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关于实事求是的论文

2017-06-19

1929年,毛泽东写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主张教育党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实事求是的方法而不是主观臆想去总结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从而对于阶级和阶层状况有全面的认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毛概关于实事求是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毛概关于实事求是的论文篇一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中共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但科学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本文主要是就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继承和发展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邓小平 实事求是 继承发展

作者简介:方官印(1983―),男,河南濮阳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8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及其规律研究。

一、毛泽东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我党在指导方针上转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表明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标志着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初步运用。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P801)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化的新创造。通过整风运动和党的“七大”,把全党思想真正统一到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上来,才有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此在全党得到确立。

但是建国后,由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仍然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探索,以及毛泽东的认识错误,林彪、“四人帮”这些野心家的别有用心,我国爆发了“文革”的十年内乱,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二、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文革”结束后,党内外广大干部群众强烈地要求认真进行拨乱反正,而最根本的是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为彻底清理和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奠定了思想基础。但是当时党中央的主要负责人却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在这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和伟大气魄,最早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则,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一定要和实际相结合,要分析研究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这是唯物主义。”[2](P114)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支持下,真理标准讨论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就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端正思想路线作了准备。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其中,邓小平的突出贡献就是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联系起来,把它纳入党的思想路线之中,并强调从解放思想中去实现实事求是。邓小平深刻地阐明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三、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由于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需要,1980年2月,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完整的科学概括,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3](P278)同时他又强调指出:“我们贯彻这条思想路线,就要反对教条主义,反对修正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离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根,没有方向,也就谈不上贯彻党的思想路线。”[4](P278)邓小平非常重视党的思想路线要为制定和贯彻党的政治路线服务,他认为,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我们党就能够制定和贯彻符合客观实际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制定和贯彻对于党的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党的十二大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如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把“实践标准”作为思想路线的一个新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虽然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探索是没有尽头的,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唯有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创新,有所作为,也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业绩,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更加民主更加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1991

[2][3][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4

毛概关于实事求是的论文篇二

《实事求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摘 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

毛泽东同志,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同志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除了社会条件以外,还有他过人的特点,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集中集体智慧,为实现革命和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斗。这也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如果没有毛泽东,那么中国的历史,还要经过更长时间的徘徊才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一种局面。回顾党的历史,实事求是是否处于主导地位决定了中国革命的能否取得胜利。所以我们更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领会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非常重要。

1941年5月19日,在延安干部会上,毛泽东在所作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唯物而辩证的说明,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样,就使“实事求是”这个命题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进而发展成为党的思想路线。1963年11月他在修改《人民日报》编辑部文章时又强调了“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还强调要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就需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毛泽东在他起草的一个通知中写道:“我们的口号是:一,不作调查没有发言权。二,不作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有了后一条补充,就把《反对本本主义》中所说的“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表述得更加完整了。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经常深入全国各地考察研究。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听取中央34个部门的工作汇报,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图书资料,还亲自参观了工农业生产现场,最后形成了至今仍有重大指导意义的《论十大关系》。这一光辉文献,对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系列复杂问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世界自古以来,没有任何学问、任何东西是完全的,是再不向前发展的,停止了发展就不是世界”,一代大设计师邓小平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开展了真理标准的大讨论,彻底冲出了“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在中央会议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报告,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局面。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富国之路、强国之路,更是中国民族的复兴之路。

尤其值得提出的是,邓小平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毛泽东提出、周恩来宣布的二十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和在二十世纪末建立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更是对“实事求是”作出的新诠释。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领导人,在历史的重要关头,在国内外政治风波和经济风险的严峻考验面前,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容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并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打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限光明,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现在的一年抵得上过去古老社会的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时代的发展对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突出暴露了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严重问题:“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必须坚持全面发展。为了应对这样的挑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总结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创立了科学发展观,并明确提出了“为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及“靠谁发展”的基本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不断研究新情况,着眼于新的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要以创新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01页.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早期文稿.第587页.

[4]邓小平选集(第3卷).

[5]2003年12月26日胡锦涛讲话.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