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会上的讲话

2017-03-01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众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档案部门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服务效率的必然选择.因此,新的时期必须做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会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档案信息化工作会上的讲话(一)

同志们: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我们召开了这次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发布以来,特别是《重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部署下一步全市档案信息化工作。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回顾

重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于80年代,之后得到逐步发展。特别是在重庆市政府办公厅20xx年3月发布《重庆市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以来,我市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市档案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加强电子文件管理为重点,以计算机网络建设为基础,以扩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通过精心组织,认真落实,逐步向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迈进,取得了长足进展,积累了有益经验,有力地推动了档案事业各项工作的开展。到目前已初步建成了以局域网、电子政务网、互联网为平台,以档案目录数据库为核心,以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文档一体化系统、互联网信息发布系统为支撑,面向内部、党政机关、社会公众的“三网一库”基本架构。档案信息化在档案业务建设中的地位日益凸现,对档案业务工作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档案信息化成果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愈来愈受到政府重视和群众关注。

(一)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实现质的突破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市档案部门大量配置计算机设备,大规模开展网络建设,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和档案业务的计算机管理工作,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根据调查显示,到20xx年底,全市档案部门拥有电脑1280台,比四年前的356台增加了3.6倍,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由207台增加到387台(市馆71台),增加了1.87倍。有的区县完全或基本实现了业务人员人均一人一机的目标,设备质量和性能明显提高。服务器作为主要的网络设备由四年前的19台增加到297台,增加15.61倍,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由四年前的6台增加到36台(市馆7台),增加了6倍。大部分区县档案局馆建立了内部局域网,联通了电子政务网和互联网。荣昌县依托党政网,与全县所有机关、乡镇共计100多个单位联网,为档案信息化、网络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全市计算机应用覆盖档案工作98%以上岗位,计算机已成为基本办公设备。全市档案部门90%以上人员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信息技术已成为档案工作人员的基本业务技能。搭建一个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档案信息化平台所具有的条件已经基本形成。

(二)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重庆市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新的档案数据库管理平台上,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档案数据库群。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档案文件目录数据由四年前的302.63万条(市馆131.62万条)增加到20xx年底的1451.3万条,增加了4.8倍(市馆242.92万条),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由179.79万条(市馆131.62万条)增加到20xx年底的976.1万条(市馆242.92万条),增加5.43倍。

进一步加快了馆(室)藏档案数字化进程,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了对珍贵、重要档案的保护,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水平。四年前,档案全文数字化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而今包括市档案馆在内有23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已开始有计划地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他们有的结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工作逐个突破,有的结合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分步实施,有的结合传统档案业务创新工作模式,既推进了档案数字化工作,又给传统概念的档案工作赋予了新的内涵。如九龙坡区、江北区创办了档案整理与数字化的“一条龙”服务中心;沙坪坝区开展了对立档单位数字档案的提前接收进馆工作;北碚区基本实现了全部馆藏数字化。部分贫困区县如南川、梁平、开县、云阳、奉节、巫山、秀山等积极创新工作思路,舍得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上投入,通过档案信息化开创了档案工作新局面。市政协、市外经贸委、市劳教局等市级机关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有序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将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办公自动化有机结合,使本单位信息化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到20xx年底,全市共完成纸质档案数字化3119.13万页,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543.04万页(市馆217.98万页)。

档案部门的档案数字化工作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档案贮存和利用模式,大大提高了档案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实现“两个转变”、建立“两个体系”立竿见影、落到实处,并为下一步工作积累了成功经验,为今后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建设成效斐然

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了档案管理应用系统更新换代,建成了结合重庆电子政务平台且独具特色的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在网络系统管理、数据库日常维护、数据转换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xx年市档案局在原科怡软件推广成果上,广泛调研,积极推进机关档案管理和办公自动化同步发展,2005年建成了适应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的《重庆市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在功能上实现了电子公文网上流转。市局一直以来努力坚持统一推广使用档案管理系统,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很多省市出现的软件使用混乱的局面,为档案信息资源库共建共享创造了条件。2003年全市原科怡软件用户为157个,到20xx年底,统一推广的软件用户达到1209个,其中80%是《重庆市文档一体管理系统》用户。重庆市档案局积极主动地参与重庆电子政务建设,通过努力于20xx年底正式成为重庆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继北碚区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试点项目之后,又在江北、九龙坡、北碚、重大等“三区一校”进行电子文件中心试点,到目前为止,三个试点区均已结题验收,从管理体制、工作流程、软硬件平台、业务规范、与OA环境的融合与连接等方面都各具特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荣昌虽不是项目试点单位,但积极主动争取县委县府支持,充分利用本地网络环境,构建荣昌电子文档中心,连通全县包括乡镇在内的100多个单位,覆盖所有立档单位,使档案部门网络应用、信息化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重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档案馆自主研发的“数字档案管理系统”,形成了档案资料在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从文件的形成、运转、归档、整理、编目、入库到上网提供利用,档案馆全程介入。同时,数字化系统成功地集成了会计档案凭证查询系统、销售合同查询系统、文档人名查询系统、史志组稿编辑系统,并形成配套的业务规范,为重钢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信息支撑,为全市、乃至全国企业档案信息化起到了示范作用。

重庆大学数字档案馆依托校园网完成了学校办公自动化系统(OA)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成功对接,实现了OA系统电子文件网上自动归档,文档一体化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实施应用;实现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网上辅助立卷??纸质文件立卷归档,通过OA系统与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部分电子文件、纸质文件借助网络环境立卷归档;通过馆内局域网实现了教职工人事档案的条码管理。完成了部分馆藏档案案卷级和文件目录数据库建设,完成了部分学生成绩记录的数字扫描加工,实现目录和部分原文网上(馆内局域网)查阅,实现了毕业生档案去向的网上在线查询。重庆大学档案馆正在努力打造全国一流高校数字档案馆。

“重庆市数字城建档案馆建设”项目实现了重庆市城建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标,通过及时发布城建档案管理信息,社会公众可以通过城建信息网快速查询到所需信息,并能通过互联网提交档案验收申请,丰富了网上信息资源,拓展了城建档案工作方式。同时,项目提供了城建档案网上项目登记、业务指导、验收申请、档案验收、档案移交的规范管理流程,实现了档案利用的计算机网络检索和原文原貌的全文浏览功能,初步建成了城建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和利用平台。该项目最近已通过专家组验收。

重庆市档案局馆在原有网站基础上,通过升级网站,更新栏目,完善内容,有计划地上载开放档案目录,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重庆档案工作、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开县档案信息网不仅设计完整,信息量大,保持随时更新,突出本地特色。目前,全市已建有区县档案网站21个,市级专业档案馆网站1个,高校档案网站5个。一个以重庆市档案信息网为龙头的档案信息网群正在建立,并逐步成为重庆历史文化的门户之一。

(四)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初见成效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重庆市档案局馆根据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及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适时出台、发布相关标准规范。继北碚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会后,市档案局先后以文件或资料形式发布了《档案资料数字化标准》、《重庆市电子档案技术标准》、《重庆市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细则》、《重庆市文书档案目录数据交换格式》、《婚姻登记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声像档案目录数据库结构》、《光盘载体档案封面标注格式》、《重庆市机关档案数字化规程》、《重庆市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验收材料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及业务规范体系,并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制定《档案数字化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在当时为全国首创。该《办法》的施行,科学地规范了档案数字化验收程序,有效地遏制了市场的无序竞争,保证了档案数字化产品的质量。至今为止,重庆市档案局先后确定了重庆西信天元数据资讯有限公司、重庆立鼎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世纪科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赛光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莘默达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为“重庆市档案资料数字化定点企业”,并根据规范的验收程序,先后对5家定点企业所承揽的13个单位的档案数字化项目进行了质量验收。事实证明,科学完备的档案信息化标准规范为我市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稳步有序开展起到了有效的规范作用,大大提升了我市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标准化程度。

(五)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全市档案部门加大了档案业务人员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把档案信息化建设相关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等列入培训计划;加强对档案业务人员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方法的培训,普及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档案业务人员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技术的技能。市局通过继续教育,专题培训,部门辅导等形式,把档案信息化相关知识的培训与业务人员的工作需要、自身能力发展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果。有的档案部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引进信息技术人才,有的区县局为此设立了专门机构,到20xx年底有三个区县局馆设立了信息化专门机构(万州、开县、丰都),江北区增设了有3个编制的电子文件中心。近几年,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档案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增强了技术力量,为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六)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

重庆市档案局馆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中,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严格遵守了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严防失密、泄密的发生。逐步完善了教育、管理、技术相结合的档案信息安全管理体制;积极开展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教育和培训;制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制度,局馆领导与各处室签订了安全保密责任书;局馆的内部局域网与一切外网实行物理隔离,未经审批的档案信息一律不上网发布,认真采用身份认证、防火墙、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了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到目前为止,全市档案部门没有发生过一起信息安全事故。

二、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经验与体会

回顾《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所走过的道路,有成绩,也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主要体现在:

(一)档案信息化必须与社会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相适应。

档案工作目的在于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档案信息化是档案部门在信息时代继续行使职能、发挥功能的必由之路。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仅要紧紧跟上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还应该适度超前。对一些关系档案工作发展的重要问题要有前瞻性的思考,适时采取积极对策,如档案部门如何在信息社会和电子政务环境下行使职能,提供服务?老、少、边、穷地区如何结合实际开展信息化建设?文件归档管理、电子档案移交接收、电子政务环境下文档一体化管理、新型数字载体的保存和保真等问题,要积极探索,主动开展工作。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把档案信息化纳入社会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的规划,把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电子档案管理和利用纳入档案规范管理的范畴,理顺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与政府信息公开的关系,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信息化紧密结合。我们要充分认识,一方面档案信息化要受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制约,另一方面,档案信息化也要在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绝不能滞后于社会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水平。否则,档案工作的水平就不能提高,档案事业的发展将也是一句空话。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要有明确的工作思路,统筹长远规划,制定科学标准。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档案部门在资金、技术等受到制约情况下,必须要明确思路,突出重点,清楚哪些工作有条件开展,哪些工作没有条件开展。做到统筹兼顾,制定切合实际的规划,由易到难,分步实施。稀里糊涂、见子打子,很可能造成重复建设或者系统不配套,影响整体效果。对于信息化建设中很多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执行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尤为重要,如数据录入、数据交换、档案数字化等。没有标准或是前后尺度不一,只会严重影响数据质量,造成重复劳动和无效劳动。

(三)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业务工作和社会需求紧密衔接,才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为业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为社会提供有效的服务手段。从根本上说是为业务工作服务。能否与业务工作紧密衔接,能否解决业务工作面临的问题,能否满足业务工作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成败。信息化建设不是面子工程,不是做样子当摆设,不能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关注业务和社会需求,解决业务需求和提供有效服务等实际问题,才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常盛之道。

(四)规范有序的基础业务是开展档案信息化的前提和重要基础。

信息化是一项以规范化、科学化为基础的建设,规范的档案实体管理,遵循档案工作发展的自身规律,是信息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前提。在我们的信息化实践中,常常因为传统基础业务欠帐,影响工作进度,甚至导致有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难于开展。例如,部分档案目录著录不准确、文件目录不完整,就严重影响了档案目录数据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因此,要搞好档案信息化建设,首先必须下力气抓好传统基础业务工作。我们有的区县想走捷径,我认为,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五)档案工作者的信息技术水平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档案信息系统是人机结合的有机系统,没有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建设者、管理者、使用者,档案信息系统难以正常运行。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要从领导做起,从上到下,营造学习新技术和应用新技术的浓厚氛围,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对信息化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尤其要引起重视,由于历史原因,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已经成为影响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一方面,要多渠道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现有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信息化专业队伍建设与整个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

三、下一步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

总体看,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纵向比,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横向比,我们的差距是比较明显的。现在,重庆市档案事业正处在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奋起直追,争取在今后几年中全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下面我就档案信息化建设下一步工作提出几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现实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重要举措。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代表着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的日益普及,政务信息公开的推进,政府部门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上审批、电子文件在线传输、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的普遍应用,使档案事业发展的环境和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部门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和必然选择。

2、推进信息化建设也是档案工作自身的迫切需要。档案是文件的归宿,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阶段。在信息化条件下,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电子文档一体化已成为普遍共识,电子档案也将会成为未来档案馆的馆藏主体部分。这样,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成效将直接关系到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和长期可读。同时,在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网站的建设与维护、档案的数字化处理等已经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推行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水平,是档案工作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3、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加快推进,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加快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切入点和平台,管理好随之产生的电子文档,是档案工作面临的新任务,也是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档案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档案部门借助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管理好、开发利用好档案资源,是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机制,提高档案服务水平的重要机遇,也丰富了档案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载体和手段。当前,档案工作落实“3.14”的总体部署,就是要抓住机遇,把认识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以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推进档案事业发展的杠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二)要认真把握好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档案信息化工作,立足全局和长远,总体规划、分步实施。要明确工作重点,把握轻重缓急,对于那些事关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性、全局性的工作要先行建设,对于那些涉及民生的档案资源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进行信息化管理。

二是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原则。档案信息化建设目的和生命力在于应用。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着眼于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结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以利用促开发。要把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与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信息资源整合等内容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让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感受到电子政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便捷与实惠。

三是要坚持防管结合,保障安全的原则。必须高度重视档案文件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正确处理加快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与安全保密的关系;正确处理政务信息公开与保密、开发利用与规范管理的关系;要在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档案资源的同时,抓好档案安全保密制度的完善;要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电子文件中心文件采集、政务信息公开审批制度。

四是要坚持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原则。档案信息化建设要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在确保政务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倡导市场化运作。如在档案网站建设、应用软件及数据库开发、数字档案馆建设、各种门类不同载体档案文件数字化转换、运行和维护机制上,应积极探索“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专业化维护”的新路子。

(三)要抓住重点,加快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是要抓住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这个重点。各区县档案局(馆)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重庆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加快档案馆政务信息公开平台和电子文件中心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府公开信息采集制度。市级机关要按规定向市档案馆报送已公开政务信息,起好带头作用。各区县档案局馆要主动向同级政府汇报,建立以本级电子文件中心为核心的政府公开信息采集和送交制度,明确各级机关向档案馆送交政府公开信息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档案馆的电子文件中心和政府信息公开查阅室,配备必需的计算机查阅及信息安全设施设备,优化查阅环境,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快开放档案、政务文件目录的编制,加快档案文件资料的数字化处理,通过电子文件中心、信息公告栏、电子信息屏、档案网站在线发布查询、文件汇编等形式公开政府信息。没有建网站的区县档案局(馆)必须在“十一五”末全部建成。

二是要抓住全市档案信息化业务系统平台建设这个重点。要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立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政务信息公开阅览平台、电子文件中心、档案管理软件系列应用系统。要加快档案部门的电子政务内外网的建设和完善,重庆档案信息网要成为政务公开和为民服务的公众网。各区县也要充分利用本地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档案公共信息资源作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将馆藏档案、接收和采集的政府公开信息及时整合,不断增进档案系统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市局将根据国家和我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适时出台《数字化档案馆建设方案》、《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实施方案》等规范标准。

三是要抓住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这个重点。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全面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促进档案信息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一方面要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本着“利用优先、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进程。为使档案数字化规范统一,保障质量,各单位在进行档案数字化项目招投标时,要选择市档案局授牌的定点企业;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重庆市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对管辖范围内的档案数字化项目进行统一标准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并进行程序化管理。要以市档案馆为中心,建设集中统一管理的革命历史档案资料、明清档案资料和民国档案资料信息资源库;以各区县国家档案馆为依托,分别建立本区域范围的档案信息资源库,构建统一管理、分级共享的区域档案信息中心。逐步在全市建立起区域性、多层次、分布式、规范化的各类档案数据库群,并通过各类信息网络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另一方面要强化各级机关单位的电子文档管理和接收工作。各机关档案部门要根据《电子文件归档管理规范》的要求,做好电子文件收集、归档、管理和送交工作。已产生电子公文的各级机关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电子公文归档制度、送交制度,市档案馆将尽快启动市级机关向市档案馆移交电子档案和电子文件的试点。同时,还要积极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企业作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既是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与档案管理创新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的指导和服务,注重企业档案信息化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

(四)要加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技工作力度

一是要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针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文件管理中不断出现的大量技术和管理难题,市档案局将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科技管理工作,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大重大课题的调研和应用系统的研发力度,积极组织有关专家、科技人员开展科研工作。

二是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为了确保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目的,按照国家标准要求,我市将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流程、统一著录、统一数据结构”原则,继续完善《重庆市文档一体化管理系统》、《电子文件中心系统》,研发《数字档案馆系统》,并做好软件的使用培训工作。

(五)要进一步加强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要坚持防管并举,建设档案信息网络安全保密系统。要建立健全统一的网络档案数据安全保密管理体制,确保网络安全连接和信息安全传输;要加强对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确保档案信息、数据库安全;各地档案局(馆)的局域网应与党政网、公众网物理隔离,网络系统要加强身份认证和密钥管理,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

二是要建设档案信息灾害恢复备份系统。为防御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安全与正常运行,要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灾害恢复备份系统,提供可靠的系统备份、应用备份、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能力,保证档案网络工作不间断地运行。

三是要加强档案信息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各级各类档案馆应安装入侵报警、电视监控、防盗屏障、周界报警等设备设施,确保档案及档案网络设备设施的安全。

(六)要继续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档案部门一是要想方设法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全新的事业,需要一大批既懂信息化、电子政务知识,又懂档案管理、信息组织与计算机操作知识的专门人才。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力争“十一五”末,全市档案系统的业务干部都能上网工作,关键技术开发和保障岗位都有过硬的技术骨干和后备人选。

(七)关于“十二?五”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设想

档案信息化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重庆市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为根本目标,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和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大力开发和推广档案管理应用系统,努力构建档案信息化人才体系、安全体系和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各级档案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重庆档案信息化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为本市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建设重庆城乡统筹试验区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档案服务。

“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启动 “重庆城市数字记忆”工程。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1、以全市各级各类档案馆,各市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档案室为建设对象,以分布式档案信息资源库建设为核心,重点建设涵盖馆(室)藏档案的全市性、超大型、分布式、规范化、可共享的档案目录数据库、档案全文数据库和多媒体档案数据库。2、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完成电子文件中心建设,建立起与重庆电子政务统一规划、同步建设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同步运行的“双轨制”归档管理,以及电子档案保管利用的全过程管理。3、建立包括电子文件在内的档案信息资源库容灾害异地备份基地。4、所有区县建立档案网站,完善以“重庆档案信息网”为主体的开放档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使其在“十二五”期间达到重庆历史文化门户之一的目标。初步建成以市档案馆馆藏为核心,以各区(县)档案馆馆藏为骨干,以各专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馆藏为补充,连接全市各机关档案室的市、区(县)二级、条块结合的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同志们,信息技术的发明应用,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我们所处的地球变得愈来愈平坦化,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因此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单纯的档案工作传统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不断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工作与信息社会的有效链接,档案工作才会有出路,档案信息资源才能充分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有价值。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要紧紧依靠党委、政府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大胆开拓,励精图治,扎实工作,把我市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为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服务于社会大众构建新的平台,从而开创我市档案事业新局面,为构建和谐重庆、实现重庆的跨跃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