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故事
政和工夫茶和其它的茶叶一样都有自己的传说故事的,你知道政和工夫茶有什么神奇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政和工夫由来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
相传南宋,遂应场银矿的工地上来了一位年迈的老头,他衣衫褴褛,卫生脏乱,只见他一只手拿着打狗棍,一只手拿着一块粗碗。一边走一边吆喝:谁家有茶喝啊!谁家有茶喝啊……遂应村的人和工地上的人懒得搭理他,就是回答他两个字:“没有!”。老头子依旧不停吆喝。
老头摇着头往东走到村头的一棵大樟树下,不走了,抡起手中的铁锤,叮叮当当地凿村后那块见不到土壤的岩石。傍晚,天空下起瓢泼大雨。正好,王大娘路过见他非常可怜,便领他到家里住下,又端水给他喝。老头生气道:“遂应村的人实在是太小气了,连一碗茶都舍不得给我喝。”王大娘非但不生气,却返身进屋,拿来水壶,掀起壶盖说:“兄弟,您看,我们也是这么喝的呀,我们这里没有茶哩!”。
老者这才罢休,就此在王大娘用茅草盖的房子住下。王大娘每天招待他,住了整整一年,依旧不停地凿那块岩石。一天早晨,他对王大娘说:“今天我要走了,你是好心人,你的恩情我一辈子也忘不了。为了报答你这几棵茶树苗送给你,并传授种茶制茶的方法。随后,便驾雾往南而去了。
王大娘根据老者的话照做,这几棵茶树苗随即就在岩石里生根发芽。王大娘精心料理,树苗长得枝繁叶茂。一家人因此就富裕了,带着乡村人家家户户种茶树,制作茶叶,发家致富。
王大娘为了答谢仙人,给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儿子改名叫叶岩茶。那叶岩爱唱山歌,每当锄完茶山,就唱起来:岩茶千棵伴山岗,浪花万朵伴龙王,天上星星伴月亮,地上谁伴种茶郎?
歌声被当年那位神仙的女儿听见了。她变成一个青衣翠袖的姑娘,望着叶岩茶,唱起歌来:翠茶自有绿衣裳,茅屋也有燕伴梁;不爱金银和车马,只求做对好凤凰。
叶岩茶觉得奇怪,追上前一看,只见那位仙女正在挥动锄头,锄地种茶,她手勤脚快,锄呀,种呀,转眼之间,就种下半山苗子,啊!满山满岭都长起青茶了!叶岩茶高兴极了,他走上前去,与仙女手挽手,双双回到小屋里。他们结了婚,相亲相爱,以种茶为生。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茶树种下一山又一山。
政和工夫的来历
历史记载政和工夫始于1826年。在武夷红茶出现之后,传至政和。而政和工夫的出现则是又一场矿工起义开始的。
矿工起义失败
明正统七年,朝廷官吏欺压爆发了以叶宗留为首的银矿工人起义。义军征战在在闽浙赣各省一带,影响深远。但不久即被朝廷镇压,银矿却从此衰落,不少人失去了生计。叶宗留起义失败被杀后,他的后人躲到了遂应场。虽然没有再受到追击,但如何谋生呢?
政和工夫由来的传说
传说,一位外乡人到此,他看到山崖间的奇枞,因而入村问叶氏人家讨茶喝,主人捧出的竟是白开水。外乡人起初怪主人家刻薄,后来才知道他们不识奇枞。外乡人便将茶叶采摘和加工技术传授给叶氏人家。茶做出来,清香扑鼻,入口回甘,饮后神清气爽。回头再看外乡人,竟然杳无无踪迹。叶氏人家才知道是仙人给他们指茶来了。
于是,便给山崖取名仙岩山,茶取名仙岩茶。一种是具有高山品质的小叶种茶,一种是政和大白茶。如今全县最老的植株,人称“茶栲”的政和大白茶依然在村头伫立。叶氏定居遂应场,世代种茶做茶,子孙开枝散叶,人口一天天多起来,取代了原先的吴姓和董姓成为主要居民。
政和工夫茶的简介
闽红工夫茶系政和工夫、坦洋工夫和白琳工夫的统称,均系福建特产。三种工夫茶产地不同、品种不同、品质风格不同,但各自拥有自己的消费爱好者,盛兴百年而不衰。
政和工夫红茶产自政和县,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久负盛名。当年的福州茶行凡是“遂应场仙岩工夫”(政和工夫红茶的前身)标号者,便优先开盘,售价倍高。清光绪初年(1879年),政和工夫红茶也由原来的当地菜茶改为政和大白茶为原料,品质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