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

2017-06-05

让每一位大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个良好的处事心态去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重要方法和渠道。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篇1

浅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这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工作来说,既是有利条件,又是严峻挑战。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由于高校逐步实施了学分制,出现了“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学”的现象,以传统班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逐渐淡化,而同时,寝室作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空间,已逐渐凸显了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最有利、最突出、最实际的重要作用。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寝室生活,加强寝室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重要意义

寝室一方面是学生生活、学习、休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学习沟通与合作、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实践课堂;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实施教育、管理、服务的最小单位,是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练兵场。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大学生寝室中,让寝室既能成为大学生舒适温馨的休息场所,又能成为大学生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培养高尚情操,促进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一线阵地。大学生正处在其心理、生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重要过渡时期,寝室生活的质量会直接促进或减缓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发展程度[1]。所以,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寝室,对当代大学生的各个方面的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2、大学生寝室生活现状

2.1寝室生活混乱,网络利用不当

调查发现,大学生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达到10-13个小时,除去正常的8小时睡眠之外,其他课余时间更多的是吃吃喝喝、网络聊天、看电视、看小说、打游戏[2]。特别是很多男生寝室室内空气混浊,卫生情况较差。同时手机、电脑、网络等现代交流工具的普及,虽然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和学习各种知识,但更多的是使很多大学生沉迷于自己的网络空间里,迷恋网络,逃课旷课,最终影响学业完成。

2.2寝室活动单一,学生被动参加

许多高校在寝室开展活动内容单一,很多只停留于形式,极少开展形式新颖、主题深入、引人入胜的活动,学生常处于被动,参加积极性不高,且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寝室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在于培养一种高尚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和谐的文化。所以寝室活动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还要包括精神层面,不应只注重效果,还要注意引导,用具有健康的理念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挖掘大学生的才智。

2.3寝室关系复杂,心理问题增多

寝室成员基本来自不同的地区,各自有不同的生活习惯,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分歧,产生矛盾。有些学生可以理性的缓解矛盾,而有些学生则不会合理解决矛盾。这导致同学间关系僵化,寝室氛围紧张。久而久之,有些学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性格孤僻,被同学孤立,造成个人心理负担加重,心理问题日益增多。

2.4寝室纪律淡化,安全隐患突出

为保障学生在校的人身财产安全,各高校都制定了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规章制度。大多数学生能够遵守,但也有些学生忽视这些制度,他们把这些制度看成是限制自由的条框,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不方便,从而出现各种违规现象,如吸烟、使用违章电器、乱堆杂物、私拉电线等。而这些违规行为,则直接威胁到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寝室的方法途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寝室出现的诸多问题,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寝室,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和育人渠道,使寝室真正能够成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3.1党团组织进公寓,为寝室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障

将党团组织建在学生寝室,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引导人、团结人、凝聚人的作用,这是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的有力组织保障。在现有学院、年级、班级党团组织的基础上,以公寓为单位设立党支部,以楼层为单位成立团支部,以寝室为单位组成团小组,在寝室设立党员示范岗和团员标兵寝,充分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建带团建,通过定期评选“党员示范寝”、组织寝室民主生活会、党员与困难学生结对子等,强化党团组织在公寓中的教育、管理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党员的责任意识,起到“我是党员,我模范”的旗帜作用。

3.2辅导员入住寝室,为寝室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员保障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如果不深入学生中间,则失去了了解学生的最好机会。当学生出现思想、心理、学习方面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学生很少主动与辅导员进行交流。辅导员入住学生寝室,可增加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缩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把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活辅导、心理疏导工作跟进到学生生活当中,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

大学思想政治工作论文篇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解决决策

摘要:让每一位大学生树立一个坚定的信念和一个良好的处事心态去面对当今复杂的社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培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所具备的重要方法和渠道。特别是近两年国内形势的巨大变化,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等重大问题层出不穷,每多一个失业者就给社会多一个不稳定的因素,同样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途径、新方法,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新成效。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度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但是,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层转型,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使大学生在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生活方式、价值趋向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部分大学生面对新的社会现实压力产生情绪浮躁、心情低落、前途渺茫等消极的心态。

1.个人主义思想观念的倾向

大多数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政治路线充满信心,但是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意识较强,他们普遍反映存在学习紧张、就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大等不良的浮躁情绪。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认同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但在具体价值选择上,一部分学生更注重自我发展、自我实现,更多地考虑个人利益和物质追求,呈现出功利化的趋势。

2.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文化教育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

3.价值趋向多元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承认个人利益并维护民主、自由、竞争等基本思想观念的前提下,单一的社会价值取向是不可能的。当今,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多元价值观并存现象在当代大学生身上也表现得十分突出。有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也有信奉“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总之,在当代大学生中,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信仰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多元的价值世界图像。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学方面的困境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封闭的模式来操作,“重课堂,轻课外”“重理论,轻实践”“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停留在过去的“填鸭式”纯理论灌输,将学生置于理想的环境之中,脱离现实世界,使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一些学者指出,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过时、无用、失信”,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论不屑一顾,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报告无动于衷,甚至怀疑,对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书籍、报纸更是极少关注。那么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就会显得软弱无力。但是这种做法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演变成企图把受教育者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一种被规训的人。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并不只是为了规训人,把个体塑造成预先设计的样式,它更重要的在于启迪人,使个体的心智得到开启,能够在成长过程中从一种自发状态转向自觉状态,再从自觉转向自由,从而不断地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只有这时,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如专业教学及科研队伍,如相当多的高校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招聘新教师时,对于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辅导员仅要求本科学历,而对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则要求研究生学历。不少学校没有按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去建设政工干部队伍,甚至有部分的政工干部根本没有受过专门的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培训,因而在工作中就很难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上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手段落后,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更加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另外,不少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是兼职人员,他们很难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上。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敬业奉献精神

学生在接受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因此不断地加强教师自身的理论素质修养,使教师善于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技术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人格上影响学生,在道德上引导学生,在知识上丰富学生,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使得学生自觉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改革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把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2.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分析方法,并对现实状况和思想问题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辩证分析,在信息处理过程中辨明是非,实现由灌输式教育向辨析式教育转变。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自主决定能力,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而努力。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开展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3.运用网络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信息流通的便利条件

网络育人法即通过网络这一科技载体,对学生进行影响和教育。适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运用网络技术,让校园教育同世界接轨,大力加强校园网建设,创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开辟热点追踪、精神家园、民族文化、心理热线、就业指导等各具特色的栏目,努力把网站建设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和交流思想、学习知识的好园地。高新传媒技术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渠道,扩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总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教育方式,高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将不同流派的、主流非主流的各种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新成果引入教育视野,引导学生比较、分析、选择与吸取,实现由封闭型教育向开放型教育的转变。

4.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生理、情绪以及客观外界因素,超前地预测和分析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某种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防患于未然。同时,应尊重受教育者的自主性和独立人格,把教育对象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双向交流。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去说理,深入浅出,将深奥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增加感染力和说服力,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并让大家接受教育,热爱学习,并使社会更加稳定,民族更加团结。

5.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许多优秀传统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忧患意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对祖国的真挚感情和为祖国献身的精神。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这种崇高的理想追求又往往体现在无私奉献、勇于牺牲和爱国爱民之中。

6.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如,校园环境中的一幅画、一句名言、一个警句、一条标语,都能向学生传递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信息,能促人奋进,助人自律。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深化了课堂知识,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风气也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它们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学生的品格,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荣誉感。

四 总结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时期,高等学校和广大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政治状况,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放在首位。遵循人的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积极探寻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朝忠.新时期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2]马培孜.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大学生政治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6(4)

[3]中共中央xx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10.5]25 号)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