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针对1926年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人士的 三.一八 惨案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的陶冶,能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并受到感染,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语文学科也只有在它不仅对学生的智慧发生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发生作用时,才真正发挥了学科的教育功能。由此可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抓住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情感,融情入课堂教学中,以情感动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中感悟人生、真理,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水平。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呢?
其次,教师还要会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因情入理”,从而“以情冶人”。要使学生的感情与作者表现在文章中的感情相互契合、交融,教师必须在把握作者创造情感的基础上营造一个情感氛围,让学生因之生情,并随作者喜而喜,因作者怒而怒,在情感的体验中,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情感的撞击下,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感悟。笔者曾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教学中以情感入手,引导学生通晓事理,陶冶情操,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记念性的文体,通过教师的范读,学生们感受到浓厚的“悲”意,围绕着这条“悲”的线索,笔者引导学生分别找到了“悲”中蕴含的丰富浓厚的感情积郁:为刘和珍等先进青年无辜的惨死“悲”──悲中带着痛惜;为烈士们死得壮烈“悲”──悲中带着赞颂;为烈士们死的惨状“悲”──悲中带着沉痛;为杀人者无耻的行径感到“悲”──悲中积郁着愤懑。层层的悲情,笼罩着学生们的心,此时,笔者适时插入“三·一八”惨案经过讲述,在情感的感染和事实的披露中,学生的情绪激动起来,整个课堂笼罩在与鲁迅先生同样的悲、痛、愤的情感氛围之中。当学生明白美丑之分,因爱憎对事物作出判断的同时,学生的思想和品格已在感情的变化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这对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精神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创设氛围,激发情感,感受美。学生为什么对流行音乐那么感兴趣?为什么对歌星、球星那么有热情,而对科学家、技术能手引不起多大的心灵震动?大可不必奇怪,因为他们还小,还年轻,而我们的教材选文的人和事,大多与他们的生活时代相隔久远。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必须适应他们的年龄特点,创设氛围,让他们进入到作品所反映时代的人和事中去,激发他们的情感,通过反复品读,切实能从心灵深处产生与作品、作家的共鸣。
一首词曲皆美的音乐作品,经著名歌唱家的咏唱,可震撼千万听众的心灵。同样,中学语文课本中一些蕴涵情感极为厚重的名篇佳作,老师如能在学生了解了作品的有关背景之后,创设其情景氛围,借助声调、语气、停顿、强弱的变化,声情并茂的范读,将学生不知不觉地带进文章的艺术境界之中,让其自觉地进行审美判断,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情韵和气势,以至受到思想、情感、语言、形象、意境等多种美的感染与熏陶。那效果是通常口干舌燥的分析讲解无可比拟的。
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纪念革命先烈、怒斥国民党及其走狗文人的战斗檄文。一位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三、一八”惨案的有关历史背景,然后为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在浑厚深沉激愤的配乐声中,他随着课文感情的变化,音调抑扬顿挫:愤怒时,慷慨激昂,咬牙切齿,怒目圆睁;悲痛时,声调低沉,语不成声,哽咽哭泣。整个朗读的过程,学生的感情随着老师朗读感情变化而变化,课堂沉浸在一片悲与愤的气氛之中,同学们时而肃穆寂静,时而群情激愤。这样的朗读,不仅加强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构建了“是非、美丑、善恶”的道德评价标准,审美的教育目标也就初步得到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