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材料3篇

2017-01-13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生活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地教会我们要不断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拼尽全力成全自己的梦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创业事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1

高考失意寒门学子创业,摇身变成“90后”千万富翁

雷浪声出生在广东韶光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由于家境一般,父母从小就对他严格要求,希望他能够努力学习,将来跳出农门,改变自己的命运。

然而,天意弄人。一向成功优异的雷浪声却在高考中折戟。2009年,雷浪声以10分之差与本科大学擦肩而过。落榜的那个夏天,雷浪声心情低到低谷。他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仿佛随着这场考试一下子全部消失了。从此,他整天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因为,他害怕世界的嘲笑。

有一天晚上,雷浪声起来上厕所,途径父母的房间时,听到房内一阵隐隐的啜泣声。原来,是母亲在委屈的哭泣。

父亲轻轻地安慰道:“你别把那些女人的话放心里去,他们都是一群大嘴巴。”

母亲哽咽地答道:“我不在意别人辱骂我,但是她们不能侮辱浪声,不管怎样,他都是我最骄傲的儿子。”

听到这里,雷浪声知道发生了什么。也在那一刻,他的眼泪默默地流了下来。他暗自告诉自己,为了爱自己的母亲,为了那些铺天盖地的嘲笑,他需要站起来,他需要重新证明自己的能力。

为了不给家里增添负担,雷浪声没有选择复读,而是选择了去一所专科学校就读。他相信,英雄不问出处。2009年9月,他入读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热门的游戏专业。

在大学期间,雷浪声对手机软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临摹手机桌面,上网游览最新的技术动态。有人嘲笑他:“你每天关注那破手机信息,这样就能有好前途?”对于别人的不理解,雷浪声一笑而过。

大二时,他决心与人合作做UI设计。然而,这个想法一说出来,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扑哧笑出声来,说:“你真的不愧是姓雷,连说话都是这么雷人。连重点本科院校的学生至今都没有这个能力,就凭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专科生也能搞成这么大的事,我的名字以后就倒着写。”

雷浪声微微一笑,这么多年来,他所遭遇的嘲笑不绝于耳,如今,他早已懂得放下。他决心坚定自己的信念,踏着别人的嘲知,勇往直前。

2011年暑假,雷浪声与几个在网上结识的80后朋友来到深圳,租了一间终日不见阳光的小民房,组成一个6人团队,开始了手机软件开发之旅。那段时间,由于资金的限制,他们过的十分艰苦。每天,他们只能订一餐外卖,其他的时候,饿了只能以泡面充饥;住宿环境也十分恶劣,6个人加上所有的机器设备,活动范围不足500米,有时候连续加班30多小时,累得连眼睛都睁不开。

然而,就是凭借这样坚毅的精神,暑假还未过完,团队的第一款产品“刷机精灵”第一版本正式上线测试。当天晚上,6个人在小黑屋附近的烧烤档喝个大醉,压抑的心情释放成泪水。

不久,雷浪声的“刷机精灵”开始被外界关注,所在团队也幸运地得到百万级的天使投资基金。2011年8月中旬,雷浪声以团队名义注册成立“深圳瓶子科技有限公司”。同年底,雷浪声的团队接受了1800万元投资入股。2012年,百度[微博]、盛大、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始插足刷机行业,其他的大小竞争对手陆续涌现出来,面对巨大行业竞争压力,团队加速产品更新迭代,持续保持在行业领先位置,赢得国内互联网巨头的青睐和关注。

2012年8月,也就是雷浪声毕业就没到一个月,腾讯CEO马化腾亲自出马,以6000万元人民币全资收购雷浪声的公司。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事后,雷浪声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父母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再也不用遭别人嘲笑了。”

拿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后,雷浪声并没有给自己买房买车,而是在韶关始兴县城买了一套当地最好的房子给父母。他说:“我还年轻,最需要的是沉下心来,车、房那些东西容易使人浮躁。”直到现在,他在深圳还是无房无车一族。

从一个青涩寒门学子摇身变成“90后”千万富翁,这条创业路走到今日,雷浪声感触良多。他说:“成功有时候就藏在一些嘲笑里。它能激发你的成功欲望,让你勇敢挑战困难,变得能够独当一面。面对嘲笑,担当压力是人生中非常精彩的一部分,不浮躁不虚伪,善于总结失败经验并用心去沉淀,就能让你离成功更近。”

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2

90后移动互联网电商创业,从打工仔变电商大咖

“生活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穷人与富人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有的只是对于生活的努力程度。”90后做德升移动互联网购物商城的杨青松说

但是,谁能想到,半年前的他还只是一个月入六七千的花艺师,现在他已经成了一个月入十万以上的移动电商大咖。

杨青松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工薪家庭,家庭条件还算优越,学习成绩也不错,他本来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上学,但是母亲的一场大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打乱了他平静的生活。读高中的他不得不一边读书,一边打零工赚取生活费。

生活的打击让杨青松变得成熟起来。在学校里,他省吃俭用,把节省下来的钱给母亲治疗。

人穷不能志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杨青松高中毕业没有选择继续求学,而是决定去打工挣钱,一方面可以养活自己,另一方面还可以补贴家用。

杨青松首先来到一家花店打工,从学徒做起,当时月薪只有1000元。但花店不包吃,这点可怜的工资根本不够生活费。为了省钱,他经常一天只吃一顿午饭,有时候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喝凉水充饥。

刚开始做学徒,没有人会尊重自己。有时杨青松插花不到位,就会招来主管的一顿呵斥。但是无论日子有多苦,杨青松都咬牙坚持着。因为他深知,只要不放弃,日子就有希望,如果一旦放弃了,就彻底失败了。

杨青松凭着自己的韧劲,刻苦学习,不懂就问,不会就摸索,终于熬过了学徒期,成为一名真正的花艺师。凭着出色的插花技艺,杨青松的工资直线上升,最后达到了月薪六七千元的标准,生活似乎越来越好。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母亲生病住院,需要手术,杨青松当时就傻眼了:自己根本没有那么多积蓄,只能靠父亲东拼西借。来自一个男人的自尊一下警醒了他,他暗下决心要想彻底驾驭自己的命运。要改变命运就不能满足于眼前的苟且,他决定单干去做生意。

从那以后,杨青松就开始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终于,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都在讨论移动互联网创业话题,他眼中迅速闪出一个想法,能否也做移动电商呢,不投入太多,可以边销售边投入。”

但是该选择什么项目呢?这时,他在朋友圈里发现了一个叫德升移动互联时装购物平台的、投资小、回本快、效果好,他认为很符合他的创业目标。

为谨慎起见,杨青松决定做一番市场调查。他先从朋友处加盟了德升移动互联网时装购物商城就辞去了花艺师的工作,全职做起了移动电商。

万事开头难。做移动电商开始的时候,“起初做德升商城的时候被怀疑是传销,朋友不相信我,把我拉黑。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无理取闹的客户。”杨青松 说,只要保持一颗真心,真诚待人,就能赢得客户。从最开始的几个客户,到现在的成千上万名客户,杨青松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想法。

现在,杨青松基本每天都要接待上百位客户。“每天咨询的人都很多,我每天都要忙到凌晨,现在月收入可观,我用成绩证明了我能够给母亲幸福了,也能帮助更多有梦想的人,这也是我做移动电商的骄傲。”

杨青松现在已经是个成功的移动电商,自己开奔驰豪车,旗下有上千人的团队,月流水过千万。成功后,他开始帮助很多当初跟他一样有梦想的人,不少人在他的帮助下获得了事业的成功。

90后大学生创业事迹3

90后小伙返乡创业 网上卖马蹄年入40万元

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三江镇的90后小伙刘伟伟自幼便伴着马蹄长大,因为缺乏客源,自家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为谋出路,有着电商工作经验的刘伟伟便想到通过网络营销将自家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从第一笔网络订单到今年年初,我们借助网络销售出去的马蹄有60多万斤,销售额达120多万元,占马蹄总产量的40%,网络销售已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刘伟伟说。

90后小伙回乡网上卖马蹄

刘伟伟出生于1991年,2013年大学毕业后在沿海一家大型企业做电商工作。2014年7月,父亲在家里注册开办了公司,主要从事马蹄种植和深加工,年轻的刘伟伟想跟父亲一起干出一番事业,毅然放弃外面薪水不错的工作,回到三江镇和父亲一起创业。

由于自家种植马蹄的时间不长,没有客户,只能依赖别人介绍,种植的400亩马蹄销路并不好。刚回到家乡,如何打开销路成为刘伟伟最“头疼”的问题。“我平时喜欢玩电脑,就到一些网站、贴吧上去发我们公司产品的信息,半个月不到,果真有一个广州客户主动联系我,一下子就要了30万元的马蹄。”

尝到第一笔网络销售单的甜头,刘伟伟便将更多的心思花在了网络营销上,不仅创建了公司的官网网页,还时常在贴吧发布公司简介以及联系方式。

“如今,客户遍及全国各地,借助网络销售,公司的利润也有了很大提高,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达200万元,利润率近20%,达到40万元。”刘伟伟说。

电商为三江镇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翅膀

在利用电商开辟了产品销路、提高了产品知名度的同时,电商也在倒逼着乡村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刘伟伟介绍,今年9月,企业的深加工厂房将建成投入使用,主要生产马蹄糕、清水马蹄罐头、罐头马蹄片、速冻马蹄丁、速冻马蹄片等产品。

同时,也将重点开拓企业的电商渠道,通过淘宝、微信等渠道销售深加工产品,打响三江马蹄的品牌。

而在三江镇,除了刘伟伟,还有很多的村民利用电商为传统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三江酱菜制品厂是镇上的老牌企业,但产品的销路一直不温不火,直到2008年,企业的销售额也只有80万元。

近几年,酱菜厂开始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当地长期在厂里进货的淘宝网店主也有十多家,江西最大的绿滋肴特产超市也是厂里的大客户,2014年企业的销售额增加到200多万元。“2013年,我们厂还从山东购置了先进的烘炒和高温杀菌设备,产品口味好了,回头客也越来越多。”

南昌县三江镇酱菜厂老厂长余真辉告诉记者,电子商务也正在倒逼企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