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液是怎样形成的
精液指雄性动物或人类男性在射精时(通常处于性高潮状态),从尿道中射排出体外的液体。正常精液是一种黏稠的液体混合物,由精子和精浆组成。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精液的相关医学知识。
精液是怎么形成的: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其中精子占10%,其余为精浆.
精子由睾丸产生.精浆由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分泌产生。精浆吕含有困糖和蛋白质,是精子的营养物质。另外,精浆中还含有前列腺素和一些酶类物质。 正常的精液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每毫升为精液中的精子数一般在6千万至2亿个。有活动能力的精子占总数的60%以上.畸形精子应总数的10%以下。在室温下精子活动力持续3-4小时。
精液质量:
精液的质量与生育情况密切相关。分析精液质量不能单从精液的一项指标定论,应对多方面指标进行综合能力分析。常用的评估精液质量的指标包括:
1.精液量
指一次排精所射出的精液体积。正常量应该多于或等于1.5~2ml(毫升)。如果多于8ml则为过多,这时候不但精子密度变低,还容易从女性阴道中流出,致使精子总数降低,常见于精囊炎患者。如果总量少于1.5~2ml,则为精液量少,容易导致不育。
2.颜色
正常精液颜色是灰白色或略带黄色,液化后为半透明的乳白色,久未射精者可略显浅黄色。如果精液出现黄绿色,则表示男性生殖道或副性腺可能存在炎症(如前列腺炎和精囊炎)。如果精液呈红色(包括鲜红、淡红、暗红或酱油色),要高度怀疑精液中含有血液(血精),经检验含有大量红细胞者可确诊为血精,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炎症患者,偶可见于结核或肿瘤患者。
3.液化时间
精液刚排出体外时呈凝胶状态,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成液体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时间就是指新排出的精液由凝胶转变为自由流动状态所需的时间。室温下,正常精液标本在60分钟内完全液化,如果精液射出30分钟后仍不液化,则属于不正常。精液的液化需要有一系列蛋白水解酶的参与,精液不液化或液化不完全,可以抑制精子的活力,从而减少了女方受孕的机会。
4.黏稠度
用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轻轻提起后会形成精液丝。如果精液正常,则精液丝长度应小于2厘米,否则视为异常。
5.酸碱度(PH值)
精液呈弱碱性,PH值为7.2~7.8。
6.精子密度(浓度)
正常精子数应超过2000万/毫升(或1500万/毫升)。
7.精子活动能力
既往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精子的运动速度推荐精子活动力分为四级:A级:前向运动活跃,快速直线运动;B级:有中等的前向运动;C级:精子原地摆动;D级:不活动。但WHO的新版实验手册则根据精子运动功能的不同,不考虑精子运动的速度,将精子简单分为PR型(progressive,前向运动)、NP(non-progressive,非前向运动)型、IM(immotility,完全不动)型。
8.精子形态
畸形精子是指形态异常的精子。由于检验标准的变化,它的百分率应在30%(根据第四版)或96%(根据第五版)以下。如果畸形率超过上述标准,则属于异常现象,被称之为高畸形精子,可能会影响生育。
一直以来,我国检查精液质量的标准都是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标准方法《人类精液及精子—宫颈黏液相互作用实验室检验手册》来制定。根据该手册(第四版)的标准,当①精液量≥2ml;②pH≥7.2;③精子密度≥20×10/ml;④精子活力在射精后60分钟内,50%或更多具有前向运动(即a+b级)或25%或更多具有快速前向运动(a级),同时达到上述指标者即为精液正常。
影响精液质量的因素:
精子生成过程经历的时间较长,易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损害精液质量。
1.物理因素
(1)温度因素的影响精子的产生与生长需要35℃的相对低温条件,高温和寒冷环境都会严重影响其健康质量。有研究表明,低温作用后异常超微结构的精子显著增加,对精子的产生和活力有干扰作用。高温作业使睾丸温度高于精子生长发育的生理温度,严重影响了生精细胞的功能,同时引起睾丸发生代谢及各种生化与免疫反应导致生精微循环的改变,使得精子通过附睾的速率加快,成熟减缓,最终导致睾丸生精障碍,出现精子形态异常,精液质量下降,或精子在睾丸中大量死亡,甚至会出现睾丸萎缩。
(2)电磁辐射的影响睾丸是人体中对电磁辐射最为敏感的组织器官之一。过多使用移动电话能降低精子计数、活力,精子畸形增加。微波可通过热效应损害生精细胞,影响睾丸的内分泌功能,造成精子畸形率增高,质量下降。
(3)高频振动的影响对从事持续剧烈震动操作人员的精液检查结果表明,该人群患有无精症及少精、弱精症、畸形精子症的比率较高。研究表明,持续剧烈震动可致使自主神经功能、免疫功能、血流变学、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异常,而这些功能的异常均可能影响到生殖功能,直接导致精子的成熟障碍等。
2.化学因素的影响
化学因素主要来自于环境污染,如农业生产中的农药、化肥和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渣、废水及人类生活垃圾中的有毒化学物质,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生活环境,将对环境中的生物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环境污染是危害男性生殖功能的主要途径,这是因为男性生殖系统对环境污染具有高度敏感性。有害物通过各种途径对男性生殖系统造成损伤:
(1)直接作用于生殖器官,影响睾丸的支持细胞和精子发生过程;
(2)破坏血-睾屏障对生殖细胞直接产生细胞毒作用;
(3)作用于性腺轴,导致对性腺刺激减弱,影响精子发生和性激素产生;
(4)始于胚胎时期通过母体的间接影响。常见的污染物包括在农药、除草剂、杀虫剂,塑料制品,电子和制药工业,干洗喷涂及室内装修材料中多见的有机氯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有机溶剂等。
3.生活方式的影响
(1)司机和白领职业人员或久坐缺乏运动者可使睾丸、附睾和精索受压,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精索周围静脉丛血液淤滞,静脉内压力增高,影响睾丸新陈代谢,导致血液内CO2蓄积,睾丸和附睾缺氧、废物代谢不畅,对精子生成和储存不利。
(2)剧烈运动会影响精子的产生人体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我们的呼吸能保证充足的氧气供应,葡萄糖会在氧气分子存在的情况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能量。但是剧烈运动时由于能量消耗巨大,呼吸加深加快也无法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时,葡萄糖会在缺氧的状态下发生无氧酵解,同时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这些酸性代谢产物随血液循环进入睾丸,会导致氧化应激的发生,使精液中产生大量活性氧成分。精液中的活性氧超出了精液自身的抗氧化能力后,会对精子产生不利影响。
(3)吸烟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一般认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镉、铅、重金属等多种物质,吸烟可影响睾酮的生物合成,重度吸烟者还可使阴茎动脉收缩,阻碍精子的发生和成熟,造成精子活动率、精子形态正常率下降。随着吸烟量和吸烟时间的增加这种差异更为显著,还可使精子染色体发生畸变。
(4)酒精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大量饮酒后,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或间接抑制参与睾酮合成的酶活力,损害睾丸的生精功能,使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改变,可表现为精液液化时间延长,精子存活率降低,精子活动率下降。
(5)饮食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丹麦科学家发现,男士摄入饱和脂肪越多,精子浓度就越低,质量也随之下降,也就是吃油腻的东西对精子有害。我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吃“生棉籽油”可以导致生精细胞显著减少甚至消失。现在有些地区食用的“卫生油”是经过加工的“熟棉籽油”,合格产品已经去除了棉酚,可以食用。
4.感染因素的影响
有研究发现生殖道感染后男性精液质量有明显变化,如生殖道炎症、结核等可导致精液减少,精子密度、活力、授精能力降低。有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者,其精子质量检查会出现精子活力与存活率降低,精液质量随病毒控制程度改善。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者精液质量会出现异常。
5.微量元素的影响
微量元素是精液中重要的生化成分,参与维持精子生存环境的稳定,参与精子的构成。微量元素影响精子的成熟及运动活性,其含量下降可引起精液质量的改变。在众多微量元素中,锌是体内必需微量元素含量最多的一种,是体内百余种酶的辅助因子。在男性大部分集中在生殖器官内。精浆中含有高浓度的锌,锌不足致性功能减退,精子密度减少,睾酮合成减少,氨基酸代谢紊乱,蛋白合成障碍,精子形成停滞,缺锌可影响精浆的代谢和精子的活动。
6.疾病因素
(1)糖尿病的影响精液从形成到排出体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受到神经及内分泌激素的调节。糖尿病对其中某个环节的影响即可引起精液质量的改变。国外已有研究证实该病对精液质量有明显影响,包括精液总量,精子总数、密度和活动率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2)精索静脉曲张(VC)的影响大约40%不育男性存在轻重不同的精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可以影响睾丸供血影响健康精液的生产。在VC患者的精液分析中,精子畸形率的升高较其他指标的变化更为敏感。有报道经手术治疗后,精液质量改善率为49%~77%。
7.药物因素
现在据临床研究,以下几类药物对男性生育力的影响较大。
(1)抗生素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新生霉素、呋喃类药物等,对性腺有毒害作用。
(2)治疗肿瘤的化学药物绝大多数的化疗药物有导致男性不育的副作用。马利兰、氮芥、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秋水仙碱。
(3)影响内分泌类药物长期、过量地应用雄激素后,甲状腺制剂。
(4)神经精神类药物多种镇静安眠药和抗抑郁药都可使男子睾丸酮生成减少。治疗和预防癫痫药苯妥英钠等剂量过大及服药时间过久,也可引起无精症。
(5)利尿、降压药复方降压片、安体舒通、利血平、甲基多巴、降压灵等会影响精子生成,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可能导致不育。
(6)磺胺类药物如磺胺水杨嗪。
(7)毒品。
(8)中药雷公藤、七叶一枝花、蚯蚓(地龙干)、苦参、猪胆、山慈姑、土贝母、满天星、肥皂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