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的功效、作用及饮用忌讳

2016-12-02

苦丁茶是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种常绿乔木,俗称茶丁、富丁茶、皋卢茶,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及华南地区(江西、广东、福建、海南)等地,是纯天然保健饮料。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苦丁茶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

苦丁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得是茶叶,而是一种凉性药物。苦丁茶经加工成品后,茶清香有苦味、而后甘凉,具有清热消暑、明目益智、生津止渴、利尿强心、润喉止咳、降压减肥、抑癌防癌、抗衰老、活血脉等多种功效,素有“保健茶”、“美容茶”、“减肥茶”、“降压茶”、“益寿茶”等美称。

苦丁茶的功效与作用非常明显,中医认为,它具有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的作用,可用来治疗头痛、牙痛、目赤、热病烦渴、痢疾等。现代药理研究则证明,苦丁茶中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锌、锰、铷等微量元素,还具有降血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心肌供血、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头晕、头痛、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因此备受中老年人的青睐。

苦丁茶的饮用忌讳

风寒感冒者:冬季是感冒的高发季节,患了风寒感冒的人应该多吃些温热的食物,如生姜等,祛除体内的寒气,如果此时饮用苦丁茶,会有碍风寒的发散,不利于感冒的治愈。

虚寒体质者:虚寒体质者最突出的特点是冬季特别怕冷,常常感觉手脚冰凉。这种体质的人喜欢吃羊肉、狗肉等温性食物,而且不容易“上火”,但喝了寒性的苦丁茶后,手脚冰凉的症状会加重,不利于虚寒体质的改善,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慢性胃肠炎患者:慢性胃肠炎患者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脾胃虚寒,腹部受凉或吃了凉性食物时,容易肚子疼或拉肚子,苦丁茶会加重这些症状。此外,老年人脾胃功能相对减弱,婴幼儿脾胃功能尚未健全,也不宜饮用苦丁茶,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厌食、腹泻等副作用。

经期女性:女性月经期处于失血状态,抵抗力降低,此时如果喝寒性的苦丁茶,极易导致气血受寒而凝滞、经血排出不畅,引发痛经,严重者可造成月经不调。经常痛经的女性,即使不是在经期,也最好少喝苦丁茶。

新产妇:刚生完宝宝的新产妇身体虚弱,应适当多吃一些温补性的食物。寒性的苦丁茶不仅不利于产后子宫的恢复,还会伤及脾胃,极易引发日后缠绵难愈的腹部冷痛。

苦丁茶寒性极重,饮用时可搭配上普洱茶、红茶饮用,采用1:9的方式,这样既不显得苦丁茶难喝,又可以喝出其它茶叶的味道。

苦丁茶的历史发展

苦丁茶属冬青科冬青属苦丁茶冬青种,中国古书多称之为“皋卢茶”,为药、饮兼用之名贵保健珍品,已有2000多年的饮用历史。苦丁茶还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栽培茶叶的主要证据之一。东汉一书中载曰:“南方有瓜卢木(即皋芦),亦似茗,至苦涩,取火屑,茶饮。而交广(即两广和越南一带)最重,客来先设,乃加毛茸(绿茶的一种)。”

苦丁茶作为宫廷贡品始于北宋皇佑五年,当是广西万承县有一个名叫许朝烈的半族首领为讨好宋仁宗,以求封官封州,遂以苦丁乡谭赞河边的一析千年野生古茶树春天的首批嫩芽精心制做成干茶为贡品进献皇上,仁宗饮用了几个月后,觉得此茶先苦后甘,提神舒心,健胃消滞,通肠利便,身体健康善大为好转,心里十分高兴,以为是长生不老之药,便要求许朝烈年年进贡,不得或缺,还在万承设州,任许为第一任土官,世代相袭,许朝烈受封后,十分高兴,更积极地进贡苦丁茶了。[1]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也载曰:“苦,平,无毒。南人取作茗,极重之。.今广人用之,名曰苦登,...。.煮饮,止渴明目除烦,令人不睡,消痰利水(即利尿),通小肠(即治结肠炎),治淋,止头痛烦热,噙咽(即去痧利喉),清上膈(即清肺)。”由此可知,在古代中国岭南一带的老百生已有饮用苦丁茶习惯,并以之治病。

据明代史书记载,明太祖先朱元璋患有“结宫”的疾病(即今天所说的结肠炎、便秘等,通便有困难),太医用了很多药,均无明显效果,遂向全国征寻良方,岭南有一中草药医生乃以苦丁茶进贡,饮用方法是:选用已长出第七片嫩叶的茶芽,摘取制成干茶,每天冲饮四支茶芽,连饮七天。明太祖遵医嘱服用后果然治愈了顽疾,从此将苦丁茶列为宫廷贡品。苦丁茶因此又被誉为“贡茶”。当时满朝文武争相饮用苦丁茶,一时成为风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