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如何自我安全管理
导语:员工如何自我安全管理?要“以最严、最细、最慎、最实”的工作标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安全生产责任,“一个部门、一种管理方法的精益管理不是精益管理,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跨越发展能力,做好保障的关键所在。
员工如何自我安全管理
(一)强化精益安全管理达到零缺陷
精益管理安全就是要以科学严谨的管理,追求零缺陷。在这个过程中,要达到零缺陷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工作质量作保证,获取全员对工作质量的责任感,从而持续不断改进不易引起重视的风险防范思维,把预防在先作为要点,去实施充分做好达到需求的各种准备,同时并利用各种方式方法不断地排除各种忽视的心理障碍,最终去实现零缺陷这一目标。所以,达到或能做到“零缺陷”,还要有赖于学习、思维的转变、技能的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只是管理者的责任,而是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责任,在安全的管理上,要积极将规范化、标准化引入到实施精益安全管理过程中,把责任细化到每个人、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个接口的“缝隙”上,真正实施“管口前移”来把握安全工作主动权,在这个过程中要常常采取用“显微镜”去排查隐患、用“放大镜”去追查隐患、用“多棱镜”去细查隐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相互管控,一环紧扣一环,确保环环相扣,达到疏而不漏,使每一个员工明晰在安全这条链上,抓管理,一点一滴不放松;抓检查,细为在小不放过;抓整改,快速确保不拖延;抓落实,注重实效不怠慢,实实在在把管理控制手段的阀门关得更紧,形成闭合,去达到所需要的目标值。
(二)增强精益安全管理达到零事故
精益安全管理就是要增强防控。视人的生命为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绝不能把“安全管理放在突出位置狠抓落实”变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没有高度负责的思想意识、没有落实到细节的控制措施,零事故也只能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那如何防患于未然,确保零事故呢?那就是要狠抓管理,抓管理上的细小环节,哪怕是一个细小的环节和微妙行为动作;哪怕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情,都不能放过,确保安全就是要在细微上有所作为。安全工作必须天天检月月查,现在很多 工作任务都分解到了每一天,那么安全责任为什么不能分解到了每一天?工作任务各不相同,但安全指标人人相同,那就是安全零事故。所以,笔者认为:员工每天都要填写生产点检表,是否也可以在每一天点检表的下端设一栏,填写每天安全情况呢,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可以不断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激发作业人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消除作业人员在安全生产上的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安全工作很重要,零事故企业个个都想要,但是仅有主观愿望、仅有宣传口号、仅有制度章程,没有控制到细节的管理、没有跟踪到分秒的执着和认真,愿望只能是愿望。所以作为制度、规程,不能由得你去不去遵守,而是你必须要去遵守。
(三)抓实精益安全管理达到零差错
精益安全管理就是要“眼小聚神”抓排查。按程序办事是减少差错的重要环节,而遵守岗位标准和流程规范是抓零差错的关键环节,安全工作程序性强,既要讲原则,更要关注细节、把握环节,把每一项工作做精、做细、做出特色,就要考虑到每一个细枝末节,养成精细的职业习惯和敢于负责的态度,这才是力争零差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还要勇于向“这不归我管,是那个那个部门的事,”“这不关我的事”“这事情不归我负责”“这个事你要去问那个那个”“不是我的问题”“不是我的错”等等类似的话语挑战,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把工作做到位,切实负起责任,零差错就会“随波逐流”。所以,力求求精、力求求细是防止零差错的落脚点,也是前移抓风险管控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发挥精益安全管理达到零延误
精益安全管理就是要发挥立竿见影的行动。安全管理工作要强调整治不安全因素的快速行动,这个行动就是与时间赛跑,去赢得时间,实施有效整治,就能赢得主动,就能避免问题的发生。如果延误了最佳时间的行动,抓而不紧、抓而不力、抓而不实,就会使问题有喘息的机会,就会使问题演变成不安全的因素最后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以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快马加鞭的落实行动,去深挖、破解、消除安全工作中不安全的“顽疾”,所以说,快的行动落脚点就是落实,抓落实,就是要解决问题和矛盾,确保处置能力“零延误”;抓落实,就是要脚踏实地务实工作,确保工作效率“零延误”;抓落实,就是要付诸行动真抓实干,确保快速响应“零延误”;抓落实,就是要快速行动抓出成效,确保全心工作“零延误”;抓落实,就是要自我加压用心工作,确保全力保障“零延误”。
员工如何自我安全管理
1、全员参与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管理促进和实施安全管理,全员参与是基础,领导重视是关键,要使安全工作从“要我安全”的被动性转变为“我要安全”的主动性,不仅要使全员了解和认识安贯标管理的重要性,靠自我调节和观念转变来增强安全意识;更需要企业主要领导者对安全的果断决策和精心策划。全体员工在思想认识上,要有工人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认识。
2、转变安全观念
创新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一项无形资本,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正确认识和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手段,努力实现科学管理,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首先是夯实基础工作,健全管理软件包括各类原始记录、标准、规范、安全责任制、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目标等。其次是实行全员安全管理。施工现场情况比较复杂,仅依靠少数安全专业人员去管理现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安全管理,提高全员职工主人翁意识,把专业职能管理基层管理和群众性的“自我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岗位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广大职工自觉行动,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3、依法办事,建立长效管理体制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产生条件所需资金投入。对所承担的建设工程进行定期和专项检查。
施工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造成重大事故,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4、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建立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是建筑施工企业内部实施施工现场安全全过程的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不同的侧面制定了完整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模式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为企业引入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单纯靠政府强制的被动行为转变为企业自愿参与的主动行为,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管理模式,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的转变,从“外部要企业安全”转变到“企业自己要安全,企业会安全”的概念转变。
5、强化全过程文明施工,细化管理环节
安全生产是一项自始至终的工作,是一种全过程管理和多因素管理,必须长抓不懈;同时创建文明卫生工地活动也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用抓好文明工地建设确保安全达标。在抓好全过程文明工地建设中,必须建立健全有关制度、责任体系及落实相应的组织,在工程项目开工前,确立文明施工及安全文明管理目标,制订创建安全文明工地的实施方案,确立领导组织网络、技术保证措施等,工地根据实际设专职安全员,公司设监督检查小组,定期不定期到现场检查督促,并将现场安全文明达标创建工作纳入综合管理,实施定期综合检查,公开评比,奖优罚劣。
6、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与从业人员自律相结合
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固然可以大大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也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依赖思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化。因此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同时,应强调劳动者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义务非常重要。《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享有安全生产保障的同时也有各项义务,如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等。施工现场仅靠几个安全员管理安全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管理。提高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专业的职能管理与职工的“自我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控制自身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实现各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纪律,共同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7、实施“以人为本”战略,提升企业整体安全素质
以人为中心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着眼点和指导思想。加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要突出人的主导作用,特别是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搞好公司、项目部及班组的三级教育学习。一是制订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按计划定期有步骤地实施,并及时予以考核,将成绩公布于众,不合格者进行待岗培训;二是不定期培训,充分利用雨天及其他休闲时间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三是开好班前安全会,强调安全操作规程,使安全意识在职工中入心入脑,做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四是通过开展各种安全活动如安康杯知识竞赛、百日安全赛等活动,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和职工安全素质均得以提升。
8、治标与治本相结合
安全生产检查的重点主要是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执行情况,安全管理检查仅是搞好安全工作的一种手段,不是治本的方法。发生了安全事故,要严格按照国家和建设部的有关法律法规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真正按照“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原则,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决不搞形式主义。要通过执法的严肃性促进建筑企业自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保证安全生产的投入,逐步形成安全管理的闭合性体系,从根本上消除事故的发生,最终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