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中后期如何进行高产管理
在花生种植生产上,中、后期管理跟不上会导致花生产量较低,是严重制约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的一个因素。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花生中后期的管理方法。
花生中后期的高产管理方法:清棵蹲苗
在花生出苗后,把幼苗基部的泥土向四周扒开,让两片子叶露出地面。这样可使花生第一对侧枝早发,茎部节间缩短,达到苗壮,提早花芽分化,有利于高产。据各地试验表明:一般比不清棵蹲苗的增产10%~20%左右。清棵必须掌握好时间和深度。时间在基本齐苗,主茎可见两片真叶时进行,过早苗嫩,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弱;过迟侧枝细弱达不到清棵的目的。深度以两片子叶露出土面为准,过浅第一对侧枝仍埋于土中,起不到清棵的作用;过深,则易将胚芽扒出,造成幼苗倒伏,不利于生长发育,清棵15天后才能中耕松土。
花生中后期的高产管理方法:整株压圈
在始花期结合锄地清棵,用土(最好用湿土)压在花生秧基部,使每窝花生秧朝向三个方向,使花生倾斜于地表定向生长。到花生封行前后和始花期,用一直径30厘米左右的圆圈,套压在每窝花生的中央部分,使其向三个不同方向匍匐于地面生长。这样,可比常规栽培减少病害。分枝长势好,结果范围增大,一般可使花生增产10%~15%左右。
花生中后期的高产管理方法:及时撒土
花生在大量果针入土之际,有部分果针不能入土,还有部分果针接触土壤就停止生长了,在这关键时刻,就地捧细湿土从顶部撒下,就可提高果针入土率、坐果率和饱果率。据试验表明:花生在盛花期后及时撒土,可亩增产5公斤以上。
花生中后期的高产管理方法:追施钙肥
花生结实期需要大量的钙和磷,过磷酸钙有利果壳的形成,增加饱果率,提高种子含油量。用2%的过磷酸钙液进行叶面喷施效果更好。
增施硼肥和钼肥
生产实践证明:花生施硼肥和钼肥,一般可增产10%以上。施用方法:在初花期亩用0.3%的硼砂溶液50~6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生长期亩用0.15%的钼酸铵溶液50公斤叶面喷施。防病:在花生生长中后期,最易感染叶斑病和花生锈病,要下针中期开始7天一次,喷施喷施宝叶面肥及多菌灵混合防治叶斑病和花生锈病。
花生中后期的高产管理方法:五个预防
防早衰
花生从结荚期到饱果期是需要水肥较多的时期,如水肥供应不足,会造成植株发育不良,长势差,叶片黄,出现早衰,致使花生绿叶面积减少,光合能力下降,制造的养分少,干物质积累减少,向荚果运输的速度减慢,影响产量。因缺肥造成早衰的田块,应在结荚到饱果期每667平方米根外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溶液50千克,喷施时间最好在晴天下午4时以后,每隔10天喷一次,一般喷2~3次,可有效补充养分,防止早衰。
防徒长
花生饱果期,营养生长逐渐减退,营养物质大量向荚果转移,干物质迅速积累。但因气温、阴雨、光照及施用氮肥过量等多种因素的原因,致使花生茎叶徒长,过早封行,田间郁闭,消耗大量的养分,抑制果实干物质的积累,影响产量。因此,对有徒长趋势的花生,要采取措施,抑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对提高花生的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防积水
花生具有“喜涝天,不喜涝地”和“地干不下针,地湿不鼓粒”的特点。特别在花生生长后期,花生田绝对不能积水。如遇雨或连阴雨时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使田间湿度过大,造成茎叶徒长,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系和荚果鼓粒,并易造成大量烂果或发芽,降低产量和品质。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块种植花生,一定要实施高垄栽培或挖好排水沟,降低水位。
防病虫
花生后期最主要病害是叶斑病,受害叶片叶绿素被破坏,光和作用降低,造成早期落叶,影响干物质积累和荚果成熟,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40%以上。在防治上,在发病以前就应喷洒1~2次1∶1∶300倍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进行防治。花生后期的主要害虫是以蛴螬为主的地下害虫,要及时防治。后期蚜虫发生,当有虫株率达到5%以上时,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防治。
防杂草
花生生长的中后期由于温度高,雨水多,容易滋生杂草。据调查,有许多农民误认为后期杂草对花生生长影响不大,任其生长。实际上杂草尤其是护根草严重影响其通风透光,并吸收大量水分和养分,影响花生荚果饱满。
花生中后期的高产管理方法:适时收获
当花生上部果枝叶片变黄,中部叶片大部分已经脱落,果壳网纹清晰,剥开荚果后,果壳内海绵层有黑色光泽,籽粒饱满,种皮红润,饱果率达85%时,表明花生已经成熟,必须及时收获,收获过早、过晚都会降低品质及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