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寇志》读书笔记
读《荡寇志》,小编的读书笔记是在景物描写、人物塑造、心理刻画等方面,细致深刻。那么读者们的读书笔记又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荡寇志》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荡寇志》读书笔记篇一
【原文节选】
却说梁山兵马败回,行至汶河,忽听得秦封山喊杀连天,宋江大惊失色,急差人往探。那知这枝人马,与宋江毫无干害,乃是一带疏林败叶,与金风鏖战。宋江听了,神志渐渐安定,却满面堆下惭愧,道:“我梁山兵马无向不利,今日这场败衄,乃至风声鹤唳,尽作追兵,岂非贻笑天下。”众人相劝,无非说些胜败兵家常事等话而已。宋江泣下道:“悔不听军师之言,又伤了三位兄弟,折了无数人马。”悲叹一回,忽恨道:“这番出师,不料此地两受惊恐,我怎肯与蒙陰干休!我回寨将息数月,必来和他厮并。”吴用道:“兄长宽心,回寨再议。”群舟稳棹前行,露华高洁,月明如昼。宋江浩然又叹道:“不料这番徒伤人马,清真山仍救不得。”吴用道:“这也是无可如何。”宋江道:“此刻云天彪那厮,想已攻我清真山矣。”吴用道:“这怕未必,此时天彪那厮兵马也乏了,即使此刻攻清真,清真山总支持得。”宋江道:“不知还有方法救得清真山。”吴用猛然心生一计,对宋江笑道:“兄长要救清真山,小弟却有一法。”宋江惊喜,忙问何法。吴用道:“兄长方说要攻蒙陰,我想梁山离清真远,蒙陰离清真近,若得了蒙陰,遣上将镇守,以此策应清真,清真可保矣。”宋江大喜,道:“既如此说,事不宜迟,我等就此住扎,着山寨里调生力军来攻这蒙陰。”
这里受伤头领杨志、李逵、徐宁、史进、张魁,并受伤兵丁二千三百余名,均着发回山寨将息,使教卢俊义派选上等头领,星夜前来。宋江、吴用、吕方、郭盛、陈达、龚旺、张顺、阮小七八位头领,统领未受伤人马二千八百名,就在汉河南岸安营下寨。吴用道:“且慢,此中还有一层斟酌。东京虽有信去,而高俅因儿子如此,报仇心切,必然阻挡不住。我们在蒙陰,他去扰曹州,怎好?”宋江只是点头。吴用默想了一回,道:“有了,高俅之来,非为朝廷也,为儿子耳;非为梁山也,为林冲耳。我们只须调林兄弟同来攻蒙陰,高俅探知,必假救蒙陰以为名,来向林冲打话,曹州可以无害了。”宋江连声称妙。吴用又道:“此次调人马,须在五万以外,方可济事。”宋江依了,便又差人去告知卢俊义。按下慢提。
且说高俅自从放了儿子出京,每日除早朝外,闲暇无事,无非与几个门客,在书房赌博闲谈消遣。一日,正与孙静叙谈,忽报到山东曹州府失陷,都监阵亡,知府不知去向。高俅大惊,忙问来人道:“衙内到底怎样了?”来人道:“不晓得。”孙静心中暗想道:“此人休矣。”却劝高俅道:“太尉且是宽心,衙内是个文官,决不交锋打仗,城破之后,或者相机脱身,也未可定。且消停数日,定有确信。”高俅心如悬旌,摇摇不定,因叹道:“咳,这畜生自己寻死!我一向教他不要出去做官,他偏早一句晚一句的在面前絮聒,定要出京去顽顽。后来曹州出缺,他便钉住了闹个不休,说什么金曹州、银济南,是个上上缺,必定要去。我一则被他烦不过,二则孩子们功名心重,也是少年上进之心,因而托了吏部,将铨选名次掉了个头,让他去了。那知弄出这样事来,如今要想他生还,谅来不能得了。”说罢,泪随声落,众人互相慰劝。
《荡寇志》读书笔记篇二
《荡寇志》又名《结水浒传》,清代俞万春所著。大概和大部分人一样,初闻《荡寇志》是从小学课本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先生在文中曾写到“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最成片断的是《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像”。或许小时候甚爱读书之故,尤喜读历史类小说,感觉应该是本有趣的书,激发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曾多次到书店去找书或者连环画,或曾想老师或者大人们获取一个答案,但最终都是一无所获。如今细细一想,那段历史的原因,他们肯定也是没有读过。
后来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其中有这样描述,“《荡寇志》与《水浒传》立意正相反,使山泊首领,非死即诛,思想未免煞风景。”但鲁迅先生也给了一个或许中肯的评价:“文章,是漂亮的,描写也不坏,书中造事行文,有时几欲摩前传之垒,采录景象,亦颇有施罗所未试者,在纠缠旧作之同类小说中,盖差为佼佼者矣。”
一直以来忙于上学和工作,此书给我的印记也逐渐淡去。不曾想在2007年的时候,无意之中在旧书摊上发现一本,如获至宝,买了回来。然而翻阅了大概十几页,就有一种看不下去的感觉,对其中描述愤愤不平,怎么和《水浒传》差别如此大,怎么能把梁山好汉都写成了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的凶神恶煞,而且都那么不堪一击,实在是不能看下去了,随手扔到了书柜角落里。
几日前,收拾书柜的时候无意又翻了出来,大概是实在无聊,打发时间,不曾想读后竟爱不释手,确实是一本值得读的书。文笔的撰写、人物的描述、情节的构思,丝毫不亚于《水浒传》。难道是随着年龄增长认知变了吗?竟然逐渐怀疑起李逵之流砍瓜切菜般的肆意杀人行径,怎么能是英雄好汉所为呢?正如俞万春所说,“心里强盗,口里忠义。杀人放火也叫忠义,打家劫舍也叫忠义,戕官拒捕、攻城陷邑也叫忠义。”回想起学生时代看香港《黄飞鸿》时,也曾不能理解为何把义和团、红灯照之类都描写成杀人如麻、与民为敌的反面角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俞万春生于清代太平军乱前,早年曾随父从军,目睹盗贼横生,百姓为贼所害,从而对盗贼深恶痛绝。他有感于《水浒传》流传民间,歌颂造反的强盗,觉得有必要写一本续写小说,以宣扬正道。在小说前言中,他认为施耐庵的《水浒传》并不以宋江为忠义。而后来的罗贯中的《续水浒传》,“竟说得宋江是真忠真义”。因此,他决定“提明真事,破他伪言,使天下后世深明盗贼、忠义之辨,丝毫不容假借。”在《荡寇志》中,梁山众人没有受招安、平方腊,而是危害乡里,终于被铲除。
由于多方面原因,《荡寇志》曾因被视作“污蔑农民起义”而成为禁书。如今虽已解禁,但知之者少之又少,而且很多人由于受《水浒传》先入为主的影响,也一直对该书呲之以鼻。目前,《水浒传》的影响力远远超过《荡寇志》,可以说根本就不在一个等量级上。《水浒传》一百二十回,《荡寇志》七十回,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前者可能读着更为有趣,从“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角度,紧扣人物的身份、经历、遭遇,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林冲、武松等众多鲜明的英雄形象。后者从“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角度,描写了禁军教头陈希真和女儿陈丽卿协助张叔夜扫平梁山,正法强盗。
该书起于道光六年(1826年),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其间“三易其稿”,历时长达22年。作者不可不谓费尽心血,著书立论,要使“天下后世深明盗贼忠义之辨,丝毫不容假借”。但也有观点认为,俞万春是个铁杆水迷,著《荡寇志》表面上丑化梁山众好汉,实质是颂扬《水浒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孰是孰非,众人议。但不管怎么说,《荡寇志》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的一部分,既然能流传至今,肯定有可读之处。不谈政治,仅谈读书,茶余饭后,聊以娱乐。
以上仅是个人读后所感,学识浅薄,认知不深。
《荡寇志》读书笔记篇三
前几日,花了两天时间,草草地看完了《荡寇志》。还是有点感触,且付诸笔头吧。
从文学方面来看,和《水浒传》各有千秋。无论是景物描写、人物塑造、心理刻画、战争描述,都是不分伯仲,在此不多说了。
从意义来看,我觉得《荡寇志》要胜于《水浒传》。前者是宣扬忠君爱国思想,不能有造反念头,即使是“造反”,也是造贪官的反,而不是君王的反。难怪太平天国时期,忠王李秀成在攻下苏州之后,要大量焚毁《荡寇志》。因为,他们现在是“寇”,不能被“荡”。
其实,还不是成王败寇?毛主席也曾经说过“造反有理”,根据历史规律,如果上层建筑无法满足生产力需求,无法平息老百姓的怒火,是一定要被推翻的。曾记得电视剧《长征》,在国民党的一次开会中, 陈诚在大放厥词。 蒋介石打断了他,说:“你刚才说共产党什么?”陈诚还是没有领悟:“匪,共匪,朱毛共匪!” 蒋介石大怒:“匪?!纵横几千年,你看到过这么顽强的‘匪’吗?从民国以来,我们花了多少银钱,死了多少将士?现在,剿得他们成为一支打不垮的军队!谁能带出这样的队伍?我蒋介石给他磕头!”
虽然国民党称呼我党为‘匪’,但是我党也不甘示弱,“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将匪军……”,此歌家喻户晓。
到底谁是匪?老百姓心知肚明。天地之间有杆秤,大秤砣是老百姓。秤杆子挑江山,谁是那定盘的星?
从剧情发展来看,《水浒》是造反、招安、当炮灰、灭亡,宋江喝毒酒身亡,而且朝廷还是奸臣当道。而《荡寇志》不同,奸臣都没有好下场,被杀的被杀,被贬的被贬,最终四海昇平、奸臣得诛,岂不快哉?
从人物来看,《荡寇志》其实就是36员雷神荡平108魔星的故事,陈希真和云天彪是“打破山寨擒宋江,踏平水泊捉俊义”的“左麟右李”。
陈丽卿,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将,银枪红马,金铠锦盔。一手百步穿杨的本领,又称“女飞卫”。 和“小李广”花荣比箭,居然能用箭射死花荣。多次杀死敌营名将,堪称穆桂英再世。不过,也有柔弱之处。曾被高封妖法所制,昏倒在马鞍上,被女兵救出。曾在右手受伤情况下被乱箭射中落马,深受重伤,幸亏其他将官拼死救出。
刘慧娘,智谋不逊孔明的女子,文弱端庄,娉婷优雅。一肚运筹帷幄的妙计,又称“女诸葛”。和“智多星”吴用展开攻守大战,让吴军师铩羽而归。活用勾股定理,“飞天雷”大破敌人“铁甲车”;巧用阳光折射,“无名火”狂烧敌人城池。还想设计“潜水艇”,真不愧是超级发明家。不过,体质过于孱弱。曾经一度病危,幸亏其余将官历尽艰辛,弄来白色的“千年参血”,起死回生。
《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在《荡寇志》中都死得极其惨烈,如武松被车轮大战累死、鲁智深发疯而死、张清被火枪打死等等。
《水浒传》中的宋江文武都不行,收买人心也只限于梁山兄弟。受了招安之后,让这么多的兄弟白白死在战场,而且这么多贪官污吏还在皇宫逍遥法外,让大宋国势衰微。而自己,不努力扫清寰宇,还甘愿喝毒酒而死,不是假仁假义,难道是什么?该杀!
《荡寇志》中,宋江在梁山被攻陷之前,慌张出逃,在河中被一对兄弟擒住,送至官军。宋江问两位英雄高姓大名,一个汉子说:“俺叫贾仁,他叫贾义。”宋江仰天长叹:“没想到,我宋公明居然丧于‘假仁假义’之手!?”
杀得好,《荡寇志》看得荡气回肠,实远胜《水浒》!
“天遣魔君荡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又见不平事,杀尽不平方太平”。
荡寇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倒背如流36计
2.水浒传每回读书笔记概括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4.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
5.倒背如流36计