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录读书随笔_沉思录读书随笔范文

2017-05-13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是一本由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所写成的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阅!

沉思录读书随笔篇1

读《沉思录》时,总感觉它不是有某种体裁的书籍,而更像是作者在戏言自语,一开始觉得很乏味,可是在读完第一章时却发现:这都是我们明白的道理,可我们却没有遵循,这本书正是告诉我怎么样实践它。

从这本书中,我发现了我作为一个青少年,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所应该做的、不该做的、该忍耐的、该发泄出来的……我从中懂得了:人与人要相互体谅,不要因为一点小事闹翻;我们要远离奢华的生活,因为我们不赚钱,花的都是父母的钱;我们要学会忍耐,学会避让,因为愤怒就是在摧残自己……像这样的道理,这本书解释了很多,我想,如果我们想做好这些,就一定可以做好,虽然有些有点难,但是难做不等于不能完成,我们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才能更进一步,才能再次升华。

《沉思录》这本书在帮助我前行,引领我探索人生的意义,找到自我的价值,虽然我们难以改变周围的世界,可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沉思录读书随笔篇2

“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他的时候”--------这是何怀宏对于《沉思录》的评价。一点都不错,除拿起这本书,我的脑子很乱,感觉作者写得也很乱,不能进入到书里的境界。但是,某天,我放下手中的一切,平静下烦躁的心情,把书捧起,渐渐地,被作者的精辟观点,深刻的思想所吸引,沉入到其中,不能自拔。

丰富的人生造就敏锐的视觉-----对作者的评价

“马可·奥勒留是一个悲怆的人,在一系列必须加以抗拒的欲望里,他感到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就是想要隐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的那种愿望。但是实现这种愿望的机会始终没有来临”这是罗素对于作者的评价。没有丰富生活经历的人是不会有深层次的感悟的,内心世界也不会如此浩瀚。说他是个悲怆的人,想必作者经历了太多的世事磨砺。丰富的人生是好作品的基础,丰富的人生促使作者写出了精神盛宴。一些我们生活中不经意的感受竟然如此触人心弦。

使你的智慧仅仅用于正直地行动----摘自作者的观点

自以为聪明之人做出不“聪明”之事大有人在,所有的贪官那一个不是“聪明”之人,不“聪明”能走上为官仕途吗?没有官那来的权,没有权到那里去贪,不贪能绳之依法吃狱中之苦吗?在社会上把自己视为非常“聪明”的人,就等于把自己已置于“愚蠢”的行列里来了,毫无疑问,越是精致的,便越是脆弱的,相反,傻瓜的脑袋才是世界上最硬的。当然,并不是说聪明不好,聪明是人的智慧体现,要把聪明的才智用到正道上去,这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人。

多少人在享受赫赫威名之后被人遗忘了----摘自作者的观点

最长久的名声也是短暂的----摘自作者的观点

非常正确。历史不代表未来。成功一次并不能永远使自己处于优势。从我们学生时代到成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都能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往往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稍一松懈就失去了优势。人生就像一座山峰,永远需要我们不断攀登,没有停歇的时候。关注要我们的每一步,走好我们的每一步,不要去遥望山顶,因为那太遥远,也不要看脚下,因为已经走过了。在上山的过程中不要被负过多的包袱,包括名声。名、利都是身外之物。

沉思录读书随笔篇3

早就耳闻《沉思录》是一本好书,但我总认为这样的书太过高深,不适合我们读。可是,当我真正接触到它时,我才发现自己是大错特错了。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曾经说过“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一个人写下了它,两千年后也还一定会有人读它”。没错,这是一本经久不衰的书,读完它,我真的感觉受益匪浅。

美国的一位教授费迪曼在他的著作《一生的读书计划》中将《沉思录》列为必读书目之一,而温家宝总理在视察南京工业大学时也曾说过《沉思录》是他的枕边书,他可能读了有100遍了,天天都在读,由此,《沉思录》的价值可见一斑。

《沉思录》是古罗马唯一的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是一本由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所写成的书,因此字里行间出现的不是“我……”,而是“你……”,这就让人感觉这些文字仿佛是从灵魂深处流淌出来的,朴实真挚,直抵人心。作者马可·奥勒留在位近20年,这是一个战乱不断,灾难频发的时期,所以作者通过《沉思录》表达了自己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