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城乡一体创业政策

2017-06-14

近年来,青岛将创业从“小众”推向“大众”着力破解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场地、项目、服务等瓶颈问题,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青岛城乡一体创业政策。

青岛城乡一体创业政策:为创业铺平道路

把打造公平普惠、城乡一体的创业环境作为推动大众企业的基础条件,自2013年以来,我市打破就业创业的政策瓶颈,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政策的通知》,打破城乡区划和身份界限,实现就业创业同城同标同待遇,建立起城乡均等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为大众创业创造条件。在市场准入、减税降费、扩大范围、提高补贴、开拓空间、强化培训方面都推出了突破性举措,比如,将创办小微企业的补贴标准从1万元提高到3万元,将创建创业孵化基地的补贴标准提高到最高1000万元,将创业担保贷款的额度提高到最高300万元。在此基础上,将创业补贴范围由“户籍地”申领调整为“创业地”申领,实现了全市各类创业者的全覆盖。

青岛城乡一体创业政策:为创业开辟阵地

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优势,与企业、高校等主体合作,扩大创业孵化外延,深化创业孵化内涵,探索建立推动大众创业的新模式。

建立“政府+平台”的孵化格局。鼓励各级政府、单位和个人建设创业孵化平台。结合失业人员、大学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军转干部等不同群体的创业需求,在全市先后建成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博士创业园、家庭服务业创业广场等89个创业孵化基地和园区。在此基础上,建设湛山创意工厂等创业孵化加速器,通过强化技术平台、企业融资等服务,帮助创业者跨越成长障碍。

建立“政府+企业”的孵化模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海尔集团签订共创“海创汇”战略合作协议,发挥“海创汇”作为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和网络化创业服务平台的优势,嫁接政府各类资源,双方共同为创业者搭建政府扶持平台、创业载体平台、投资融资平台等六大平台,为全社会创业和小微企业提供服务。紧密结合全市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围绕纺织和橡胶产业发展,全力打造产业融合型创业园区。

探索建立“政府+高校”的孵化模式。结合青岛本地高校不同学科资源优势,先后培育形成了青岛理工大学“优势学科+科技创业+导师团队”的创业孵化模式、青岛科技大学“办学创业一体化”的创业发展模式、青岛黄海学院“电子商务+实训平台”的创业教育模式。

青岛城乡一体创业政策:为创业输血造血

按照政府财政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理念,采取基金、信贷、风投、参股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资金配置,不断扩大创业资金覆盖面和使用效率。

一是政府投入设立创业专项扶持资金。市政府设立了10亿元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等;设立每年1亿元的青岛“人才特区”专项资金,对创业者给予100万-5000万元的创业扶持奖励、10万-100万元的购房安家补助,符合青岛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计划的,还给予30万-100万元安家补贴和50万-400万元资金支持;设立了1000万元的扶持农民创业专项奖励基金,扶持农民创业。

二是撬动市场资金。设立大众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加大对创业投入,建立起以政策性融资、风险投资和贷款融资“三叠加”的金融支持平台,为创业者注资供血。成立了数十家风投基金、天使基金和中小企业贷款机构,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创业发展。与民营投资公司合作,设立了4000万元的“青岛市大学生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大学生企业风险投资。与金融机构联合设立了3亿元的“青易贷”项目,为创业企业发展提供低息创业贷款支持。

三是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力度。将原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全市创业担保贷款基金规模扩大到10.2亿元,其中,市本级占8亿元,各区市不低于2000万元,将创业担保贷款标准由原来的最高45万元放大到最高300万元,为创业人员提供贷款支持。10亿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基金与10亿元的创业专项资金作为全市扶持创业的两大资金支撑,着力满足广大创业者的资金需求。

青岛城乡一体创业政策:为创业注入活力

把创业大学作为创业培训的“龙头”,结合创业的不同阶段,为创业者尤其是大学生提供系统的创业技能培训,增加创业信心,提升创业成功率。

一是建立“龙头”培训平台。2013年5月,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理念,创建了青岛创业大学。创业大学集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创业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助推等功能于一体,提供创业全程帮扶。目前,创业大学共在全市9个区市13个高校设立了22个教学点,累计培训创业者3万人。2014年10月,创业大学与美国劳瑞德教育集团、德国BITS大学共同签署了《中德创业大学合作备忘录》,探索建立国际化的创业学历教育模式。2015年6月,创业大学与青岛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展一体化办学,着力打造网络服务平台。全市初步形成了“线上”与“线下”联动的创业教育培训格局。

二是研发“科班”培训教材。在全国率先自主研发了包含创业知识、模拟实践、实际操作和跟踪扶持的大学生创业“四级培训体系”,编纂了四级创业培训教材,对参训学员进行224个课时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创业讲堂、财富人生、沙盘模拟、公司仿真、和创业见习等多个方面,从理论知识到创业实践对创业者进行系统培训。培训期间,大学生可以通过我们自主开发的大学生“创业云平台”,开展“零成本”网络实战创业。

三是组建“大牌”导师团队。分别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保荣为主任的创业指导专家委员会、300余名岛城企业家参加的创业导师团和600多人参与的创业专家志愿团,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创业指导。连续举办三次全球创业论坛等创业培训活动,邀请全球中小企业创业联合会主席、国内外著名专家和企业家参加,为创业者提供面对面的创业指导。

四是开展“系列”创业活动。策划开展大学生创业精英BEST计划和大学生创业海鸥行动计划等创业活动,探索建立了“创业大赛+创业培养”的新型孵化模式,以模式创新带动创业孵化加速。创建了“助创基业”和“商机PARTY”等创业服务品牌,为创业者提供项目策划、政策对接、企业融资、招商合作、项目推荐等服务,帮助创业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青岛城乡一体创业政策:为创业提速增效

创业政策是否发挥实效,老百姓是否满意,关键在于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是否畅通。为了让更多创业者和老百姓享受到就业创业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实行就业创业,市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推动信息网络、人员配备、服务事项等下沉到街道(镇)、社区(行政村)。目前,信息网络已延伸到全部社区,69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事项下沉到街道(就业创业服务28项),各项补贴均可到街道(镇)申领;创业补贴资金已全部下放到区(市)审批,各项创业补贴申领、审核、审批、拨付等环节从2—3个月时间缩短为20个工作日。建立“三项清单”发布制度,详细公布了包括申领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在内的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涉及政策享受范围、提报材料、经办地址及联系电话等内容,民众三单在手,一查便知,极大方便了老百姓,克服了过去政策知晓度低和民众经办无门、跑腿过多的问题。同时公开了各项政策的服务时限和责任部门,实施首问负责制,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落实责任追究制,杜绝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督促经办部门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

“对于真正的创业者,这就是最好的时代。”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韩红星介绍,实施大众创业工程,就是统筹政府、企业、高校、个人等全社会力量,综合运用各项扶持创业政策“扶上马、送一程”,为遇到困难的创业者雪中送炭,为创业成功的创业者锦上添花,通过创业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青岛的区域优势、科研优势、政策优势,实施草根创业、大学生创业、科研人员创业、高端创业、农民致富创业和全城创客等行动计划,力争用2年的时间,全市实现新增创业实体100万户,带动就业100万人,新增创业孵化载体100万平方米,创业创新投融资规模超过100亿元,努力营造良好 “众创生态”,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正创业的人创好业、善创业的人创大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