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励志的正能量故事

2017-02-20

有时间去浪费不如看看那些青春励志的正能量故事,那么青春励志的正能量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青春励志的正能量故事: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

作者:郝培强

我认识她是在2008-2009年,那时候,我和朋友开了一家技术咨询公司。那家公司人不少,不过做技术的只有几个人。跟我接洽的主要就是我前妻和另外一个小伙子。

她代码写得有点乱,我问她是什么出身,她说是某大学毕业,后来上了北大青鸟的培训班学的编程。

我个人从来不会天生鄙视任何一个从培训班出来的学生,对所有可以虚心学习,并且有一定悟性的人,都很友善。我就开始教她什么是函数,什么是抽象,为什么代码要工整,为什么要缩进对齐。

这些东西她慢慢学会了以后,代码质量就提高了很多,出的问题也越来越少。

她很高兴,说要请我吃饭。慢慢地交往越来越多,后来就在一起了。

在一起以后,她才告诉了我很多她以前的事情。

她老家在农村,到了十六七岁,她姐姐回老家的时候说,小丫头这么小就在家里务农就废了,既然不上学就跟我去北京打工吧。

她就这样来了北京。她和姐姐一起在门口的小饭馆,招待所打工,端盘子,洗床单,铺床单,等等。她姐觉得要学一门手艺,于是去了理发店打工。

有一天,来了一个小伙子理发,这小伙子穿得西装笔挺,背一个干净的公文包,看起来很精神。小伙子说自己是北京工业大学毕业的,上了一个北大青鸟学编程,现在写程序一个月可以挣8000元。

她就问了一个改变自己一生的问题,她问,我初中都没毕业可以去学编程吗?那小伙子说可以。

于是,虽然她从来没有碰过电脑,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编程,但是她已经有了一个理想,那就是做程序员,一个月挣8000块钱。

半年后,培训结束,她说,她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就买了白衬衣、西裤、小皮鞋,感觉自己是一个白领。以前理发,端盘子,都像是伺候人的活。而且她觉得自己现在本事不大,挣少点合理,未来一定可以挣到8000元。

后来,我告诉她PHP比ASP市场大,她就开始跟我学了一段时间,然后找了一份新工作,挣到了4000多一个月。

后来,我们结婚了,她怀孕了,生了我们家小宝贝。断奶以后,她想去上班,第一天下班,她到家就抱着我哭,我说咋了,她说,老板骂人太狠了,要求太高了,她哭了一整天了。

我说,那就算了吧,哪里找不到一份工作呢。

她说,不,我觉得老板骂得对,这样对我严格要求我会成长得很快的。

于是,每天回家都是哭,但是哭得越来越少。

后来朋友做项目,需要ios程序员,但难找。然后,我说,我老婆做ios做得还不错,让她来帮你吧。那个朋友非常高兴。我就继续问,如果她过来,你可以开多少。他说,你说个价格吧。我说一万二吧。那个朋友答应了。

回家,我问她,一个月一万二,工资翻一倍,你学习有动力了吗?

她说,太有了,我保证可以学会。

一个月以后,她去上班,兴高采烈的。不过下班回来,她说项目好复杂,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搞定。我也有点担心。过了几天,她说,我们老板想请你吃饭,今天晚上下班你来接我吧,我们三个一起吃个饭吧。

我心说,难道是干得不好,要被开除了吗?

到了那里,寒暄了几句,我就怯怯地问,她做得如何?她老板非常高兴地说,太好了,之前拖了几个月完全没有进展的东西,现在全都动起来了,她简直是我的救星。

后来我们离婚了。离婚后,她进了360,月薪一万五。当时360她所在的部门,她是技术最差的,不过人缘不错,也很好学,很快就站稳了脚跟。

一年多以后,很多同事跳槽,纷纷拉她去,最后她跟着一波同事去了另外一家目前如日中天的公司,月薪一万九。

再后来,干了一年多后,她又跳槽到了另外一家BAT级的公司,年薪40万。

头些日子,入职以后,她转发了封邮件给我,是她发给HR的信,大概内容是说:

我发给你的简历上说我毕业自某某大学,但是实际上我最高的学历是初中而且都没毕业。我是北大青鸟培训以后自学这么多年的,不过我曾经服务于360和某某公司,这些公司的同事都知道我的学历很低,但是他们都可以证明我的工作能力。我之前给你们假的简历是怕初筛的时候就把我刷掉。现在既然已经过了全部笔试面试,我不想欺骗你们,如果你们觉得我的学历是不能接受的,就请收回offer,如果你们觉得可以接受的话,我马上就可以办理入职手续。

最后,这家公司的HR回信让她尽快入职。

她在那个公司干了几个星期以后,已经是自己所在小组的骨干了。部门领导认为她做得不错,希望她转行做这个组的teamleader,但是她觉得自己还应该在技术领域再学习一段时间,暂时拒绝了。

我看人从来不看起点,只看一个人是不是努力。

我很市侩地把她每一个阶段的工资都列出来,其实也是想说,这是一个从月薪800到年薪40万的慢慢历程,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里面其实有无数的艰辛。

有人说她运气很好,遇到了我。我认为我能起到的只是催化剂的作用。本质原因是因为她是一个对的人,遇到了我这样的人,可以加速成长,没有遇到我,也许成长得会慢一点,但是也会在成长。

青春励志的正能量故事: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

70年前的中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能够用英语上高等数学课。今天,清华大学的学生阅读美国小学生的数学课本还有语言障碍。

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今天的硕士生,不如70年前的中学生。

70年前的教育,是“先念书、后读书”的教育,是四两拨千斤的教育——中学生花200个小时学英语,一年而能读林肯传;今天的教育,是老师辛辛苦苦、满头大汗“替学生学习”的教育,是千斤拨四两的教育——中学生花4000个小时学英语,7年而不能读安徒生。

那时候,培养人才的效率,与犹太人相比都毫不逊色。西南联大几千人,留在大陆的有118人成为院士,去了台湾的成大器者并不比留在大陆的少,去了美国的有世界级数学大家陈省身,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以及一大批美国一流大学的教授;燕京大学是一所教会学校,每年招生300多人,1919年创办,1952年结束,历时33年,前后共计9988位学生,产生了33位院士,91位学科奠基人。

今天的学生,从6岁步入校门,到二十一二岁大学毕业,一直都是考生——一个忙于做题而无暇读书的学生,不可能成大器;一个忙于考试而无暇读书的民族,不可能有希望!

念书是修路,读书是走路。

用读书的方法念书,用走路的方法修路,必然失败。许多人甚至有些老师,也不明白念书与读书的不同。

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

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念101遍肯定比念100遍要好。”强调的是重复的价值。

《塔木德》还说:“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

犹太小孩在12岁的时候,人人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了100遍。《旧约全书》不仅仅是圣经,更是一部文学名著。

在中国,把《三国演义》那么厚的一部书读100遍的人很少,大概只有三个人: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再一位是苏步青,童年放牛时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演义》读了100遍。

在中国,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不成大器。犹太人人人把一本书读了100遍,因而人人都成大器。

为什么把一本书读100遍,就能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为什么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人人都能成大器?

念书,就是重复。

重复是人类语言的规律。

尽管英语单词数量巨大,百万之众。1000个常用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0%的文字;1000个常用单词最重要,掌握这1000个单词就掌握了英语90%的天下,这就是四两拨千斤。2000个基础单词的重复构成任何一份报纸、书刊、试卷、95%的文字。

2000个基础单词是铺路石,念书就是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用铺路石把羊肠小路铺成高速公路。

念书就是积累,念书就是重复,念书就是循环,念书就是铁杵磨成针的功夫,念书就是步入“会、熟、精、绝、化”的阶梯。

苏霍姆林斯基对念书与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判断一个学生会不会学习,一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小时的朗读积累,二是看他有没有达到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

200小时的朗读就是念书,2000小时的阅读就是读书。

70年前的中学生,把印度人的英语课本当《三字经》念,念了100遍,恰好是200小时的朗读积累,杨振宁、李政道等西南联大的学生刚到美国时,读200本英语小说,200本500页的书,恰好是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2000小时的阅读积累,也是中国古人所说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青春励志的正能量故事:直通才“高冷”

作者:段奇清

每到下午1点左右,中国矿业大学等一些大学旁,有家水果店门口会排起十几米的长队,生意应接不暇。

这是一家叫许鲜的生鲜电商,但与主流的生鲜电商有很大不同,用户必须通过其网站平台或手机客户端在凌晨1点之前预定水果,次日11点后即可到附近的实体自提店获取水果。也就是说许鲜并不做O2O领域常见的上门服务。

许鲜水果店的店主名叫徐晗,有人说他这是在大学旁“高冷地”卖水果。听人这么说,他会笑着说:“我这的确有些‘高冷’!”

出生于北京的90后徐晗2013年便有了创业的想法,那时他常常会听到大学生们抱怨:“如今超市和水果摊上买的水果没多少好吃的。”他想,我就要去卖好吃的水果。当然他深有体验:水果新鲜才好吃。

他想起了一句话:“直通才高冷。”那是小时候他和爷爷一次旅游,进入一个小山谷口,风“嗖嗖”地向身上扑。他问爷爷:“这里怎么这么冷?”爷爷说:“风直通通地刮过来,这才冷啊!”

想起爷爷这句话,让他开水果店有了主意:开通从水果生产地直接到消费者手中的“直通车”,也就是找到一级水果供应商,让消费者提前下单,然后按预定单在第二天清晨采摘、配货,保证6小时内将水果送到自提店。每个订单都会被提前包装好,消费者在提货时不能够开包挑选,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当场整包调换。

因为在开店前他经过一番调查:“超市和传统水果摊上的水果又贵又不好吃,源于其复杂的供应链。因为商家被动地等用户来购买水果,用户和购买量会时多时少,也就难免会产生库存,有库存就会有损耗;再加上水果在多级批发商之间辗转,损耗也很大;在传统小摊上,用户挑来挑去损耗也多。他将水果提前按用户订单包装好后,在提货时不能挑选,这就最大程度避免了损耗。

他的“直通车”不仅使得水果新鲜口感好,由于省去了烧钱的仓储基地、冷链物流,比市场均价还低了30%,这对价格敏感的学生们来说吸引力着实不小。但他并非赔本赚吆喝,却是保证让自己有1%到2%的净利润空间。

他明白互联网用户体验至上的道理,从自提店里的细节就可见一斑——卡通柠檬形象随处可见,装修风格时尚华丽,大学生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蓬蓬勃勃的青春气息;店家细心地提供了免费的果壳袋、纸巾;对服务有意见的,扫一扫墙上的二维码就能加入微信群尽情吐槽。

从2014年9月上线至今,许鲜水果店除了在北京的丰台区设有总部基地店,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大学开了66家线下门店。A融资只有300万美元的许鲜,单月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元。

许鲜目前在加紧布局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且正在向武汉等城市的高校扩展。许鲜的理念是:追求个性化的消费心理。作为电商,仅仅靠比吆喝、比补贴,那是靠不住的!当泡沫散尽,那些能驾驭技术而又尊重商业规律的企业才能拥有未来。

直通才“高冷”,但许鲜“高冷”的只是外表,“直通”下的好吃、低廉的价格,才真正暖了用户的心,也让许鲜向未来的世界飞奔急驰……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