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2017-06-15

在语文考试快要到来之际,大家都准备好了复习工作了吗?让我们来做一套语文试题卷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过关检测试题以供大家阅读。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过关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袅娜(niǎo) 枭雄(xiāo) 戕害(qiānɡ) 锲而不舍(qì)

B.船棹(zhào) 泥淖(dào) 停泊(bō) 相濡以沫(mò)

C.咀嚼(jué) 肖像(xiào) 倾轧(yà) 心宽体胖(pànɡ)

D.感喟(kuì) 分娩(miǎn) 古刹(chà) 断壁残垣(yuán)

解析:A项,”锲”应读”qiè”;B项,”淖”应读”nào”,”泊”应读”bó”;C项,”胖”应读”pán”。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幽僻嘻戏蹒跚峭峻 B.苍茫 惆怅 害臊 迄今

C.云翳 璀璨 灼烈 暇想 D.风姿 眷恋 回朔 恓惶

解析:A项,”嘻”应为”嬉”;C项,”暇”应为”遐”;D项,”朔”应为”溯”。

答案:B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顺德一民企”明媒正娶”了智利一铁矿的消息传出后,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声名鹊起。昨日,本报的独家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各大媒体蜂拥而至,包括中央电视台、第一财经日报等主流媒体纷纷联系本报记者对此事予以跟进,一时各种报道甚嚣尘上。

A.名不见经传 B.声名鹊起 C.蜂拥而至 D.甚嚣尘上

解析:”甚嚣尘上”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这是个贬义词,不合语境。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据说张洁的大学时期是学计划经济的,文字功底并不好,开始写作时,病句很多,不仅重复啰唆,就连主语、谓语也常弄错,以这样的底子取得这样的成就,其背后超常的努力可想而知。

B.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解决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C.这些陈旧的观念不清除,将会直接阻碍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行。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D.萧乾走了,钱钟书走了,如今冰心也走了,我们渴望”春水”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田,我们渴望沐浴在”繁星”之下。

解析:A项,搭配不当,”据说张洁的大学时期”应改为”据说张洁在大学时期”;B项,应将”解决”改成”摆脱”,再在前面加上”使人”;C项,成分赘余,应将”的进行”去掉。

答案:D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在新农村建设中,要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以新农村建设的名义大拆大建,滥用耕地。

(2)我国的法律明确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有的义务。

(3)与会的很多国家认为,严厉打击国际恐怖活动无可厚非,草木皆兵,随意扩大战争范围,则轻率。

A.防范 抚养 且/失之 B.防止 赡养 但/失之 C.防范 赡养 但/有失 D.防止 抚养 且/有失

解析:防止:预先设法制止。防范:防备,戒备。抚养:爱护并教养。赡养: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但:表转折关系。且:表并列关系。”失之”常与贬义词搭配,”有失”常与中性词或褒义词搭配。

答案:B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到了乾隆年间,这地方成了一片苇塘。

①不过北西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的一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的形式。

②采用了白居易的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句子,称它作陶然亭,后来成为一些文人重阳登高宴会之所。

③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其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

④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

⑤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

A.⑤④②①③ B.⑤①③④② C.①③⑤④② D.④②③⑤①

解析:要根据句中的指示代词去判断其前后顺序。

答案:C

二、阅读鉴赏(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 10题。(20分)

读 荷

吴长忠 ①世人皆爱荷,叹其美艳,赞其高洁。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我感觉荷花、也许只有荷花,达到了美而至圣的境界。

②圣和美无疑是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在人类感知自身及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的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的主要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对应着一个核心概念,或曰核心价值。正如哲学之对应真,道德伦理学之对应善,法律之对应安,体育之对应力,圣和美则分别是宗教与艺术的核心概念。这个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则是相通的。其一例是高水平的体育竞赛不仅能引起人们对”更高、更快、更强”之趋于力的极限的赞叹,也能同时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即由核心价值”力”至核心价值”美”的渡溢。其另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维纳斯”,千百年来,面对这尊美得令人炫目的人体,没有人想过触摸或占有,她在人们的心底激起的是神圣的感觉,因为她的美而使人找到了一种近乎神圣的自信,这是由核心价值”美”至核心价值”圣”的升华。

③观诸四季花卉,或暗香清芳,明媚娇艳,或姹紫嫣红,百态千姿,实乃自然造化之精华。若自然界亦有核心价值体系,我相信”花”应居于体系之高端,正如”美”居于人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之顶层。

④然因四时花卉生长特征自然品性之差异,给予欣赏主体的感觉也是不同的,更何况欣赏主体亦有千差万别,作为同一个体的欣赏者在不同时空环境下的感受也是不同的。

⑤秋天品味菊花,我为其风节而感动,”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伟丈夫也。冬天品味梅花,我为其勇毅而击节,自知风寒侵凌,依然前行报春,真勇士也。春天品味牡丹,我为其气韵而赞叹。看那姚黄魏紫在春阳下绽放,在春风中摇曳,似将日月精华集于一身,纵情恣肆地展示着生命的高贵与艳丽。

⑥此花中三品,可赞可叹。然而细品其生命过程,止于在自然形态之荚艳中展示其节其气,而未入由美至圣之境界。入此境者,唯有荷花。你看她自盈盈清水中拔节而出,在纤尘不染的绿叶间绽放,在暖暖夏晖中凋谢,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无怨。在转瞬间开放,为夏晨染一片亮丽,又在转瞬间逝去,为午后添一层静穆。我曾多次守候荷塘,却从未见一片荷花落下,似乎她特意选择人们不经意时归去。那不知什么时候洒落在荷叶上的花瓣,却片片鲜嫩,似从清水中绽出的新的花朵。你再看那未曾落下的残荷,却依然在惠风中、在清水上、在绿叶间摇曳着,绽放着妩媚。此时,我为荷的美艳而炫目,为荷的神圣而感动。

⑦人生之匆匆犹荷花之来去。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生是否也能像荷花一样,在归来归去间这么幽寂这么静美呢?荷花以其整个生命过程的纯美臻至”圣”的境界,似乎也以至美的一生昭示着我们,引导着我们戮力前行。

7.文章第①段”常常地、细细地品味荷花”中”品味”一词有什么含义?这句话在文中有哪些作用?(4分)

解析:结合全文可以看出,作者是由荷生发感触,据此,”品味”有欣赏、研究之意;同时,由这句话引起下文。

参考答案:意思是仔细欣赏,仔细研究(或品读深味)。作用是引领全文,点明主旨。

8.文章第②段列举”断臂的维纳斯”的例子的目的是什么?(6分)

第②段中说,”这个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则是相通的。其一例……其另例……”;” 解析:断臂的维纳斯”能够让人实现”由核心价值‘美’至核心价值‘圣’的升华”,也就是说,从维纳斯身上可以领会到”圣”的价值内涵。

参考答案:(1)说明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体系中的诸核心价值,在其最高境界是相通的。

(2)诠释”圣”的价值内涵:能够激起人们心底的神圣感觉和使之找到近乎神圣的自信。

9.作者在第⑤段中写菊花、梅花、牡丹,其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原文具体说明。(4分)

解析:由文意可知,作者写菊花、梅花、牡丹的目的在于引出下文对荷花的赞叹。因此,作用是以它们的品性衬托荷花的品性。

参考答案:这里用的是对比衬托(烘托)的手法。用菊花的风节、梅花的勇毅、牡丹的高贵与艳丽衬托荷花的圣洁而美丽。

10.结合全文,概括荷花”圣而美”的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如何借鉴荷花的品性。(6分)

解析:可从文章第①和第⑥⑦段中概括归纳出荷花的特点。借鉴荷花的品性,主要是从荷花”圣而美”的特点中所能体会到的、对人的启发。(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答案:美艳高洁,纤尘不染,幽寂静美;生来默默,归去静静,不争不嚣,无艾无怨。

我们应该学习荷花,努力工作,默默奉献出自己的才华,为美化生活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应该学习荷花,平静地看待生命的旅程,来也默默,去也静静;我们应该学习荷花,心怀宽阔,淡泊名利,困难中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

下一页更多有关“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过关检测试题”的内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