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的感受

2016-12-27

七七事变 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现在,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七七事变感受。

七七事变的感受【1】爱国人人有责任

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在日军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时,竟向中国驻军开始攻击,守桥士兵们以桥上的望柱、栏板为掩体,向敌人射出仇恨的子弹,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从此,中国人民经过了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以死亡数千万军民、耗资千万亿美元的代价,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奋力抵抗的是中国国民党第29军.其中,有一个师长叫赵登禹.他惨死在日军的轰炸之下但他没有倒下,而是站在石狮子旁牺牲的.之前这位师长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如果爸爸没有把鬼子赶跑就已经倒下了,你也要参加抗日志愿军,和我一样杀鬼子!”这使我很感动,因为这位师长不甘心自己倒在鬼子面前,他希望下一代能抗日胜利,赶跑侵略者.让自己的祖国又恢复和平.战士们越战越勇,奋不顾身地冲向敌人,和小鬼子同归于尽.日本人把自己国家的国旗插在桥上,中国战士把他们的国旗砍下来,全都扔到河里.29军的战士们怀着愤怒的心情,英勇杀敌.显现出了中国人的那种不低头折节,不向敌人所屈服的优秀品质.

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对中国进行侵略,但中国对帝国主义地反抗从七七事变后才开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的中国十分弱小,不敢正面和敌人交锋,只是想通过谈判、忍让的方式得到一点和平.想不到日本帝国主义不但没有让步,反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这便有了后来的七七事变.在日本对卢沟桥一代进行挑衅的时候,中国战士毅然选择了反抗,拿起手中的武器,向小鬼子开火.第二天晚上,战士们怀着同仇敌忾的心情向敌人发起了猛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中国人从此知道了一味退让是丝毫没有作用的,这只能让敌人更加的嚣张,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日寇依然不死心,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这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落后就要挨打.俗话说:“弱国无外交”,一个国家只要落后,就会被帝国主义所欺凌,只有被宰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作为战胜,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和会,这时候,中国享受的不是胜利者的荣誉,而是莫大的耻辱.国联向作为胜利者的中国提出了21条不平等条约,其中规定了把德国以前在中国的特权,转让给日本.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国家只要落后,他的权益就无法受到保障,只能任人宰割.但在弱小的国家收到欺凌时,选择逃避,是没有一点作用的,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加嚣张,他们永远都不会满足.哪怕国家再弱小,也要和侵略者进行斗争,只有反抗才是唯一的出路.这样,才能维护自己以及国家的尊严.这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明朝那场保卫北京城的故事.当时,明英宗亲征,却在土木堡被瓦剌打败,明朝的精锐部队几乎全部阵亡,瓦剌乘虚而入,一举包围了北京城.这时摆在大家面前的只有三条路,投降,逃跑和反抗.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决定要和瓦剌决战与北京城下.在他的带领下,明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把瓦剌赶出了北京城.

如今中国已经强大了,我们的军事力量也越来越强大了,没有那个国家再来侵略我们.虽然是这样,但我们这一代仍然应该好好学习,把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让和平之光,永照这块大地!

七七事变的感受【2】向抗战老兵致敬

穿过岁月的峰头,伴历时云烟,陕西意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在这纪念七七事变78周年之际,呼吁勿忘国耻,向抗战老兵致敬,缅怀无数为民族解放做出贡献和英勇牺牲的人们,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珍爱和平,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发奋努力。

7 月 7 日这一天如果我们能够站在卢沟桥上,也许就能听到它无言的低吟与教诲。是的,只要我们善于倾听,就一定能听到卢沟桥诉说的故事,也一定理解卢沟桥倾诉的人生真谛......今天是“七七事变”爆发78周年纪念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

7月8日,“七七事变”后第二天,中共中央发出通电:“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抗外敌入侵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烈的战争由此开始。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赢得全面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勿忘历史,致敬老兵!

70年前,他们青春年少、风华正茂;70年后,他们耄耋之年、华发苍颜。70年前,面对国仇家恨,他们义无反顾地加入革命队伍,奋勇反抗日本侵略者。70年后,岁月在他们脸上雕琢出道道沟壑,战火在他们心里留下累累伤痕。但只要提起那段烽火岁月、戴上荣誉勋章,他们会马上挺直微驼的脊梁,将右手举过头顶。敬礼,老兵!

七七事变的感受【3】卢沟三课感想

卢沟桥给人们上的第一课是它的保卫者的大忠大勇。佟麟阁、赵登禹和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抗日名将。卢沟桥就是这“壮烈”与“崇高”的见证。他们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抗战的第一批牺牲者,也是第一批让侵略者“领教”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精神的践行人。

卢沟桥记得佟麟阁的一句话“军人抗战有死无生”,它更记得赵登禹的话“卢沟桥就是我们的坟墓”,而他俩也在同一天殉难。卢沟桥也记得,1940年当将军张自忠的腰、腹、肩、胸、腿多处受伤血流如注时,仍会坦然地说,对民族、对国家,良心很平安……

卢沟桥给我们上的第二课,是作为一个中国人,过去与现在都应该遵从的忠、孝与仁爱。忠,自不必说。在卢沟桥事变中哪一位铁血官兵不是忠之义士、义之猛士。但他们恰恰是把孝顺父母作为自己忠勇无畏的源泉。激战前,佟麟阁父亲病重,他挥泪写信给夫人曰:“大敌当前,此移孝作忠之时,我不能亲奉汤药,请代供子职,孝敬双亲。”赵登禹临终时,对卫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为本分,没什么可悲伤的。北平城还有我的老母,你去对老人说,儿子为国牺牲,也算对得起祖宗。”然而,人们是否想过,能对祖国如此忠勇对爹娘如此尽孝的将军,必有一颗大仁大爱之心。

其实,上述的两课都可以凝聚为卢沟桥给我们上的第三课。那就是当物质主义在一些国人的生活中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的今天,在金钱钞票可以成为一个横跨所有领域的主题甚至可以主导人们茶余饭后闲聊的时候,卢沟桥会如阵阵清凛之风,驱赶我们内心发烫的欲望。

七七事变的相关文章:

1.七七事变读后有感

2.《七七事变》读后有感范文

3.电影《七七事变》观后感想

4.电影七七事变观后感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