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四种读书方法

2017-03-14

【导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些名人读书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同学们可以好好借鉴,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事半功倍。更多的读书技巧尽在。

人物简介:

孔子是春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学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一生好学。相传他曾将鲁国史官所编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加以整理修订,又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他从三十多岁起开始从事教育,历时约四十余年,弟子满天下。他去世后,其弟子把平时对他们和别人的讲话内容记碌整理成《论语》一书。书中除了有关道德、政治、伦理等问题外,也有不少内容是着重论述学习方法的。

孔子的读书方法:

弟一,认为人生世,时时处处应好学不倦,方有长进,而少年时的学习尤为重要。他说:“少年不学,长而无能。”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意思。

第二,认为一个人光埋头苦学并不够,还要多思,将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才会更加有效。

孔子曾经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说:一个人如果只学习而不知思考消化,则茫然一无所得;如果只思考而不知学习,那就更危殆不安了。

第三,认为对于学习的东西,应该时常加以重新温习。

孔子有一句学习方面的名言,叫做“温故而知新”。意思是只有时常温习过去所学得的知识,并整理而找出头绪,加以巩固,才能不断吸收和了解新的东西。

第四,认为学习一定要谦虚。

由于孔子的学问非常渊博,对于《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代的文献、历史都非常精通,有人认为他是天生的。他不同意,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意思是说,我不是天生就知道这些东西的,而是喜好古文献,并以敏锐和全神灌注的精神而追求到的。

不仅如此,孔子还提倡一个人在学习中要多问多听,不懂不要装懂。不论什么人,只要他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就应该虚心向他求教。他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说,如果有三人同行,其中必有一个在某方面胜过自己,自己应该选择其好的方面而学习他,对其不好的则加以改正。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