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独立

2017-06-26

导语: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独立

一、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快乐中提高自理能力

幼儿的思维特点告诉我们:幼儿的模仿性强,很喜欢鹦鹉学舌。儿歌内容具体、直观、形象,琅琅上口,易读易懂,另一方面儿歌内容直接有指导学习的作用,因此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把一些幼儿自理技巧编成了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诸如:

学吃饭的儿歌:小调羹,拿拿好;小饭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干净真正好。

学叠衣的儿歌:衣服小宝宝,先来站站好,左手抱一抱,右手抱一抱,再来弯个腰。

穿脱裤子的儿歌:小朋友,穿裤子,先把前后看仔细,再让两脚钻山洞;一脚钻进左山洞,一脚钻进右山洞,比比哪只先出洞。

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放弃每个孩子

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每个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要有所区别,须因材施教。对于自我服务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对他们的点滴进步都应肯定。我们可以开展“强帮弱”的活动,如在午睡起床后,请能力强的幼儿来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穿衣服、穿鞋子、叠被子等,使能力强的幼儿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也使能力弱的幼儿在内心深处播下了要学会自我服务的意识并逐步学会掌握自理方法。

三、做到逐步提高自理能力,不急于求成

自理技能的掌握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例如:小朋友学习吃饭,我们首先应该让幼儿学习用勺,再要求幼儿做到“三净”,最后才是要求幼儿注意速度和质量。因此,当幼儿初步掌握一个自理技能时,我们应本着“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逐步提出新要求,以便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教师切不可在幼儿的学习过程中以“一步登天”的思想要求幼儿,以免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四、体验成功,进一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情感脆弱,能力差,畏惧感强,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成人都不该忽视,应及时地给予表扬,让幼儿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幼儿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自理能力发展的动力。如幼儿自己扣上扣子,位置却扣错了,我们首先要肯定幼儿的自理意识,表扬他:“真能干,能自己扣上扣子。”接着纠正:“只是一颗小扣子进错了门,重新扣一次好吗?”这就使幼儿产生了良好情绪,提高了自信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理能力便能不断提高。

因此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成人的“你真棒”、“你真能干”等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我服务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提供幼儿的自理机会

孩子虽小,但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做事的能力,应该不失时机地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和条件, 放手让幼儿去尝试、去体验他要自己干的、能自己干的事情。例如每天安排小值日生:有管理自然角的,即早晨小值日生要早早入园,给自然角的花、农作物浇水;还有餐前值日生,即餐前和老师一起擦桌子,协助老师一起分小盘、分小勺,餐后帮助老师收拾桌子。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每当这时,孩子总会争先恐后地说:“老师让我来分勺子吧。”“老师让我浇水吧。”

六、巩固幼儿的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

入厕、盥洗、排泄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和家长都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要求幼儿自觉整理好衣裤、餐前便后要求幼儿能自觉正确洗手、饭后要求幼儿正确漱口的习惯。

2.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

可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过家家”游戏中,给娃娃扣扣子、梳头、穿衣等。在美工区中玩折纸的游戏,如供练习扣扣子的菊花扣、大树与果子扣等,给妹妹系蝴蝶结(练习系鞋带)、给开口娃娃喂饭(学习使用勺、拿筷)……使平时所掌握的自我服务的技能能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机会和条件。

从儿童教育来说,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我们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生活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充分给他们创造条件,教他们正确的自理方法,多指导、多鼓励、少指责,要多一些耐心和等待,相信我们的孩子有能力进行自我服务。只有这样,培养幼儿较强的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最终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孩子终身得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