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歌鉴赏解题技法

2017-03-14

在我们的日常复习中,往往都是教师问,学生答;考卷问,考生答。学生学得被动,教师教得艰难。我们可以尝试着反其道而行之,自己“发问”。“问”考卷,以期高屋建瓴,以逸待劳,将“问”作为答题的阶梯。考生如果善于“问”,再掌握好一定的解题方法,考场上就可所向披靡。

下面我们以2012年高考天津卷试题为例,具体谈一下如何通过“问”来解答古诗歌鉴赏题。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

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一问题材——

这首诗是什么题材?

这种题材一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这种题材常使用哪些手法?

以题材为抓手,先对诗歌的题材进行大致的归类,然后再采用“由类及篇”方法,来推断这首诗的形象、手法、思想内容等方面的特色。通过明确诗歌的类型,从而宏观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古诗词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等。不同的题材,有不同的主旋律。由题干的表述、标题、内容、注释等信息,就可以大致判断诗歌的题材,进而推想诗歌大致的内容和感情,甚至可以大致推测本题材常用的表现手法。

根据以上三小问,从标题中的“野菊”二字和“随流俗”“减妙香”“相逢”“冷笑”等极富有情味的关键词,可以判断出本诗的题材为托物言志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整体上是托物言志,局部修辞可能是拟人、比喻和象征等。至此,题干中的第二、三问,即可迎刃而解。利用此法也能顺利解答高考中出现的托物言志诗,如2012年高考四川卷《子规》、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落叶》等。这种“由类及篇”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题材。

二问技巧——

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采用了何种抒情手法?

3.在每一句(联)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歌的表达技巧本来是和诗歌语言密切相关的问题,比如修辞,它就是美化语言的技巧。《考试说明》把它和语言并列。诗歌的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高考命题情况看,一切用以提高诗歌表达效果的方法都在考查之列。高考试题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词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赏析其表达效果。古诗中的表达技巧主要包括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构思立意四大部分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对一首诗而言谈表现手法;对某一字(句、联)而言主要是指修辞。简言之,整体谈手法,局部谈修辞,抒情方法单独设题。

上面例题的第二问“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就是对表达技巧进行间接考查。本题考查多角度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灵动的思维空间。准确地解答这类题目,首选作答角度,就是描写手法、修辞运用乃至语言风格等。根据诗歌的题材和形象,我们知道这首诗整体而言是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根据托物言志诗题材的特点推断,可能会采用拟人、比喻、象征等修辞。在对颈联进行“咬文嚼字”后,我们就可从手法、修辞、炼字等角度来赏析。在本题中,手法为色彩的衬托或渲染,修辞为对偶、借代,炼字为“逢”“忙”两字。

2012年考题中对技巧考点进行考查的还有:浙江卷第22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广东卷第10题第一问“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上海卷第16题“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等11处。

三问形象——

1.诗中形象是人、景还是物?

2.有哪些关键词句来具体刻画?

3.形象有什么特点?

优秀的诗篇都是通过形象来传递诗人的情思或发现的。形象是作者的意蕴与情感的载体。抓住了“形象”,也就领略了诗歌的精髓。诗歌中的形象可大致分为人、物、景。叙事诗中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点来分析;写景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营造的意境特点来分析;咏物诗中借助外物表明心志的特点来分析。

如上例第一问: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细读本诗即可发现:在这首托物言志的诗中,刻画了“野菊”这一形象。首联中“未当糗粮”“况随流俗”,反映其不同流俗的志趣”;颔联中“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是说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品质;颈联写诗人与野菊相遇,为之折服;尾联通过“冷笑东篱族”的细节,表达了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概括野菊的形象特点是: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此类方法还可用于解答2012年高考安徽卷第8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江苏卷第9题第二问“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湖南卷第10题第二问“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等。

四问如何答题——

1.设题的考点什么?

2.本题的分值是多少?

3.这种题型一般的答题模式是什么?

设题的考点决定解题的方向。盘点历年真题,我们就会发现高频考点为:思想感情、表现手法、形象、语言。往往会设置两个以上的主问题,对以上考点进行显性或隐性的考查。如2012年江苏卷第9题第三问“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就是典型的隐性设问,本质上是对思想感情和手法两个考点的综合考查。如果不能对考点准确定位,就不可能有完整回答。

2012年这样的隐性问题还有:辽宁卷第9题“‘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福建卷第6题第一问“‘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等多处。

分值也会暗示答案的容量。一般情况下,1个词语对应着1分题,一句话对应着2—3分题,一段话对应着4分及4分以上题。2分以上的题目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还要回答“怎么样”。适当延展答题空间很重要,避免“会做”却没有“做”的遗憾。尤其是手法与感情,往往“如影随形”,缺一不可。

采用答题模式,连缀术语来答题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人物形象类模式为:感情+性格+身份。景物类模式为:通过××景物,营造一幅××画面,表达××感情。手法类模式为:采用××手法+具体使用+达到的效果。

总之,运用术语显专业,模式作答有思路;具体分析不空洞,言多必得是法宝。

下面我们根据以上“四问”来解答一下例题:(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2)修辞:对偶、借代。炼字:逢、忙。色彩:碧、黄。情感:喜爱之情。(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只要以“问”为先导,就能驾轻就熟、化繁为简,无限“逼近”考题的参考答案。任何一首古诗歌,我们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四问”。多问几个为什么,答案自然就在心中。问,是一个思考的过程;问,是一个由浅入深了解考题的过程;问,是一个揣测出题人意图的过程;问,是一个联系所学知识解题的过程。问,答之梯也。在考场上,面对一道道诗歌鉴赏题,只要有针对性地提问,弄清题材,弄清手法,弄清考点,就能在解答时切中肯綮,从而百发百中。愿“问”搭起我们与高考之间的桥梁!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