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专业论文范文

2017-01-03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筹集资金、有效投放资金,并监督控制财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管理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范文一:高校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经费来源日趋多元化,使得财务管理在学校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部分高校在财务管理中仍然存在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内部控制薄弱、资产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对此,我们应深入剖析原因,积极应对,以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资产管理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高校预算管理不科学。高校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它涉及到学校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高校预算“是高校经济命脉的中枢神经,是高校生命的血液。高校预算规定了高校活动的范围和方向,谁控制了预算,谁就控制了高校。因此,预算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校日常运行和长远发展。”但当前部分高校在预算管理中仍然存在重编制、轻执行情况,缺乏科学的预算管理理念及编制方法。目前高校预算编制大多采用传统计算模式,即“基数+增长”。虽然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易于掌握,但随意性较大,基数本身可能就是不合理的,因此缺乏科学性。不科学不准确的预算使得在执行时没有参照依据,在经费使用方面缺乏统筹安排,不能做到“以收定支”,也不利于调动各部门增加创收、节约开支的积极性,更无法形成预算管理激励机制,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从而严重影响财务预算的稳定性和严肃性。

(二)部分高校内部控制薄弱。目前部分高校内部控制存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部分高校尚未遵循《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建立对应的规章制度;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效果不理想;二是风险防范意识薄弱。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在高速扩张过程中过多的银行贷款,给学校财务带来债务风险;三是财务监督不力。由于高校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财务部门职责定义模糊,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备等原因导致检查和监督失位。

(三)部分高校资产管理水平不高。高校属于事业单位,依照旧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学校用国家财政拨款购买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这致使很多高校不重视经济效益,也不注重对固定资产的综合利用和管理。另外,对资产使用效率、资产配置是否合理缺乏必要考核,资产实物管理方面亦存在诸多问题。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中,为了能够达到生均教学设备等硬指标,各学校不断采购设备,增加固定资产。于此同时,有些高校对现在资源并没有做到充分共享,财产清查制度也不健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突出。有些高校在资产管理方面还存在多头管理问题,产权界定不清晰、隶属关系不明确、职权划分不清楚,导致多个部门都能管,而哪个部门都不管的局面。

(四)部分高校过度贷款引起了不良反应。教育部和财政部曾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经济责任制加强银行贷款管理切实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部分高校对贷款的风险认识不够,还贷的责任意识不强;个别高校贷款论证不充分,贷款规模大大超出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有的高校缺乏勤俭办事业的思想,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铺摊子、上项目,盲目追求高标准。”目前,一些高校由于贷款数额较大,致使到期的贷款无法还清本金,还要承担高额利息。过度贷款给高校带来了沉重负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

二、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预算管理方面的原因。部分高校在财务预算编制过程中,缺乏计划性和前瞻性,致使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脱节;预算项目不能很好地细化,预算支出定额与标准缺乏合理性;预算内容不全面,不能如实反映报告财务收支的重点和全貌。在预算执行中,没有建立起与之对应的跟踪、分析及评价机制,无法正确评价办学经费的使用效益;一些高校还存在预算内容造假、预算约束力不强等状况。

(二)理财意识方面的原因。由于一些高校缺乏正确的理财意识,使其优越的智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科研优势没能得到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缺乏有偿使用观念。由于高校长期使用无偿性的财政拨款,导致其在理财观念上出现了一些误区:高度重视社会效益,却忽视资金的经济效益;重视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任务的完成,却忽视对现有资产的管理利用;资产管理混乱、有偿使用观念淡薄;缺乏资金成本意识和收支增值意识。(2)缺少规避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有些高校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资金需求量激增,因此向银行贷款成为其缓解资金压力的重要手段。贷款必定存在一些潜在风险,然而部分高校却没有对此给予充分关注,也没有采取一定的规避措施,建立健全应有的风险预警机制。类似这些潜在的财务风险,对高校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隐患。(3)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高校财务环境的变化对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加强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虽然国家对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不断进行改革调整,但目前的财务指标仍然不能有效反映高校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内容。随着高校经济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大和会计制度的改革,一些会计核算科目发生了变化,再加上部分高校对此不够重视,从而加大了财务分析的难度。于此同时,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

(三)财务分析水平方面的原因。当前,很多高校的财务分析水平不高,具体原因如下:一是财务分析的指标有漏洞,不能客观反映高校真实的财务状况。2012年财政部、教育部在修订《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公布《高等学校财务分析指标》之前,部分高校在财务分析方面,针对“投资分析”、“筹资分析”和反映“净资产构成”的指示就存在遗漏现象。这导致高校对“偿债能力”和“筹资能力”分析不足;二是高校财务分析动力不足。大学的主要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而不像企业一样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重要目标;三是部分高校财务分析方法不完善。在财务分析过程中,很少使用“动态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

(四)财务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的原因。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颁布实施、信息化时代的来临、高校财务工作信息化和经济业务的复杂化,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时代步伐,财务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同时还应掌握相关经济、法律、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应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协调沟通能力,以便能更好地为学校提供优质的服务。然而,不少高校还存在财务人员综合能力不强的现象。部分财务人员对做账、记账、和结账业务非常熟悉,对日常工作中使用的核算原则和会计科目非常了解,但很多财务人员在此基础上不愿继续学习新的知识,大大影响了财务服务工作效率。高校财务人员经常与审计、财政、税务、物价等政府部门打交道,如果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或者不具备较强的分析判断和协调沟通能力,不仅不能服务于学校发展,还有可能使学校及教职员工蒙受损失。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编制财务预算。当前形势下,全面加强高校财务预算势在必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即:“合理编制学校预算,有效控制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学校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真实完整地反映资产使用状况,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高校编制财务预算,“应从全局发展出发,着眼于长远发展,处理好发展过程的关键问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高校应严格遵守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制定完善的预算编制调整制度,全面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在执行过程中,高校要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准确、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

(二)加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1)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环境的营造,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带头学习,更新观念,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内部控制相关规章制度;二是高校可以把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纳入重点工作,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三是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管理。(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高校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一是要理顺内部财务管理体制,明确财务处是学校一级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内部财务事务;二是要进一步健全内部预防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对人事的控制、会计的控制、组织的控制及程序的控制等;三是要进一步健全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四是要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分层控制制度;五是要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六是要进一步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七是要进一步健全财务风险防范制度,以规避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八是要进一步完善高校会计考评体系,激励财务人员尽心做好内部控制工作。

(三)积极完善资产管理体制。高校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流动资产等。对于固定资产,高校应严格管理,定期盘点,按照相应制度计提折旧;对于无形资产,高校应科学估算价值,及时入账;对于流动资产,高校应进一步完善现金和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及时清理结算应收和预付款项,定期或者不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总之,高校要积极完善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资产管理,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四)加强借贷管理。一是高校应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对借入款项加强管理,不能违反规定借贷资金或者提供担保;二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投入,提供稳定、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高校要继续探索后勤社会化改革,努力从多渠道筹集资金。

参考文献:

[1]孙喆,张月清.论高校财务的内部控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刘雅荣.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2014(9).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范文二:高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研究

摘要:上世纪70年代管理会计业已诞生,但到目前为止,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还不够普遍和深入。本文从阐明管理会计应于高校财务管理的趋势出发,强调了应用的必要性,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四个典型的案例,并提出了加强应用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财务管理;应用

管理会计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强调内部资金使用效益,旨在加强事前的决策和事后的绩效评价,并使之成为良性循环。具体上,管理会计要求使用权责发生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在成本管理上应用量本利分析和作业成本法,在绩效评价上应用平衡记分卡。2014年11月13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出台,加快了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虽然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和企业的财务管理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但是高校新会计制度引入了权责发生制,要求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细化了内控的制度,这些都对管理会计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管理会计是必然趋势

(一)培养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各高校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自己的品牌专业、精品课程、著名老师和口碑等。管理会计的应用,有助于高校优化资源配置,将主要的人、财、物力投入到最能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方面和领域。

(二)科学核算办学成本的需要

管理会计将从分析成本性态入手,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混合成本进行科学分类,按照工业工程法的原理建立数学模型,从而科学核算办学成本。在此基础上,计算办学保本点,预测今后办学收入、成本和利润。

(三)有助于管理好高校的“三资”

通过管理会计加强高校经济决策,有助于管理好高校的资源、资金和资产。以前的高校财务管理,“重钱轻物”,“重买轻管”,管理会计将细化责任,在高校内部建立责任中心,将“三资”归口管理。

二、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的实例分析

(一)按成本性态将办学成本科学分类,加强预算管理

1.固定成本:总额固定不变,随学生人数增加,单位固定成本减少。又分为:(1)酌量性固定成本,如教职工培训,招生宣传,科研试验等。(2)约束性固定成本,如离退人员经费、机关及教辅人员经费、房屋及设备租金等。编制预算时,可通过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消灭浪费来降低酌量性固定成本的绝对额;经济合理,规模适度地利用高校扩招能力,提高招生率和就业率来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2.变动成本:总额与在校学生数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主要有:学生奖助学金、物价补贴、实验费用、实习费用、生活困难补助、物价补贴、教师课时费、实验人员工资等。编制预算时,应根据在校学生人数,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配比指标,以此作为制定各职能部门和一级学院的经费开支标准的依据。3.混合成本:其总额既非完全不变,也非随在校学生人数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有时可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主要有:科研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学业务费等。编制预算时,应首先确定哪些经费项目是混合成本,然后采用回归分析法加以分解,建立Y=ax+b方程式(其中:Y表示总成本,x表示学生人数,a表示单位变动部分成本,b表示固定部分成本)以确定影响金额。4.决策成本(项目投资):(1)机会成本:是选择一个项目而放弃其他中收益最高的一个的代价。(2)重置成本:是指从市场上重新购买一个相同资产的成本。在针对项目投资编制预算时,应运用生均成本、在校学生数、生均收益等基础指标,并采用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回收期法等决定固定资产是否要更新,还是举债购入或者租赁。

(二)利用“本-量-利”模型,分析高校盈利能力

简单地说,可以把学生数量归结为业务量,即“量”;“本”为办学成本或教育投入;“利”为事业结余。1.简单的本量利数学模型会计原理:利润=收入-成本=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业务量×单价-业务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应用公式:L=(p-b)X-a其中:L为事业结余,b为生均教育事业支出,a为固定成本总额,X为招生人数,p为生均教育事业收入,x为保本招生人数。那么:计算保本点公式:(1)保本招生人数x=a/(p-b);(2)保本学费收入=[a/(p-b)]×p;(3)生均边际贡献=(p-b);(4)边际贡献率=[(p-b)/p]×100%;(5)安全边际率=[(X-x)/X]×100%;(6)事业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预计招生数计算公式:(1)目标利润=预计招生数×边际贡献率-a;(2)目标利润下招生数=(a+目标利润)/(p-b);控制变动支出和固定成本公式:(1)目标利润下的人均教育支出=人均教育事业收入-(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总额)/招生人数;(2)目标利润下的固定成本总额=预计招生数×(人均教育事业收入-预计人均教育事业支出)-目标利润。2.比较复杂的本-量-利方程假设某高校某年收入与成本相等,刚好保本,利润为0,有如下方程:[(c1+c2)-B](s1+s2)-A+Z=0其中:c1表示生均财政拨款,c2表示生均学费和住宿费收入,B表示单位变动成本,s1表示大二到大四往届在校生,s2表示当年拟招大一新生数,A表示固定成本,Z表示学校自筹资金或创收收入。如果收入大于成本,就有结余,那么:结余=[(c1+c2)-B](s1+s2)-A+Z

(三)应用平衡计分卡,优化高校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是以组织愿景和战略出发,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及与成长四个方面将组织战略目标和日常业务管理系统相互衔接,为组织确定实现战略目标并建立综合衡量指标和战略执行体系,最终将战略变成具体的行动。高校在年初规划绩效评价方案时,可在这4个维度上设置相对科学的考评指标,举例如图1:

(四)在投资决策中应用净现值法

案例:某高校要将另一个校区建一座实习基地,需要投资10000万,该校进行了招商。某公司中标,要求以20年合作经营权为回报,双方对半分配收益。按目前收入水平预测,未来20年新建实习基地可获收益20000万元。如果按市场利率(一般为商业银行同期贷款利率)10%预测,高校的投资回收最低年收益=20000/(P/A,10%,20)=2349.18万元。也就是说,在不考虑维护成本的情况下,该高校如果想盈利,其改造后预期年收益不应低于2350万元。从中标公司方面看,在市场利率10%时,年度最低回报额应该高于Y=10000/(P/A,10%,20)=1174.59万元时,该公司的投资才有效益。

三、加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应用的措施

(一)从战略高度运用管理会计,营造相关文化和氛围

从战略出发,关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着重考长远和全局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加速从“报账型”会计向“决策型”会计的转型,事前加强决策,事中全面预算管理,事后科学进行绩效评。适当运用财务杠杆,适度负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更新领导意识和观念入手,通过普及知识和大力宣传,营造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统筹校外宏观、中观和校内微观情况,形成运用管理会计的文化基础。

(二)深入挖掘、提炼数据,加强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

管理会计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要比目前财务会计系统更加复杂,综合性更强。已有不少高校已经尝试用ERP系统作为管理会计软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ERP系统开发的初衷并非是服务于高校管理会计的,因此不能完全满足高校应用管理会计的需求。高校应该在加强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加强本校财务的集中度,并将本校各种业务集成于财务系统中,为管理会计的应用打好硬、软件基础。

(三)建立校内费用与责任中心,科学核算和控制办学成本

正确核算办学成本是控制办学成本的前提。高校可以尝试在一级学院建立责任中心,在职能处(部)室中建立费用中心。费用中心是只发生费用没有收入的部门,只能用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来考核。责任中心既有收入,也有费用,费用中的一部分可由其控制,即可以对这部分费用发生的多少负责。各责任中心首先应科学地依据成本性态来区分各种成本。然后,从这些成本中精准地筛选出那些对于某部门来说是可以控制的部分,再将它们确认为可控成本。最后,将责任细化,量化到各部门的各级领导的工作内容中,年终通过计算可控成本的多少或增减幅度,对各部门或各部门领导个人进行绩效评价。

(四)通过岗位优化加强内控,再造工作流程

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对高校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内部控制本身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重点研究和应用领域。金融工程的创新除了金融工具的创新外,另一个重要的创新就是业务流程再造。既要保证必要的内控来控制全部的风险点,同时又要通过岗位优化进一步降低财务部门人力资源成本。一方面,轮岗制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培养更多的全能型财务人员会将高校财务部门在岗位优化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模仿金融机构,开发出类似综合柜员制等制度,再造业务工作流程,可以进一步集成业务,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在财务人员素质提高的同时,管理会计应用的基础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乔春华.基于高校管理会计的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5(2).

[2]毛成银,管理会计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探讨[J].管理会计,2015(16).

[3]杜俊萍,论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4(26).

[4]赵炳起,现代管理会计在高校零基预算编制中的应用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5.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财务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2.财务管理论文范文

3.财务管理方面论文范文

4.财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5.个人财务管理毕业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