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精选

2017-06-11

神话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民族意识的积淀,它以潜意识的方式影响着几千年来人们的文化思维与行为习惯。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精选,希望对您有帮助!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精选篇一:

黄帝时候有个火正官,名叫祝融,他小时候的名字叫做黎,是一个氏族首领的儿子,生成一副红脸膛,长得威武魁伟,聪明伶俐,不过生性火爆,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火冒三丈。那时候隧人发明钻木取火,还不大会保存火和利用火。但黎特别喜欢跟火亲近。所以十几岁就成了管火的能手。火到了他的手里,只要不是长途转递,?就能长期保存下来。黎会用火烧菜、煮饭、还会用火取暖、照明、驱逐野兽、赶跑蚊虫。这些本领,在那个时候是了不得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敬重他。有一次,黎的爸爸带着整个氏族长途迁徙,黎看到带着火种走路不方便,就只把钻木取火用的尖石头带在身边。

一次,大家刚定居下来,黎就取出尖石头,找了一筒大木头,坐在一座石山面前“呼哧呼哧”钻起火来。钻呀,钻呀,钻了整整三个时辰,还没有冒烟,黎很生气,他嘴里喘着粗气,很不高兴。但是没有火不行,他只好又钻。钻呀,钻呀,又钻了整整三个时辰,烟倒是出来了,就是不起火。他气得脸子黑红,“呼”地站起来,把尖石头向石头山上狠狠砸去。谁知已经钻得很热的尖石头碰在石山上,“咔喳”一声冒出了几颗耀眼的火星。聪明的黎看了,很快想出了新的取火方法。他采了一些晒干的芦花,用两块尖石头靠着芦花“嘣嘣嘣”敲了几下,火星溅到芦花上面,就“吱吱”冒烟了。再轻轻地吹一吹,火苗就往上窜了。

自从黎发现石头取火的方法,就再也用不着费很大工夫去钻木取火了,也用不着千方百计保存火种了。中原的黄帝知道黎有这么大的

功劳,就把他请去,封他当了个专门管火的火正官。黄帝非常器重他,说:“黎呀,我来给你取个大名吧,就叫祝融好了,祝就是永远,融就是光明,愿你永远给人间带来光明。”黎听了非常高兴,连忙磕头致谢。从此,大家就改叫他祝融了。

远古时代,一到晚上就是一片黑暗。人们都是生活在饥寒交迫的环境里。

相传天山有一个神叫伏羲,看到了人间发生的一切后,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突然黑云密布,山林间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雷电使树木燃烧起来,但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什么,于是当地人看到这些就吓的到处乱跑。待雨停了后,夜晚也来到了,天渐渐暗下来,只有燃烧的树木的地方是光明的、温暖的。

人们都过来感觉甚是舒服,远方飘来了阵阵香味,跟着香味寻过去,原来是一只被雷电击死的野兽。人们分着把野兽吃了。

从那次以后,人们认识到了火的重要性,为了找到制造火的原理。人们到处奔波寻找。

伏羲在一位年轻人的梦里告诉他了学习制造火的地方。醒来后,这位年轻人翻山越岭也未找到那个地方,于是就在树下休息,这是天也慢慢黑下来了。突然间,在这附近有光在闪烁,待他来到那里时发

现,原来是有几只大鸟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树上的虫子。只要它们一啄,树上就闪出明亮的火花。年轻人看到这种情景,脑子里灵光一闪。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树枝,用小树枝去钻大树枝,树枝上果然闪出火光,可是却着不起火来。年轻人不灰心,他找来各种树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树枝进行摩擦。终于,树枝上冒烟了,然后出火了。 年轻人带着胜利的曙光回到自己的家乡,告诉了他们自己的发现。从此人们在夜间不再是黑暗、不再寒冷;也开始吃熟的食物,人们被这个年轻人的勇气和智慧折服。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精选篇二:

上古时代,有一个叫火帝的孩子。他的父亲是打猎的,尤其擅长于猎猪。一天,火帝的父母上山去狩猎,把他留在家里。他拿着几块石头敲打着玩,结果迸出的火花点燃了茅草,引起了大火。

大火自灭成灰烬时,不仅茅草房没有了,猪圈也给烧毁了,小猪们也烧死了。可此时,一股香味飘进了幸免于难的小火帝鼻中。这股从未体验过的气味,让他忘掉了惊恐。火帝跟着香味找到了皮焦肉熟的小猪崽。诱人的色泽,馋人的香气,令他情不自禁地凑上前去……

父母狩猎归来,看到化为灰烬的茅草房和猪棚,正要生气怪罪他呢,却见火帝向他们展现了一道特别的晚餐:一只焦黄油亮、香气扑鼻的烤乳猪。

发现和使用火的这个作用,对远古的人们来讲,等于是发现和发明了一个奇迹!

从此,人类有了对火的认识,有了吃熟食的习惯,也有了发展盎然的烹饪艺术和享受。

很多创造发明故事都让人感觉很美丽,那是因为创造发明本身就具有传奇性,甚至无须我们去加工和渲染。

火帝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未知法”!认识火的过程,提示我们一件重要的事:大自然充满着无限的魅力,是因为它总有许多未知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人类虽然发展到今天这种无与伦比的程度,但是对于创造力最强的大自然而言,也无非是九牛一毛。有了未知法,就提示我们在发展自己创造力的时候,还要保持谦逊的态度。惟有如此,我们才会保持学习能力,才会不断进步,才会发现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凤凰涅盘是一个与火有关的美丽神话。传说中的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从此鲜美异常,不再死。雄奇的大黑山上,全彩激光灯映射出长达数公里的时光隧道和漫天的云彩,高达十米的烈焰从山顶喷薄而出,飞瀑飞流直下,在水与火的交融中,凤在歌鸣,凰在和弦,演绎一部五百年前的神话,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

指凤凰在火中重生并得到永生,涅盘就是佛语中的死而复生

凤凰会老的,每次老的羽毛掉不掉,就无法自由飞翔,而每次换羽毛,都要将全身羽毛拔光,再等新的羽毛长出来,这段时间是无法飞,也没有吃的,非常的痛苦,比喻美好的未来是要经过通过自己不断的吃苦的

关于火与光的神话故事精选篇三:

满洲族简称满族。

在满族人的传说中,石和火是他们祖先的第一生命。在神话中,石是孕育宇宙第一生命的母体。这第一生命被称做石神或火神,世界就是由这个初始宇宙神创造的。石作为火的生源和依托,被视为宇宙之母或宇宙生命力的象征。所以,在满族神话中,有许多石神观念与火神话和火信仰密切相连的故事。虽然许多神话故事都是火和石,而且是火的初始,但故事内容却不同。

有一个神话故事是通过石和火来揭示大自然是如何形成的,故事不长,但很悲壮。故事讲的是在天地未分的时候,有一位古老的女神,叫多阔霍,她是住在石头里的,是孕育着光与热的宇宙大神,日夜操劳。有一天,天母阿布卡赫赫被恶魔耶鲁里骗进了大雪山,并被巨大的雪山压着,使天母阿布卡赫赫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她也处在无助无援的地步。她不仅逃脱不了困境,而且冻饿难忍。当她发现了雪山底下的石头和石头里的多阔霍女神的时候,冻饿难忍的阿布卡赫赫便吞下了石头和石头里的多阔霍女神。可是,多阔霍的热火又烧得阿布卡赫赫浑身发热,坐卧不安,一下子竟撞出了大雪山。后来,热火烧得阿布卡赫赫的肢体渐渐开始融化,眼睛变成了日月,头发变成森林,汗水变成了溪水河流。

满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但是,他们对鸟的喜爱和崇拜是满族文化的特征之一。在满族的鸟崇拜中,对乌鸦和喜鹊的崇拜尤为突出。满族民间的神话传说中存在着丰富的鸦鹊形象。满族有一则《打画墨儿》的故事,说一次树林失火了,满族的猎神班达玛发派乌鸦去叫醒人们来救火。救完火,树木已烧去一半。为此,班达玛发决定惩罚那些不去救火的人,又派乌鸦,叼着珠串,给救火的人作为标志,没有标志的人将遭到惩罚。满族著名的三仙女神话中,三仙女佛库伦就是吞下了神鹊衔来的红果,感而有孕。后来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布库里雍顺。这个布库里雍顺,就是爱新觉罗氏的祖先。这个神话说明,满族也是经过“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时期。

还有一个关于鹰和火的神话故事。在天地初开的时候,大地像一包冰块,一只母鹰从太阳里飞过,抖了抖羽毛,把光和火装进羽毛里头,然后飞到世上。从此,大地冰雪才开始融化,变成了一个人类和生灵可以生存的世界。当人和生灵有了吃饭、安歇和生儿育女的时候,母鹰却飞得太累了,打盹睡了,羽毛里的火掉了出来,将森林、石头烧红了,彻夜不熄。神鹰忙用巨膀搬土盖火,烈火烧毁她的翅膀。最后,她为了扑灭烈火而捐躯,成了善良无私的人类守护神。由于满族先民信仰萨满教,母鹰的灵魂化为女萨满,是对萨满起源的一种神圣解说。这里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萨满教萌生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萨满为女性;二是萨满的起源和鹰紧密相连,鹰魂是萨满之魂。鹰崇拜成为萨满教萌生时期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初民对萨满教的情感。在洪荒初开的氏族部落时代,原始宗教不是人类的异己力量,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初民必不可少的精神支柱和主要的文化形态。

火神是一位舍己救人的品质崇高的女神,是满族萨满教崇拜的重要神祗,是自然神之首,祭祀仪式都离不开火,因而满族的火祭十分壮观。这反映了生活于严冬北方的满族先民对火的祟拜。他们熟食、照明、取暖、制造工具都离不开火。火对生存如此重要,被视为万物本原。火中产生一切东西,便是原始哲学观的反映。火神最初是初民对火本身的神化,她与太阳、星辰、天空相联系,被称为火母神、火奶奶、奶奶火神。

满族关于火神神话的故事,有的还带有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的痕迹。阿布卡恩都里额上的红瘤变成的美女拖亚拉哈是个盗火英雄,在与天母阿布卡赫赫勇于献身方面有一致性。她是雷神的妻子,被风神盗走。这也透露出对偶婚初期出现抢婚的习俗。拖亚哈拉是男天神育化的晚辈女神,是男神生育的又一例子。她与父神却是对立的。阿布卡恩都里心中有神火,却高卧在九层天之上整天酣睡,造成北方天寒地冻、万物不生。尽管如此,他照旧整天睡大觉,什么事也不管。拖亚拉哈虽然是他的女儿,却和他大不相同,她十分关心人间生活的大事。她盗走父神的神火,因为怕火种熄灭,便把火种吞在肚里,手足兼用爬行来到人间。由于火种在她的身体里燃烧,她被烧成虎目、虎耳、豹头、豹须、猩身、人心、鹰爪、猞猁尾巴,成了一个半人半兽神。她形似丑陋,实则壮美。满族人把这些特征组合在一起来描绘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正是为了歌颂火神的巨大神力、形体与精神的美。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