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发表细菌检验学术论文

2017-06-14

细菌检验是医学检验中最常见的检验方法,为患者所患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确定,小编整理了考研发表细菌检验学术论文,欢迎阅读!

考研发表细菌检验学术论文篇一

临床细菌检验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直接药敏与常规药敏两种试验方法在临床细菌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门诊、住院所采集的血液样品473例,分别进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对比生化培养结果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473例血液样品中通过生化培养后细菌检出阳性368例,阳性率为77.80%;两种检验方法对主要细菌检出率与G-杆菌、G+球菌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抗生素敏感度的检出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细菌检验方法均能有效检出相关细菌,同时对于抗生素敏感度均具有良好的检验效果,其临床检验效果相近,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更为简单方便,检验时间更短,可以提高临床应用效率而为患者诊治节省时间。

【关键词】细菌检验;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细菌检出率

感染性疾病如不能及时而准确的判断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情况,容易对其临床诊治产生干扰,而导致菌血症、败血症的发生。因此临床细菌检验是重要的临床检验项目之一,也是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近年来伴随我国临床上出现抗生素滥用现象,各种细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出现变异,这对临床诊断与治疗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更突出了细菌检验对于临床诊治的重要意义[1]。目前细菌检验方法包括镜下检验、常规检验、药敏检验、血清学检验等。其中药敏检验对血液样本中所含有的细菌进行检测的同时,可以对细菌的药物敏感度进行检测,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2]。本文作者通过对我院临床血样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细菌检验方法,对比观察其对于细菌种类及抗生素敏感度的检验效果,以作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门诊、住院所采集的血液样品473例,血样来源患者均有全身感染且合并发热,采集时间为患者发热的初期与高峰期,每份血样20ml,采集前48h内没有相关药物服用史;排除带有血液性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毒血症或脓毒血症患者等[3]。

1.2. 方法

直接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实施自动培养、检测,样本显示阳性则用注射器将其注入到试管中,整个过程注意无菌操作,将试管放于离心机内分离5min(1500转/min),取其上清液再次放入离心机中分离15min(3000转/min);收集离心后沉淀物,并使用生理盐水进行洗涤,将均细胞粘液制作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后开始观察细菌的形态及情况。普通菌种使用MH平板接种,通过无菌拭子均匀涂抹后在贴药敏纸片;G+球菌使用MH+羊血平板实施初步的药敏试验,视试验结果选取适宜酶试验,并在综合板上进行药敏试验鉴定细菌及其耐药性。

常规药敏试验:对血液样本实施自动培养、检测,样本显示阳性则接种在不同平板上,温度维持在35℃,CO2浓度5%,经过18~24h孵育后革兰染色检查,视检测结果进行下一步酶试验[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种药敏试验结果,包括血样中菌种的阳性检出率以及相关抗生素敏感度情况,并对两组数据之间实施统计学检验分析。

1.4. 数据处理

通过18.0版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表示为±s,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n(%),使用χ2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表明样本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73例血液样品中通过生化培养后细菌检出阳性368例,阳性率为77.80%;其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检出阳性324例(88.04%),常规药敏试验检出阳性368例(100.00%);G-杆菌被检出304例(82.61%),G+球菌被检出64例(17.39%);两种检验方法对主要细菌检出率与G-杆菌、G+球菌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抗生素敏感度的检出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临床上应用抗生素范围的扩大,甚至出现部分滥用抗生素现象,导致细菌出现耐药性且呈逐渐增强趋势,部分细菌出现多重耐药,而临床感染病例尤其院内感染也受到多重耐药菌的影响而容易导致败血症或全身性感染,对患者健康及生命造成极大威胁,也严重的提高了患者就医成本[5]。对于感染性疾病,快速、准确的诊断其致病菌,同时根据耐药特点选择高效的相应药物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临床上对于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检测多使用药敏试验,常规的药敏试验能够准确的检出相应致病菌,但由于其试验要求较高,环境、操作条件较严格,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且检测时间较长,无法快速的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也容易延误患者病情[6]。因此需要寻找更为方便、快速,能够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的细菌检验方法。

在常规药敏试验的基础上,临床检验方法逐渐更新、完善,目前可信度较高的药敏试验包括稀释法、纸片扩散法以及自动培养检测法等。本文所使用的直接药敏试验是在对血液样本进行自动血液培养后,通过荧光探测技术对培养样品因微生物代谢而导致的CO2水平变化进行检测,以分析细菌等微生物繁殖状况。这种方法减少了操作步骤,对环境要求较为宽松,检验时间明显缩短,更适合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而通过本文研究对直接药敏试验与传统的常规药敏试验所得结果进行观察,473例血液样品中通过生化培养后细菌检出阳性368例,阳性率为77.80%;其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检出阳性324例(88.04%),常规药敏试验检出阳性368例(100.00%);G-杆菌被检出304例(82.61%),G+球菌被检出64例(17.39%);两种检验方法对主要细菌检出率与G-杆菌、G+球菌总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对抗生素敏感度的检出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两种细菌检验方法均能有效检出相关细菌,同时对于抗生素敏感度均具有良好的检验效果,其临床检验效果相近,直接药敏试验操作更为简单方便,检验时间更短,可以提高临床应用效率而为患者诊治节省时间,同时其所消耗器材较少,需求较低,适应于在基层医院中更为广泛的开展应用。

参考文献

[1] 犹真明.探讨直接与常规药敏实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 ,2014,(2):15-16.

[2] 刘红艳.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8):294-295.

[3] 赵东明.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 ,2013,(26):391-392.

[4] 施琛.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鉴定与检验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2):5-6.

[5] 张茂海.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12):3-4,7.

[6] 庞绍新.临床血液检验中的2种不同细菌鉴定法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152-153.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考研发表细菌检验学术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