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选修五第一章教案

2016-12-13

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件总称,选修5便是主要讲述灾害的知识。下面是由小编带来的高二地理选修五第一章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选修五第一章教案: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其形成条件,通过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内涵。

2.运用资料(如照片)展示灾情,全面认识自然灾害的影响。

3.初步阐述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

2.理解自然灾害的危害及其程度

●教学方法

1.通过实例,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2.采用播放录像、收集报刊资源等,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

●教具准备

资料卡片、投影仪(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不论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灾难之一——飓风“卡特里娜”,还是带来空前灾难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2005年都不会忘记“自然灾害”这个名词。自然灾害现在每年造成数百万人死伤或流离失所并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2004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为140亿美元,而2005年则可能大大超过这一数字。自然灾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坏性和震撼性,让人类不得不深思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那么什么是自然灾害?自然灾害的发生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个标题。

[讲授新课]

一、自然灾害(板书)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转承]那么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哪些条件呢?

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学生活动]:回答

[点拨]:自然灾害形成的具备条件:—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提问]那么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自然异变发生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点拨]自然灾害孕育于由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组成的地球表层环境中。当自然界发生异常变化,无论其程度大小,只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造成损失就形成自然灾害。

[提问]哪位同学能举个例子来区分一下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回答]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于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

[点拨]所以说,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孕育灾害的环境(孕灾环境)、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致灾因子)和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三者的共同作用。

[思考]读课本P2~P3页案例,辨析哪些是自然灾害,哪些不是?为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

[点拨]:(本题判别的标准有两条:其一是否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其二是否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社会失稳。因此:

(1)案例1,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案例2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3)案例3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受灾的灾情。

(4)案例4不是自然灾害,是人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

[过渡]自然灾害是地理环境演化过程中的异常事件,但却成为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提问]请大家看课本第二个大标题并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所见所闻,谈谈灾害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影响?

[学生活动]:看课本后,讨论并回答

[点拨]灾情的大小通常以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为衡量标准,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等。

人员伤亡

(投影资料)

2005年10月20日新华网消息据美联社报道,巴基斯坦受灾最严重两地区之一本周三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南亚地震中死亡的人数已超过79000人。这次地震已经成为自上个世纪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灾难之一。

同学们,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是相当惨重的,同时在灾害中还会由于断水、缺粮、失去亲人、无家可归等灾害境遇,造成恐慌、忧愁、痛苦等心理和精神伤害。

[点拨]对人类生理、心理的损害是自然灾害产生的最严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灾救灾中的首要防救对象。

由于人们在年龄、性别、收入、居住条件、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会导致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因此,同样强度的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的情况不同。

投影:图1.1

地震中受伤的儿童被地震惊吓后哭泣的儿童

[点拨]照片不仅反映了人员受伤的情况,同时又说明儿童是易受灾群体。在承灾人群中脆弱的不仅有儿童,还有妇女、老人、残障人等,都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青壮年男性则是相对不易受灾害损伤的群体。

(二)财产损失

自然灾害还对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形成直接经济损失。

(投影资料)

结合课本P4图理解:说明了不同自然灾害有其一定的受灾体,造成的财产损失内容不同,灾情不同。

[点拨]除了直接的财产损失,自然灾害还造成一些间接影响(例如对社会功能的破坏)。

(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1、特殊性:

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

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

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水资源

可再生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大气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

可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投影: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图片(让学生体会灾害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设问]同一种自然灾害,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危害程度是否相同?

[学生回答]:不同。

[承转]对。同一震级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可能毫发未伤,但对其他国家来讲可能伤亡惨重。那么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为什么存在地域差异呢?

(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投影)课本P6页图1.8,

[提问]:根据图,想一想,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且防灾、抗灾能力强,灾害危害程度如何?

[学生活动]:讨论

[点拨]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一定灾强下,防灾抗灾能力强,有利于减少灾损失;经济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那么灾害损失的绝对数量也大,但是还应该考虑到灾害损失与发达的经济相比较小,即灾情损失的相对数量小,生产自救能力强,灾后恢复较快。所以,应该说,防灾抗灾能力强使得灾害危害程度低;一旦受灾,损失数量大,影响程度小。而那些经济发展水平低且防灾抗灾能力弱的地区易受灾,受灾后经济损失绝对量小、相对量大,缺乏自救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危害程度高。

[引申]: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面对自然灾害,我们人类怎样才能减少灾害损失?

[学生回答]:灾情是由致灾因子强度、受灾体特性共同决定的。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体特性是有可能的。从区域角度看。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减灾防灾投入,降低灾害危害程度,忽视防灾抗灾的经济发达区在灾害中是受灾最严重的区域。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并认识到:自然灾害的危害因一个地区的防灾意识和抗灾能力而异。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要积极应对,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其灾害损失。

板书设计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的发生条件: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一)人员伤亡

(二)财产损失

(三)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四)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高二地理选修五第一章教案: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四大圈层中的11种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或形成条件)、特点、危害以及分布,自然灾害的自然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解了解处于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

2.通过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以及各种台风、寒潮预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3.通过实例、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了解各种灾害的时空分布、成因、危害,并通过分组讨论,进一步思考各种灾害的预防措施。

4.通过观看灾害影片(例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天崩地裂》《完美风暴》等)或记录片片断,对多种灾害进行直观感受,形成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辩证的看待各种自然灾害,既看到不利的方面,也看到有利的方面,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

●教学重点

1.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

2.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危害

●教学难点

各种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时空分布。

●教学方法

1.采用读图指导法,分析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的原因及分布,理解本课难点。

2.采用播放幻灯片,了解各种气象灾害的危害及监测、防御。

●教具准备

幻灯片、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灾害孕育在地球的不同圈层中,而各圈层中的物质运动和异常变化分别形成了不同的自然灾害。每一种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与地域分布规律。而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那么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又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看课本第一小节。

一、气象灾害

[引入]:大气圈中,高低压的强弱及其控制范围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和移动路径的不同,都可能引起降水、气温等天气要素的频繁波动,产生突变,这种突变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称为气象灾害。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等。下面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热带气旋这种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热带气旋统称为台风。

投影:

[设问]:那么台风是怎样形成的呢?台风造成的灾害多出现在哪些地区?请大家首先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1.台风的形成和结构

[学生活动]:看书,讨论,回答

[点拨]:

(1)台风形成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A.广阔的暖洋面,海水温度在26.6°C以上,提供热带气旋高温、高湿的空气,B.对流层风速的垂直切变小,有利于热量聚集,C.地转参数f大于一定值(纬度大于5°的地区),有利于形成强大的低压涡旋,D.热带存在低层扰动(下热上冷的不稳定大气层结),提供持续的质量、动量和水汽输入。

[设问]:那么台风会带来哪些天气变化呢?请同学对照课本P7图1.9和图1.10(相当于热带气旋的横剖面和纵剖面图)互相对比,可找出对应的区域,分析位于台风不同部位的地区会有怎样的天气情况。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台风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天气状况:台风眼为什么无风;为什么天气预报中说“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而不说“台风中心最大风力”?

[点拨]:从图中可以看出,台风的结构,由内至外,可分为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三部分。台风中心就是台风眼,这里的气流运动情况使它成为狂风暴雨包围中的一块静地,碧空无云,风和日丽,其直径一般在30~50千米左右。台风眼附近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狂风暴雨。台风警报中的说法,道理在此。

[承转]: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可达到或超过12级,具有很大的摧毁力,因此台风能带来危害,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2.台风的分布及灾害

请同学们看课本图P11说明:(1)台风在世界范围的分布情况;(2)台风的主要源地和主要影响区域。据此可分析台风造成的损失巨大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点拨]: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与受灾体有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可能性越大。由于这些沿海地区由于人口、财产密集,工农业生产发达,所以热带气旋常造成巨大的破坏和社会经济影响。

[引申]:每年夏秋季节,我国沿海地区频受台风袭击,台风在我国登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沿海其他省区也都受到过台风的袭击,就连内陆地区也受其影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过渡]干旱也是危害人类的一种严重的气象灾害。

(二)干旱

投影

[点拨]: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干旱是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1.干旱和和旱灾

[设问]:那么干旱和和旱灾是不是一回事呢?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点拨]:干旱和旱灾是存在差别的,常年降水较少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特征,而旱灾的发生是某一时期降水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情况,导致地区经济活动(尤其是农业生产)、人类生存受到危害。因此,干旱地区不一定发生旱灾,而湿润地区也可能发生旱灾。

[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但是夏秋季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就形成严重的旱灾,而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连续一个月不降水却不成灾?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

[设问]:请大家阅读课本干旱部分,思考一下旱灾有什么特点?

2.旱灾的特点:

[学生活动]:讨论回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渐发性的特点。)

[点拨]:旱灾常常发生在降水不稳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其中非洲是旱灾最严重的地区。

读“非洲旱灾多发国家”图

在气象灾害中,还有很多其他自然灾害。例如寒潮。

(三)寒潮

1.寒潮的概念

[设问]:那么什么是寒潮呢?

[点拨]:寒潮是一种大范围强冷空气活动,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深秋到初春季节。关于寒潮的定义,大家可以看P9的阅读材料

(投影)

1983年4月25~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自治区)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造成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房屋400多万间,死亡150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

从以上材料的数据中,可以看出寒潮危害。那么寒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2.寒潮形成原因:

[点拨]:形成寒潮的强冷气团聚积在高纬度的寒带,当冷气团向暖气团方向猛烈冲击时,就爆发寒潮。

3.寒潮的危害

[引申]:寒潮最大的危害是在农业生产方面。对农作物而言,秋末暴发的寒潮和初春寒潮带来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容易使我国北方和南方的晚秋作物和春播作物倒伏和受冻;在北方草原地区,暴风雪不仅覆盖草场而断绝牲畜食物来源,还会导致牲畜受冻死亡。此外,寒潮对电讯、交通等方面也有破坏作用。

[课堂小结]自然灾害包括很多类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几种主要的气象灾害,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其他自然灾害。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