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知识内容
学习七年级生物课本知识内容,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别人的帮助还在其次。小编整理了关于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知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知识内容(一)
▲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
▲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P15)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生物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生态系统的类型p29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30
(富集)课本p26;课本p27页1题;注意DDT的例子p31 ; p33页生物圈2号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知识内容(二)
1、 显微镜的结构:课本P36
光线经过显微镜的路线:
最早发现光学显微镜的是英国的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电子显微镜是利用高速运动的电子束代替光学显微镜的光线观察物体的细微结构的。
2、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
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避免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b.在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d.如果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是物像往哪偏,标本就应该往哪移。
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因此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4、临时装片制作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注意:a.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清水;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为了避免细胞吸水膨胀。
b.染色时用稀碘液。
c.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怎样判断这个污点的位置?
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跟着转动,再移动玻片标本上,如果污点跟着转动,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转动目镜和玻片标本污点都不跟着转动,则污点在物镜上。
d、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和气泡的区别:气泡边缘是粗黑的,中间没有细胞核,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
5、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线粒体。
植物细胞比动物细胞多了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6、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能量和信息
7、细胞中的物质有:有机物(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和无机物(水、无机盐、氧等)
8、一般细胞中的带酸味和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的液泡中的细胞液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和选择透过性)
10、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将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动、植物生活所需。
1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染色体上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叫做基因。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的有机物。
多莉羊的例子p55,57页1题
12、植物体由小长大的原因是:细胞的生长和细胞的分裂。
13、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先复制加倍在平均分配在两个细胞中。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14、新生命的开端---受精卵。
15、经细胞分化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细胞各自聚集在一起才能行使其功能,这些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聚集起来所形成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16、动物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
17、植物体的基本组织: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8、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
19、植物的六大器官:(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20、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
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
22、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病毒可以通过自我复制增殖,来制造新的病毒。病毒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23、病毒根据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24、课本70页草履虫的结构。
七年级上册生物课本知识内容(三)
1、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包括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四大类群。其中前三类因为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所以又称孢子植物。
2、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可以作为水污染的指示植物。
3.苔藓植物有茎、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假根固定植物(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所以苔藓植物不能脱离开水的环境。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如:满江红、贯众)
5、菜豆种子结构: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两片子叶)
6、玉米种子(果实):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一片子叶)、胚乳
7、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例子:银杏、兰等)
8、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的植物。根据子叶、叶脉、有无胚乳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竹子)和双子叶植物(梅)。
9、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
10、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12、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水、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程根;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13、.根尖的结构:根冠(保护)、分生区(分裂产生新细胞)、伸长区(幼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成熟区(有根毛,吸收水和无机盐)。(自下而上)
14、芽还可以发育成枝条或花。
15、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水、无机盐(氮、磷、钾)和有机物
16、花的结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 –里有胚珠)、雄蕊(花药,花丝)最重要的是雌蕊和雄蕊
17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的方式:昆虫传粉(虫媒花)、风传粉(风 媒花)、人工授粉
18、受精:花粉落到柱头上以后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到达胚珠。花粉管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19、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受精完成后:凋落(花瓣、雄蕊、花柱、)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壁发育为果皮;胚珠发育为种子;受精卵发育为胚。
20、区分果实与种子
果实:苹果、葡萄、西瓜、葵花籽、豆角、玉米
种子:蚕豆、绿豆、芝麻、花生、西瓜子、杏仁
21、水在植物体内的作用:a重要组成成分b保持姿态、硬挺c有利于光合作用d帮助无机盐的运输
22、水在生物圈中分布是不均匀,也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23、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
24、导管: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
筛管:自上而下输送叶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25、木本植物茎横切从外到里:树皮:韧皮部(有筛管)、形成层(有形成层植物能长得很粗);木质部(有导管)。
26、蒸腾作用的意义:a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b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c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d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
27、观察叶片的结构:表皮(上、下、气孔)—保护组织、叶肉(叶绿体)—营养组织、叶脉—输导组织,徒手切片法
28、气孔:气孔一天的变化(水、风的影响);失水的“门户”,气体交换的“窗口”;由一对半月形的细胞——保卫细胞组成;从气孔进出的气体有: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
29、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白天气孔张开,晚上气孔闭合。
30、节水农业:畦灌、喷灌和滴灌的用水比例大约为10:5:3
31、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a暗处理、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b叶片遮光、对照实验c酒精隔水加热、溶解叶绿素d加碘染色、碘遇淀粉变蓝
32、光合作用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能
33、光合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
叶绿体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原料、产物、条件、场所、能量变化
34、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②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③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④提供氧气
35、叶绿素的生成需要光(韭黄、蒜黄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在光下会变绿)
36、演示实验与普利斯特利实验(英国):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7、合理密植:充分利用光照
38、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a有机物(纤维素、蛋白质和脂类、DNA分别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的组成成分)b从器官水平(种子、萝卜和红薯的根、马铃薯的茎大部分都是有机物)
(2)、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9、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分别说明:呼吸时放热、呼吸时产生二氧化碳、呼吸时消耗氧气。
40、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41、呼吸作用的部位:线粒体
42、呼吸作用的表达式(反应式)
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43、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也可以说是活细胞的共同特征
44、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温度、氧气、二氧化碳(低温、少氧、多二氧化碳有利于水果蔬菜的保存、同时要联系新疆的哈密瓜为什么甜)
45、植被的概念:一个地区内生长的所有植物。46、植被的类型:荒漠、草原、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
47、郑州植被类型属于落叶阔叶林
48、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森林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
49、我国于1984年和1985年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力求是我国对植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尽快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