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励志的成语故事_关于励志的短篇成语故事
那些短小励志的成语故事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那么短小励志的成语故事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短小励志的成语故事:得心应手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这段文字说得是师文学艺的故事。
相传古代,有个叫做师襄的乐师。他弹琴的时候,鸟儿会随着乐声而舞,鱼儿跃出水面倾听。郑国的师文听说后,就去拜师襄为师学琴。
师文学了三年,柱指钧弦,却弹不出一首完整的曲子。师襄无奈地说:“你可以回家去了。”师文扔掉琴,叹息道:“我不是不会指法,也不是不能完整地弹一首曲子。而是我心不在琴弦上,心里也没有音乐。由于内心找不到音乐的感受,所以手指就不能和琴弦相配合了。你再给我一些时间,让我找一找音乐的感受。”
过了不久,师文回来见师襄。师襄说:“你的琴练得如何?”师文告诉他:“我已找到音乐的感受,请听我弹一曲。”
当春天时叩击商弦弹南吕调,凉风突起,草木都结出了果实。秋天时叩击角弦弹夹钟调,和风徐徐地吹起,花草树木都开花发芽了。夏天时叩击羽弦弹黄钟调,霜雪交下,河塘里都结冰了。冬天时叩击徵弦弹蕤宾调,阳光变得炽热,厚厚的冰块一下就融化了。一曲将终时,则以宫弦为主与其他四弦一并奏起,这时吹来了和丽的风,天空中飘着吉祥的云朵,降下了甘露,地下涌出了清清的泉水。
师襄抚心高蹈说:“你的弹奏真是妙啊!即使师旷之清角,邹衍之吹律,也比不上你。我得挟琴执管向你学琴了。”
此外,关于“得心应手”,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得是齐桓公有天在堂上读书,朗朗的读书声不断地传下堂来。蹲在那里忙于制作车轮的工匠轮扁听得有点烦心,就搁下手中的锥子和凿子,走上来问道:“请问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见他冒冒失失的样子,心里感到不大痛快,但还是回答他说:“我读的都是圣人的书。”
“圣人还在吗?”“当然早已死了。”
“哦,人已经死了,那么您所读的,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糟粕喽!”桓公看他这样说自己,不由变了脸色,说:“寡人在这读书,你一个工匠怎么可以随便议论?我问你:为什么古人留下来的话都是糟粕?今天你讲得出道理便罢,要是讲不出道理,我就立即把你处死!”
轮扁举起手来摸了一下胡子,不慌不忙地说道:“大王息怒。臣不过是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手艺谈一点粗浅的想法罢了。譬如用斧子削木做榫(sǔn)头,削得小了一点,放进卯眼就会松滑而不牢固;削得大了一点,就会滞涩而装不进去。必须不大不小,不宽不紧,才能互相吻合,牢不可动。这种技术,得心应手,口里说不出来,但自有奥妙存在其中。我不能用话语传授给儿子,儿子也无法继承我,所以臣到了七十岁还在靠制作车轮混口饭吃。古代圣人的学问中那些精妙独到的东西是无法用话语来传授给别人的,必然随着他们的死去而消失,那么您现在所读的,不是古人无用的糟粕又是什么呢?”
桓公听了,感到轮扁讲得也有一定道理,就没治他的唐突之罪。
——《庄子·天道》
【求解驿站】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活学活用】这位老作家运用语言的功夫已到了~的程度。
【妙语点拨】师襄学艺与轮扁做工的故事启示我们,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一门手艺,在兴趣的引导下,勤加练习,假以时日,自然能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近义】心手相应、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反义】为不从心
短小励志的成语故事:望门投止
张俭是东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西南)人,出身名门望族,祖上是楚汉时代曾和刘邦并列诸侯的赵王张耳,他以操行高洁闻名当世。张俭曾做过山阳东部督邮,深受汉桓帝宠信的中常侍侯览,家乡就在山阳郡。侯览是当时权势很大的宦官,他不但横行朝廷,而且称霸乡里。侯览先后夺占民宅三百余所,良田一百多顷。他自己建造住宅十几所,和宫廷的规模一样,他还给自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陵族。
侯览如此残害百姓,作恶多端,张俭非常愤慨。于是,他上书汉桓帝,告发侯览的罪行,要求从严惩办侯览。因为侯览是皇帝身边的人,张俭的奏章还没到皇帝手里,就被侯览扣下了。从此,侯览对张俭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张俭有个同乡,名叫朱并,是个恶棍。张俭曾经严厉地惩处过他,因此他对张俭怀恨在心。后来,朱并投靠侯览,在侯览的指使下,朱并给朝廷上书,诬告张俭勾结同郡二十四人,结成党羽,图谋不轨。宦官曹节抓住这个机会,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汉灵帝下令逮捕党人。汉灵帝才十四岁,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党人。他问曹节:“为什么要杀他们,他们有什么罪?”曹节指手划脚把党人怎样可怕、怎样图谋造反等所谓的罪行乱编了一通。汉灵帝居然相信了他们,连忙下令逮捕党人。
张俭得知消息后,只得连夜逃走。侯览假借皇帝命令,向各郡县发出搜捕张俭的通令,对于敢擅自收藏张俭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张俭见官府人马来势汹汹,只好匆匆逃跑,看到谁家可以避难,就投在谁家门下,暂时安身。
当时,人们恨透了宦官,都知道张俭历来正直,名声很好,所以人们都甘冒风险收留他。一天,张俭逃到鲁郡,投奔好友孔褒。孔褒不在,孔褒的小兄弟孔融当时只有十六岁,他热情地接待了张俭。张俭走后,官府闻讯赶来,逮捕了孔褒、孔融及他们的老母亲加以审问。孔融说:“是我招待了张俭,要治罪就治我吧!”孔褒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要办就办我的罪,与我弟弟无关。”孔母说:“我是一家之主,要办就办我的罪。”他们一家争着承担责任,闹得官府不知如何处置。
由于大家的保护,朝廷始终没有抓到张俭,直到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农民大起义后,汉灵帝才下令解除“党锢”,张俭结束逃亡生括。这时候,东汉王朝已濒临灭亡。
——《后汉书·张俭传》
【求解驿站】在窘迫中见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况急迫,来不及选择存身的地方。多用来形容在逃亡途中的惶急情状。投止,投宿。
【活学活用】你兄弟在外,隐姓埋名,或是找一个地方藏身,或是到处漂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章)
【妙语点拨】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曾在狱中作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谭嗣同在诗中提到的张俭便是此故事中的张俭。正直的张俭被小人陷害,受到追捕。大家纷纷挺身而出,不惜牺牲性命来保护张俭的安全。由此可见,当官者只有廉洁自好,为民请命,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在需要帮助或遭受危难时,才不致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短小励志的成语故事:推心置腹
汉平帝的大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大军展开决战,其中一个叫刘秀的将领十分活跃。在这一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皇族刘玄被尊为天子,刘秀因立了大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让刘玄做皇帝。刘秀在黄河以北一边与反对刘玄的零散农民军作战,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担心将来被刘秀消灭。刘秀看出他们的心病,便采取了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自己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示对他们的绝对放心。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放在别人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火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十分服从。《后汉书·光武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的成语。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
【求解驿站】把自己的心放入别人的体内。比喻待人至诚。
【活学活用】队长经常找队员~地谈话。
【妙语点拨】刘秀的高明之处在于给人以“推心置腹”之感,这是他获得帝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他称帝后,也没有像汉高祖刘邦那样诛杀功臣,而是赏给他们封地、钱帛与特权,然后劝他们一律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不再过问朝政。他还不时派官员带着异域进贡给他的奇珍异宝,去慰问这些隐退的功臣。这样,刘秀既巩固了皇权,又落得个不杀功臣的美名,真可谓老谋深算。
【近义】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反义】勾心斗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