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励志为主题的文章
人生在世不可能真的万事如意,总难免需要励志,那么以励志为主题的文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以励志为主题的文章:你不只是穷,你还很懒
文/剽悍一只猫
01、穷孩子的恋爱观
小森,男,大四。
他跟我说,大学没有谈过女朋友,眼瞅着就要毕业了,自己喜欢过的人一个个名花有主,突然觉得很难过。
我说,你为什么不去追呀?大学很忙吗?你很丑吗?
经过十几分钟的聊天,我了解到,小森其实并不忙,也不丑。
他一直在强调,自己家境很不好,没有资格谈恋爱,谈恋爱会花很多钱。
聊到就业的时候,他说,自己是个普通二本的学生,之前也没有实习过,对于找工作有些恐惧。寝室有两个家境比较好的同学,都是通过关系安排了工作。
他是农村的,家里在经济和人脉上都帮不到他。一想到要在大城市生活,觉得很没安全感。
我问了他两个问题:
a你大学时候拿过几次奖学金?
b你有没有通过兼职的方式挣过生活费?
他回答得很干脆,都没有。
哎,又是一个懒货!
02、读大学也能养家
我有个高中学长,他比我大两届,身高1米6出头,黝黑的皮肤在晴天反光效果特别好。
他父母都是山里的农民,收入很低,身体还不太好,考上大学的时候,亲戚们七拼八凑,才搞定了第一年的学费。
开学两个月以后,他开始往家里寄钱,听他父母说,他平时晚上和周末会出去做家教。
他读大学,非但没有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还给家里帮了不少。
他花自己的钱,谈恋爱,背包旅游,聚餐娱乐。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他每年都拿奖学金,读研也是被保送的。现在已经是年薪接近20万的科研骨干了。
03、切猪肉的大学生
大学师弟A哥,牧民出身,高大魁梧。
这哥们一个月生活费三百块,谈恋爱以后,家里给他加了两百。虽然女生很懂事,不花他的钱,但五百块钱实在是太少了。
几年前的某日,我们小聚了一下,饭后散步,路过一家超市。他跟我说,大四基本没课了,平时在这个超市里兼职。你猜我在做什么?
猜了半天,我也没猜对,只好等待他的回答。当我知道真相时,差点笑喷,这小子竟然在超市给人切猪肉,兼职月薪1000元。
不过,这也没啥可笑的,牧民出身的他,切肉是看家本领,通过自己的劳动合法赚取生活费,没有什么不可以。
04、你不是穷只是懒
昨天,在上海打了个uber,司机是安徽人,之前上班收入太低,除去房租和基本开销后,钱包就瘪得不像样子了。
现在,他辞职专门跑uber,一个月下来,能存好几千块钱。
按他的话说,现在这社会,人是饿不死的,只要不怕累,吃饱吃好都没问题。
对工作不满意,你业余时间可以去学点东西,提升自己的能力。
生活费不够花,你完全可以用打游戏玩手机的时间,去找点兼职做。
别总是羡慕那些富二代,有本事你成为富二代的父母!
结束语
穷可以,但别总是把穷挂在嘴边,把它当做你不去做某些事的借口。
这世上太多比你好看比你有才比你有钱的人,他们都在努力,争取过上更好的生活。
你特么有什么资格偷懒?
以励志为主题的文章:同情自己是懦夫干的勾当
我有一个表弟,目前在读大二,他跟我聊天说,自己受够了浑浑噩噩的日子,想要去努力,去学习一些技能,但开始容易坚持却很难,真正去做的时候往往会后劲不足,刚开始热情满满,渐渐地就会坚持不下去。而且,如果稍微付出一点儿努力,就会觉得自己好牛,感觉自己无比正能量,总是容易自我感动。
比如考英语六级这件事,因为他读的是一所普通的高校,很少有人去考,他决定试试看。在准备的过程中,他总是很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努力,甚至想获得别人的认可,比如每天去图书馆占完座位之后,他都会发一条状态,类似于“今天又是6点起床占座位!”这种。发完状态之后,如果别人给了点赞和肯定,他就会心花怒放,如果没有人回复或没人给予肯定,他的心情又很容易变得失落。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到底有多少时间是认真的用来备考呢?虽然他前前后后准备了大半年,结果我想大家也能猜到了。成绩出来后,他又极想获得别人的安慰,他心里想,“别人都没有勇气和决心去考,我准备了并去考了,无论结果怎么样,总是值得肯定的吧?”,如果别人没有给他想要的反馈,他又会陷入“我那么努力,也那么辛苦,你们都没看到么?”这种自怜的情绪中。
我相信大家身边一定不会缺少这种人,经常自诩自己多么的辛苦和不容易,比如熬夜写材料,感冒发烧了还上班,连续好多天只睡几个小时,加班很久没有假期等等。尤其是有一种人,自己加班了非要发个照片和状态,好像怕别人不知道似的,好像全世界就他最苦最累,如果别人没有给予赞美和同情,他又会感觉全世界就他最委屈似的。
这些人,一方面是需要获得外来的赞同和认可,另一方面又极易陷入自我感动和自我同情。其实,比你苦,比你累的人多的去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任何一个农民工、清洁员、底层的劳动者都比你辛苦多了。
我曾经也是这种人,很容易被自己感动。比如有一次,我累死累活的连续熬夜几天做一个ppt,完工的那一刻我都被自己感动了,我觉得已经尽力了。但是第二天ppt放出来,却未得到领导和大家的认可,那一刻我内心满是委屈,我那么努力,不但没有得到认可,甚至没有一点同情,我真想说“你行你上啊!”
但是,这个社会就是这么赤裸裸和现实,大家都只想看结果,过程只能留给自己。如果你想要成功,就要默默的去努力,而不是吃了点苦或受了点委屈,就整天嚷嚷着“为什么我这么苦这么累,却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与同情?”。
成功之前,没有人会在乎你在过程中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挫折或失败的打击时,都会产生一种悲观失望、自怜自艾的心情来。在这种情绪的笼罩下,人往往寄希望于他人能同情自己或伸出援手,如果没有,好多人就会变得一蹶不振,失去重新开始的勇气。
但是,别人对你的认同和同情,除了能带给你一点心理安慰之外,又能改变什么呢?如果你习惯了同情自己,就容易变成懦夫,失去前行的动力!只有不断对自己进行鞭策和激励,积极的去反省和总结失败的原因,才会走出懦弱和自怜的心理陷阱。
就像卡尔维诺说的:“这些年我一直提醒自己一件事情,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人难免天生有自怜的情绪,唯有时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价值在哪里。我们每人都有别人不知道的创伤,我们战斗就是为了摆脱这个创伤。”
如果已经你陷入这种既需要外界赞同又容易自我感动的状态,那么你可以问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你为什么要努力?
是的,没有人要求你努力,那都是你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安逸的生活,也可以选择随波逐流,但是既然你选择了努力,那么这条路就注定是孤独的。
如果你想变得更好的初衷,只是为了给别人看,或者获得外来的认同,那么你永远不会有实质性的进步。只有在我们不需要外来的赞许时,才会变得自由。
2、你真的够努力了么?
其实,大部分人只是看似努力而已,而困扰他们的其实是不够努力却不满足。
比你辛苦,比你努力的人多的很。关注过NBA的人一定知道科比的故事,曾经有个记者问他为何能如此成功的秘诀,科比问他:“你知道洛杉矶清晨四点钟的样子么?”记者说不知道,科比说:“我知道洛杉矶每一天清晨四点钟的样子。”
许多比你成功的人却比你还努力,所以,不要再抱怨为什么自己努力了却没有成功了,或许问题只是因为你根本不够努力。
3、你明白努力和吃苦的区别么?
有的人会说,我努力了,也吃了那么多苦,但是还没成功,所以你说的努力都是骗人的,都是鸡汤。一方面,你要明白,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会成功。另一方面,你要懂得努力和吃苦是两码事。
如果光讲吃苦这一点,那么任何一个体力劳动者都比你辛苦,如果你没有目标,没有梦想的指引,没有具体可实施的策略,只是在拼吃苦,你又怎么可能成功呢?自我感动式的努力往往会让人懈怠,行动上的忙碌更掩盖不了思想上的懒惰。
4、最后一个问题,你坚持了么?
首先你要问问,自己是否太过急于求成和急功近利了?你做了多久就想出成绩呢?好多科学家和成功的人,都是呕心沥血一辈子,才做成一件事。
还是举科比的例子,其实那句著名的“四点钟”后面还有一段话:
“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所以,你坚持了么?是不是别人告诉你不可能,你就放弃了呢?其实,成功有时候很简单,那就是只做一件事,并坚持做一件事。
如果你还在困惑,那么你应该认真的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就像我在《你需要的不是意义,而是行动和努力》这篇文章里提到的七类人,你到底处于哪个阶段?是仍在空想还是已经行动了?如果你行动了,那你真的努力了么?如果你已经努力了,那么你坚持了么?
如果你没有去尝试过,就不该说做不到,如果你没有真的努力过,也不配谈无力感,更不应该陷入自我同情与自我感动的虚幻中。最怕的就是不自知亦不努力,不努力却又不满足。
同情和感动是人类的正常心理感受,尤其是现在社会中,人都这么麻木冷漠,适当的自我同情和自我安慰没有什么不好。但当感动变成一种不经过大脑思考的条件反射,这种同情往往会遮蔽了我们的真实感受。自我同情和自我感动如果生出一种优越感来,而且还想要别人也对你同情和感动,那就不对了。
就像《挪威的森林》里永泽对男主角说的:“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
以励志为主题的文章:去接近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作者:杨熹文
我敢打赌说,不管你现在到了什么年龄,居住在哪个城市,有一份怎样的工作,是住在洋房里还是地下室,是每晚吃山珍海味或是咸菜泡饭,你身边经常接触的人群中一定会被分成这样两类人。
一类是每次见面或聊天都是“老样子”的那类人,和你说自己沉闷的生活,乏味的伴侣,甚至没什么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没有什么关于未来的惊喜,让你忽然想起几年来你们的聊天都是这样消极的语气。
而你身边的另一类人,是每次见面都有新鲜事分享的男人或女人,他们不一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或许你们还在某些问题和价值观上还有过严重的分歧,可是这场聊天却充满希望,信息量极大,他用欢快的语气和你叙述生活里不断发生的新鲜事,让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么地方值得改变或者尝试。
在他们的身上,有什么东西在深深地吸引着你,以致于就算是十分钟的聊天,都能赋予你更广阔的思索。
我把第一种人称为消极型朋友,第二种人称为积极型朋友。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这番论断,大可以打开聊天工具,群发一条信息“你最近在做什么?”
我敢说,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这样回答你,“我能干什么,还是那样呗”,而有一部分人,会这样告诉你,“我最近在读xx的书”“我这个月报了个学习班,想利用一下下班后的时间”“我锻炼身体呢,刚跑完了五公里”“我计划两年内去巴塞罗那旅行,正在做攻略,你想不想和我一起去?”
如果你选择和第一类朋友聊下去,我猜想你们聊天的内容大致会包括“无法上涨的工资”“买不起的房子”“永远在反对着自己的父母”。
偶尔他会说到“我的女/男朋友实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为何生活依旧没有半点起色!”你大概会附和着,继而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也有着几分相似的不容易。
如果你选择和第二种朋友聊下去,你大概会发现他的生活仿若是一出传奇,明明是每个人都公平享用着24小时的每一天,他却有时间用来跑步读书看电影,你们会聊到毛姆的一本书,莱昂纳多的新电影,公司旁边新开的健身房或是令人心驰神往的旅行圣地。
他似乎什么都知道一点,可以告诉刚刚发生的国际新闻,也可以推荐给你品味优雅的咖啡屋,甚至连朋友圈最热门的那条鸡汤也能说上几句,这让你惊奇他/她头脑中可以消化的信息量。
而我想当你们结束这番话的同时,你也大概会在心里激起这样的想法,“要不然今天下班去那个新开的健身房跑步吧!”“要不要把他介绍的书买一本?”“我一定要加油啦!”
如果你真得开始了什么实际的行动,在下班后去实践那个第二类朋友所带给你的启发,那恭喜你,你成功地吸收了一个积极型朋友所带来的正能量,而如果你选择和第一个朋友把沉重的话题聊下去,我不确定你会不会成为那个“突然间受到鼓舞开始加倍努力”的那个人。
我有过此两类型的朋友,平心而论,我无法对他们进行品格上的鉴定,大家都是善良可爱的姑娘和小伙子,即便是“消极型朋友”,他们也有着自己充满光芒的那一面。
但是从能量的角度上来讲,我从一个“积极型朋友”身上接收的正能量,永远比“消极型朋友”多得多。尤其是在出国最初,经历了浮萍一般的日子,身边来来去去总是会出现不同性格的朋友们,这也让我真切地感悟到处于一个“消极”环境和“积极”环境,对于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巨大区别。
我曾经有过一段比较颓废的日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标在哪里,心里明明知道“应该去努力”,却不知道要从什么事情上开始。
那个时候身边几个经常接触的朋友,大家生活上的状态也差不多——和我一同租房的小伙子,他常常逃了课,在屋子里没日没夜地打游戏,泡面和零食的盒子堆了一桌子,从门缝里都能闻到腐坏的气息。
和我一起打工的女孩子,大概受尽了作为社会底层劳力的卑微地位,每每看见穿着昂贵套裙的客人,总是说着“我为什么不是富二代”的丧气话。
一起读书的几个同学,把平日课堂用来睡觉聊天,在交作业前草草地在网上抄一份,考试前连夜准备缩印版的复习资料,再想尽若干办法带进考场里。
那时的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个无底的泥潭,我没有钱,没有绿卡,没有男朋友,也没有一个令我期待的未来。
我觉得有那么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让我担忧或者烦恼,我常常问自己“你人生的寄托在哪里”,无聊害得我无法生出一丁点奋斗的意志。
而我们这些充满了消极力量的人,像是在共同经历着可怕的传染病,无法抗拒又无时无刻地,互相残害着彼此的希望。
我后来偶然认识了一个姑娘,她是朋友的朋友,是永远走在路上的旅行者,我们因此只有过几面之缘,并没有机会成为长久的朋友,但是就在这些短暂的相遇中,我却从她身上学到了很重要的一课。
我现在想起这个姑娘,她的模样已经模糊,可是脑子里却会闪现这样的印象,她全身总是充满斗志,似乎永远都是忙着的状态,单身,生活的密度却极高。
每次见面,她总是会带来一些不可思议的新鲜事,比如——“我上周去蹦极了!”“你知不知道TheBucketList这部电影?我最近也在做bucketlist!”“我找到一份在面包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结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哦!”“我发现了一本好书,你要不要看?”
客观来讲,一个普通旅行者的生活绝不富裕,她和我一样没有钱没有绿卡没有男朋友,可我觉得她的生活充满意义,比我的日子富庶了不只一点点。
她教会我用一种更开阔的视野去面对人生,让我意识到,我是如此年轻又如此幸运,人生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做,鸡毛蒜皮并不足以成为我的全世界。
我从很多“积极型朋友”的身上吸收过相似的正能量,比如,我和喜爱健身的朋友相约跑步,向爱好读书的朋友请教书单,听热衷旅行的朋友讲如何能够用工薪阶层的工资每年旅行一次……
拜这些“积极型朋友”所赐,我的生活也因为她们发生了一些重大的改变,生活中一些细小的不幸不值得成为我放弃全世界的理由。
我从那些积极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健身房在哪里,哪些杂志好看又有意义,我该如何为一场旅行做准备……
我的世界,好像一直隐藏着一扇门,因为她们的到来,我得以拉开这扇门看到更壮阔的风景。
如果抽出这两段时光,你会看到我迥然不同的样子,前一段时光里的我,一副萎靡不振万念俱灰的模样,后一段时光里的我,还在承受着一样的苦难,可是却总是觉得什么都充满着希望。
现在的自己,可以做到每天跑步五公里,休息的时候每天看一本书,自己创建生意学习一切需要的知识,假期时开着房车去海边安营扎寨……这并不是我一个人凭空生长出的正能量,这是从很多“积极型朋友”身上吸收到的最宝贵的财富。
生活带给我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与一些总是在“抱怨生活不公平”“无所事事”的朋友在一起,这和与一些“相信努力就会带来公平”“生活里总是充满着未知”的朋友在一起,两者所带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甚至连同爱情,也可以因为和不同的人在一起,生长出“两个人一同颓废”或是“两个人一同成长”的姿态。
我听过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人平时花最多时间在一起的5个人的平均水平,就代表了这个人。”我从不会怀疑一个人的进步与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关联,也无法想象,如果不受着周围这些正能量的牵引,我到底会变成怎样一个人。
从心理学上讲,人是群居动物,容易接受周围人和环境的暗示。我至今觉得,人进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满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是成为这样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去改变去吸引更多需要这种力量的人。
我愿你成为这样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