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文章
潮汕地区是我国传统习俗保留较多的地区,让我们看一下有什么传统习俗。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潮汕民俗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潮汕民俗文章1:民俗中备受推崇的吉祥物
已经进入国历的2017年了,这一年对应的生肖是鸡;即是鸡年。
(不是这只鸡啦...)
而“鸡”在潮汕民俗中,是备受推崇的“吉祥物”。
在潮州彩瓷中,鸡一直是艺人所偏爱的题材,最常见的是“公鸡芭蕉图”,它经常出现在用作祭祀之用的瓷器上,在潮汕民俗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民俗学家郭马风先生认为,鸡(尤其是公鸡)之所以为潮汕民俗所偏爱,缘于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
鸡头顶有冠为“文”;脚爪健硕为“武”;遇敌敢斗为“勇”;觅食相呼为“仁”;守时报晓为“信”。
在潮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处处可见鸡的踪影:逢年过节祭神拜祖,装供品用的是“鸡碗”,即画有公鸡形象的容器,而“公鸡芭蕉图”更是最眼熟的题材,这其中寓意深厚:芭蕉硕果累累,语音上又暗合“招”;鸡则暗合“吉”,蕉和鸡便成“招吉”。供品中的“小三牲”鸡、鹅、鸭中,鸡也被放在首位。
潮汕民俗“出花园”是潮汕人的“成人礼”,举行过“出花园”仪式,就意味着长大成人了,而在这一仪式中,鸡的角色不可或缺。
“出花园”这一天,会有隆重的祭神仪式,供品中最重要的一道就是鸡,当事人顶礼膜拜之后,会在家中招待客人,以鸡宴客,客人啖鸡肉、啃鸡骨,却万万不可动鸡头。
这一天的宴席上,“坐大位”者是“出花园”的人,“咬鸡头”者也非他莫属,当事人拿起鸡头,真吃也行,象征性地咬一口也行,反正此举必不可少,蕴含“独占鳌头”之意,也寄寓大人对其日后飞黄腾达的希望。
此外,潮汕的所有红白喜事也几乎离不开鸡。婚嫁喜宴中有鸡,生日寿宴上有鸡,得子满月请客有鸡……总之,在潮汕民俗中,鸡是备受推崇的“吉祥物”,可谓人见人爱。
关于潮汕民俗文章2:潮汕民俗 | 正月访亲友,“手信”有来由
潮汕话中的手信,通常指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信手捎来,故称“手信”。手信的出发点并不具备目的性或计划性,只是纯粹表现人们的情谊,突出一份心意。
潮人重礼,正月尤是。古往今来,潮人世代相沿,“手信”,是昔日所有潮人探亲访友时对所带礼物的民间俗称,或是各地人们通常出远门回来时捎给亲友的小礼物。因有信手拈来的意思,故称“手信”,其中蕴涵的文化味颇足。曾几何时,手信仍流行于潮汕各地民间。春节拜年,人们顺手带上的一对柑桔作为互相交换“赠送大吉”之用,是手信;城市人到农村探亲一趟不容易,手提一尾用水草绑住的草鱼作为礼品,是手信;乡下人到城市里走亲戚,顺带捎上地瓜等土特产作馈赠之用,是手信;亲友头烧额热了,探问时一般不可两手空空,送一包莲藕粉什么的,礼轻情义重,是手信。那个时候,手信这个良俗流行于生活每个节点、时间段,古风盎然。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潮州市,传统工艺品、日用品、副食品、土特产等产品更是地方特色突出,市场基础良好。
悠长岁月,“手信”已成为潮人常用的一句“口头禅”。原来,“手信”一词是有历史缘由的。
古人称使者为“信”或“使”,合称为“信使”。《现代汉语词典》释:信使,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司马相如《巴蜀檄》云:“故遣信使,晓喻百姓。”杜甫有诗云:“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
唐朝年代,“信”已引申为指礼物和人情了。《东观余论》写道:“今之流俗以赠书送物为信”。唐代名诗人皮日休有诗:“明朝有物充君信,美酒三瓶寄远航”。潮汕民间也有一句“送信的腊八粥”之俗话。
过了“腊八节”,岁暮迎春将到来。唐宋以来,世人又有称“信物”、“礼信”、“愿信”(还愿的福礼)等等。由此,潮人世代,人来客往,礼尚往来,把随带致送的礼物称为“手信”,无疑文雅且有历史文化内涵。
时移世易,良俗不再。粤东各地如今互相送礼目的性已很强,文化意蕴淡漠了,增添的倒是铜臭味、利益味太浓的恶俗风气,“手信”渐渐沦落,或被越送越贵重的各式高档商品所取代,“手信文化”仿佛在如古诗“早知潮有信”一语双关意境中消磨殆尽。
关于潮汕民俗文章3:耳环在潮俗中扮演的角色
耳环,潮汕人称“耳钩”,在潮汕民俗中应用甚广,在潮汕婚俗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耳环首饰,是潮汕妇女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潮汕地区的女孩子按照传统在六七岁时就要穿耳朵。旧时穿耳朵的时候,先用手指在耳垂处揉捏,直至耳垂发热发麻,即用在炉里烧红的针穿刺。刺穿的耳孔用一段草茎或者茶梗插在中间,几天之后等耳孔结痂即可戴耳环。
有趣的是,汕尾后船民的已婚妇女都会耳戴长达2寸、重约1两的长耳环,有的人竟因耳环过重而坠崩耳孔,则改用小链挂在耳垂上。未婚姑娘在耳孔中穿戴较小的银制长耳牌,直至出嫁后才换上一块玉坠,因此是否已结婚很易区别。
旧时潮剧戏班的童伶,盛行“挂耳钩”(有耳坠、耳环、耳曙之分)的风俗。演旦角的女童伶挂双耳钩,演小生的男童伶挂单耳钩(右耳),形状像个平面小铜钟。当童伶转为“老戏”(过了变声期的大演员)之后,这“耳钩”便随之摘除。显然,这不是童伶的饰品,而是一个标记。过去在潮汕民间也有给男孩子挂耳钩的,据说这是为了“辟邪”和表示对孩子的爱怜。
潮汕传统婚俗中耳环是必备之物。男女双方定亲时,男方备礼物到女方家下定亲事。礼物通常是一对金耳环或一枚金戒指,还有饼食、糖果、白糖和面条等,这是表示订婚的信物。在潮阳关埠一带,女子若是在23虚岁或25虚岁时结婚的,男方必须买一对金耳环给女方的母亲。
古时的潮汕地区,男子若是妻子早亡,岳母家有未出嫁的小姨子,岳母疼惜未成年的外孙没人抚养,也对女婿的印象不错;而姐夫也有意娶小姨子续弦,便由父母出面,带小姨子上门来见姐夫。迎接小姨子得由父母亲自出面。在红色茶盘上放一对金耳环、一对金戒指,奉至小姨子面前。小姨子若是捡起金耳环,便是暗示小姨子被钩住,表示愿意接替姐姐,与姐夫缔结秦晋之好。这就是“逆婚姻”,也叫“接枝”。
在金平月浦、澄海冠山等地每年都有“赛大猪”的民俗活动,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全生猪为主要祭祀品,其隆重程度堪称潮汕赛会之最。这些大猪咧着大嘴、口含大柑、憨态可掬,猪背上戴大红花,这是当地人祝愿年年五谷丰登,大吉大利。有的人家还会为大猪戴上耳坠,以显示其财气,也为了能得到人们更多的赞誉。
潮汕渔民过去出海捕鱼有在左耳上戴金耳环的习俗。以前渔夫出海捕捞,常逢风浪,生命无保障,葬身鱼腹的事时有发生。故有“今天我吃鱼,明天鱼吃我”的俗话。一次台风过后,一具渔夫尸体漂至异乡,赤身裸体搁在沙滩上。虽然侥幸免于葬身鱼腹,却成了乌鸦、海鸟的肉食。凑巧同船一幸存者经过这里,不忍目睹,他想把那残缺的尸首收埋。可是,沿海渔家苦相同,谁家能买得起棺木呢?只得忍着万分悲恸,赶走乌鸦,就地在沙滩上挖一个坑,将尸首草草埋下。这幸存的渔夫回家乡后把这事与人说了。从此,潮汕渔夫常在左耳别上一只耳环,大小不拘,厚薄无妨,根据各自的能力,金、银、铜均可。一旦遇不测,不论尸体漂到哪里,谁打捞到,凭着良心,根据尸体身上留下耳环的价值,去换取棺木或草席将其掩埋。后来一些渔民以为这是一种装饰品,也戴起金耳环。解放后,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有气象站,有天气预报,渔民有收音机,海难少了,渔夫戴耳环的习俗也随之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