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颐和园分集介绍1-6集大结局

2017-05-22

纪录片颐和园分集介绍:第一集:《清漪出锦绣》

位于北京西北郊的一片湿地,在清乾隆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乾隆十四年,这里开始了一项水利建设,建成了京郊第一座水库和完整的水利系统。然而,人们没想到的是,这项工程的结束却只是另外一项宏大工程的开始。随着乾隆的一道道圣旨,曾经的湿地逐渐现出一片园林的雏形,这就是清漪园,颐和园的前身。这个园林工程为何引起议论?它和人们熟悉的乾隆下江南有何关系?历经十五年寒暑,耗费数十万人工修建而成的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锦绣华园?本集将利用特技与实景的结合重现消失一百多年的清漪园胜景。

纪录片颐和园分集介绍:第二集《昆明有乾坤》

公元1764年,清乾隆二十九年。清漪园建成。清漪园与香山静明园、玉泉山的静宜园、万寿山,连同它东面的畅春园和北边的圆明园一起,在北京西北郊连成了一片庞大的园林区,史称“三山五园”。

在清漪园里,流传着很多故事、传说和至今未解的谜团。佛香阁的所在地原本是一座九层的延寿塔,这个专为皇太后祝寿而设计的建筑,却在接近完工之际突然被拆除改建为佛香阁。据记载,建塔拆塔的花费几乎占据修园总花费的1/10。

对拆塔建阁的原因,后人有多种猜测,但真相如何,依然是一个悬念。此外,世界上最长的长廊、与众不同的听鹂馆小戏台、造型奇特的建筑“扬仁风”、仿苏州山塘街的买卖街,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清漪园的山水建筑又如何体现古典园林艺术的精髓?

######纪录片颐和园分集介绍:第三集《绝艺筑颐和》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的纵火,使北京西郊清漪园、圆明园等几座皇家园林变成一片废墟。此后,慈禧太后曾提出重建皇家园林,但因为群臣激烈反对不得已而作罢。光绪皇帝继位后,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又兴起修园之意。在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的支持下,修复园林终于成为现实。然而奇怪的是,本应由内务府负责的皇家园林修复工程却成为海军衙门的承建项目。

重建工程的总设计师雷廷昌,是样式雷的第七代传人,他把自己的心血和祖传的精湛技艺,都投入到修园工程中。修复后的园林改名颐和园,雷廷昌没有想到,这会成为最后一座皇家园林。

纪录片颐和园分集介绍:第四集《风雨梦乐园》

新建成的颐和园成为慈禧太后宏大生日庆典的神圣之地,成为老佛爷游湖赏景作画听戏的闲适之所,同时,也成为幽禁光绪皇帝的牢笼。颐和园如同社会安定与否的晴雨表,它见证了皇帝与太后的权力之争,改革与保守的政见之争带来的风风雨雨。也经历了园林历史上的又一次浩劫。八国联军的入侵之时,慈禧太后从这里出发向西逃难。颐和园,这座曾带给她的主人无比荣光和欢乐的所在,却也经历着末世皇家的没落与无奈。渐渐远去的乐园,将面临怎样的命运变化?

######纪录片颐和园分集介绍:第五集《禁苑演外交》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侵占了中国的首都北京,颐和园也遭到劫难。1901年,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慈禧太后才结束逃难,从西安返回北京。在国力日渐衰退,国防日渐薄弱的情况下,清廷只能寄希望于依靠外交的力量扭转国家的命运。从1902年开始,在皇家园林颐和园里,慈禧太后展开了一系列外交活动。

一名叫卡尔的美国女画家为了给慈禧画像在颐和园流连了九个多月,与慈禧太后,与颐和园,有了史无前例的密切接触。而她所画的慈禧朝服像,在第二届世博会上引起了轰动。然而,中国代表团在世博会上的高调亮相,却成为清朝灭亡前的回光反照。

纪录片颐和园分集介绍:第六集《沧桑续文明》

从慈禧太后去世,颐和园就停止了帝后游幸,日渐荒芜。清末代皇帝溥仪退位时,颐和园依然作为清皇室的私产予以保留。在经历了有条件开放、售票开放、被收归公有又私下被送还等一系列曲折之后,1928年7月1日,颐和园从皇家园林正式成为国家公园。然而,社会的动荡,国力的衰微使得颐和园日益残破。 1949年,解放军接收颐和园时,账上只剩两毛钱。六十年之后的今天,颐和园里景色秀美、游人如织。清漪园时,万寿山前拆塔建阁的悬念还有待破解,而佛香阁里,又有新的盛世传奇继续流传。(全剧终)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