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

2017-03-18

对于知识点的复习,我们要懂得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一)

1、种子中含有无机盐

(1)步骤:取一粒的浸软的小麦种子,用铁丝穿好,放在酒精灯上燃烧至灰白色。

(2)现象:燃烧完后有灰白色的灰烬。

(2)结论:种子中含有无机盐。

(4)注意问题

燃烧后,铁丝很烫,要避免烫伤手和烫坏桌面。

2、种子中含有水分

(1)步骤:取适量干燥的小麦种子,装进干燥的试管里。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端1/3处放在酒精灯上均匀加热。

(2)现象:试管壁上有水珠出现。

(3)结论;种子中含有水分。

(4)注意问题

小麦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要局限在有小麦的区域内,可缓慢晃动,以求小麦受热均匀。

试管需保持水平或口稍向下倾斜,这样管壁上出现的水珠才不会流向管底,不会引起试管爆裂;

烘烤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种子就会发生碳化,碳化的部分往往粘在试管壁上,不易洗掉。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二)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

2、果实=种子+果皮;双子叶植物种子=种皮+胚 ; 单子叶植物种子=

种皮+胚+胚乳

3、一个子房可发育成一个果实;一个胚珠可发育成一个种子。如果一个子房内有多个胚珠,则果实中可有多个种子。

4、人工受粉

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

花的结构(以桃花为例)

1、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

2、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面有花粉,花粉萌发能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内有两个精子。

3、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中有卵细胞和极核。

传粉和受精

1、传粉: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2、传粉的方式:

(1)昆虫传粉:靠昆虫传粉的花,叫虫媒花。虫媒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芳香的气味、甜美的花蜜。

(2)风传粉:靠风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花粉多而轻盈,柱头常有分叉和粘液。

3、受精: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个过程叫双受精。双受精作用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三)

1.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血浆渗透压具有吸取水分透过生物半透膜的力量。由于细胞膜和毛细血管壁不同,因而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表现出不同的生理作用。

(1)晶体渗透压的作用:细胞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对一些无机离子如Na+、Ca2+等大多严格控制,不易过。这就造成细胞膜两侧溶液的渗透压梯度,从而导致渗透现象的产生。由于晶体比胶体溶质颗粒多,形成的渗透压高,因此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分的正常交换和分布,保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例如,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时,进入细胞内的水分增多,致使红细胞膨胀,直至膜破裂。红细胞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这种现象称为溶血。反之,当血浆晶体渗透压高时,红细胞中水分渗出,从而发生皱缩。

(2)胶体渗透压的作用:毛细血管壁只允许水分子和晶体物质通过,不允许蛋白质通过,因而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交流取决于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胶体渗透压比组织液中胶体渗透压大,故血浆胶体渗透压对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的正常分布,促使组织 中水分渗入毛细血管以维持血容量,具有重要作用。当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时,组织液增多,引起水肿。

2.血浆渗透压形成及数值

血浆渗透压由两部分溶质所形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的颗粒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5%葡萄糖液或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近,故称为等渗溶液。血浆胶体渗透压很小,仅为3.33kPa(25mmHg)左右。通常血浆蛋白中白蛋白的含量较多、分子量较小,因此在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中,白蛋白尤为重要。

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资料(四)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因素: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现存的每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普遍存在。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物圈概念: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范围:海平面上、下约10千米,共20千米左右的圈层

大气圈的底部

多种气体组成,主要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微小生物

水圈的大部

主要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微小生物

岩石圈的表面

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