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述宗教音乐的论文
中国音乐家阿炳和德国音乐家巴赫都是宗教音乐家,虽然两人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其音乐所表现的形式和内涵也根本不同的,但却被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论述宗教音乐的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论述宗教音乐的论文篇一
宗教精神在音乐里穿行
摘要中国音乐家阿炳和德国音乐家巴赫都是宗教音乐家,虽然两人的音乐风格截然不同,其音乐所表现的形式和内涵也根本不同的,但却被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喜爱。
关键词:宗教精神不同的时代相似的命运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巴赫和阿炳并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巴赫生于1685年于1750年去世,阿炳生于1893年于1950年去世,也就是说巴赫逝世二百年后阿炳才出生。两人虽然相距二百年,但他们的身世和命运却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两个人都出身于音乐世家,巴赫幼年在家随父亲学习弦乐器基础知识。1695年巴赫父母双亡,由担任管风琴师的长兄抚养,并教授他弹奏键盘乐器。而阿炳,原名华彦钧,其父是江苏无锡东亭雷尊殿道士华清和。华清和号雪梅,擅长演奏各种民间乐器,尤精于琵琶。阿炳自幼从其父学习音乐,18岁时其乐器演奏的水平之高就被当地道教音乐界所公认。
巴赫和阿炳还有一个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巴赫生前很少人知道他的作品,直到他逝世五十年后,人们才对他的作品有所认识,特别是经过著名的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极力推崇才逐步受到重视,到1950年当时的西德才出版了巴赫的全集。而阿炳除了在当地被认为是个盲流浪艺人外,很少人知道他的作品,直到因生病快要去世的1950年,他的同乡,在少年时代听过他演奏的著名民族音乐学家、中国音乐史家杨荫浏和他的同事曹安和找到了阿炳,录音和整理了阿炳三首二胡曲和三首琵琶曲。不久阿炳就离开了人世。1954年出版的《阿炳曲集》,也算告慰了这位一生穷困流浪的盲音乐家的在天之灵吧。而阿炳真正为全世界热爱音乐的人们所了解,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著名的大指挥家小泽征尔对阿炳的《二泉映月》有过很高的评价,他说《二泉映月》是应当跪下来听的。
赞颂上帝的和谐之音――巴赫
蒂姆・道雷所著的《巴赫传记》中说:“巴赫是最后一位伟大的宗教音乐家,德国北方的新教是他艺术的宗教基础。巴赫认为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之音,赞美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
巴赫本人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当时德国的文化领域,充斥宫廷的都是外国文化,贵族们花费大量金钱供养意大利明星,对本国音乐家不屑一顾。而且,德国艺术家活动的范围很窄,或者为宫廷服务或者是任教堂音乐家,巴赫一生都是在二者之间往返度过的。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教堂,因为他觉得在宫廷中他受尽了屈辱。在教堂中当他听到那雄浑的管风琴的音乐声,他会感到温暖,感到安慰。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力和心理的承受力都与他坚定的信仰有关。因此,宗教常常是他刻画音乐内容的起因与归依。我们从巴赫的作品也可以得出这一结论。如《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等乐曲。
《马太受难曲》直接取材于《圣经》里的故事,是描写耶稣受刑前最后几天的苦难及死亡。《马太受难曲》作为表现宗教思想的产物又具有超越它的社会意义,这就是巴赫的伟大之处。巴赫在《马太受难曲》中所表现的那种宗教的受难,其实也正是包括巴赫本人在内的德国人民所经受的现实苦难的再现。他把自己对当时德国现实的真切感受和体验、他的情感愿望都融合到这部宗教音乐悲剧中了。他在《马太受难曲》中所表露的痛苦,欲求渴望也正是当时德国整整一代人的社会表现。
弥撒曲是一种天主教堂的日祷时唱的赞美歌套曲。《b小调弥撒曲》表现了巴赫深刻接触到性灵的深邃神秘,强调宗教精神的作用和它的象征意义,是弥撒曲领域中最伟大的杰作。这首弥撒曲规模之宏伟,曲式构成手法、主题对比、音调体系之丰富多样。甚至对巴赫来说也是从来没有过的。其中交替出现的有声势浩大的双重合唱;拿波里歌剧般的花腔咏叹调、柔和如水的室内乐二重唱……
《b小调弥撒曲》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深刻、最壮观、最杰出的范例之一。它包括传统的《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至圣经》、《羔羊经》五个部分,共二十四首分曲。这其中渗透着巴赫所信仰的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那种对和平的祈求,对安宁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间的忧虑、苦难的感人肺腑的同情,激起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祸连年、饥寒交迫的德意志人民的强烈共鸣,其意义远远超过一般宗教仪式音乐。同时这样一部美轮美奂的弥撒曲也寄托了巴赫对心中信仰的上帝的衷心的赞颂。有一种强烈的宗教精神在里面。
静静二泉水――阿炳的音乐
巴赫虽然也是处于下层和贫困状态,但毕竟他可以专心干他最热爱的事业,用音乐去赞美上帝,向上帝倾诉自己内心的苦难和对上帝的爱。阿炳却不得不为每天的生存而去演奏,生活极其艰苦,有时甚至吃不上饭。他每天沿街卖艺,既是讨生活也是在实践着他的音乐理想。阿炳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一个充满战乱,悲苦的时代。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种种苦难都曾落在了阿炳的头上,而最不幸的是他又因病双目失明。
阿炳根据民间音乐及道教音乐而创作的乐曲有很多,但是他死后仅仅留下了六部作品,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这是著名的音乐家杨荫浏在1950年无锡刚刚解放不久,用一部老旧的录音设备从贫病交加的阿炳身上抢救出来的。虽然仅存六部器乐作品,但阿炳的名字决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音乐家。他的作品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在欧洲、美洲、澳洲的很多庄严的音乐会上演奏。阿炳的音乐响彻在全世界。
无锡是阿炳的故乡,这里既有江南小船流水人家的景致,又有包孕吴越、渔舟唱晚的太湖。城中有一座惠山,而因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而出名的二泉就在这山上。江南又是中国民间音乐的发祥地之一,牧童,采茶女无一不会哼唱一些好听的小曲,至于豪宅大院更是不时响起丝竹之声。生活在这种环境里的阿炳是幸运的,他在很小的时候便接触这些。他的父亲又是一位民间乐器演奏高手,甚至可以说是琵琶演奏家。阿炳的父亲是一位道士。对阿炳音乐中的道教精神的影响无疑是根源之一。阿炳到了十八岁时就成为了无锡道教音乐界的第一高手。这既说明阿炳是音乐天才,也说明阿炳对道教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又说明阿炳对道教音乐有深刻的认知。
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人们有多种理解,这一点也不奇怪。至于阿炳对这首二胡曲是如何理解的呢,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是从小就沉浸在道教音乐中,阿炳那些潜意识中的记忆,那些童年不经意中的记忆是永远也洗不掉的。鲁迅先生说过,不了解道教,就不了解中国。林语堂先生在《吾国吾民》这本经典之作中,有不少篇幅在论述中国人的性格和处世态度时,就是以一半是儒家的,一半是道家的来表现。当然道家不是道教,但道教里肯定有道家思想,道家精神,道教对阿炳的影响不可小觑。
江苏无锡惠山泉,也称“天下第二泉”。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我们犹如见到其人,一个饱经风霜、坎坷一生、心地慈祥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对二泉映月这样美丽景象的理解。乐曲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接着到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回想如烟的往事。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进入第三句时,旋律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一些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有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转为激越昂然,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
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凉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申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为了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从1=48-58,但其力度变化幅度较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于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抒情性的细腻刻画,委婉连绵扣人心弦。
中德音乐之比较
每个音乐家尽管他的作品具有他本人的鲜明个性,但总是脱离不了他所在的国家的人文精神。音乐家的每一部作品都体现了作曲家祖国的人文精神。因此,中德音乐的比较,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文精神和德国人文精神的比较。
德国人不如法国人浪漫,不像英国人那样保守,不像意大利人、西班牙人等那样热情。也不像俄罗斯人那样忧郁。德国人严紧,认真、严肃,有一种思辨的精神。与其他欧洲人相比更富有团队精神。但是德国却是个出哲学家和音乐家的国家,除了我们提到的巴赫,还有贝多芬、亨德尔、舒曼、瓦格纳、勃拉姆斯等人,这些都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而巴赫是他们的前辈,巴赫的音乐对这些作曲家影响也是很深的。
巴赫是一名坚定的基督徒,而基督教对他的影响是特别重要的。基督是他心中的灯。没有基督教也没有巴赫的乐曲。这原因是欧洲文化就是基督教文化,可以说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希望人文精神的主体。基督徒认为:崇拜是上帝与他子民的相遇。崇拜是一种交流,上帝向我们说话,我们向上帝回应。上帝向我们说话是藉着《圣经》上的话语,藉着上帝的创造,甚至藉着人的行动;人向上帝回应则是透过语言、文字和音乐。音乐是在一个极高的层面上传递。在《圣经》中当撒迦利亚重新开口说话时,他就赞美上帝,因此有一首“撒迦利亚颂”。摩西和米利暗过了红海后,一个领男声、一个领女生在歌唱,就是对上帝有了一个真实的回应。
这些歌颂就是人感受上帝丰盛的恩典之后的自然回应,就好像蒙选召,蒙救赎,蒙恩爱得见上帝的作为和得听的话语等,这些歌来表达他们最深的信念。《圣经》从来没有提到说向人赞美,或是向人歌唱,在《以弗所书》5章四节中信徒彼此所作的是用“说”,“赞美”都是向着主,天使向牧羊人传讯是说话,赞美上帝却是用音乐。而巴赫就把这种音乐发挥到极致。《马太受难曲》和《b小调弥撒曲》就是好的证明。
中国的人文精神是以儒释道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社会生活的道德化和个体意识的超脱之空灵境界,这是中国传统儒释道思想构成的中国文化的构架。孔孟、程朱、陆王之学为人格成圣化和生活的伦理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说明,庄学、玄言,禅理一直是超脱人生的理论根据。凡是人都在体验着生活,都在遭遇和命运中感领和世界的馈赠。人人都体验过和正在体验着欢乐与忧愁、喜庆与绝望,爱欲和死神的不可抗拒的纠缠。阿炳也是如此。
阿炳一生都在音乐中生活,而他的信仰虽然没有人说,但他肯定信仰道教的。他的父亲是道士,他从少年到青年就完全沉浸在道教音乐中,这些音乐都透入了他的骨髓中,也许他从没有向人宣传过道教,但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却充满着道教精神。而道教精神就是恬然乐之的逍遥心境是最高境界。《二泉映月》就可以很好的说明。阿炳的一生是悲苦的一生,临死前贫困交加。音乐家用老旧的录音机录下他生前拉的乐曲《二泉映月》,虽然阿炳用一把破旧的二胡,琴弦拉出的声音有些沙哑,但阿炳在病痛中拉出的声音显出平和、深稳、虚静,完全沉浸在二泉映月的美景里。没有愤怒,没有悲哀,只有静静二泉水和月影的移动。
而在巴赫的音乐中,通过耶稣基督所体现的爱,使受难的人类得到拯救,人与亲临苦难深渊的上帝重新和好的最高境界。基督文化与道教文化一个最为根本性的差异就是拯救与逍遥。这也是巴赫音乐与阿炳音乐的根本区别。
参考文献:
[1] 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 林语堂:《吾国吾民》,金兰文化出版社,中华民国75年4月出版。
[3] 《音乐欣赏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