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图片赏析-摄影作品点评

2016-12-02

无论是学诗词文章还是是学摄影,要想最后自己可以有出色的作品,最重要的一点我想应该就是赏析!所以想学好摄影,那么我们就一定要懂得怎样去赏析摄影图片!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摄影作品图片的点评和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摄影图片1

作者: blackstation

赏析:来看一张框式构图与对称式构图相结合的作品,此图没什么过多的讲解,用拱门做的天然框,对称式的建筑,地面向远端的延伸线引导视觉中心,中心点在画面中央,夜晚暖黄色的灯光打破了沉闷的暗部区域,让整个画面更加透气,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灯光,路面上一片黑暗的感觉会是什么样的。

摄影图片2

作者:阿四

A55 / Minolta 50mm f1.7 Silver Efex, 温哥华Columbia天车站。

摄影图片赏析:看到车站两端的这对男女的角度,我立刻掏出相机咔嚓了几下,眼瞅着地铁快进站了,调慢快门到1/13秒,连按几下找到这个奇妙的时刻。这张照片让更多的人认识了我,非常幸运。

以上是作者的自述,这是一张扫街的片子,从作者的自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优秀作品是要有运气成份的,如果几次快门都没有按到这样一个正好能有个车窗能透出那名女子身影的瞬间,那就只是一张普通的人人都能在地铁进来时拍到的片子了。但是摄影也绝不是只靠运气的创作,技术和创意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这张的作者,在看到现场情况后,首先做的是把快门调慢,为什么?他的思维告诉他,要的就是这种动与静的对比。还是传统的三分构图,当然在其中的一部分加入了框式构图的元素,这个是作者一瞬间的摄影之眼起了作用,整个画面的动静结合,大小对比,明度对比,两个人之间的某种呼应,完成了这样一张优秀作品。摄影难么?不难,只是需要用你的技术实现你的创意思维,再期待一个小小的机遇。摄影简单么?绝不简单,毫无意义的随手一拍,没有脑子里系统的创意过程,你是拍不出优秀照片的。

摄影图片3

作者:新海诚

赏析:此图取自《秒速5厘米》。想跟大家交代一点,很多参考图取自于电影或取自于动画,这是一张我在以前其他摄影论坛上看到的一张参考图,本身是日本漫画家新海诚的作品,当然本人其实没看过这部片子,虽然这不是照片,但是只要有好的地方,就可以来学习。此图是想说明构图中阴影的问题,评论主要也是原来一个爱好者的,我觉得他已经说的挺完整了,那么我就省电力了。如图,阴影压住了右下角,用树的投影来做压角有几个好处,一个是可以把画面面积压的多,也就是可以压的住。另一个是树的投影会产生细节,比用建筑物的投影来压好好。没有那么实,也没有那么死板。还有就是树叶的边缘可以产生优美的曲线。当然就图而论的话,个人认为此图左边太空,似乎加一个人会好一些,(人家大师画的,这么弄自然有他的道理。)或许再整个片子中的意义就不一样了。我们自己拍片,压树影一般也就左下,右下平衡构图用的,当然很多优秀的作品在上方用树的剪影来压,别拿这些来噎我的话,喷子做多了就是这个不好,说话都战战兢兢地,怕给别人抓把柄,我了个去。所以有时候当我们觉得画面左右不平衡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下压脚的问题呢?各位自己掂量着办吧。

摄影作品4

喀纳斯是个自恋狂 作者:晓稀

摄影作品点评:

哈纳斯湖的秋色迷人、醉人,处处景观皆入画。作者将色彩丰富的水面作为前景来表现,但主体不够突出。

要选择有特点倒影来表现,再现自然之美。为强调水中的倒影而将画面一分为二,水天各半,略显呆板。

应按三分法来构图,可将水面倒影放到三分之二处,这样可使画面稳定均衡,也有利于表现主体。

摄影作品5

神奇的九寨 作者:狮王

摄影作品点评:

很好地利用水的倒影,将小树置于两山之间,寓意清晰,讴歌在自然状态下生命的抗争,赞美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构图虽然中规中距,但方构图在此也是最好的选择。如将上部裁掉或取景时完全利用水的倒影,那么主体将更加突出。

摄影作品6

竹江村秋色 作者:渡轮

摄影作品点评:

作者前景选择得不错,利用河滩碎石压住画面底部,增强了稳定性。同时流水形成的曲线在画面中穿过;溪水潺潺、轻翻波浪,给画面带来了生机与动式。

摄影作品7

丽江山水 作者:湖山镜影

摄影作品点评:

时机把握得不错,前景中的山梁在光的勾勒下,层次丰富,彩云也前来帮衬。天时地利人和,应该出一张很好的风光片,但把画面安排得太满,远处主体的大山堵住了整个画面,使人透不过气来。如果把前景拉开,比重加大,把大山推出去增强空间感,将是一张很好的风光作品。画面结构要讲究留白,留有一定的空间。

摄影作品8

巴丹吉林沙漠 作者:Tomy

摄影作品点评:

摄影就是用光作画,光影的不断变化可以赋予物体新的生命。作者把握了大漠之中的最后光线对沙丘的描述。但缺少美感。拍摄沙漠要选择造型有特点的曲线,使之有韵率有节奏感。远处的沙山要有势,近处要有质。拍摄沙漠最忌讳的就是乱踩的脚印,它直接破坏画面美感。

摄影作品9

吻着霞光入梦 作者:Ammoy

摄影作品点评:

作者很有诗情画意,利用海水、色调及废弃的船屋轨道的引伸来舒展情怀,寄情于景。

在写意风光的表现上,看得出作者是有想法的,选择的前景虽残破但恰到好处。

一块块不规则的基石如同人的思绪变化万千,共同融入这奇幻世界。

摄影作品10

甘南·片断风景 作者:路子

摄影作品点评:

甘南的春天鲜花满地,蓝天白云。作者描写的是草原自然生态的变化过程。作为生命,生和死是自然规律。

画面中牦牛的骸骨在鲜花的簇拥下,显得安详自然,虽然描写的是死亡但却是对生的歌颂。

佛教中死既是生,是下一轮回的开始。生命在这里结束又从这里开始,世界是美好的。

摄影作品11

独立寒秋 作者:雪人冰心

摄影作品点评:

金秋十月,是胡杨树最美的季节。每逢此时热情好客的胡杨都会毫无保留地将绚丽的色彩奉献给大自然。

作者在散射光下,拍摄了此图。从构图的角度来说应将画面右移,等骆驼走到两棵胡杨树下再拍摄,

这样画面会更加均衡。另外水面也可以适当加大,它对稳定画面也会有积极作用。

欣赏摄影作品:主题、情感、简洁。

摄影图片12

摄影图片赏析:这张摄影作品也存在着我们摄影人通常说的“线条”,在摄影构图中线条的运用确实能增添美感。但是,这幅作品的平行线条显然与《醉美深秋》的S形线条不能相提并论的。

作者在拍摄时有意的采取了大画面的处理手法,结果是相同的画面反复叠加,问题就出在这种叠加缺少变化。

摄影图片13

摄影图片赏析:这幅作品还是不错的,主要问题是构图时画面过于拥挤,没有一点空间;同时,整幅作品缺少一个亮丽的闪光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焦点”。

我们都知道绘画中有一种叫“留白”的技艺,一幅画中一定要给欣赏它的人留一点空白之处,让视觉上有一个过渡、停顿、回味的过程。另外,一幅画一定在欣赏者的黄金视点上要有一个值得叫好之处,将欣赏者的视线收拢,寻找到一个趣味点。

当然,这幅作品还有一个不成功之处,就是画面右上角的太阳光斑没有形成一条链状,单独的一个光斑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美感。

摄影图片14

摄影图片赏析:作品的对分式构图给于我们视觉上一种平稳的感觉,虽然因此有一些平淡,却平铺直白告诉了我们岁月的风貌,沉淀了我们的思绪。

作品一处明亮一处暗淡,一处实一处虚的创作方式,说明作者的深思熟虑。它好象是不经意间的创作,却由此显现作者的用心。

摄影就是这样,你要在创作中多走动拍摄的位子,从不同的角度发现美,发现自己的存在。

摄影图片15

摄影图片赏析:这幅照片平淡无奇,缺少可圈可点之处,尚不能称为作品。当然,拍摄者能够有意识的将地面倒影纳入画面,这还是值得赞许的。

另外,照片的天空部分留了太多,死黑死黑的,构图不够好。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拍摄者分别拍摄左右两栋建筑,以便突出主题。

摄影图片16

摄影图片赏析:这是一幅影调不错的作品。

从表面上看,也许有人会说缺少了前景,但由于前景有色彩、明暗关系形成的空间深度,由此填补了我们的视觉,画面就变得丰盈起来了。影调的运用也是构图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远景中马匹扬起的尘埃虽然只是占据画面很小的一部分,但却给宁静的画面带来了动感,形成了趣味点。可以说作者较好的运用了光线,将透视效果扩大化,实现了她的艺术构思。

摄影图片17

摄影图片赏析:上图是很大气的一幅作品。

鱼眼镜头的运用,充分体现了高档器材的魅力。镜头焦距的长短,虽然不会改变透视,但能产生不同的空间效果,作品中镜头产生的畸变效果,大大刺激了我们的视觉神经。

另外,作品中光芒四射的太阳夺人眼球,为画面添上了光彩的一笔。在谈摄影时我一般不谈器材,但就这幅作品,我不得不说好器材更能创作出好作品。

总而言之,作品曝光准确,色调明快,被摄对象主要特征表现突出。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