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大学,是我们进入社会前,最后一个准备阶段,至少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如此。如果说中学是应试教育,培养应对考试的单一能力,那么大学就是一个注重综合能力提升的时期。那么大学生应该具备那些能力和素质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时间管理能力
时间的分配和管理是所有事情能够做得成功和完美的关键因素。花费过多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情,比如写论文,即使最后的成果反应很好,在时间和精力的考虑上是得不偿失的。这里涉及到的就是效率问题,如何高效优质的完成一件事情。不知道读者有没有过这样一种感觉,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特别忙碌,身心疲惫,自己连一点私人的时间都没有,等这个时期一过,却发现自己没有什么成就感,甚至感觉没有什么收获,心里空落落的。其实,我们可能是在“瞎忙”,每天忙前忙后,没有一点时间规划和管理,最后都是徒劳,是在浪费时间。
相对于进入社会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其实是相对轻松的,如果我们在大学阶段没有掌握时间的分配和管理能力,进入社会之后将会成为一个短板,处理工作时难免捉襟见肘。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说到这个能力还记得刚进入民大法学院的时候,辅导员对于我们的要求是:“四年之后毕业时,希望你们都是‘提笔能写写,张口能言’的法律专业大学生。这里,就提到了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是更高一层的法律文书表达和逻辑严密的表达辩论能力。语言是人际交往的桥梁,又说见字如见人,无论在何时面对何种情况,流利的语言表达和漂亮书面表达能力都能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如果我们有特别好的想法或者意见,但是没有办法准确的表达出来或者言不达意,在和其他想法普通但口头和书面阐述很突出的竞争时,如何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如果在此情况下没有取得领导青睐,是十分不应该的,因为我们输在了基本的表达能力上,而非我们提不出好意见好方案。
人际交往能力。其实这个能力是大家的共识吧,其他同学多有论述,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想要一说的,都说大学时以宿舍为单位的,日常的交际空间变得十分狭窄,如果我们没有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仅限于4,5个室友的交往,是十分无趣的,而且可获取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再者,人脉从哪里来,爱情从那个哪里来? 在中学,如果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整日独来独往,别人也许认为你“高冷”,但到了大学,也许就会被误解为“孤僻”了,当然我用的是“误解”,因为由于你的不善交际,别人别无途径去了解你。
对于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习,尤其需要这样的能力。一个理工类学者或许可以在实验室里做一辈子实验,在秘密基地研究一辈子原子弹,但是如何想象一个人文社科学者足不出户,一辈子都呆在办公室或者图书馆,靠那几本书就能成为“大家”,“先生”?
善于倾听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萧伯纳曾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是各自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倾听的过程就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听取学习别人思维方式,意识内容的过程。由于生活背景和经历的差异,对于同一个问题,一百个人可能会有一百种观点,很难说谁对谁错,所以倾听别人观点可能就成为一种弥补思维偏差和阅历不足的良好方式。
如果说,倾听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那提出问题就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对于很多问题,会倾听能理解往往是不够的,这只是讲述者的想法观点,一家之言难免偏颇,还要会分析会提问,找到里面的问题,理解其意图,知道其理论的产生和渊源。
人文社科类的老师都说过,他们的讲课内容,论文,都只是一家之言,姑妄言之,不一定准确。而文科的很多问题并无所谓“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合理便是正确。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已经曾为人才评估的重要标准。一个个人能力在再强的人,都很难独自去应对一个大 CASE,因为其中所需的精力和各种应对能力是无法想象的。即使他能独立完成这个大CASE,所耗费的时间也是十分长久的,这样使得工作效率十分低下。我想这是秘书和助理职位出现的一部分原因。
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生活自理和心理承受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这是一个大学生乃至一个高中生就应该具备的能力。如果自己的饮食起居,日常生活都安排不好,其他的事情都是无从谈起的。当然这里所说生活自理,远远不是,会吃会喝,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层次,更重要的是生活规律,健康,干净整洁,合理。
心理承受能力。大学像个小社会,生活,学习,交际,一切复杂的多,而且出门在外,很多事要依靠自己判断处理。如果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小灾小病就如碰到牛头马面,要死要活,小小挫折,就如丧门之犬,抑郁终日,等等等等,十分为人不齿,都是成年人,智力肢体健全,怎么心理承受能力和身高体重,心智反差如此之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