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冬虫夏草怎么种植
白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是怎样的?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白冬虫夏草的种植技术
1、营养:首先,北虫草可利用的主要碳源物质是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果胶等,但以单糖或小分子双糖的利用效果为佳。其次,氮元素是北虫草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必要元素,北虫草能利用的氮类物质尤其是有机态氮的种类较多,如蛋白胨、豆饼粉、酵母膏等均可;也可利用若干无机态氮,但以有机态氮的利用效果为好。再次,北虫草菌丝及其子座生长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即是矿质元素,因此,生产中应予酌量添加。第四,适量的生长素有效刺激和促进北虫草菌丝的生长,并大大提高其生物量,生产上多以添加维生素类为主要措施。最后,合理的基质碳氮比(CN)是人工栽培北虫草的必需条件,否则,将导致或者菌丝生长缓慢、或者污染严重、或者气生菌丝过旺,难以发生子座,即便有子座分化,其产品数量和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生产中一般以调CN在3-4:1之间为宜。
2、温度:北虫草菌丝生长温度为 6-30°C,最适温度为18-22°C;原基分化温度在10-25°C之间,生产中为刺激原基的适时形成,可适当调控温差在24小时内5-10°C的范围;子座生长温度为10- 25°C,最适20-23°C;孢子弹射温度为 28-32°C,最高应控制在34°C以下;若非育种或分离以及特殊需要,单纯栽培、以获得子实体为目的时,不要达到或超过 28°C。
3、水分:水分是生命的重要基础,北虫草也不例外;作为菌丝及子座在生命运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溶剂,北虫草所需水分的绝大部分来自于培养料中,因此,调配基质含水率于适当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北虫草的生长发育状况。实际生产中,基质含水率宜调至60%-65%,菌丝培养阶段的相对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形成原基后应调至80%-90%。
4、氧气:北虫草与其它食用菌相仿,生长发育过程同样是一个吸氧排碳的代谢过程,尤其原基分化后需氧量更多,故需保持相对较清新的空气,以保证氧气的充足供应。但由于北虫草生长速度慢、代谢量很小,加之其自身耐二氧化碳的能力相对较高,所以,生产中降二氧化碳浓度在0.5%左右即可满足。
5、光照:北虫草生长的前期即菌丝发育阶段,光线尤其是强光对菌丝有较大的抑制和损伤作用,故应保持完全黑暗状态,即便是临近完成发菌时提前施行光照处理,也会诱导过早进入生殖阶段,而使产量严重降低、质量大打折扣。全部发满菌后,需约200勒克司光照刺激转色,该阶段如光照均匀、每天时间达到10小时以上,可使菌丝转色好、色泽深,为后期获得高质量的子实体打下基础,该特性与野生北虫草在浓密树阴下不发生子座的情况一致。出现原基后,可适当缩短光照时间、提高光照强度至300勒克司,并力求光照均匀,以使子实体正常发育生长。
6、pH值:北虫草适酸性环境,菌丝生长阶段适应5-7的基质,最适5.2- 6.8之间,人工栽培生产时,基质pH可调到7-7.5,经高压灭菌后,pH值自然下降,加之后期菌丝的自然(产生有机酸)调节,即可使基质pH降至6左右。
菌种制作
1、获取种源适应性强、出草率高的种源,是北虫草栽培成功的关键条件之一,除有条件自行分离、培育外,大部分生产者需通过引种渠道获得。建议生产户应去矾有科研实力、具备试验条件、严谨、诚实、正规的单位引种,“好种山好苗”,以保证生产效果,2、菌种转管配方:葡萄糖10克,蛋白胨10克,酵母膏2克,天门冬酰胺1克,磷酸二氢钾1.5克,硫酸镁0.6克,生长素5毫升,琼脂15-20克,水1000毫升,pH值6。常规灭菌等操作,使用已备种源接种,一般每支种源可转接30支左右,具体过程不予赘述。23-25°C条件下培养,经约10天左右,菌丝长满斜面,即为一级母种或二级母种;如种源是白行分离培养的F0级,则该次转接后的菌种为F1级,即一级母种还可继续进行再次转扩生产F2级,即二级母种;若种源是购买的F1级,则该次转接后的菌种为F2级,即二级母种。二级母种只可用于栽培生产,不得再行继续转扩,否则,将导致“出草”稀少、稀疏、甚至根本不能“出草”的严重后果。
3、液体菌种生产有一次生产量大、生产周期短、易于人工控制:栽培接种后发菌快、菌丝立体式占领料面等诸多优势,现在已成为北虫草栽培用种的首选方式。
4、菌种的选择:选用菌丝洁白、适应性强、见光后转色、出草快、性状稳定的速生高产优质菌种,是栽培成功和高效的关键。初学者应选购菌种量多的固体原种,有栽培经验者可购买斜面试管种或液体菌种。
原材料要求
1、选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大米或碎玉米,现在东北虫草生产者大都采用小麦作培养基,不但产量理想,且虫草的颜色较好。
2、选用厚度0.05毫米以上,规格为15厘米×30厘米或17厘米×30厘米,薄厚均匀、无破漏、韧性强的优质聚丙烯塑料袋为栽培容器,也有采用罐头瓶或塑料盆栽培的。
3、为防治污染损失,可选用集营养、防污、助长功效于一体的虫草专用防污剂,如食用菌专用特效防污剂。如果是外销产品应当不加。
栽培管理
1、培养基配方:大米或小麦1千克,虫草专用防污剂35克,水1.5千克。
2、配制方法:大米或小麦按每袋50克或100克分装入塑料袋。将1.5升50℃的热水倒入干净盆内,将虫草专用防污剂放入热水中,搅至完全溶解即成营养液。按料水比(即大米或小麦与营养液的用量比)1克:1.5毫升称取营养液倒入装好大米的塑料袋内。分装完后用塑料绳将每个塑料袋中部和口部各扎一道。
3、灭菌:灭菌锅内加适量水,把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升温至100℃,保持1小时。取出,冷却后移入接种室。用优质气雾消毒剂或常规方法密闭消毒30分钟,即可穿戴消毒衣服进入接种室接种。
4、接种:进入接种室应迅速关好门(防止含有杂菌的空气进入)。接种工具、菌种外壁、操作人员双手等,用75%酒精擦拭或浸沾消毒。现介绍易推广的用固体大米菌种接种的方法:
①试管原种的转扩栽培:拔去试管塞后用消毒的接种钩挖取豆粒大小的菌种2-3块,接入培养基面上,稍扎紧袋口即可。
②用原种转扩栽培袋时,先将菌种捣成指头或豆粒大小块状,每袋接入5-10克菌种,均匀分布在料面上。如条件允许可适当增加接种量,以利菌丝较快生长。接种完后按原扎口方法稍扎紧袋口,即可移入经杀菌和防虫处理的培养室内培养。
③采用液体菌种接种方式的,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封口材料,用接种枪将液体种喷匀即可。接种量视容器大小而定,也有在液体菌种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无菌水再接种的。
5、管理:上面已经讲过,北虫草属中低温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子座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一般最初将温度保持15-18℃遮光培养。当菌丝生长至培养基1/2-2/3时,可将温度升至20℃,20天菌丝可发满袋(液体菌种1周左右)。几天后,当培养基上部出现菌丝突起时,给予10-15℃的温差刺激,并增加光照刺激转色。7-10天转完色后对培养室消毒30分钟,然后解去培养料袋中部扎绳,用手把袋折成直筒状,为子座生长提供空间。当子座长至1厘米,及时对栽培袋通气;瓶或塑料盆栽培的可在封口薄膜上打小孔通气。温度保持18-22℃,空气相对湿度80-90%。
6、采收:子座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棒状不再生长时,打开袋口用小刀或剪刀将其从基部采下,放入洁净器具内及时烘干或晾干,勿暴晒以免褪色。干燥后存放在密闭塑料袋内或出售。
生产工序
1)准备工作:
首先对养殖北虫草的室内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可使用烟雾弹、过氧乙酸、地面用高锰酸钾擦洗干净,进行封闭2-3小时备用。
2)配置营养液:
为了使北虫草正常生长,靠小麦自身的营养是达不到要求的,营养液需加入磷酸二氢钾和维生素B1、B2及人用葡萄糖粉以保障北虫草对一些营养成份的需求,配制营养液要根据每次蒸锅的容量来配置,小麦及营养液的比为1克:1.5毫升,然后进行灌装,把装好的小麦的盆加营养水后覆盖高温膜,再用耐高温皮筋扎紧扎实等待高温灭菌。
3)灭菌:
把装好的塑料盒平放在蒸锅内,主要把小麦摇平至全部覆盖底部并均匀,装满后把蒸锅盖紧压实,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常压灭菌,烧到温度达103度后要保持8小时,压力要达到0.05-0.08个保持3小时以上,时间达到8小时后即可小小放开放气阀,让热气慢慢放出,出锅冷却后再进入接种室。
4)接种:
接种前要把接种室进行全方位消毒处理,工作人员的服装也在消毒室进行消毒,人员进入必须换上消毒的服装。把蒸过的盆放在空气净化台上进行接种。首先把盆上膜掀开一小角,用接种枪向里面培养基均匀喷雾8-10枪,把培养基全部覆盖均匀,接种完后把膜封实,即可移到培养室,防止3-4个小时即上架。
5)萌发及扎眼:
接完种进入培养室要把要把室内封闭好,千万别着光,不然萌发的慢,温度控制在17-20度之间萌发较快,一般3-4天盆内的白色绒毛就会长满,第五天就可给光,给光后8-10天培养基由白转黄,再过2-3天就可见白芽出现,这时就可以扎眼了,每盆扎6-8个眼,就可以满足北虫草的吸养。随着北虫草的生长,需求水份也不断增加,必须保证湿度不低于65%,温度在19度时生长最快,但不能超过23度,否则就会烂底影响虫草及产量。
6)采收:
当草顶膜时也就达到6-8公分,这时就可以采收,注意采收前半个月不要喷水,水汽太大草的颜色太浅,还易烂根,采收前要把膜揭掉,采收时手不能接触草根,那样烘干后会变黑的,要边采边烘干,不要积压,烘干时把草放在平架上摊平不要太厚,太厚不易烘干,烘干时温度保持80度,待干后再放在湿草上回潮,回潮到草有点扎手,但是草还不碎时就可装袋。
白冬虫夏草的简介
白虫草(白冬虫夏草)是虫草中的一个特殊品种。在西藏,白虫草被称为天赐神草,和白牦牛一起被奉公为西藏的两大神物。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白虫草只是一种传说中的“神药”,现实中并不存在,直到2010年2月在黑龙江一家蛹虫草(北冬虫夏草)种植基地内首次被发现,才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目前它的生长特性、化学成分、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尚在检验之中,还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