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解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了解马克思伟大一生的重要文献,也是世上不可多见的演说词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课文解读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①,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①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1883年1月,马克思带着严重的支气管炎病从英国南部的文特诺尔回到伦敦梅特兰公园路41号。这时并发的喉头炎使他几乎不能吞咽。2月间,肺部发生脓肿。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气管炎逐渐痊愈,吞咽食物也比较容易了,因此,死亡的来临是意外。3月14日下午两点多,恩格斯到马克思那里去,护理马克思的女仆海伦上楼去看了一下,下来说马克思处于半睡眠状态。她随即同恩格斯又一起上楼去,当恩格斯走进马克思的卧室时,马克思已坐在自己的安乐椅上安详而毫无痛苦地长眠了,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时距海伦离开房间不过两分钟。)
首段叙述马克思的去世,表达了对死者的深切悼念。“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从用字的角度看,两句话都用了拈连的手法,而后一个“思想”“睡着”又是避讳,表达了作者不忍说出马克思的去世却又不能不说出来的那种极其矛盾和万分痛苦的心情。精确地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表明这是一个应当永载史册的悲痛时刻,必须郑重记录。“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钦佩和崇敬,也说明了恩格斯的谦虚美德。“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表达了恩格斯的内疚和遗憾。“安静”表现马克思与世长辞时从容、安详而没有痛苦,流露出作者万分悲痛中的一丝安慰。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纲,从反面,也就是从他去世后所带来的损失和形成的空白说明马克思在生的巨大贡献和伟大作用,为下文正面论述马克思的贡献作铺垫。作者用两个“对于”,将马克思一生的巨大贡献高度概括为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两个方面。“空白”借代“不可估量的损失”,极具视觉上的形象感。两个句子,一句从理论概括,一句用形象描写,表达同一个意思,揭示了马克思巨大的历史贡献不可企及、无可取代。
正像达尔文①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①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进化学说。)
这段文字承上文“对于历史科学”而来,是本文的重点,由一个结构复杂的长单句构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这个句子阐明了马克思在理论上的第一个贡献,即“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这是“发现”一词的状语,作者用类比的方法,突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历史意义。“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作补充说明。而冒号以后的文字,则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关系,是对马克思这个伟大发现的内涵进行具体阐述,包含三层意思: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这是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③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这是说:对于历史的发展变化必须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而不能用历史唯心主义的方法。
上述三层意思之间有个严密的推理过程。作者从分号以前的第一层意思推出分号以后的两层意思,因果推理的语言标记是“所以”。分号以后第二层意思既是从第一层意思推出的结论,又是推出第三层意思的依据,这个因果推理的语言标记是“因而”。概括起来,这个句子表达的基本意思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按照这个观点来解释历史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否则就是历史唯心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就是马克思发现的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①的发现,这里②就豁然开朗③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④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⑤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①剩余价值: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所创造并被资本家占有的价值。②这里:指代对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所进行的研究。③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豁然,形容开阔。豁,huò。开朗,开阔明亮。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指英国的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人。他们“研究经济制度的时候奠定了劳动价值的基础”。但由于他们的资产阶级局限性,不可能从根本上揭示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而把资本主义看成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制度。⑤社会主义批评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如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等。他们抨击资本主义制度,但未能彻底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这一段论述马克思的第二大发现,即剩余价值学说。“不仅……。还……”在结构上使上下两段紧密相联,在内容上准确地揭示了马克思的两个发现的内在联系,第一个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普遍的一般的规律;第二个发现,剩余价值的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从一般到特殊,反映了马克思的认识的深化。作者用“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对比,暗示马克思所发现的剩余价值规律是夜空的闪电,是真理的阳光,为这个领域带来了一片光明,从视觉上生动形象地揭示了马克思这一发现的伟大意义。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这段文字的第1、2句是对上文的归结,“但是”后面则是向横的方向进一步拓展,赞颂马克思在科学理论上的广泛建树。“很够了”“幸福的了”,通过抒发自己对马克思无限钦敬和无限羡慕的感情,从侧面烘托马克思学说的伟大。“每一个领城”“任何一个领城”“这样的领城是很多的”,反复突出马克思学识的渊博。“独到的发现”“都不是浅尝辄止”,一再强调马克思学识的高超。
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①的发现。(①马赛尔·德普勒:法国物理学家。他在慕尼黑的电气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在米斯巴赫至慕尼黑之间架设的第一条实验性输电线路。)
这一段论述马克思的科学观。第1句承第5段,“这样”指代“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继续赞颂马克思学问的高超渊博。下面“但是”一转,“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那么什么才是“主要的”?自然地逼出第3句:“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这是本段的中心,概括了马克思的革命的科学观,揭示马克思研究科学的目的在于指导和推动革命实践活动。下面的句子都是用概括的和具体的事实来证实这一说法。在这段文字里,蕴含了恩格斯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那便是正确的科学观比具体的科学成果更重要。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①》(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②》(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③》(1847年),《新莱茵报④》(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⑤》(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⑥,──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①莱因报:1842年1月1日至1843年3月31日在科隆出版的日报。1842年4月,马克思开始为该报撰稿,同年10月起担任该报编辑。②前进报:1844年1月至12月在巴黎出版的德国报纸,每周出两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该报发表过文章。马克思从1844年夏天起开始经常参与该报的编辑工作。该报对普鲁士反动制度展开了尖锐的批评。根据普鲁士政府的要求,法国内阁于1845年1月下令把马克思及该报其他一些撰稿人驱逐出法国,《前进报》因而停刊。③德意志-布鲁赛尔报:侨居布鲁塞尔的德国政治流亡者创办的报纸。1847年创刊,1848年2月停刊。1847年9月起,马克思和恩格斯成了该报的经常撰稿人,对该报的方针开始发生直接影响,1847年最后几个月,他们实际上已经掌握了该报的编辑工作。④新莱茵报:从1848年6月1日至1849年5月19日每天在科隆出版,总编辑是马克思。参加编辑部工作的还有恩格斯。⑤纽约每日论坛报:一家美国报纸,1841年至1942年出版。在19世纪40至50年代,该报站在进步的立场上反对奴隶占有制。马克思为该报撰稿,持续了10年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马克思约恩格斯写的。⑥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1864年秋由马克思创立。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持的第一国际,领导了各国工人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并同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流派进行了激烈斗争,巩固了各国工人的国际团结。)
这段文字承第二段“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而来,叙述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第1句既是为上段申述理由,马克思为什么会有革命的科学观?因为他“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同时又自然地引出本段的叙述,所以这个句子实际上又是本段的中心句。第2句则对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进行了高度的概括。“毕生的真正使命”,强调革命实践活动在马克思一生中所占的地位。“这种或那种方式”是指下面叙述的撰写文稿、创办报刊、参加各种组织、创办国际工人协会等。两个“参加”概括了马克思的全部革命实践活动。两个“意识”说明了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使无产阶级由自发自在而觉悟到自觉自为。第3句说明革命斗争对于马克思的重要性。第4句是对马克思在革命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的高度赞美。“满腔热情”写革命的激情,“坚忍不拔”写革命的意志和毅力,“卓有成效”写辉煌的革命成果,三个词语从不同侧面准确地概括了马克思伟大的斗争精神,排列顺序由虚而实、由因而果,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下面的文字则是具体地叙述马克思一生中主要的革命实践活动,“老实说”这个句子突出了国际工人协会的意义。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①;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①各国政府……都驱逐他:马克思曾四次被各国政府无理驱逐,1845年1月被逐出法国,1848年被逐出比利时,1849年5月被逐出德国,同年8月第二次被逐出法国。)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段文字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说明马克思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先从反面叙述所有反动派对马克思的种种迫害,说明统治阶级对他的恐惧和害怕。“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马克思无所畏惧的气概和对反动派的蔑视。接着从正面叙述全世界革命战友对马克思的尊敬和悼念。作者用沙俄流放革命者的“西伯利亚矿井”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发区“加利福尼亚”来借代世界各地,生动地表现了全世界千百万战友对马克思逝世的悼念之情,说明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者的领袖。最后一句“许多”同“一个”对照,“敌人”和“私敌”对照,表明马克思一生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从不为个人利益得失结怨,把全部精力献给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无私无畏的伟大人格。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结尾用悼词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