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的理财误区

2017-06-26

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开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具有“准储蓄”的特征。那么,货币基金的理财误区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收集整理了货币基金的理财误区,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货币基金常识的四大误区

1、余额宝收益这么好,会不会是因为久期偏高?

有些投资者心里犯嘀咕:现在余额宝收益远远超过一年定期存款收益率,会不会是因为久期畸高。一起来看下国内外货币基金的久期水平吧。目前美国主流的货币基金久期上限是90天,主要是在欧债危机爆发后,雷曼倒闭,引发对货币基金破产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的担忧,所以美国下调了货币基金剩余期限的限制。

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和货币市场环境有较大差异。根据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货币基金组合剩余期限不超过180天,余额宝一直在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范围内限制组合剩余期限,且规定更加严格,设定为120天。

2、余额宝组合剩余期限增加并不会加大流动性风险。

2014年年底余额宝的组合剩余期限和1年前相比是增加的,有些投资者在流动性方面会有所疑问,其实这完全不必担心。首先,去年底,我们判断未来资金面会相对宽松,事实也证明如此。在资金相对充足和稳定的情况下,有必要抓住这个比较好的投资机会;其次,经过了2年的大数据分析经验的积累,在余额宝的流动性管理上,可以根据数据准确地分析和预测余额宝申购和赎回量,因此在管理上,流动性风险完全可控;第三,余额宝作为货币基金,其收益波动与同类相比是非常小的,波动率低,1.5亿人的庞大客户量,加之人均持有金额相对较小,也有利于余额宝规模的稳定性;第四,余额宝的流动性管理做了充分安排,设立了应急响应机制。这些都保障了在流动性可控的基础上,为其带来更合理的收益。资金面宽松的情况下,在不触动流动性风险的基础上,给用户谋求更好的收益是基金管理人的职责和义务。

3、期限错配和货币基金久期不能混淆。

投资者容易把“期限错配”和货币基金“久期”概念弄混淆。期限错配一般是表示银行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匹配关系。比如某机构购买了一年到期的资产,同时只配置了半年的负债,此时就存在期限错配的风险了,即半年后可能会由于流动性紧张,无法足额吸收新的负债来偿还到期负债,造成资金链断裂。

而货币基金久期是指资产距离到期的时间的加权平均值,既从客观上反映资产配置期限的长短,更重要的是反映利率风险的函数,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流动性风险的函数。即它体现在利率每波动一个点,货币基金资产价格波动几个点,和持有人的钱能不能提出去(流动性风险)无关。在货币基金管理中,从数值上讲,组合久期和组合剩余期限相差不大。

4、货币基金资产剩余期限不是越短越好。

一些投资者会简单认为货币基金资产剩余期限和收益成正比,但实际上,货币基金资产的剩余期限不是越短越好。一般来说,剩余期限越短的资产,收益也会越低;但也不是说剩余期限越长,收益越高,也要看哪些期限的资金比较紧缺。比如市场近期最缺3个月的钱,那3个月的资产收益就最高,1个月的和6个月的可能都不如它。基金管理人要根据市场情况来配置久期,让基金能在满足大家流动性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收益,所以不会单纯的拉长组合剩余期限。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