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鸽饲养的技术是什么
有许多爱好者在多年饲喂赛鸽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幼鸽经常抢不到足够的饲料而处于饥饿与半饥饿状态,但是这些鸽子往往成为优秀的赛鸽。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赛鸽饲养的技术,一起来看看。
赛鸽饲养的技术
一、信鸽棚的选择和构造 鸽棚(舍)的选择与构造是信鸽饲养者的第一步。鸽棚的位置和方向、鸽棚的大小等工作解决好,十分有利于以后的饲养。 鸽棚的位置应选择朝南的方向为佳,地势宜高。这样阳光充足、空气流通。鸽子需要干燥的住处,同时需要干燥的空气。它们不怕冷,并不需要很温暖的环境,但是暖和一点的环境对鸽子的发育会有所帮助。一个较为合理的鸽棚应该是:不管鸽棚外面的气温是何等的热,或者是何等的冷,在鸽棚内总要比外面舒服一些。无论外面是下雨还是潮湿的阴雨天气,都应该要使鸽子的羽毛不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 当然,不是每一个鸽棚都能做到这个程度。但这也不是说建在地面上的鸽舍一点都没有办法改善了,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以改善,把一些不利于鸽子健康的环境加以改变。
建在地面上的鸽棚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鸽棚不要直接砌在地上,应离地面半米,这样鸽棚里潮气就少了。
第二,鸽棚内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选择朝南方向)、占地面积要大一些,不宜太高(房高以两米左右为好)。
第三,鸽棚的门窗构造要安全,切莫让黄鼠狼、野猫或蛇等动物侵扰。不管是阁楼上的鸽棚还是地面上的鸽棚都应该掌握好不能让强风直吹,但是必须要有空气柔和地通过鸽棚。所以我们绝对不可把鸽棚盖成密不通风、没有窗子的盒式样子。如鸽子多鸽棚大,就应该有适当通风的窗子,当然鸽棚的窗子不可以开的太多。
鸽棚建筑时使用的材料不能马虎,无论鸽棚的顶和四周墙壁要注意质量,经久耐用。 鸽棚里面的鸽窝应该建在鸽棚四周的墙壁上。鸽窝的多少应根据鸽子的数量而定,鸽窝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做成二格格的格子。另外可以在鸽棚中墙壁上做一些“栖格”,就是让一些没有配对的鸽子站立休息的地方。 鸽棚内应有鸽子的出入口、活络门、观望台、电铃、窗、窝、栖格、食槽、盐土槽、饮水器以及饲养者的出入门等。
二、提供足够、合理的营养。 食物是信鸽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要保持信鸽健壮的体质和良好的竞翔性能,就要根据信鸽不同生长阶段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饲喂能量、蛋白质等养分齐全的饲料。 如为了保证童鸽身体、骨骼的生长发育,防止过肥和早熟,日粮中应增加绿豆或鱼粉,提高蛋白质的含量;训练期的信鸽能量消耗大,应增加玉米、小麦等高能量饲料的补充;正在育雏期的亲鸽,则应配给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均较丰富的日粮,尤其是蛋白质必须保证每只每天摄入18克左右。另外,应保持信鸽饮水的清洁和保证保健砂的供给。
信鸽的饲喂也要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强化信鸽迅速归巢性能。饲养者每天定时、定量饲喂信鸽,并固定食槽位置,使信鸽养成按时归巢、定点采食的习惯。为了使信鸽放飞后即能归巢,可采取空腹放飞,归巢后及时给予饮水和美食,以资“奖励”,或者放飞前少给食,回巢后多给食等办法,引诱信鸽归巢,避免因其不饥而不急于归巢,在外逗留延误归巢时间。形成条件反射后,每次放飞或参赛归来,信鸽都会立即入舍。
信鸽喜食稗子,荞麦、稻子、麦类、豌豆、高粱、玉米等均可,喂食时应经常更换品种,以增进其食欲。训练、竞翔时,多食玉米豌豆,弥补它的体力消耗。鸽舍附近放置些黄沙、黄泥、陈石灰、煤炭屑及碎蚌壳粉、骨粉,让其自行觅食,帮助消化。暑天喂些绿豆,平时增加切碎的青菜。必须有固定的水缸,每天换2次水,水一受污染须立即更换。除夏季外,每月洗澡1~2次。每次训练归巢后,先喂水后喂饲料。
赛鸽饲喂技巧的研究
1.提高后代培育质量的饲喂技巧
赛鸽属于鸟类卵生胚胎,雌鸽体内胚胎形成受精蛋,其中鸽蛋形成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满足出壳雏鸽大脑和神经系统及其它组织、器官形成和发育的需要。雄性精子的活力是提高受精能力的关键。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名誉教授原田康夫先生的研究表明,赛鸽内耳壶囊器官中的“耳石”结构的功能与定向导航有关,构成耳石的重要物质有钙、铁、锰、锌等物质。如果种雌鸽在形成鸽蛋的过程中缺乏上述物质的饲喂,势必影响出壳雏鸽导航器官的形成困难或者功能低下。
正因为如此,种鸽的饲喂就显得十分重要。我们根据前面的理论认识,连续进行了分组对比实验,随机选择两组数量种鸽并繁殖后代鸽,另一种在习惯饲料的基础上,添加我们研究的“耐久力”,主要功能是提高种鸽的体能素质,促进雄性精子的形成和增强活力,促进雌鸽体内胚胎发育,满足鸽蛋胚胎所需的矿物质和和微量元素。促进幼鸽的生长发育和所需要的物质,特别是导航器官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耐久力”饲喂的种鸽体力充沛,幼鸽的生长发育速度快、成熟早,无论是竞翔距离、归巢速度和归巢比率都显著高于没有使用添加剂的对照组。为了进一步证明添加饲料的优势,在后来的几年中,我们将采取对调实验的办法,结果证明添加“耐久力”的实验组仍然显著强于对照组。
2.提高赛鸽家飞训练效果的饲喂技巧
赛鸽家飞训练是鸽子主动飞行运动的表现方式,任何形式的驱赶飞行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那些持续时间长、活动范围大的鸽群并不是靠人为驱赶形成的。本人曾在沿海某赛鸽公棚一个多月的实地观察了解到,天气条件较好的清晨,放出鸽舍的赛鸽有三种典型的表现,第一种大约有一半的鸽子组成一个大群体飞到数公里外海面的几个小岛上空来回绕岛飞行运动,最长的飞行时间可以持续两小时以上。第二种是由几只或者十几只结伴组成若干小群体,由山间飞向大海,又从大海折回山间,来回运动。第三种是由两百多只组成的另一群体在鸽舍上空绕了几圈之后,降落在鸽舍顶上休息了,虽然工作人员三番五次奋力驱赶,它们绕了几个很小的圈子,仍然降落在临近的房顶和鸽舍屋顶上歇息。而那些胆小的鸽子甚至降落在附近山上的岩石上歇息。这就是赛鸽主动飞翔与被动驱赶的不同表现。
进一步观察还发现,那群不愿意飞翔运动的鸽子可以说是等待进食的常客,经过抽样检查发现它们个个膘肥体壮。而那些远翔活动的小群体经常错过进食时间,甚至有一小部分鸽子回来后连剩在食槽内外的瘪稻谷壳都吃光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对赛鸽的饲喂理论和技巧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是对幼鸽出棚活动后家飞训练的研究。幼鸽出棚活动后,父母鸽的喂食量明显减少,这一阶段幼鸽体重开始逐渐减轻,为它们单独家飞或者跟随成年鸽群飞行运动创造了条件。实验研究表明,幼鸽出棚后的饲喂量的有效控制,是控制体重最有效的办法,也是使幼鸽形成长时间家飞训练习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