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

2017-03-01

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产物,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中国未来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范文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大量的农民涌进城市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分析了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指出应关爱留守儿童,建设和谐校园。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

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这个群体中大多数留守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或者隔代家庭里,有的甚至不得不独自生活,这样就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氛围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存在着很多问题。许多孩子出现了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过敏、逆反心理强等问题;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心不在焉,应付了事;部分孩子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危害,也给班级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因此,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构建和谐校园问题,已经是一个很现实且严峻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的原因是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

由于较长时间父母不在身边,年迈的祖父辈文化水平不高,既没有教育的精力,也缺乏教育的艺术。而有的亲戚和朋友的责任心更差,许多只是口头应承而已,形成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的盲区,导致留守儿童出现许多问题。

2.导致留守儿童出现心理偏差的原因是父母在外,缺乏亲情抚慰

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缺乏与父母之间深层次的感情沟通,缺失的情感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孤独、自卑、精神压抑、性格孤僻,不愿意与老师和同学沟通,从而导致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

3.导致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是家庭教育氛围较差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家庭,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孩子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刻苦钻研精神,在生活、学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不少孩子认为“读书没用”。

4.学校、家庭不合拍,导致学校、家庭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盲区

留守儿童在家中由祖辈或者亲属照看,在学校让老师、学校监管。但是学校在许多时间、空间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能代替家长,从而造成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存在诸多不便。这样,孩子在学校可能是一个好学生,而在家中却是另一个样子。

二、家庭、学校、社会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三个重要因素

因此,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1.重视亲情关怀,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对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人格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对夫妇要外出打工,临行前对女儿说:“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好好学习,我们回来,你要什么,我们给你买什么……”。到年底回家后,问女儿:“你要什么?”“我要你们不要离开我”,女儿回答到。

2.要发挥家庭教育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针对当前我国农民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缺乏的特点,输入地政府可以通过开办“农民工家长学校”,加强对农民工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扭转留守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劣势。

3.转变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开展“三个一活动” 即:一个老师管护一个留守儿童,一个学校领导挂钩一个村庄,一个优秀学生带动一群孩子。解决留守儿童缺乏亲情抚慰,导致出现心理偏差、学习成绩差、安全等问题。

3.2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父母不在家,学校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

3.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置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作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3.4积极推行家长学校的建设,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解决家庭教育氛围较差,对留守儿童教育偏差的问题。

4.用父母般的师爱守护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班主任要制定具体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我认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摸摸头,展展衣角,一个微笑……孩子们都会高兴的。有一次,我班的娟娟穿了一身漂亮的新衣服,我问她:“谁给你买的衣服啊?真漂亮”,“妈妈”,叫得多甜,要是妈妈在身边她一定会更幸福的。有一次一个孩子用“像”说话,他是这样说的: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好。可见,他们的心目中有多依赖老师。

4.1用温暖去抚慰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

首先,班主任要关爱学生,更加关爱留守学生。再者,班主任要经常家访,了解留守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管理、指导他们的吃、穿、住、行、睡等问题,帮他们解决困难,用真正的师爱抚慰留守儿童的心,使其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老师的依赖,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最后,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题的结队帮扶活动,要求每位教师帮助一、二名贫困留守学生,树立留守学生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榜样,以带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在班集体为留守学生集体过生日、唱生日歌、送小礼物、送祝福等。

4.2视其为亲人,贴近孩子的心灵 班主任要转变自身的观念,不仅要做好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扮演好学生心灵的抚慰者的角色。班主任应俯下身子,走进留守儿童的思想深处,了解孩子的所想所需,有针对性地与他交流;班主任应放下架子,走进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班主任应以美丽的言行滋润留守儿童。对本已缺乏亲情的留守儿童,班主任的教育更应是“和风细雨”式的,用亲切的话语去打动他,以诚挚的情感去感染他。

4.3博大的胸怀看待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

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因而班主任应有博大的胸襟来对待留守儿童身上所存在的问题。那些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的孩子出现反复现象是难免的。班主任应冷静对待,认真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及时启发诱导他改正错误,切忌急躁而前功尽弃。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真正的师爱去关注这些孩子,用温暖去抚慰他们失落的心灵。

5.发挥班集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

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对留守儿童教育。如开展“每半月一个电话”活动,鼓励儿童多和父母打电话,学会向父母汇报在校在家情况,让外出的父母不用担心。再如“感恩之心”活动。可组织全校学生集中开会,让“留守儿童”代表上台演讲,说说他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和父母之间的一些故事。同时,邀请部分外出家长代表也上台谈谈他们在外地时是如何想念在家的孩子,在外地的生活状况,他们外出的原因等。让我们的“留守儿童”感受父母外出打工的不易,懂得节约用钱、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等就是对外出父母最大的支持,最大的爱。还可以开展 “向家长汇报”等活动。

6.加强与社会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

仅凭班主任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们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留守孩子身边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的作用,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等。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努力形成了政府、村委、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出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让我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弥补父母未能给他们的爱,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他们 编织一个色彩斑斓的梦。

参考文献

[1]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156-157.

[2] 常青. 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研究——以江西玉山县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7-23.

[3]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32.

有关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范文二: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路径选择

摘要: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多重视数据调查和宏观策略探寻,学科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干预的可能性、原则和路径值得重视。留守儿童在个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音乐干预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问题,而音乐干预中吟诵和乡土音乐剧表演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音乐干预;乡土音乐剧

中图分类号:J60-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4)03-0158-003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多,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身边的儿童也相应增多,留守儿童问题随之产生。这些儿童由于得不到正常的抚养、关爱与教育,身心发展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心理问题尤为突出。良好的学校环境和教育,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和教育,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专门支持。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相关研究多重视现状调查和策略探寻,很少思考学科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科教学可以配合学校和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关爱与教育。就音乐学科而言,可以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音乐干预。音乐干预是跨学科研究与实践的产物,音乐与心理学、护理学相互结合,用音乐来缓解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痛苦,提高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1)本文在总结前人调查与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探讨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路径;试图通过音乐与其他学科互动的办法,推动跨学科思考,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在个性、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

1.个性发展方面。与父母俱在身边的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普遍不喜欢群居,自控能力不强,自卑敏感,或拘谨沉闷,或圆滑世故。黄爱玲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主要趋向攻击性和畏缩型两个极端。[1]笔者的田野调查也验证了黄氏的结论。在2010年江苏常州某地“快乐大作文”兴趣班上,由于留守儿童居多,课堂上总是比较吵闹,有些孩子无故与同学争抢座位、蛮不讲理,一意孤行。在安徽西部农村的小学课堂上,笔者所见到的留守儿童待人比较冷漠,表现出畏惧、自卑的精神状况,害怕与陌生人交往,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也不多。

2.情绪方面。留守儿童容易被激怒,平时常有焦虑感,或者有抑郁倾向,对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偶尔流露出敌对情绪;课堂反应冷淡,同学间的冲突频发,不易接近,偶尔故意给别人造成伤害。在调查与访谈中,笔者经常遇到那些突然生气或拒绝回答问题的情况,一旦他们改变主意,无论怎么努力,访谈都很难再进行。访谈过程中,愿意交流的留守儿童还常有说谎的情况,或前后矛盾,或时而烦躁。李宝峰在中部地区的调查也得出近似结论:具有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的儿童占全部留守儿童的比例是31.8%,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惧上。[2]

3.行为方面。留守儿童难以管理,除了上面已经提及的行为特征之外,他们常与非在校的年轻人交往频繁,抽烟、酗酒、耽于游戏,喜欢迟到、早退,不服管教,爱撒谎,多动或者呆滞,人前与人后表现不一。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多无节制地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导致他们缺乏节约观念,衣食住行甚至优于其他儿童。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农村,留守儿童多数在就读学校内外租借房屋学习,看管他们的多是中老年女性,她们受教育程度有限,行动迟缓,难以有效监护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甚至无法保障。一份由某县交警大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度该县因交通事故而发生的伤亡事件中,在校生比例较大,而留守儿童或曾经的留守儿童又占其中很大比例。

4.人际交往方面。如前所及,留守儿童对陌生人比较冷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祖孙之间的信任度较低,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一旦与同龄人交往,又容易形成小圈子,互相影响,排斥群体之外的任何人。

二、音乐干预留守儿童问题的可能性

学科教学和科任教师的功能不能忽视,多数研究都没有关注学科教学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保护方面的作用,其实,学科教学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活动空间。首先,学生大多数时间要和同学、各科任教师共处。学科知识和科任教师有义务而且能够帮助留守儿童解决部分心理健康问题。其次,课余和假期,教师可以通过课外拓展训练帮助留守儿童克服一些困难。这不仅有利于学科知识的复习与实践,而且有利于留守儿童的成长。第三,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将有利于各科教师重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结构与课程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到音乐学科,正如美国纽约医科大学心理疗法研究组的教授们所认为的那样,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影响很大,节奏缓慢、悲哀的音乐,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活动减少,对话中常常充满怨气和敌意。相反,节奏鲜明、流畅快乐的乐曲,使人们之间友好交谈。音乐也可以提高情绪智力,因为和谐的具有治疗作用的音乐,能疏导人们的心理,使大脑神经系统运动平衡,使意识得到调和,心理得到调整与放松,有助于智力的开发。[3]

首先,音乐科任教师营造的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能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趣味,帮助他们亲近音乐,通过视唱练耳等教学活动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帮助他们从冷漠、封闭、自卑、焦虑中走出来。同时,也可以积极配合班级和学校,在课内外组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通过唱、跳、演等,激发留守儿童的参与热情,帮助他们融入集体,拉近师生和同学之间的距离,为后续的关爱和教育活动做好情感铺垫。更重要的是,音乐教师可以根据留守儿童的情况、乡土音乐的特色、校风班风,灵活地选择与组织学习内容,将乡土音乐、乡土表演形式、乡土审美趣味带进课堂,提升留守儿童的课程认同感,培养他们学习与参与兴趣。

其次,建立音乐心理减压室,可以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升课程行动力,丰富课堂形式。有研究者注意到乡土音乐教育在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中的作用[4],乡土音乐只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种媒介,我们可以利用音乐心理减压室,对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疏导,或直接开展音乐心理干预。这些措施需要注意,不能失之生硬,紧要的是通过乡土知识、乡土表演形式和地方审美特点等元素的引入,丰富课程内容,推动课程本土化,提升教师的课程行动力,增强课程的向心力。 最后,其他学科的经验为深化音乐课程认同、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贵阳市金阳新区第二实验学校语文组以校本课程《经典诵读》为切入点,让留守儿童与经典同行,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克服心理障碍,全方位修身养性,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5]。这样的做法颇具启发意义。中国古代有吟诵传统,吟诵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也是传统音乐教育的一部分。音乐与其他学科联合,对于留守儿童心理干预的效果将远远大于学科之间壁垒森严的“单兵种作战”。

三、音乐干预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诗教传统进行音乐干预

第一种是吟诵法。结合语文学习,培养孩子的吟诵习惯。吟诵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是有曲调的,以音乐的方式,引领学生以一种富有趣味的方式走近文本,在反复的视、读、听的过程中,得文本之真意,感悟文本作者和文本中抒情主人公的神态,与其对话,进而自省。在这个过程中陶冶情操,熔铸品性。吟诵首先教会学生的是吐纳气息的方法,由易入难,促进人的呼吸率、呼吸容积、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乃至胃肠功能等方面的变化。[6]

吟诵具有情感效应,可以刺激大脑右半球的边缘系统,该系统是人的情绪、情感、感觉中枢,从而促使该中枢调节人的情绪活动,这样往往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引起人的情绪反应。[7]吟诵还具有振动效应。音乐声波的机械振动会引起肌体内脏器官节律活动的改变,或加强或减弱,或趋向同步的节律活动,或使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有节律的活动。这种振动对减少情绪突然波动、抵制烦躁情绪,具有突出的作用。

第二种是表演乡土音乐剧法。利用家乡戏的唱腔、曲调,改编语文教科书中的故事,以课本音乐剧的方式,完成音乐学习目标,帮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吟诵简单易学,合拍应律,且具有表演性,既易引发学习兴趣,又可以作为极具个人色彩的表演方式,还能增加互动,烘托氛围。吟诵到一定阶段,就可以编排课本音乐剧。课本音乐剧具有身心效应。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赏者,通过音乐剧带动心理情绪的变化,而心理情绪的变化与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故而音乐课本剧通过调节心理和情绪状态,能改变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紧张度,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使之恢复正常。[8]

课本剧还具有联想效应。人们在倾听过去唱过或听过且比较喜欢的乐曲时,音乐信息作为一种刺激物会引起听者的联想,联想过去听或唱这首歌曲时一系列的情景和经验,如愉快的联想可引起温馨、欢快的心情,从而能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造成良性的心理-生理循环。

(二)运用多种方式进行音乐干预。对留守儿童进行音乐干预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其中感受式干预、参与式干预是主要的两种方法。感受式干预是一种被动的方式,主要是让留守儿童聆听、欣赏、理解乐曲的内容,以启发留守儿童进行放松、联想;参与式干预是一种主动的方式,直接让留守儿童参加演唱、演奏或者即兴编曲等音乐形式。更多时候可以采用感受式与参与式结合的方式,对上述两种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三)注重对音乐库的选择。美国音乐治疗之父格斯顿认为,音乐的力量和价值在于它的非语言的内涵,不同的音乐就是不同的语言。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节奏音乐的选择,使音乐对留守儿童起到发泄感情、稳定情绪的作用。通过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选择,使留守儿童的激烈情绪得到释放、存积的压力得到减缓,减少不恰当行为的发生以及增强自制力。

(四)注重个性化特征。留守儿童是正常的儿童,性格各异,活泼好动。对留守儿童进行音乐干预需要针对留守儿童的性格特征,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既注重留守儿童人格尊严的照顾,又尽量使其情绪得到缓解,性格得以正常发展。

在音乐干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方面,要合乎目的,注重整体效果,兼顾音乐素养的提升,选择留守儿童普遍喜好的内容与教育方式,持之以恒。

注释:

(1)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音乐干预研究较为系统、深入,临床应用比较广泛。19世纪后期,留声机发明后,音乐干预首次出现在医疗过程中,那时,被录制的音乐在外科手术后用于催眠,消除焦虑和协助局部麻醉。1929年,Duke大学医院规定病房应用音乐。此后,音乐干预应用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黄爱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 中国心理卫生,2004,18(5):351-353.

[2]李宝峰.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 教育探索,2005,(5):82-83.

[3]李泽兵. 康复医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81.

[4]杨晓辉. 乡土音乐教育: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新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13,(9):90-92.

[5]郑兵.“经典诵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1):82-84.

有关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1.留守儿童心理特点分析论文

2.关于留守儿童心理的论文

3.有关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4.浅谈留守儿童心理论文

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