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017-01-13

艺术教育作为我国国民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它对于全面提升国民艺术素养,并最终提高国民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基础性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艺术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一:艺术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析

一、艺术教育专业的特点

艺术教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的伦理、文学等的教学,单纯地进行知识的灌输也可以得到不错的教学效果。艺术教育专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艺术的理解感知也是建立在对艺术投入情感的基础上的,因而无论是绘画还是音乐教学不需要像一般的课程那样循规蹈矩地进行教学,课堂除了教师的展示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画去唱,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的理解。

二、艺术教育专业进行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

艺术教育专业的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优化设置,对学生艺术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的培养在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都要体现,要把实践能力与专业素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艺术教育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素描、色彩以及音乐鉴赏等,注重学生的创作实践就是要对原有的教学格局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不是对学生单纯地进行技巧以及经验的传授,将专业课与学生的实践相结合,例如,适当增加学生的室外写生训练,在专业课的学习中适当地融入学生的创作实践。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创作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在学生面前进行分析讲解,通过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同时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都是重点,除了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及能力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例如改变课堂形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都可以在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音乐及美术作品观点,也可以向其他同学展示自己的创作。

(二)实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提升艺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绘画水平以及音乐水平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就是指学生自己对作品进行点评分析,而他评就是指学生将自己的作品给教师或者其他的学生,让他们对自己作品的优缺点进行点评。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可以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从而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避免相似的情况发生。学生之间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进而对自己的创作进行改进,这样更容易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曾经有做过一个实验,对两个美术水平差不多的班级进行不同方式的教学,一个学期后采用这种自评和他评相结合教学方式的学生所画出的作品鲜活生动,而另一个班级学生的绘画风格则千篇一律,缺乏个性。

(三)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艺术教育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将来中小学的艺术教师以及社会专业的艺术指导人员,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理论知识的教学。例如声乐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要注意声乐理论以及基本发声方法及技巧的教学,这就要求声乐课的教学中声乐的理论教学的比重也要适当地加大。学生的声乐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提高自己的声乐技巧必须加强实践。教师可以时常组织学生排演一些小型的音乐情景剧。艺术教育专业由于其特殊性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教学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能力,着力培养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俱佳的艺术教育的专业型人才。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二:艺术教育视角下核心价值观培养

一、艺术教育对核心价值观中的培育功能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阵地,校报、网络、多媒体等是主要宣传方式。但笔者在走访调查部分高校时发现,40%的大学生认为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平台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并不理想,30.5%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喜欢,认为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课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重“教”轻“学”。35.3%的大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的讲授较为抽象,更希望通过社会热点问题及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来开展教学。47.3%的大学生希望通过直观形象的视听资料、历史文化资源以及社会实践,体验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可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方式,应当更加重视教育主体的内在需求,注重发挥自我教育能力。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践行“三个倡导”,在自我认知、参与体验过程中,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将理论学习真正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艺术教育,又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是以艺术美和现实美为教育手段,以塑造完美人格为最终目的的审美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即通过艺术实践来提高自身美的感受、理解、创造能力,从而提升修养、完善人格的教育。艺术教育可以看作是一种隐性的核心价值观培育方式,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采用的灌输、说教、制度化、纪律化等方式相比,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其一,艺术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优秀的艺术作品通常是经过作者对客观形象的艺术加工,使原形更加生动、典型,从而更真实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优秀的艺术作品可以陶冶情操、浸润心灵。如我国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奔马反映了不屈不挠、奔腾昂扬的民族气节;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曲调慷慨激昂,令人振奋鼓舞。艺术教育正是通过这种艺术美和自然美的陶情喻理,寓教于乐,是一种以美动人、以美感人的教育形式。将艺术教育作为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途径之一,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其营造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情境,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从而使广大学生受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式的教育和启迪,使核心价值观培育更自然、和谐,效果也更为持久、深刻。其二,艺术教育更具直观形象性。黑格尔曾说过: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无论是无形的音乐作品或是有形的美术作品,都是通过最直观、最直接的艺术形式来反映客观现实,使学生通过看和听来理解、感知作品的主题形象,深化内在情感体验,引起情感的共鸣。鲜明、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具有迷人的魅力,会唤起人们强烈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欲望,吸引人们去感受、领悟美的真谛。比如,通过鉴赏中国绘画、陶瓷、丝绸织锦等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之情和振奋之志;通过聆听欢快悦耳、生机勃勃的音乐曲目,欣赏优美的舞蹈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生活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可见,艺术教育不同于理论化、抽象化的传统教育模式,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鲜活的艺术形象彰显其思想的力量,更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其三,艺术教育更具自由实践性。艺术教育是通过情感体验认识美、感受美。“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需要个体的亲身实践,强调个体体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同时,单向的、灌输式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模式并不能满足艺术教育的教学需要,而是需要师生间的共同参与、互动合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成果则更多是看重学生的自主参与以及在参与过程中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状态下,通过亲眼看、亲耳听去感受美的存在,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从而促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艺术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用艺术教育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

综上所述,艺术的德育功能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中具有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艺术“以美导真、以美引善”“润物无声”的独特价值,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艺术教育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实现课程艺术化,构建艺术育人新课程

“情感教育的最大利器是艺术。”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情的感染和美的教育,是艺术教育课程的目标所在。课程的关键在设置,各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从思想上统一艺术类课程的设置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价值及其在激发学生潜能、修养德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艺术教育特色课程。首先,整合校内艺术教育资源,发掘地区文化艺术特色和人才资源,开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综合性艺术课程。其次,教学内容要广泛,让学生了解、感受多种艺术形式,用健康的、大众化的审美观念,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最后,加强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环节,在实践过程中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内化为艺术素养。可以结合组建艺术社团、送艺术下乡、艺术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等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艺术课程、艺术活动,使学生了解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进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

校园是大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是高校群体心理和行为方式的独特反映,它属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环境构成中的“软环境”,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哲理性、人文性等色彩。丰富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教育人,是一种隐性的价值观培育方式。正如陶行知所言:“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而加强“软环境”建设,通过艺术的形式,将核心价值观精髓融入校园文化,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艺术育人环境,以某些优秀的大众化艺术成果作为当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熏陶、滋养大学生,使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引导学生把价值观的精髓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形象、生动的艺术育人环境,寓教于乐,具有较强的感召力,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性”弊端,从而提升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三)以学生社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

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是大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艺术实践将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社团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作品展示等,将符合核心价值观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和弘扬。社团活动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影视鉴赏、音乐赏析、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赏析等各种社团活动,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注重发挥学生社团活动的辐射作用。社团活动可以把课堂内外有效联系起来,加上活动内容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因而使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能浸润学生心灵。最后,加强学生社团的服务育人功能。社团活动可以成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大学生进社区、下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考察民间艺术文化,用艺术的展示宣扬核心价值观中的真善美。

(四)整合网络教育资源,拓宽艺术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网络传播的形态是多样的,兼容文字、声音、影像、数据、图片,其内容丰富,兼具便捷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等特点,在校园传媒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近年来,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新技术的应用与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并已逐步成为他们知识、信息获取的重要渠道和情感表达、交流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校报、电台广播、户外显示屏等多种媒体资源,构建以校园网络为核心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信息化平台,可以极大地拓宽艺术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的覆盖面,为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新空间。借助这个平台,可开设影视鉴赏、音乐赏析、艺术作品鉴赏、民俗民间文化展示等多种栏目,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和动画等媒介整合、重构,将语言、表演、造型等塑造手段相互转换,使所传播的形象更为生动逼真、内容更丰富多彩,更易为大学生群体所接受。

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有关高校艺术教育论文

2.美术系毕业论文范文

3.美术论文范文

4.美术毕业论文范文

5.关于教育研究的论文范文

6.毕业论文范文 艺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