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群众路线需从学习说话开始
前不久,报上登了这样一则事例:一位领导到基层调研,与群众交流时,在问了“家里几口人”、“收入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困难”等几个简单问题后,竟无话可说,最后只好尴尬收场。在台下不会和老百姓交流,在台上说话也了无新意,不少干部习惯于重复上级领导说过的话。中央一级是总设计师,省一级是工程师,市县一级是施工队队长,乡村一级是技术员,职能不同,说话的要求也不一样。“上级谈认识,下级拿措施”,在某些地方却反了过来。一些基层干部讲起大道理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却避而不谈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见谁都是那一套,让群众心生反感。如今,全党上下正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会用群众语言和群众交流,是确保这项活动取得实效的一项重要基础。
说群众听得懂的话。现在一些干部说起话来习惯于机关语言,唯恐高度不够,拼命构建高深的讲话框架,热衷于弘篇大论式的说教,殊不知,这样的讲话最让人摸不着头脑。明朝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言奏事,“陈时务累万言”。朱元璋听到六千多字时,还没有听到正题,不禁龙颜大怒,指责茹太素“虚词失实、巧文乱真,朕甚厌之。自今有以繁文出入朝廷者,罪之!”命人将茹太素痛打了一顿板子。他要求茹太素及其他大臣,“许陈实事,不许繁文”,并由此 “革新文风”,违者治罪。虚词繁文连皇帝都厌恶,何况寻常百姓呢。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群众语言符合群众的思维习惯,老百姓容易接受。邓小平十分善于运用群众语言,他的话直截了当、简洁明了。“贫困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不管黑猫白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不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小平同志的政治智慧,通过这些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一语中的,富有强烈的感染力,为改革开放赢得了民心。让群众听得懂,首先自己要懂,情况不清、政策不明、措施不具体,自己都没有整明白,只能是说的人云里雾里,听的人糊里糊涂。真正的群众语言浅显却不浅薄,质朴中蕴含着很深的哲理。老百姓把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释为“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概括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把提倡真抓实干比喻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对发展过程中的困难理解为“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这样的语言说起来简单,听起来明白,解释起来深刻,具有浓郁的泥土气息,好懂易记,容易引发群众共鸣,在实际工作中十分管用。
说群众愿意听的话。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省委专题学习会上批评一些干部说话群众不爱听,“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2013年初,人民日报联合人民网向网友征集“你最反感的官话套话”,“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现场指挥”、“积极、及时、立即、确保”等词纷纷入围。群众戏言,“讲话没有不重要的,鼓掌没有不热烈的;领导没有不重视的,看望没有不亲切的;完成没有不圆满的,成就没有不巨大的。装腔作势的官话、千篇一律的套话、无比正确的废话、不切实际的空话、欺上瞒下的假话在一些地方愈演愈烈,渐成独特的话语体系,对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群众看重的是说实话、办实事。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为了新疆的长治久安,中央决定走屯垦戍边这条路。其时进驻新疆的十万大军,团以下的指战员几乎是清一色的光棍汉,大多部队官兵怕留在新疆后风俗不同,语言不通,无法安家,军心不稳。王震将军对大家说:“没有老婆安不了心,没有儿子扎不了根。”“我王震今天当着大家的面保证,我绝不会让我们的部队里出一个和尚!”几句贴心的话,让官兵的情绪稳定了下来。为兑现承诺,王震想方设法从湖南、山东、上海等地千里招新娘,解决了数十万官兵讨老婆的难题。像王震这样讲大家关心的话、实在的话、能兑现的话,群众当然愿意听。如果所说的话与群众关心的问题不着边际,或者言之凿凿却言而无信,损害的不仅是干部个人的声誉,更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诚实对待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言必信、行必果,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说出的话才会有人愿意听,作出的决策才会有人拥护。
说与群众能交流的话。语言是用来交流的工具,没有互动,就达不到交流的效果。2013年7月汪洋副总理在华盛顿主持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时用大白话和美国商贸人士交流。汪洋回忆说,自己上一次访美是10年前,当时是想中美如何“求同”,10年后再来,突然意识到中美“存异”也很有必要,因为有差异有不同,世界才有特色,才精彩。“光有曼哈顿,没有拉斯维加斯,就不是美国;光有华盛顿,没有北京城,就不是世界。如果这个世界只有冬天没有夏天,只有女人没有男人,我想那肯定是令人扫兴的事。”在强调对话的重要性时,他又说,“我觉得对话争论常常是激发人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争论中对手被逼到墙角的时候,往往会急中生智,我们习主席在跟奥巴马会晤的时候就说了“兔子急了也踹鹰”。急中生智的时候,或者能找到新的翻墙方法,或者能达成合作的共识,从而解决了问题。”寥寥数语,一下子拉近了与美国人的距离,达到了良好的互动效果。现在有些干部说话不与别人交流,而是居高临下,自说自话,沉浸在自己的话语体系中,让群众在心理上产生距离。教育工作者早就发现,与孩子说话,大人应该蹲下来,尽量让自己的目光与孩子平视,因为平视是人与人交流的基础。作为干部,对群众居高临下更要不得。“上台讲话不如上炕说话”,和群众同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话里短,共同语言就会越来越多,干群之间的关系自然而然就会越来越近。有一些干部担心在与群众交流的过程中说错话,实际上只要是真心实意与群众沟通,偶尔话说错了也没有关系,不对就改,错了就纠正,群众照样愿意和你掏心窝。干部和群众多一些沟通、多一些互动、多一些开诚布公、多一些推心置腹,群众对干部就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支持、多一份拥戴。
听明白群众的话再说话。听是说的前提,说好群众语言先要听明白、弄清楚群众真实的声音。“三农”专家刘奇在《把脉“三农”须整合六种声音》一文中对如何听明白农民的声音进行了透彻的分析。群众是个比农民更宽泛的群体,岗位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一、收入差距较大、生活际遇迥异,不同群众对于同一问题、同一事物的反应千差万别,发出的声音分散、零碎,高低强弱各不相同。群众大多关心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身边琐事,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不善于归纳、总结、概括、提升,条理性、逻辑性都不强。群众虽然对美好的蓝图、宏伟的远景很期待,但最关心的还是眼前的生活和切身的利益。群众由于文化层次、生活方式、生存环境等方面的局限,他们的语言表达往往带有严重的情绪色彩,有些听起来很不入耳。一些干部对群众的琐碎话不屑一顾,对群众的牢骚话则心怀不满,有的甚至将群众的埋怨话上纲上线。事实上群众抱怨的多是一些具体问题引发的小矛盾,群众争取的大多是自身的权益和公平,牢骚话听起来不顺耳,有时候还带有火药味,但牢骚话里有实情,是矛盾上浮的表现,并不一定是对党和政府有成见或不满。如果不让群众说话,听不进不同的声音,就会造成死水一潭、万马齐喑的局面,群众的情绪会通过其他方式发泄出来,反而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千万不能将少数群众与个别干部个人的矛盾、与局部地区的矛盾、与一些企业或者部门的矛盾引火烧身,引到党和政府身上,使小事情发展成大事件,小矛盾演变为大危机。“上山下水问渔樵,要知民意听民谣”,“知政失者在朝野,知屋漏者在宇下”。畅通群众说话的通道,从群众的声音中访民情、察民意,思考政策措施的对与错、得与失、成与败,不断纠正工作中的偏差,群众路线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杭州市文澜中学60多岁的老校长任继长,连续9年在食堂给学生打饭,就是为了在打饭的过程中多听听学生的声音,摸清楚学生真实的想法。有的干部埋怨群众不听话,那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先听明白群众的话,只有我们先听群众的话,群众才能听我们的话。
一句话让人笑,一句话让人跳。会说的三分巧,不会说的讨人嫌。运用群众语言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掌握群众语言绝不是纯粹的嘴上功夫。群众语言植根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是群众智慧的生动反映,是认识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那些从本本里搬出来的条条框框、闭门生造出来的排比对偶、随意杜撰捏造出来的顺口溜,只能是换了包装的“新八股”,而不是真正的群众语言。真正的群众语言生发于田间地头、场边炕头,只有对群众有感情、对事业负责任、对发展有切身感受和深入思考的干部才能自如地讲好、用好精炼、透彻、充满睿智的群众语言。追求花哨、热闹,作风飘浮、浮躁的干部是讲不好也用不好群众语言的。正如李瑞环所说的,“领导干部下基层,要防止‘葫芦掉在井里头——在下面飘着’。”只有踏踏实实地沉下去,沉到基层、沉到一线、沉到群众中间,在实践中学习运用群众语言和群众交流,才能真正做到与群众水乳交融,扎扎实实地践行好群众路线。(颜涛 作者单位:安徽省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