国。与西方女性争取妇女权益而进行艰苦卓绝的女权运动不同,我国的妇女解放是社会政治革命的直接后果,这种状况在教育领域就表现为我国女性在并未付出太多自身努力的情况下就获得了西方女性经过长期奋斗而争取来的权益,在接受教育方面,实现了男女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平等,使妇女的受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女性在高等教育入学率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社会的进步、国家政策的保障以及女性自我意识和解放意识的觉醒,使得女大学生渴望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从而使她们在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方面都要比男生强烈的多,因而在现实中女大学生比男生普遍优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面对我国人口盲目增长的严重问题。党中央在广泛地征求了多方意见后,于1980年9月25日发表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正式提出“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育两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同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随后写入新修改的《宪法》。此后,独生子女政策在全国城乡普遍推行。独生子女政策有效地抑制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有了空前的重视。不论男女只要有机会都会去接受高一级的教育。因此进入大学深造已不再是男生的专利,所以客观上使得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因而女大学生人数的增加是社会进步、教育公平的表现,说明女性享有充分的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女性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优秀,并不能从客观上阻止男性大学生的发展。所以,男生的落后则更多的和教育因素有关。

(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性别差异关注的缺失——男生性别弱势的根本原因

源自西方的现代性把“自由、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价值诉求,所追求的是人的启蒙与解放,但实质上只不过是与“神、上帝相对应的抽象的、整体的“人”的启蒙与解放。相对于作为具体存在的男人、女人而言,抽象的、整体的“人”只是一个没有性别的整体性的精神存在,它模糊了男女具体的差异。于是,伴随着现代性扩张而产生的教育现代化,也就成为了一种无性别差异的中性教育。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毫无差别地接受同样的教育,统一教学、统一要求、统一考核等整齐划一性的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范式,强调整体性、统一性、确定性成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也没有成为对具体的男女学生现实存在状态的关注,而是变成了对“学生”这一同质性整体的普遍关注,而学生也履行作为“学生”这个特定角色的共同社会义务。而不是实现自己分别作为男生、女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因此,教育现代性中主体平等原则的抽象性,使得整个社会所努力追求的教育平等,实质上变成了一种教育均等,也即教育资源享有机会的均等。因此,这种貌似的“公平”忽略了学生性别差异而追求的教育平等,虽然在就学机会上为所有学习者提供相同的标准,但由于它内在地抹杀了个体的自然天性差异而造成了真正的性别歧视,在追求平等的过程中人为地制造了新的不平等。

心理学研究早就表明,男女在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是比较大的。在人格方面:进入学龄期后,男生在外倾性和倔强性方面,盛于女生;而女生在顺从性和掩饰性方面则超出男生:女孩显的更合群,能更好地理解、配合、服从老师的指令,有不满可以很好的掩饰自己的情绪。而男生则活泼、好动、不服从,尤其不喜欢遵从规范,甚至很多男生不愿意把自己的名字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情绪容易外露。在智力方面:虽然研究表明男女在整体上智商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男女在智力的不同方面及表现早晚上确实有差异。在语言方面,女性不但优于男性,而且语言能力发展的也比男孩早。而语言是认知发展的基础,这种优势决定了女孩在早期比男生有着更出色的表现。故女孩的语文、英语成绩都比较好,而这两门学科都是中考、高考文理课的必考科目;在注意力方面:女性注意力集中,稳定,善于倾听,更适合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主的学习方式,所以他们通过课堂获取知识的能力强。而男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喜欢动手实践,所以不太适合安静的课堂,更适合参加操作实践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较强。在过份强调安静学习、严格遵守制度和纪律的教育氛围中,女孩则更容易得到老师的肯定与鼓励,而男生则更多的体会到的是训斥、失败,进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和对自我的怀疑。这种早期的消极经验一直会影响到他的未来。所以到了中学、大学,就会发现男生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退缩,失去了男子汉应有的气质。

此外,由于教育现代性自身内在的性别意识缺位,还使得现代教育在无意识中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传统性别模式的刻板印象。在家长和教师的潜意识中,普遍认为男生在发展方面有着天然的优越性,经过一定时间努力自然会赶上并超过女生。这种意识不仅是对女生的一种歧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男生心理上的优越性和学习方面的惰性。如西方学校中存在着一种Boys Culture(少男文化),认为体育发达、个性张扬、对学业不甚重视的男孩更酷,而对认真学习的男生较为鄙视。这种性别刻板印象一方面人为地阻止了教师积极探索能有效地帮助男生发展的方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男生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空间。再加上当前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性别生态严重失衡,女教师越来越多,男教师则逐年减少,使得男生在一种女性为主体的教育中。由于缺乏性别模仿的榜样而表现的越来越弱势。根据惠中、韩苏曼的研究表明:截止2006年,我国小学男女教师的比例为44.77:55.23,初高中相对平衡。但由于女教师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再加上40岁以下的女教师是中青年教师的主体,造成女性教师由于自然减员的数量很少,所以中小学教师性别失衡问题在今后会更加严重。研究还发现,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女性教师的比例越高,北京、上海等地各学段女教师的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多个点。这种以女性教师为主的学校教育将会越来越适应女生的学习而忽略男生的学习,这进一步加剧了教育中的男生性别弱势程度!

(三)应试教育笼罩下的高考评价制度——男生性别弱势的筛选器

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为考试而开展的教育。考试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在检测学生学业成就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任何一种教育制度都离不开评价。但把纸笔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方式、并且把手段当作目的则是应试教育的根本特征。高考在我国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制度,承担着为高校选拔人才的重任,其作用是设法把整个考生群体形成合理区分度,帮助不同的大学录取不同层次的学生。但现行的高考制度是高度统一的考试,只能反映出考生群体的普遍性能力与水平,而无法反映学生的个性特长;再加上考试的内容被文本知识所垄断,方式是单一静态的笔试为主,因而只能考察学生学科知识,而不能反映每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这种大一统的高考制度所表现的公平只是相对公平,即以文化分数为选才标准的公平,而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其他因素难以反映。这既有悖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又不利于学校对学生的管教,也严重的影响了男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种追求“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高考制度,其实质是一种现代的选士制度。它和古代的以科举考试为主要手段、以封建礼教为基本标准,对个人学识德能进行测评判断。从而为选拔人才进入仕途的科举制度没有本质的区别。只不过在考试的内容上将《四书五经》换成了现代支离破碎的学科知识。它忽视了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综合性考察,严重的违背了教育的根本精神,对作为独立个体有全面发展需求的男生、女生而言是一种伤害。不过相对而言,女生由于自己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能够比较容易适合这种教育体制,而那些追求个性、擅长动手实践的男生则通过评价体系被淘汰出去。所以看似在我国最为公正、最为透明的高考制度实质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从这个角度而言,在高考制度引领下的教育评价制度,通过发挥它特有的筛选功能,成为造就阴盛阳衰的最大功臣。

总之,男生的性别弱势现象影响到了男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得男生逐渐“女性化”,有可能造成社会上出现一些性别模糊的中性人的存在,影响到了两性自然、和谐的发展,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下去,中国可能缺乏大批富于挑战,敢于冒险、勇于创造的男子汉,这将严重地威胁到中华民族是否有强大的竞争力从而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国际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三、促进高等教育的性别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一)倡导和谐共进的新型性别关系,促进性别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性别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注男生的性别弱势现象,促进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并不是恢复“男性中心主义”,也不是在一种“零和式”的教育体制中,以牺牲女性的发展来换取男性的发展。这样的两性关系无益于任何人,却伤害了每一个人。因此,和谐共进的新型性别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两性都得到发展,即共同发展;二是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即两性的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依赖,互相促进的。其特征是性别尊重、性别公平或平等、性别均衡、性别共进。具体内涵是承认和尊重男女的生理差异,但不以此论定男女在能力上存在高低与优劣;尊重和保护男女两性所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平等权,赋予和尊重男女两性个人选择职业的自由。但又不以自然性别进行社会分工和资源配置;排除各种性别歧视与不平等的性别待遇,在性别之间形成促进男女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进的关系,以此来推进社会和谐性别文化及和谐社会的建设与进步。只有真正地实现男女两性的协调发展和两性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也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

(二)根据男女心理差异,开展因性施教

传统教育对年龄特征和智力的个别差异比较重视,但对性别差异则比较忽视。因此,开展因性施教,可以充分发挥男女生心理发展的各自优势,控制和弥补其各自的弱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一,克服中小学教师性别生态失衡的问题。据了解,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吸引男性从事中小学教育。如德国、美国通过将教师纳入公务员系列、提高教师的年薪标准等措施来吸引更多的男性投身教育工作。我国也应当要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解决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性别结构的失衡问题。如可以从教师培养的招生环节着手,增加师范生招生中男生的比例,从源头上解决比例失调的问题。

第二,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增强教师的性别教育意识。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开设性别教育的课程,帮助准教师透视现实社会中性别公平的现象,认识性别刻板偏见,让教师形成自觉的性别平等理念,了解男女生的身心差异,掌握针对男女生性别差异而采取“因性施教”的有效方法。能适度的引导、调节和干预教育中存在性别不公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真正促进教育平等,让男生、女生都能健康发展。

第三,寻求适应性别差异的教学方式。如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针对男女生适度地开设“男孩课程”和“女孩课程”;在教学方法方面,可根据男生更擅长动手操作的特点,加大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地发挥男生善于动手、喜欢实践的精神。

(三)坚持公平、多元的原则,改革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评价方式

高考制度的改革对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大学教育,招生制度决定了高校可以招收和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对于基础教育,招生考试更是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引导着每一个中小学生的成长方向。因此,改革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评价方式显得刻不容缓。但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非常谨慎的工程,这不仅是因为高考具有的人才选拔与教育引领的核心功能,还由于高考制度在中国语境下被赋予教育之外的多重涵义。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是以公平多元为原则,从宏观的制度设计、政策的调整,到微观的考试内容、形式和程序的规范,都以此为标尺。

作为一种人才评价与选拔制度,人才观的演变反映出高考制度理念的更新。当今,我国迫切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对高考制度理念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因而,高考必须从选拔或淘汰式为主转变以展示才能和全面评价为主,这样各类创新人才才能脱颖而出。高考制度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公平性的前提下,实现招生的多元化,这需要改变高考成绩的唯一性,探索既能保证人才的基本素质又能顾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评价制度,为不同的大学挑选到合适的学生,同时也为学生挑选到适合自己潜能发挥的大学。如哈佛大学招生政策既考虑了学生中学的学业成就,但也参照其它的标准,如社会参与(communit yinvolvement)、在课外活动中的领导才能和荣誉以及工作经历。牛津大学的录取标准则非常明确,即考生的学术能力与潜质。包括考生的学习能力、学术兴趣以及以往经历与所申请专业的契合程度。

大学的学业评价方式决定了学生可以接受什么质量的大学教育,并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优秀群体,他们的成长关乎着中华民族的复兴。因此,大学生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在当前同样重要。首先要确定合格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什么,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其实,大学生的学业成就评估问题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经合组织推出了“高等教育学习成就评估”(AHELO)项目,评估内容包括一些被认为是“21世纪基本素养”的指标:批判性思维、分析性推理、解决问题和书面表达。这对于我们确立评价的标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次,注意测评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将一些指标能够分解并量化,避免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后果。这样,可以把男生善于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等优势凸现出来,这对于提升男性大学生的自信、改变他们的整体风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邓爱秀,影响教育性别公平实现的原因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2]陈文联,论20世纪初争取教育性别公平的社会思潮[J],青海社会科学,2007,(2).

[3]陈爱娟,邓朝晖,冀鸿飞,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性别公平的效应研究[J],教育科学,2011,(2).

[4]教育部教育统计,各级各类学校女性入学人数[EB/OL].

[5]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1999-2007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EB/OL].

[6]刘丽霞,西方女性主义教育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理论观察,2006,(6).

[7]田雪原口述,刘一丁,汪文庆整理,“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政策的由来和展望[J],百年潮,2010,(10).

[8]岳龙,男生性别弱势:教育现代性的内在危机[J],教育发展研究,2010,(22).

[9]惠中,韩苏曼,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性别结构失衡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1,(10).

[10]曾本友,中国高考制度变革理路与未来走向探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0,(16).

[11]苏珊,麦吉,贝利,教育男生和女生:对性别平等教育的启示[J],周鸿燕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12]董大敏,西方性别理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意义透析[J],思想战线,2008,(5).

[13]范国睿,黄欣,制度创新:高考制度的改革之维[J],教育科学论坛,2011,(7).

[14]张千帆,走向更为公平的大学招生制度——中国问题与世界经验[J],浙江学刊,2011,(1).

[15]侯定凯,学生学业成就测评:走近大学评价的核心[N],中国科学报,2012-3-2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2017大学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