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互联网+”对行业和就业的破坏性

2016-11-15

导语:“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

纷纷扰扰的“互联网+”概念,引领时代的变革。不过,好与坏并存,机遇与挑战共在,虽然“互联网+”革命创造了不少新兴职业,但在改变的过程中必然也会伴随着一些传统行业的消失、衰落。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细数一下“互联网+”对行业和就业的破坏,做好心理准备,一起来看看吧。

破坏一:传统企业面临式微

很多曾经显赫一时的“巨无霸”,因为没跟上时代步伐,黯然陨落。而其中最典型的两个例子,一个是索尼(它的随身听自1979年7月1日问世,之后的20年一共卖出1.86亿个。但后来,苹果的Ipod、MP3、 MP4等等在2001年11月推出,6年就卖出过亿。);另一个是柯达(虽然2003年柯达宣布全力进军数码领域,但为时太晚。2011年,柯达不得不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破坏二:机器代替人工,基础性就业岗位减少

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未来20年,美国702种职业中47%的职位将被机器取代。

随着用工荒的逐年递进,东部沿海地区很多企业,都从国外引进先进机器生产线,用冰冷的机器,代替成本日益上涨的人工。这对就业市场来说,是个不小的冲击。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机构的调整,意味着此后对人工的需求会越来越少,意味着就业市场上的基础性岗位招聘越来越少。

破坏三:离职潮频现

一家企业,半个月里,入职了2000多名员工,可是同时离职的也有1000多名员工,这是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的“离职潮”尴尬。

网络时代,信息渠道宽泛,员工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更高,很多员工离职的原因也稀奇古怪,甚至表示因为宿舍没网,就要辞职。频繁跳槽已成常态。

破坏四:创新型人才被热抢

电脑大王比尔·盖茨靠投资人才资本成为亿万富翁,用了不到10年,而且微软公司的市值已超过具有百年历史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市值总和。这就是人才投资的价值和魅力所在。

根据2015年中国企业家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妨碍企业创新的因素,有60%是因为缺乏创新人才。投资人才,才能“秒杀未来”。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