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书法作品
黄兴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先驱和领袖,以字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病故于上海。著作有《黄克强先生全集》、《黄兴集》、《黄兴未刊电稿》及《黄克强先生书翰墨绩》刊行。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黄兴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黄兴书法作品欣赏
黄兴书法作品图片1
黄兴书法作品图片2
黄兴书法作品图片3
黄兴书法作品图片4
黄兴人物生平
早年求学
1874年10月25日,黄兴在长沙市郊的一个地主家庭诞生。父亲黄筱村是晚清秀才。黄兴幼年时思想受湖南的明末大儒王夫之的影响很深。1898年,受时任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荐,入武昌两湖书院读书,开始同情维新运动、认同变法主张。1902年于两湖书院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抵达日本后不久,即和杨笃生等创办了《游学译编》,并组织"湖南编辑社",介绍西方的文化科学。黄兴1893年入长沙城南书院,22岁时考中秀才,1898年调长沙湘水校经堂,复选调武昌两湖书院深造,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毕业于武汉两湖书院,次年春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选派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师范科学习。黄兴民主革命思想的产生,与孙中山、宋教仁等人有很大的不同。孙中山是从小接受西方教育,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迪,最终逐渐从改良走上革命道路;宋教仁于1903年由漳江书院进入新式的武昌文普通学堂后,逐渐走向革命道路的。而黄兴走的是一条秀才造反的曲折道路,同很多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样,他的思想也经历从改良到革命的过程。黄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名门望族,宗族中世代都有出仕为官者。到了清朝,黄兴的远祖传下遗训:永不出仕清朝。但大多数成员仍是饱学鸿儒。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黄兴早年曾系统地接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到1896年,黄兴在城南书院求学期间更是顺利通过县、府、院试,考中秀才。但黄兴本人对功名并不热心,当时,黄兴去应考秀才前,他的亲友要置酒预贺,黄兴当即表示,读书是要求真学问的,而应试仅仅是因为母命不可违。这一时期的黄兴,虽然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也对科举制度不满,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他喜好军事,课余曾请日本军官讲授军事课程,每天清晨必练习骑马、射击,为日后领导武装起义准备了条件。
投笔从戎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为抗议沙皇俄国侵占我国东北,与同学二百余人组织拒俄义勇队(后改为学生军、军国民教育会)。同年回国,在长沙邀集陈天华、宋教仁等二十余人集会,成立革命团体华兴会,被公推为会长。随后联络会党,仪定于次年秋乘慈禧过70岁生日时在长沙起义。事泄,黄兴逃亡日本。光绪三十一年,在日本结识孙中山,大力支持孙筹组革命组织同盟会,任同盟会庶务(相当于协理),成为会中仅次于孙的领袖,随后即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革命分子、组织武装起义上。
1905年8月同盟会成立,被选为庶务(相当于协理),成为同盟会中仅次于孙中山的重要领袖。此后,他以主要精力从事武装起义,亲自掌握留日陆军学生的入会工作,并从中选拔一些坚定分子组成一个严密的团体"丈夫团",为进行武装斗争准备力量。1907~1908年间,参与或指挥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今友谊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与云南河口之役。
光绪三十三年至河内,先后参与或指挥了钦州、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廉州、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都遭失败。1909年(宣统元年)秋,受孙中山委托,在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在广州新军中发动起义。次年春,起义再次失败。十月,与孙中山等在南洋槟榔屿(在今马来西亚)集会,决定集中全党人力财力,在广州再举行起义。
1909年秋,受孙中山委派,到香港成立同盟会南方支部,策划广州新军起义。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召集"庇能会议",议决倾全党人力物力,在广州再举。1911年初在香港成立领导起义的总机关统筹部,黄兴任部长。于4月27日(三月二十九)发动黄花岗起义,他率敢死队百余人猛攻两广总督衙门,许多革命党人英勇牺牲,黄兴右手受伤,断去两指。起义失败后,他在香港养伤,支持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黄兴于28日赶到武汉,被任命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11月27日汉阳失陷后,转赴上海。南京光复后,独立各省代表会议先举他为大元帅,后改为副元帅代行大元帅职权,他均未赴任。
1911年春在香港成立广州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任部长。4月27日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亲自率敢死队百余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发现总督张鸣歧已逃跑,出衙门后同清军遭遇,展开激战,多人牺牲,黄持双枪左右射击,毙清军多人后,右手负伤,断两指,化装逃至香港治伤,支持宋教仁、谭人凤等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此役又告失败。事后收碱殉难者遗体,有72具,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武昌起义爆发,黄兴赶到武汉,作为革命军战时总司令,率民军在汉阳前线与清军奋战二十余日。黄兴由上海到汉口,湖北军政府在武昌阅马场为黄兴举行隆重的登坛拜将仪式。就任战时总司令,亲赴前线指挥保卫汉阳、反攻汉口的战斗。在阳夏之役中,与清军激战相持一月,备极艰辛,攻绩卓著,为各省独立赢得了宝贵时间。汉阳失陷后,黄兴辞职赴沪,策划北伐,筹组中央临时政府。在武昌起义中黄兴督战武汉,为保卫革命胜利作了重大贡献。[1]
兵败外逃
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黄兴任陆军总长。袁世凯窃取政权后,临时政府北迁,黄兴任南京留守,主持整编南方各军。后因没有经费,军队哗变,乃取消留守府,退居上海。6月30日,参加同盟会上海支部夏季常会,发表政见,说民国成立已半年,而一切未能就绪,"其原因在于政党未能成立",强调要贯彻三民主义,特别是民生主义。8月,同盟会等组织改组为国民党,任理事。12月,接受袁世凯委任之汉川铁路督办职务,不久又辞。1913年3月,袁世凯派人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立即兴师讨袁,黄兴以南方各省内部不统一,军队力薄,对讨袁缺乏信心,主张法律解决。7月,孙中山兴师讨袁,二次革命爆发。14日,黄兴由上海至南京,强迫江苏都督程德全宣布独立,黄兴被推为江苏讨袁军总司令。"二次革命"迅速失败,孙中山、黄兴与国民党许多骨干分子再次流亡日本。孙中山总结失败教训,对黄兴有所责难。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将国民党改组为中华革命党,要求党员入党时按指印,宣誓服从孙中山的命令。黄兴同孙组党意见不合,拒绝加入。同年夏,离日旅居美国。
中年病逝
1915年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恢复帝制时,他在旅美华侨中宣传反袁,并为护国军筹措军饷。他曾为云南讨袁护国军筹措军饷,袁世凯死后回国。
于1916年7月回到上海,同孙中山恢复了往日的亲密关系。
由于长期为革命事业而奔波,积劳成疾,1916年10月10日,黄兴因胃出血入院,10月31日,最终因食道与胃静脉屈张破裂出血(肝门静脉高压所致;根据其死前多次大量吐血以及肝肿大所推测,为肝硬化常见之并发症)在上海去世,时年仅42岁。孙中山亲自主持治丧活动。次年4月15日国葬黄兴于长沙岳麓山云麓峰下小月亮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